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曹丕、司馬懿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 作者:小楊y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雒陽。
司馬懿同曹丕,笑著一路閑聊,返迴到了府邸內…
“司馬先生,可要與在下,前往小亭敘談?”曹丕朝司馬懿問。
“能與公子於小亭敘談,乃在下榮幸。”司馬懿十分恭敬的道。
“哈哈,好。來人!於府南小亭處,設下酒食,本公子,今日要同司馬先生敘舊。”隨著曹丕的話音落下。
這在府內附近的小廝,應諾一聲,就立馬去辦了。
“司馬先生,請。”曹丕笑了笑,朝司馬懿做出請的手勢。
“公子請,公子請!”司馬懿見狀,忙朝曹丕拱手恭敬道。
曹丕看著司馬懿,滿意點頭後,便邁著大步,向前走去。
司馬懿則是緊緊跟隨在曹丕身後。
兩人一前一後,沿著府內的樓廊走到盡頭。
這裏出現了一座黃石假山。
石色接近土紅色,而隻此一色,便生“秋季之意”。
司馬懿看到這座假山,不禁微微點頭。
“司馬先生,在往前走,就到了。”曹丕的聲音在前麵響起。
司馬懿輕“嗯”一聲,跟著曹丕是繼續往前走。
沒一會兒,便見到一個小亭。
亭尖,為深沉的棗紅色。
四根亭柱,呈現為墨綠色。
兩人靠近亭內,裏麵有著一張石案以及四個石凳。
“司馬先生請坐。”
“公子請坐。”
待曹丕同司馬懿落座後,彼此看了看對方,相視一笑。
接著,司馬懿低頭一看,便方向石案上。
雕刻著一幅美麗圖畫。
再看四周。
亭旁綠樹掩映,流水潺潺,蜂歌蝶舞…
好一處絕佳之地!
清風拂麵,讓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隨著小廝,將酒食擺上。
曹丕、司馬懿這兩人久久未語的人,緩緩進入了正題。
“司馬先生,覺得本公子這小亭,如何呐?”曹丕笑問。
“公子,此小亭甚好。”司馬懿想都沒想,果斷誇讚道。
“如此,司馬先生,請同本公子一飲。”曹丕將斟好酒的酒樽,拿在手中舉向近前的司馬懿,示意道。
“公子!”司馬懿露出了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來。
待司馬懿拿起酒樽。
曹丕這才笑著同司馬懿,將那手中酒物,給一飲而盡。
“方才於校場內,不知司馬先生,是有何事,要與本公子一談?”曹丕說完,將手中酒樽放下,抬手擦了擦沾在嘴角上的酒漬…
“公子,你說陛下,封丞相為魏王,是好是壞?”司馬懿看著曹丕反問。
聞言,曹丕未語,不過在他的心中,卻在細想此事。
而父親被封魏王,雖然自己沒想到。
可要說是好,還是壞?
“司馬先生,父親被陛下封魏王,可見陛下對於父親的看重。”曹丕想了想,朝司馬懿的方向,如此說道。
聞言,司馬懿笑而不語。
而據他所知。
曹操被封魏王,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群臣的意思。
無奈封曹操為魏王。
“公子,如今丞相被封魏王,此事傳出去,定會掀起一股浪潮,屆時這西都劉備、江東孫權,恐都會向魏王一樣,欲有稱王之心!”司馬懿帶著笑,朝曹丕道。
“江東孫權他敢!嗬,不過一介鼠輩,安敢同我父一樣被封王?合肥之戰,十萬兵馬落敗於張遼之手,如此領兵廢材,也敢為王?!”曹丕對於孫權,不屑道。
司馬懿見曹丕對於孫權,竟然如此不喜。
並不覺得意外。
就算孫權再差,可此人的優點,並不是完全沒有。
隻不過周瑜死後,孫權的優點,漸漸變得越來越淡。
就如這親自領兵。
孫權合肥一役,可不止他自己。
更是有甘寧、淩統、呂蒙等數員良將。
可結果卻是孫權狼狽逃竄。
