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將軍住手!”楊翦沉聲開口,阻止道。


    “嗯?”蔡琨手中動作一頓,緊接著緩緩看向聲音來源處,隨之一愣:“大…大都督?徐軍師?還有幾位將軍?!”


    楊翦一行人,則是點了點頭。


    隨後走到近前,詢問蔡琨以及大漢,這邊的情況。


    甲板上的眾人,則看著這出好戲。


    楊翦看了看蔡琨,又看了看大漢,沉聲問道:“這裏,發生了何事?”


    大漢率先拱手,看向楊翦,恭敬道:“稟大都督,俺要告蔡將軍在訓練時,愛動用私刑,俺不服他,他便用皮鞭抽俺,平時蔡將軍,還愛踢踹我等!”


    聞言,蔡琨瞪了大漢一眼,緊接著就想向楊翦解釋。


    楊翦先一步問:“蔡將軍,這位兄弟所言,可否屬實?”


    蔡琨看了看大漢,隨後點頭承認,接著拱手道:“稟大都督,末將如此,也是為了他們著想。要知道,戰場無情,


    倘若現在發生戰亂,他們這幫新兵該如何作戰?又該如何禦敵?末將若不嚴,還何談練軍?軍中豈不是個個都會像這莽夫一般?”


    聞言。


    站在楊翦旁邊的徐庶、鄧艾、程立四人同時點頭。


    心道,這蔡琨說得不無道理,可這方法卻有些問題。


    文聘一拍腦袋,兩年前還沒新兵來著!


    難道年紀大的,都換了?


    啥時候換大血的!


    楊翦先是示意大漢離開,隨後才看向蔡琨道:“蔡將軍,你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有一點卻美中不足。”


    蔡琨疑惑:“美…美中不足?還請…大都督指出。”


    聞言,徐庶、文聘、鄧艾、程立四人,齊齊看向楊翦。


    楊翦笑了笑:“蔡將軍認為士兵如何訓練,才是最好的?”


    蔡琨想了想道:“大都督,末將以為,唯有在嚴厲下練出來的兵,才能在戰場上,真正的生存下去。”


    聞言。


    鄧艾看向徐庶,小聲道:“徐軍師,這蔡將軍所言,挺有道理。”


    徐庶笑了笑:“鄧將軍,我看未必,嚴厲是嚴厲,動用私刑是動用私刑,若是嚴厲代表私刑,鄧將軍,這下麵的人,這真正服你、尊你的人,又會有多少呢?”


    鄧艾聞言,露出一抹恍然:“徐軍師,艾明白了。”


    文聘與程立,在旁點了點頭。


    楊翦看了看蔡琨,接著看向甲板上的千員新兵:“弟兄們,對於蔡將軍的訓練方式,諸位弟兄服不服?”


    聞言,眾甲士低頭不語。


    大漢則是嚷道:“大都督,俺不服,若是訓練挨打,俺第一個不服!俺們投軍是要上陣殺敵來的,不是挨打來的!”


    隨著一個人帶頭,甲板上的眾甲士,這才一個個叫嚷起來。


    表示對蔡琨的不滿以及不服。


    蔡琨則是一愣,他從未想過,這些新兵竟都不服他!


    其中,還包括了幾名領軍夫長。


    楊翦看著這些人,不禁想到了範疆、張達。


    這兩人就是不服張飛,被逼急後,趁夜殺了張飛。


    可見蔡琨的練兵方式,初衷是好的。


    可惜用法有些極端。


    就如韓信,為什麽兵都服他,都聽他的話?


    還有衛青暮年,武將最高的待遇之一。


    羽林垂首,天子降階!!


    隨衛青出征的士兵,就是老了,也都還記著衛青。


    這又是為什麽呢?


    答案無異於是:嚴中有度、賞罰分明、秉公辦事、公平公正、不動私刑、體恤軍士、同甘共苦、 清正廉明、言而有信…


    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接著楊翦看向愣神中的蔡琨:“蔡將軍,方才你已經瞧見,你嚴厲訓練下的兵士,表麵上服從,可內心卻是不悅,甚至產生出一定的怨氣。”


    蔡琨點了點頭,放低姿態:“末將,還請大都督賜教!”


