“大哥。”古壺一揮手說,“其實大哥最明白,一個人,窮得身上一文錢沒有時,錢是救命的寶物。”
“身上有幾十貫錢時,錢是灑脫的玩物;身上有千千萬萬貫錢時,錢便成了能壓死人的贅物,人終有一死,我可不想被那贅物壓死,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無牽無掛,多痛快!”
“哈哈哈——”王羲之大笑,“好一個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就為這,敬你!”
臨近子時,皇宴方散。
古壺沒有迴家,而是跟著王羲之來到了他府上,兩人喝了一通解酒湯後,都清醒了許多,於是渴著茶,在燈下說起了正事。
兩人商議了下一步對付正洋國和安元國的辦法,王羲之也讚同古壺的“以威懾為主,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商議了一些具體的對策之後,王羲之感慨地說:“想當初,你我義結金蘭,發誓一起搞定天下,這一步步走來,這天下真要被我們搞定了,實現一統之後,賢弟你打算幹什麽?”
古壺:“我們當初不就說過了嗎?讓國泰民安,讓天下無奴。”
“你就沒想過——”王羲之小聲地說,話說了前半句,卻把後半句咬斷了。
“想過什麽?”古壺疑惑地看著王羲之問。
“你自己當皇帝?”王羲之更加小聲地說。
“大哥!”古壺放下手上的茶,一下站了起來,四下看了看,湊近王羲之,也小聲地說:“我們當初可沒說過這個,我也從沒想過,大哥怎麽突然說出這話來?”
王羲之沉思了好一陣,才看著古壺說:“幾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自古至今,天下分分合合,王朝不斷更迭,皇位上這人下去那人上,短不過三五年,長不過數十年。”
“江山不穩,百姓受苦,普天之下如此多人,為什麽就找不到一種讓天下永遠不動蕩,讓百姓永遠安寧的辦法呢?”
這——?古壺聽了將軍大哥這番話,內心震驚了,不是眼前,而是天下,不是一時,而是永遠,大哥的格局也太大了吧?自己就從未想過這麽深這麽遠,這可是人類的永恆命題。
古壺想了想說:“大哥,你所說的讓天下永不動蕩,讓百姓永遠安寧的辦法,也許永遠也找不到。”
“為什麽?”王羲之不解地看著古壺。
古壺:“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決定的,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的,人類社會亦如此,不可能一成不變。”
“要變,就可能往好的方向變,也可能往不好的方向變,現世如此,後世也如此。你想要的那種辦法,沒人能找到,可是大哥,這與你剛才問我的話有什麽關係?”
王羲之:“墨家尚賢尚同,你既有才能,又有賢德,你為什麽不可以?”
古壺連忙擺手:“大哥,不是我謙虛,而是我自己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剛才說了,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
“即使我今日還算有德有才,連我自己也不能保證,一旦地位和環境發生的變化,我的這些德和才會不會發生變化?這事太重大太遙遠,我們暫且不論,還是說說眼前的事吧,還有兩國沒搞定呢?”
王羲之笑了:“是我想的太多了,聽你的,先想眼前的事吧。”
兩人把話題轉到正洋國和安元國的事上,商議到半夜,古壺也就沒再迴去,就住在王羲之府上。
第二天迴到自己家裏,一進院子,就看見大兒子古越正扛著一把木頭劍,帶著緊跟在他後麵的三個弟弟妹妹排成一列正在操練。
“父親——父親——”幾個孩子一看見他,紛紛叫著圍上來。
他拉過大兒子古越說:“你是大哥,不但要帶著弟妹們玩耍,還要帶著他們識字讀書,知道嗎?”
“遵大都督命!”古越大聲說。
今年春天,古壺已經安排文先生在附近買下一座不大的宅院作為私塾,請了一位飽學之士當先生,讓文先生家的小孩子,及自己家和侯戈家石誠家的孩子們在這裏念書。
古壺正逗孩子們時,看見邢影在對麵屋簷下向他招手,他忙起身過去。
邢影把他拉進屋裏,紅著臉指指自己的肚子,又把手伸給他。
古壺號了脈,驚喜地說:“你懷孕了?”