也難怪曹丕一聽到這孫權之名,便會如此不屑了。
“公子,這孫權或許沒有公子所言的那般不堪吧?其兄孫策曾言: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可見此話中,孫權善於用人,而非對外;就如赤壁一戰,孫權任用周瑜…”司馬懿,看著近前曹丕,如此說道。
見司馬懿如此說,曹丕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公子,那這劉備,你又如何看?”司馬懿跳過孫權這個話題。
“劉備?若非得關羽、張飛、諸葛亮,楊翦等輩,為之征討出謀,豈會有如今坐擁三州的他?不知司馬先生,對於劉備是何看法?”曹丕說著說著,詢問起司馬懿。
“嗯……公子,劉備此人自黃巾之亂,於幽州涿郡起兵,征戰數年,前無諸葛等輩輔佐時,常年奔逃,居無定所,可公子,劉備可是白手起家,又以仁義著稱。
這經過之處,百姓無不愛戴,而得天下除了麾下文臣武將多少,最重要的還是民心所向,且看秦國,就因失民心所向,而漸漸走向敗亡…”司馬懿想了想,朝曹丕的方向,迴答道。
曹丕聞言,默然不語。
對於劉備的做人底線,曹丕也不得不認同司馬懿。
可在亂世,講仁義道德的,大多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公子,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近幾年又是戰戰得勝,若是…劉備欲稱王…”司馬懿看著曹丕,話未說明。
“若劉備稱王…?”喃喃過後,曹丕陷入沉思當中。
如今大漢十三州,自己的父親,坐擁兗州、豫州、徐州、冀州、青州、並州、幽州、司隸以及涼州。
而劉備坐擁荊州、交州、益州,且三州都是大州。
而在這三方勢力中,就屬坐擁揚州的孫權是最弱的一方。
“以先生之見,劉備可會稱王?”曹丕看著司馬懿,反問。
“劉備必會稱王,隻是…短則一年,長則三年。”司馬懿朝曹丕道。
“司馬先生,為何如此肯定?”曹丕再問司馬懿。
“隻因高祖皇帝曾有一言…”司馬懿朝曹丕笑了笑,說道。
“高祖皇帝曾有何言?”曹丕來了興趣。
“不姓劉者,不可為王?自韓信、英布、彭越等異姓王過後,這大漢朝至今,都還未出現過異姓王,可今日,丞相卻成了王…”司馬懿,朝曹丕說道。
曹丕聞言,眼眸睜大。
這高祖皇帝,對於異姓王,竟會如此排斥!
隻因劉備是漢室正統不成?
…
求支持,求催更,感謝——!!
司馬懿同曹丕,笑著一路閑聊,返迴到了府邸內…
“司馬先生,可要與在下,前往小亭敘談?”曹丕朝司馬懿問。
“能與公子於小亭敘談,乃在下榮幸。”司馬懿十分恭敬的道。
“哈哈,好。來人!於府南小亭處,設下酒食,本公子,今日要同司馬先生敘舊。”隨著曹丕的話音落下。
這在府內附近的小廝,應諾一聲,就立馬去辦了。
“司馬先生,請。”曹丕笑了笑,朝司馬懿做出請的手勢。
“公子請,公子請!”司馬懿見狀,忙朝曹丕拱手恭敬道。
曹丕看著司馬懿,滿意點頭後,便邁著大步,向前走去。
司馬懿則是緊緊跟隨在曹丕身後。
兩人一前一後,沿著府內的樓廊走到盡頭。
這裏出現了一座黃石假山。
石色接近土紅色,而隻此一色,便生“秋季之意”。
司馬懿看到這座假山,不禁微微點頭。
“司馬先生,在往前走,就到了。”曹丕的聲音在前麵響起。
司馬懿輕“嗯”一聲,跟著曹丕是繼續往前走。
沒一會兒,便見到一個小亭。
亭尖,為深沉的棗紅色。
四根亭柱,呈現為墨綠色。
兩人靠近亭內,裏麵有著一張石案以及四個石凳。
“司馬先生請坐。”
“公子請坐。”
待曹丕同司馬懿落座後,彼此看了看對方,相視一笑。
接著,司馬懿低頭一看,便方向石案上。
雕刻著一幅美麗圖畫。
再看四周。
亭旁綠樹掩映,流水潺潺,蜂歌蝶舞…
好一處絕佳之地!
