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劉備問道:


    “言策斬殺曹洪,又擒於禁,不知他於禁,人現在,在何處?”


    聞言,楊翦拱手迴道:


    “主公,敵將於禁不願歸降,被我等用刑後,打入了監牢,此時於禁就在監牢內,隨時可聽候主公發落。”


    馬超附和道:


    “主公,此人不願歸降,我等便用了棍棒伺候,不過這於禁命是真硬,五十軍棍下去,他還吊著口氣在。”


    趙雲象征性的點點頭,心中對於禁,有過那麽一絲欣賞…


    這時,關羽嗤笑道:


    “嗬,於禁,此人武藝,於某看來一般,至於統兵?不過曹操麾下,一種地之夫,若能統軍,何至於兵敗關破,主將陣亡,被擒於此呢?不過如此…”


    張飛笑著附和:


    “兵敗陽平,曹洪戰死,於禁又被擒於此,就是放他迴去,這於禁,日後就是在曹操帳下,要俺看來,他也不會再得,曹操重用了。”


    聞張飛之言,旁邊的關羽,撫髯而笑。


    府內一部分人見狀,也跟著笑了笑。


    隻有一少部分人,沒有太大反應。


    楊翦看了看關羽,果然關羽的脾氣,還是這樣啊。


    對待外人,關羽是語出驚人,而言語不屑…


    於禁作為“五子良將”之一。


    武藝雖差些,但卻要在二流武將之上。


    至於統兵?


    有曹洪在,於禁根本沒有太大的統兵實權。


    也正因如此,楊翦所領先登軍,才能強攻入陽平關,關樓…


    劉備和曹操一樣愛才,因此想了想開口道:


    “言策啊,你且命人將於禁帶到此處,我想親自勸降於禁,若於禁還是不願降,他是生是死,便由諸位來決定。”


    楊翦點頭答應一聲,隨後起身,來到府外。


    吩咐幾人前往監牢,將於禁押往此處。


    做完這些,楊翦才重新迴府…


    等了片刻。


    五花大綁,全身破爛且麵容憔悴、頭發亂糟糟的於禁。


    被幾個人,押送至府內。


    於禁見到劉備一行人,眼眸睜微微眯起,左右打量…


    劉備、關羽、張飛等一行人,則是在左右打量著於禁…


    “唿~”於禁唿出一口氣後,直視著劉備,聲音嘶啞道:


    “嗬,玄德公!爾等將我帶到此處,若是想羞辱一番,在斬我,此事大可不必,為將者,馬革裹屍還,還請給個痛快。”


    聞言,關羽、張飛瞪了眼於禁。


    於禁見狀,眼神迅速的躲閃開,不再去直視劉備。


    楊翦見狀,不禁啞然失笑。


    果然於禁還是那個惜命的於禁!


    雖為五子良將,但於禁懂得屈身保命,再圖將來…


    劉備起身,看著於禁說道:


    “文則將軍,曾經我等見過,不知你可還有印象?”


    於禁聞言,緩緩看向劉備:


    “玄德公於丞相帳下時,我等的確見過。”


    劉備聞言,看著於禁笑道:


    “原來文則將軍還記得備。”


    於禁微微一笑,道:


    “玄德公,有何話,直說便是。”


    劉備看著於禁,說道:


    “備聞言策言,文則將軍不願歸降,而今日命人將文則將軍帶到,自然是想親自相勸一番,文則將軍早年間,討伐黃巾餘黨,於張繡叛亂之中堅守營壘,南征北戰,備皆有所耳聞。”


    聞言,於禁並未言語,而是看著劉備以及府內等人。


    劉備見於禁不語,於是目光看向楊翦。


    楊翦點了點頭,道:


    “於將軍,現大勢已去,曹洪被我所殺,就算放於將軍迴去,就算曹操不定將軍的罪,恐怕日後也難得曹操器重,與其如此,於將軍何不歸降?”


    趙雲附和道:


    “於將軍若是擔心妻兒老小,我等不向外,聲張於將軍歸降一事便可,待日後破了雒陽,接迴於將軍妻兒老小,再向外聲張此事,因此不急於一時…”


    聞言,於禁心中斟酌起來。


    如今曹洪已死,若是自己活著迴去,保不準會被冷待…


    雖然這不是自己的錯…


    可若是歸降劉備,豈不是要背上背主求榮的罵名?!


