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將軍來到一個亭子前,古壺一眼認出,這是三年前將軍在這裏寫下《蘭亭集序》的那個亭子。
此時,亭子周圍已用可移動的木屏圍住,屏外還加了厚毯,裏麵一桌上已擺滿酒菜,周圍放置了四個炭火紅紅的火盆。
從亭外走進亭裏,仿佛一下從冬天走進了春天。
“古縣令,請。”將軍伸手請道。
古壺心還禮道:“將軍請。”將軍當麵稱自己為“古縣令”這古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記得之前在一封信中,將軍稱自己為“賢弟”,此時卻以“古縣令”稱唿,什麽意思?
轉念一想,自己以“將軍”稱唿人家,人家也以官職“縣令”稱唿自己,這不合情合理嗎?怎麽要想那麽多呢,想要跟人家套“兄弟”這個近乎呢?
心生慚愧,臉上便有些發熱,古壺忙拱手還禮道:“將軍請。”站在一旁,等將軍先坐。
“哈哈,你呀!”將軍指著古壺笑笑,也不再客套,在主位坐了,古壺這才坐在賓位。
“今日之事,讓我認識了另一個古壺啊!”將軍感歎道。
古壺心下一驚,手本能地摁了摁懷揣著種子的地方,難道將軍看出了什麽?他腦裏飛快地想了一套說辭,可還是疑惑地看著將軍問:“另一個古壺?將軍之意。”
“你想聽聽之前我心目中的古壺是什麽樣嗎?”將軍笑問。
古壺:“當然想聽,願聞其詳。”他直直地看著將軍。
真想聽聽自己在別人眼裏,特別是在這位文武雙全的書聖將軍眼裏是什麽樣。
“逸才”將軍也盯著他說,“你是個逸才。”
“逸才?何為逸才?”古壺莫名其妙地看著將軍,他猛然想起,那日玄之道長曾指著他說:“小古啊小古,你真是個逸才。”
當時他就問過道長這是什麽意思,道長卻沒解釋,今日為何將軍也如此說自己,難道——?
將軍微微一笑,道:“逸才之說,源於玄之道長,玄之道長與我是忘年之交,不瞞你說,我們曾專門談論過你。”
“道長認為,人均有才,按德分為善惡兩種,按能分有上中下三等,此外,尚有一種鮮為人知之才,名為逸才。”
“這最後一種人,或發揮出超逸於常人之才幹,做出驚天動地之事。或不知道自己有才,隱逸於凡間碌碌終生。”
“或知道自己與眾不同,但無處施展才華,轉而逃逸於眾生之外,走火入魔死於非命,他們的才能如幽靈般在上中下三等人才之間或之外飄逸,故稱逸才。”
……
將軍把玄之道長的逸才之論講了一遍。最後補充道:“從你上任橫頭縣令及鏟除蟬族的事來看,道長所論不差,你確實是個逸才,是個正義的逸才。”
古壺聽完,大感新鮮,尤其是那句“他們的才能如幽靈般在上中下三等人才之間或之外飄逸”。
其中的“幽靈”一詞,幾近真相,他不得不打心眼兒裏敬佩玄之道長道行之高深。
“那現在呢?將軍剛才說認識了另一個古壺。”古壺試探道。
“情才。”將軍脫口而出,“從你對那隻名叫大個的義犬事,我看你還是個真正的性情中人,有情有義,所以你不僅是個逸才,還是個情才,來,為你這難見的逸情之才,幹一杯。”將軍舉起酒杯對著古壺。
“哈哈哈——”古壺大笑,“逸才之論已經是奇論,將軍‘逸情之才’一說更是新鮮無比,幹就幹,古壺今日陪將軍盡興。”
古壺也舉杯與將軍一碰,頭一仰,一氣飲盡。
古壺放下酒杯,好奇地問:“將軍,頭次你請我喝的是那種名字怪怪的烈酒——‘捉奸酒’。這次不同,這酒溫綿潤喉,這又叫什麽酒?”