清風拂麵,讓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隨著小廝,將酒食擺上。
曹丕、司馬懿這兩人久久未語的人,緩緩進入了正題。
“司馬先生,覺得本公子這小亭,如何呐?”曹丕笑問。
“公子,此小亭甚好。”司馬懿想都沒想,果斷誇讚道。
“如此,司馬先生,請同本公子一飲。”曹丕將斟好酒的酒樽,拿在手中舉向近前的司馬懿,示意道。
“公子!”司馬懿露出了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來。
待司馬懿拿起酒樽。
曹丕這才笑著同司馬懿,將那手中酒物,給一飲而盡。
“方才於校場內,不知司馬先生,是有何事,要與本公子一談?”曹丕說完,將手中酒樽放下,抬手擦了擦沾在嘴角上的酒漬…
“公子,你說陛下,封丞相為魏王,是好是壞?”司馬懿看著曹丕反問。
聞言,曹丕未語,不過在他的心中,卻在細想此事。
而父親被封魏王,雖然自己沒想到。
可要說是好,還是壞?
“司馬先生,父親被陛下封魏王,可見陛下對於父親的看重。”曹丕想了想,朝司馬懿的方向,如此說道。
聞言,司馬懿笑而不語。
而據他所知。
曹操被封魏王,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群臣的意思。
無奈封曹操為魏王。
“公子,如今丞相被封魏王,此事傳出去,定會掀起一股浪潮,屆時這西都劉備、江東孫權,恐都會向魏王一樣,欲有稱王之心!”司馬懿帶著笑,朝曹丕道。
“江東孫權他敢!嗬,不過一介鼠輩,安敢同我父一樣被封王?合肥之戰,十萬兵馬落敗於張遼之手,如此領兵廢材,也敢為王?!”曹丕對於孫權,不屑道。
司馬懿見曹丕對於孫權,竟然如此不喜。
並不覺得意外。
就算孫權再差,可此人的優點,並不是完全沒有。
隻不過周瑜死後,孫權的優點,漸漸變得越來越淡。
就如這親自領兵。
孫權合肥一役,可不止他自己。
更是有甘寧、淩統、呂蒙等數員良將。
可結果卻是孫權狼狽逃竄。
也難怪曹丕一聽到這孫權之名,便會如此不屑了。
“公子,這孫權或許沒有公子所言的那般不堪吧?其兄孫策曾言: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可見此話中,孫權善於用人,而非對外;就如赤壁一戰,孫權任用周瑜…”司馬懿,看著近前曹丕,如此說道。
見司馬懿如此說,曹丕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公子,那這劉備,你又如何看?”司馬懿跳過孫權這個話題。
“劉備?若非得關羽、張飛、諸葛亮,楊翦等輩,為之征討出謀,豈會有如今坐擁三州的他?不知司馬先生,對於劉備是何看法?”曹丕說著說著,詢問起司馬懿。
“嗯……公子,劉備此人自黃巾之亂,於幽州涿郡起兵,征戰數年,前無諸葛等輩輔佐時,常年奔逃,居無定所,可公子,劉備可是白手起家,又以仁義著稱。
這經過之處,百姓無不愛戴,而得天下除了麾下文臣武將多少,最重要的還是民心所向,且看秦國,就因失民心所向,而漸漸走向敗亡…”司馬懿想了想,朝曹丕的方向,迴答道。
曹丕聞言,默然不語。
對於劉備的做人底線,曹丕也不得不認同司馬懿。
可在亂世,講仁義道德的,大多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公子,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近幾年又是戰戰得勝,若是…劉備欲稱王…”司馬懿看著曹丕,話未說明。
“若劉備稱王…?”喃喃過後,曹丕陷入沉思當中。
如今大漢十三州,自己的父親,坐擁兗州、豫州、徐州、冀州、青州、並州、幽州、司隸以及涼州。
而劉備坐擁荊州、交州、益州,且三州都是大州。
而在這三方勢力中,就屬坐擁揚州的孫權是最弱的一方。
“以先生之見,劉備可會稱王?”曹丕看著司馬懿,反問。
“劉備必會稱王,隻是…短則一年,長則三年。”司馬懿朝曹丕道。
“司馬先生,為何如此肯定?”曹丕再問司馬懿。
“隻因高祖皇帝曾有一言…”司馬懿朝曹丕笑了笑,說道。
“高祖皇帝曾有何言?”曹丕來了興趣。
“不姓劉者,不可為王?自韓信、英布、彭越等異姓王過後,這大漢朝至今,都還未出現過異姓王,可今日,丞相卻成了王…”司馬懿,朝曹丕說道。
曹丕聞言,眼眸睜大。
這高祖皇帝,對於異姓王,竟會如此排斥!
隻因劉備是漢室正統不成?
…
求支持,求催更,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