    對於蔡琨的態度,楊翦滿意點頭。


    蔡琨則拱著手,姿態放的很低。


    徐庶、文聘、鄧艾、程立四人,也露出一副好奇。


    楊翦笑了笑:“蔡將軍,敢問何為將帥?”


    蔡琨想了想:“稟大都督,在下認為可領兵馬,打勝仗者,可稱將帥。”


    對於蔡琨的迴答,楊翦朝之搖搖頭。


    除徐庶外,鄧艾、文聘、程立三人,不解的看向楊翦。


    領兵馬打勝仗者,不可稱將帥?!


    蔡琨詢問:“大都督,這末將所答,莫非有誤不成?”


    “蔡將軍所答,不過其一。”言罷,楊翦笑著道:“所謂將帥,不僅要善戰,還要體恤軍士,需謹記,將真心待兵,兵才會真心服你,聽你所命。


    此外,古今統兵者,均自以為是將帥之才,卻不知將帥乃道也,亦非勇悍武夫所能通曉,平庸之將,看重於兵力多寡,勇猛如何?此如呂布等輩,比比皆是…


    而高明將帥,不僅需知己知彼,善用軍士;還需知天時,明地利,懂得人情世故;料事如神,熟讀兵法,統帥萬軍,遊刃有餘!蔡將軍,可知否?”


    蔡琨微微點頭。


    楊翦看向徐庶一行人。


    徐庶一行人見楊翦望了過來,於是紛紛附和著點頭。


    蔡琨好奇問:“不知大都督認為,古今可稱此唿者,當有幾人?”


    楊翦迴道:“古今可稱將帥者,本督舉例,古乃白,王、孫,吳、管,樂、韓,衛;今乃曹孟德、已故江東美周郎。”


    蔡琨聞言,愣了愣。


    文聘、鄧艾、程立,則想著這些“姓”中之人。


    徐庶笑道:“大都督,這白姓,可是那秦國武安君白起?”


    楊翦笑了笑:“軍師,正是此人,白起任秦主將三十餘年,攻城七十餘座,使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兵馬皆服白起。”


    徐庶接著道:“那這王姓,可是指秦國名將王翦?”


    楊翦點頭:“不錯,王翦統軍,平定六國,南征百越,軍士無不服者。”


    聞言,眾人才知,這“白”“王”二姓,原來是指白起、王翦。


    徐庶想了想,接著道:“至於這孫姓,吳姓,在下以為是孫武與吳起,二人乃春秋戰國傑出軍事家。”


    楊翦點頭:“軍師所言不差,《孫子兵法》乃孫武所著,所著兵書《吳子》又可稱《吳起兵法》。”


    徐庶緩緩點頭,隨後笑道:“那這管、樂,定是管仲與樂毅。不知大都督,在下所言可對啊?”


    “軍師所言甚是。”楊翦一笑:“管仲乃春秋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強齊圖霸,輔佐桓公九合諸侯,禮讓天下,開法家先驅,可見其才。


    樂毅,春秋戰國時期軍事、戰略家,輔燕昭王振興燕國,統帥五國聯軍在濟水之西大敗齊軍,討伐齊國,攻占齊國七十餘城,幾亡其國,可見樂毅其統兵之能。”


    徐庶笑道:“孔明就對管、樂二人,極為尊重。”


    楊翦點頭:“不錯。”


    蔡琨聽著二人所言,心想自己與他們,根本沒可比性…


    鄧艾、程立、文聘三人,聽得格外認真。


    徐庶接著道:“那這韓,自然是指韓信,衛,則是指衛青。”


    楊翦點頭道:“正是,韓信、衛青皆乃我大漢頂梁柱之一!大將軍韓信,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大將軍衛青,直搗龍城,收複河朔、河套地區,擊敗單於,威震草原!”


    徐庶聽得是連連點頭,難怪言策如此有才。


    這知道的,懂的,可不比他們差呀!


    望向蔡琨,楊翦笑了笑:“蔡將軍,敢問這些人當中,可有對兵士,亂用私刑者?”


    蔡琨拱手服道:“大都督教訓的是,這些人當中,並無像末將這般無禮者!”


    楊翦拍了拍蔡琨的肩膀,接著大步來到眾新兵前方。


    …


    求支持,求催更,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y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yy並收藏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