將軍微微一笑,側身從後麵提了一酒壇放桌上指了指壇紙上的字。
古壺一看,“胭脂紅”。
將軍道:“此酒由精選上等稻米,用山中清泉釀製,這種清泉以一個名叫‘紅花穀’的山村的清泉為上佳,紅花穀盛產用以製作胭脂的紅花。”
“再加上,這酒釀製出來後要密封儲藏在少女房中三年才上市出售,故得名‘胭脂紅’。此酒,酒力溫婉綿長,隻讓人微醉,不會讓人大醉,適合冬日長談之飲。”
“如此,將軍今日是打算長談了。”古壺問,他也想好好跟將軍談談。
“不僅是長談,而且是暢談。”將軍說罷,擊掌兩下。
掌聲剛落,從亭外進來一人。
“你——”古壺驚得一下站起身來。
這不是不久之前跟自己一起並肩作戰的“道士軍”頭目行正嗎?他不是玄之道長的弟子嗎?怎麽在將軍這裏?
“古大人,之前不辭而別,望諒。”行正對著古壺雙手一拱道。
“行正是我的書院弟子。”將軍指指行正對古壺說。
“那——如此說,那五十高手均是將軍之人而非玄之道長的弟子?”古壺看著將軍驚訝地問。
將軍微笑著點點頭:“以我身份,若明裏幫助你,必引起朝廷非議,故隻能以此暗助於你。”
古壺站起身對著施禮道:“此次若非將軍這五十弟子,滅蟬之事怕難成,多謝將軍!”古壺心中暗忖,將軍這批書院弟子不光是隻會讀書寫字之人,真是不簡單啊!將軍的水深得很呢。
古壺想起此前那個秋天在寧都當眾進行的那場總會試,行書院弟子武試時,那些花拳繡腿根本打不過其他人,沒想到其真實戰力如此之強,看來當時這些書院弟子是故意輸的。
將軍除了名揚天下的書法和其顯赫的王氏家族外,王右軍還有不想讓外人知道的秘密。
“行正,掛出來。”將軍對行正的吩咐聲打斷了古壺的遊思。
古壺看著行正,隻見行正對將軍一拱手表示遵命,然後從懷裏掏出一方折疊著的白絹出來,行正雙手一抖,白絹展開來。
古壺一驚,這是一幅地圖。
待行正把這地圖固定在圍屏上時,古壺再一看,這是一幅詳實的華夏大地圖,包括了大寧國和周邊鄰國,上麵山川大地,城池道路標識詳盡。
行正對著將軍和古壺拱拱手,轉身出去了。
“將軍您這是——”古壺轉身欲問將軍時,他卻一下愣住了。
此時,亭子周圍已用可移動的木屏圍住,屏外還加了厚毯,裏麵一桌上已擺滿酒菜,周圍放置了四個炭火紅紅的火盆。
從亭外走進亭裏,仿佛一下從冬天走進了春天。
“古縣令,請。”將軍伸手請道。
古壺心還禮道:“將軍請。”將軍當麵稱自己為“古縣令”這古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記得之前在一封信中,將軍稱自己為“賢弟”,此時卻以“古縣令”稱唿,什麽意思?
轉念一想,自己以“將軍”稱唿人家,人家也以官職“縣令”稱唿自己,這不合情合理嗎?怎麽要想那麽多呢,想要跟人家套“兄弟”這個近乎呢?
心生慚愧,臉上便有些發熱,古壺忙拱手還禮道:“將軍請。”站在一旁,等將軍先坐。
“哈哈,你呀!”將軍指著古壺笑笑,也不再客套,在主位坐了,古壺這才坐在賓位。
“今日之事,讓我認識了另一個古壺啊!”將軍感歎道。
古壺心下一驚,手本能地摁了摁懷揣著種子的地方,難道將軍看出了什麽?他腦裏飛快地想了一套說辭,可還是疑惑地看著將軍問:“另一個古壺?將軍之意。”
“你想聽聽之前我心目中的古壺是什麽樣嗎?”將軍笑問。
古壺:“當然想聽,願聞其詳。”他直直地看著將軍。
真想聽聽自己在別人眼裏,特別是在這位文武雙全的書聖將軍眼裏是什麽樣。
“逸才”將軍也盯著他說,“你是個逸才。”
“逸才?何為逸才?”古壺莫名其妙地看著將軍,他猛然想起,那日玄之道長曾指著他說:“小古啊小古,你真是個逸才。”
當時他就問過道長這是什麽意思,道長卻沒解釋,今日為何將軍也如此說自己,難道——?