邢影不住地點頭,眼裏閃著淚光,古壺摟過她,高興地說:“生,多多的生,反正不愁養不起,我的孩子就是我來過這個世上的證據,哈哈哈——”
邢影仰頭不解地看著他,他知道剛才自己不經意冒出的這句話讓她迷惑,忙解釋道:“孩子多,家裏熱鬧,再說,你身為女人,也該有你自己的孩子,你要生下女兒,一定跟你一樣美麗。”
邢影點頭,兩臂緊緊地環住他。
“大都督。”門口傳來輕輕的叫聲。
古壺一聽,知道是陳誌蓮,邢影放開他,低著頭出門去了。
“進來。”古壺說。
陳誌蓮進來說:“幫主,我剛剛收到從正洋國傳來的消息,景王爺在湯老爺家,受不了在淨房洗便桶的苦,兩次想要自盡,都被及時發現救了下來。”
“他有沒有主動說出他的王爺身份?正洋國的官府有沒有發現他的身份?”古壺問。
陳誌蓮搖頭:“都沒有。”
古壺:“你傳令下去,給他換一個讓他感覺稍微好點的活,必須保證他活著,這位王爺活著對我們還有用處。”
“遵命!”陳誌蓮一拱手,出去了。
古壺來到大都督府,跟文先生商議下一步吞並統一正洋和安元兩國的具體辦法。
秋去冬來冬又去,在大寧人的歡欣鼓舞和正洋安元兩國的人心惶惶中,轉眼又到了來年春天。
這一日,陽光明媚,春暖花開,在正洋國的皇宮花園裏,正洋國皇帝劉勳徜徉花間,卻一點賞花的心情也沒有。
原來看花,花似美麗的女人臉龐,現在看花,花似一張張冷冷地嘲笑他,憤怒地責罵他的臉。
去年秋天,大寧不到兩個月便滅了天長國,他知道那個大寧怪傑古壺不會就此停步,一定會把戰刀揮向正洋和安元。
天長那個最大最強的敵人都被大寧消滅了,正洋和安元這兩個小國也朝不保夕,父輩留下的江山,眼看就要在自己手上失去。
“皇上——皇上——”總管太監唿叫著慌慌張張地跑過來。
“慌什麽?大寧大軍打來了?”劉勳心中一驚,但他強作鎮靜地斥責總管太監道。
“皇上,大寧人來了。”總管撲到跟前,站穩了說。
“真打來了?”劉勳被驚得差點站不穩。
總管喘著氣說:“不——不是打來了,是大寧的使節到了,正在大殿等候皇上。”
使節?來幹什麽?劉勳一聽,心裏打著鼓,忙跟著太監前往大殿。
進殿一看,正麵站著一位三十出頭的,身著大寧官服的年輕官員,正仰頭看著屋頂,似乎沒看見他這正洋皇帝進來了。
“殿下何人?”劉勳坐到椅上,大聲問。
那人這才正眼看著他,鞠了一躬道:“大寧國五兵尚書蔣正義,奉我皇命出使正洋國,參見陛下。”
“蔣正義?”劉勳說著細細打量了此人一番,說:“你就是那個在大寧,和古壺一起提出放客清地查稅的蔣正義?現在是大寧的五兵尚書?”
“正是!”蔣正義迴道,“這是我皇給正洋國皇上的通牒。”蔣正義說著雙手捧上一本折疊文書。
總管太監忙下去接過來,捧到皇上麵前。
劉勳一看封麵上“最後通牒”四個字,心中一緊。
通牒先說了正洋的兩條罪名,一是窩藏在大寧謀逆未遂的逆賊景王爺;二是曾經作為東道主,糾結三國聯合打壓大寧並率先偷襲大寧。
為“遵天道,安天下”,大寧國決定征討正洋國。
為減少無辜百姓苦難,限正洋國在四月初三日前舉國投降,否則,大寧將於當日對正洋國發起全麵進攻,但是在進攻中,隻殺抵抗者,不犯無辜百姓。
這哪是通牒,這明明就是戰書。
劉勳憤恨地把這份通牒扔出去,擲到蔣正義麵前,怒吼道:“大寧欺人太甚,我正洋何時窩藏了景王爺?連那人的鬼影子朕都沒見過。”
“至於三國聯盟,那是當初天長國的主意,偷襲大寧,那也是迫於天長國的淫威,而非我正洋國的初衷,大寧放肆,蔣正義放肆,拿下!”
“是!”殿門口的甲士應了一聲,通通通走進來兩個威猛的甲士朝蔣正義走來。
“哈哈哈——”蔣正義大笑,“無能的劉勳,你今日將我一人拿下,明天,我們古壺大都督就會把你一國拿下,要不相信,你就試試。”
“還告訴你劉勳,此最後通牒,並非隻有你看到的一份,而是有千千萬萬份,已經撒向你正洋國包括都城在內的各處。”
果然,蔣正義話音剛落,進來一個禁軍將領報告,說在都城發現大量傳單,並從懷裏掏出一把給皇上。
劉勳接過一看,十多張紙全是大寧給正洋的“最後通牒”,內容跟他剛才看見的一字不差。
“身上有幾十貫錢時,錢是灑脫的玩物;身上有千千萬萬貫錢時,錢便成了能壓死人的贅物,人終有一死,我可不想被那贅物壓死,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無牽無掛,多痛快!”