    咦!


    若是自己委曲求全,暫待於劉備麾下。


    待日後時機成熟,找個理由逃出魔爪,再返雒陽…


    屆時還得書信,告知丞相。


    禁願為內應奸細,想必丞相,也會知道末將一片苦心的…


    事到如今,隻能先委曲求全一下了…


    劉備見於禁陷入思索,於是笑問道:


    “於將軍,我劉備,向來禮賢下士,而將軍之事跡,備亦有耳聞。而將軍之才,備不忍毀之,因此今日鬥膽,言勸將軍歸降,若將軍歸降,備亦會為將軍,擺上宴席,以敬將軍!”


    言罷,劉備起身,迎著眾人的目光,走到於禁近前…


    在於禁不明所以中…


    劉備將近前於禁身上的繩索,親自上手緩緩解開…


    關羽、張飛、馬超見狀。


    連忙起身,看著於禁,都帶有幾分警惕之色。


    楊翦、趙雲,則是觀察著於禁的麵部表情以及動作…


    劉備這時,朝於禁開口:


    “不知…於將軍,可有想好?”


    於禁看著劉備,心中大為吃驚:劉備就這麽給自己鬆綁了?!


    張飛見於禁不表態,嚷道:


    “於文則,俺大哥當你是個人才,現在又為你親自鬆綁,降與不降,給句痛快話!”


    於禁迴過神,看著劉備,果斷跪伏於地:


    “敗將於禁,今得玄德公所勸,於禁願意歸降!”心中則在想著其他…


    劉備聞言,心中大喜,俯身一邊扶於禁,一邊笑道:“備得將軍,如虎添翼也!”


    於禁起身,拱手:“多…多謝主公!”突然要改叫劉備為主公,於禁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自在…


    府內眾人,則象征性的恭喜一番…


    劉備信守諾言,於禁歸降,便於府內設宴,以敬於禁。


    很快宴席,便被府中小廝設好。


    因為特殊原因,今日宴席,隻上了菜肴,未上酒水。


    像張飛這樣的好酒之人,見席內無酒,自然是無心食菜。


    關羽同趙雲,一邊吃菜,一邊商談他事。


    於禁則與馬超,閑談起來…


    府內其餘將領,同案而食,相聊陽平關最近的戰事…


    至於劉備,他與楊翦坐於一旁,同席食菜,商談瑣事…


    “言策,於禁歸降,你怎麽看?”劉備看了眼於禁,詢問楊翦。


    “主公可曾聽聞,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否?”楊翦笑了笑,朝劉備道。


    “自然有所耳聞。”劉備點了點頭,道。


    楊翦笑了笑,緩緩說起了這個故事:“主公,相傳春秋末年,吳國和越國因戰爭結下了仇怨。而吳王夫差為父報仇,因此在伍子胥的輔佐下,日夜勤兵,強國…


    後來,越王勾踐鑄出\"王者之劍\",欲滅吳國而後快。不想,夫差已攻進\"劍廬\",伍子胥領兵已渡過大江,勾踐大敗。


    勾踐為保留一線複國的機會,便接受範蠡的意見,降吳為奴。勾踐從此為吳王養馬、拉車,為了複國的大誌,而受盡屈辱,於苟且偷生中,默默等待時機…


    勾踐謹慎行事,使得吳王漸漸放鬆警惕。又與範蠡在暗中逐漸得到了轉機,並被夫差準予迴返越國。


    迴國後的勾踐仍然謹慎從事,一點一滴地積蓄力量,休養生息 。伍子胥一再阻攔意欲北進做霸主的吳王,最終卻被夫差賜死。


    沒了伍子胥,吳國實力頓時削弱。勾踐得到了機會,舉兵滅吳,成功複國。”


    劉備聞言,道:“所以,言策的意思是,於禁可能是假降。”


    楊翦不語而微微點頭。


    劉備見楊翦如此,目光看著遠處於禁,露出思索之色…


    楊翦見狀,道:“往後若要用於禁,主公還需慎用之。”


    對此,劉備是輕“嗯”一聲…


    …


    求支持,求催更,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y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yy並收藏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