將軍微微一笑,道:“逸才之說,源於玄之道長,玄之道長與我是忘年之交,不瞞你說,我們曾專門談論過你。”
“道長認為,人均有才,按德分為善惡兩種,按能分有上中下三等,此外,尚有一種鮮為人知之才,名為逸才。”
“這最後一種人,或發揮出超逸於常人之才幹,做出驚天動地之事。或不知道自己有才,隱逸於凡間碌碌終生。”
“或知道自己與眾不同,但無處施展才華,轉而逃逸於眾生之外,走火入魔死於非命,他們的才能如幽靈般在上中下三等人才之間或之外飄逸,故稱逸才。”
……
將軍把玄之道長的逸才之論講了一遍。最後補充道:“從你上任橫頭縣令及鏟除蟬族的事來看,道長所論不差,你確實是個逸才,是個正義的逸才。”
古壺聽完,大感新鮮,尤其是那句“他們的才能如幽靈般在上中下三等人才之間或之外飄逸”。
其中的“幽靈”一詞,幾近真相,他不得不打心眼兒裏敬佩玄之道長道行之高深。
“那現在呢?將軍剛才說認識了另一個古壺。”古壺試探道。
“情才。”將軍脫口而出,“從你對那隻名叫大個的義犬事,我看你還是個真正的性情中人,有情有義,所以你不僅是個逸才,還是個情才,來,為你這難見的逸情之才,幹一杯。”將軍舉起酒杯對著古壺。
“哈哈哈——”古壺大笑,“逸才之論已經是奇論,將軍‘逸情之才’一說更是新鮮無比,幹就幹,古壺今日陪將軍盡興。”
古壺也舉杯與將軍一碰,頭一仰,一氣飲盡。
古壺放下酒杯,好奇地問:“將軍,頭次你請我喝的是那種名字怪怪的烈酒——‘捉奸酒’。這次不同,這酒溫綿潤喉,這又叫什麽酒?”
將軍微微一笑,側身從後麵提了一酒壇放桌上指了指壇紙上的字。
古壺一看,“胭脂紅”。
將軍道:“此酒由精選上等稻米,用山中清泉釀製,這種清泉以一個名叫‘紅花穀’的山村的清泉為上佳,紅花穀盛產用以製作胭脂的紅花。”
“再加上,這酒釀製出來後要密封儲藏在少女房中三年才上市出售,故得名‘胭脂紅’。此酒,酒力溫婉綿長,隻讓人微醉,不會讓人大醉,適合冬日長談之飲。”
“如此,將軍今日是打算長談了。”古壺問,他也想好好跟將軍談談。
“不僅是長談,而且是暢談。”將軍說罷,擊掌兩下。
掌聲剛落,從亭外進來一人。
“你——”古壺驚得一下站起身來。
這不是不久之前跟自己一起並肩作戰的“道士軍”頭目行正嗎?他不是玄之道長的弟子嗎?怎麽在將軍這裏?
“古大人,之前不辭而別,望諒。”行正對著古壺雙手一拱道。
“行正是我的書院弟子。”將軍指指行正對古壺說。
“那——如此說,那五十高手均是將軍之人而非玄之道長的弟子?”古壺看著將軍驚訝地問。
將軍微笑著點點頭:“以我身份,若明裏幫助你,必引起朝廷非議,故隻能以此暗助於你。”
古壺站起身對著施禮道:“此次若非將軍這五十弟子,滅蟬之事怕難成,多謝將軍!”古壺心中暗忖,將軍這批書院弟子不光是隻會讀書寫字之人,真是不簡單啊!將軍的水深得很呢。
古壺想起此前那個秋天在寧都當眾進行的那場總會試,行書院弟子武試時,那些花拳繡腿根本打不過其他人,沒想到其真實戰力如此之強,看來當時這些書院弟子是故意輸的。
將軍除了名揚天下的書法和其顯赫的王氏家族外,王右軍還有不想讓外人知道的秘密。
“行正,掛出來。”將軍對行正的吩咐聲打斷了古壺的遊思。
古壺看著行正,隻見行正對將軍一拱手表示遵命,然後從懷裏掏出一方折疊著的白絹出來,行正雙手一抖,白絹展開來。
古壺一驚,這是一幅地圖。
待行正把這地圖固定在圍屏上時,古壺再一看,這是一幅詳實的華夏大地圖,包括了大寧國和周邊鄰國,上麵山川大地,城池道路標識詳盡。
行正對著將軍和古壺拱拱手,轉身出去了。
“將軍您這是——”古壺轉身欲問將軍時,他卻一下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