“哈哈哈——”王羲之大笑,“好一個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就為這,敬你!”
臨近子時,皇宴方散。
古壺沒有迴家,而是跟著王羲之來到了他府上,兩人喝了一通解酒湯後,都清醒了許多,於是渴著茶,在燈下說起了正事。
兩人商議了下一步對付正洋國和安元國的辦法,王羲之也讚同古壺的“以威懾為主,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商議了一些具體的對策之後,王羲之感慨地說:“想當初,你我義結金蘭,發誓一起搞定天下,這一步步走來,這天下真要被我們搞定了,實現一統之後,賢弟你打算幹什麽?”
古壺:“我們當初不就說過了嗎?讓國泰民安,讓天下無奴。”
“你就沒想過——”王羲之小聲地說,話說了前半句,卻把後半句咬斷了。
“想過什麽?”古壺疑惑地看著王羲之問。
“你自己當皇帝?”王羲之更加小聲地說。
“大哥!”古壺放下手上的茶,一下站了起來,四下看了看,湊近王羲之,也小聲地說:“我們當初可沒說過這個,我也從沒想過,大哥怎麽突然說出這話來?”
王羲之沉思了好一陣,才看著古壺說:“幾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自古至今,天下分分合合,王朝不斷更迭,皇位上這人下去那人上,短不過三五年,長不過數十年。”
“江山不穩,百姓受苦,普天之下如此多人,為什麽就找不到一種讓天下永遠不動蕩,讓百姓永遠安寧的辦法呢?”
這——?古壺聽了將軍大哥這番話,內心震驚了,不是眼前,而是天下,不是一時,而是永遠,大哥的格局也太大了吧?自己就從未想過這麽深這麽遠,這可是人類的永恆命題。
古壺想了想說:“大哥,你所說的讓天下永不動蕩,讓百姓永遠安寧的辦法,也許永遠也找不到。”
“為什麽?”王羲之不解地看著古壺。
古壺:“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決定的,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的,人類社會亦如此,不可能一成不變。”
“要變,就可能往好的方向變,也可能往不好的方向變,現世如此,後世也如此。你想要的那種辦法,沒人能找到,可是大哥,這與你剛才問我的話有什麽關係?”
王羲之:“墨家尚賢尚同,你既有才能,又有賢德,你為什麽不可以?”
古壺連忙擺手:“大哥,不是我謙虛,而是我自己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剛才說了,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
“即使我今日還算有德有才,連我自己也不能保證,一旦地位和環境發生的變化,我的這些德和才會不會發生變化?這事太重大太遙遠,我們暫且不論,還是說說眼前的事吧,還有兩國沒搞定呢?”
王羲之笑了:“是我想的太多了,聽你的,先想眼前的事吧。”
兩人把話題轉到正洋國和安元國的事上,商議到半夜,古壺也就沒再迴去,就住在王羲之府上。
第二天迴到自己家裏,一進院子,就看見大兒子古越正扛著一把木頭劍,帶著緊跟在他後麵的三個弟弟妹妹排成一列正在操練。
“父親——父親——”幾個孩子一看見他,紛紛叫著圍上來。
他拉過大兒子古越說:“你是大哥,不但要帶著弟妹們玩耍,還要帶著他們識字讀書,知道嗎?”
“遵大都督命!”古越大聲說。
今年春天,古壺已經安排文先生在附近買下一座不大的宅院作為私塾,請了一位飽學之士當先生,讓文先生家的小孩子,及自己家和侯戈家石誠家的孩子們在這裏念書。
古壺正逗孩子們時,看見邢影在對麵屋簷下向他招手,他忙起身過去。
邢影把他拉進屋裏,紅著臉指指自己的肚子,又把手伸給他。
古壺號了脈,驚喜地說:“你懷孕了?”
邢影不住地點頭,眼裏閃著淚光,古壺摟過她,高興地說:“生,多多的生,反正不愁養不起,我的孩子就是我來過這個世上的證據,哈哈哈——”
邢影仰頭不解地看著他,他知道剛才自己不經意冒出的這句話讓她迷惑,忙解釋道:“孩子多,家裏熱鬧,再說,你身為女人,也該有你自己的孩子,你要生下女兒,一定跟你一樣美麗。”
邢影點頭,兩臂緊緊地環住他。
“大都督。”門口傳來輕輕的叫聲。
古壺一聽,知道是陳誌蓮,邢影放開他,低著頭出門去了。
“進來。”古壺說。
陳誌蓮進來說:“幫主,我剛剛收到從正洋國傳來的消息,景王爺在湯老爺家,受不了在淨房洗便桶的苦,兩次想要自盡,都被及時發現救了下來。”
“他有沒有主動說出他的王爺身份?正洋國的官府有沒有發現他的身份?”古壺問。
陳誌蓮搖頭:“都沒有。”
古壺:“你傳令下去,給他換一個讓他感覺稍微好點的活,必須保證他活著,這位王爺活著對我們還有用處。”
“遵命!”陳誌蓮一拱手,出去了。
古壺來到大都督府,跟文先生商議下一步吞並統一正洋和安元兩國的具體辦法。
秋去冬來冬又去,在大寧人的歡欣鼓舞和正洋安元兩國的人心惶惶中,轉眼又到了來年春天。
這一日,陽光明媚,春暖花開,在正洋國的皇宮花園裏,正洋國皇帝劉勳徜徉花間,卻一點賞花的心情也沒有。
原來看花,花似美麗的女人臉龐,現在看花,花似一張張冷冷地嘲笑他,憤怒地責罵他的臉。
去年秋天,大寧不到兩個月便滅了天長國,他知道那個大寧怪傑古壺不會就此停步,一定會把戰刀揮向正洋和安元。
天長那個最大最強的敵人都被大寧消滅了,正洋和安元這兩個小國也朝不保夕,父輩留下的江山,眼看就要在自己手上失去。
“皇上——皇上——”總管太監唿叫著慌慌張張地跑過來。
“慌什麽?大寧大軍打來了?”劉勳心中一驚,但他強作鎮靜地斥責總管太監道。
“皇上,大寧人來了。”總管撲到跟前,站穩了說。
“真打來了?”劉勳被驚得差點站不穩。
總管喘著氣說:“不——不是打來了,是大寧的使節到了,正在大殿等候皇上。”
使節?來幹什麽?劉勳一聽,心裏打著鼓,忙跟著太監前往大殿。
進殿一看,正麵站著一位三十出頭的,身著大寧官服的年輕官員,正仰頭看著屋頂,似乎沒看見他這正洋皇帝進來了。
“殿下何人?”劉勳坐到椅上,大聲問。
那人這才正眼看著他,鞠了一躬道:“大寧國五兵尚書蔣正義,奉我皇命出使正洋國,參見陛下。”
“蔣正義?”劉勳說著細細打量了此人一番,說:“你就是那個在大寧,和古壺一起提出放客清地查稅的蔣正義?現在是大寧的五兵尚書?”
“正是!”蔣正義迴道,“這是我皇給正洋國皇上的通牒。”蔣正義說著雙手捧上一本折疊文書。
總管太監忙下去接過來,捧到皇上麵前。
劉勳一看封麵上“最後通牒”四個字,心中一緊。
通牒先說了正洋的兩條罪名,一是窩藏在大寧謀逆未遂的逆賊景王爺;二是曾經作為東道主,糾結三國聯合打壓大寧並率先偷襲大寧。
為“遵天道,安天下”,大寧國決定征討正洋國。
為減少無辜百姓苦難,限正洋國在四月初三日前舉國投降,否則,大寧將於當日對正洋國發起全麵進攻,但是在進攻中,隻殺抵抗者,不犯無辜百姓。
這哪是通牒,這明明就是戰書。
劉勳憤恨地把這份通牒扔出去,擲到蔣正義麵前,怒吼道:“大寧欺人太甚,我正洋何時窩藏了景王爺?連那人的鬼影子朕都沒見過。”
“至於三國聯盟,那是當初天長國的主意,偷襲大寧,那也是迫於天長國的淫威,而非我正洋國的初衷,大寧放肆,蔣正義放肆,拿下!”
“是!”殿門口的甲士應了一聲,通通通走進來兩個威猛的甲士朝蔣正義走來。
“哈哈哈——”蔣正義大笑,“無能的劉勳,你今日將我一人拿下,明天,我們古壺大都督就會把你一國拿下,要不相信,你就試試。”
“還告訴你劉勳,此最後通牒,並非隻有你看到的一份,而是有千千萬萬份,已經撒向你正洋國包括都城在內的各處。”
果然,蔣正義話音剛落,進來一個禁軍將領報告,說在都城發現大量傳單,並從懷裏掏出一把給皇上。
劉勳接過一看,十多張紙全是大寧給正洋的“最後通牒”,內容跟他剛才看見的一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