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


    徐府外。


    荀彧遵從曹操之令,剛來到徐庶府外。


    “拜見荀令君!”看門侍衛,拱手朝向荀彧,主動問好。


    “敢問元直先生可在?”荀彧笑了笑,朝近前侍衛詢問道。


    “荀令君,徐先生在府內書房。”侍衛說完 隨後作勢要領荀彧入府。


    “不必,勞煩通報一聲,告知元直先生,荀彧、荀文若於此拜訪。”荀彧有自己的規矩,因此擺擺手,朝侍衛說道。


    “還請荀令君稍等。”侍衛說完,直接小跑到府內,就尋徐庶。


    荀彧則站在府外,打量著眼前這座府邸。


    …


    徐府內。


    書房。


    “先生,先生!”侍衛急急忙忙,隔老遠,就大喊起來。


    “何事急急忙忙,毛毛躁躁?”徐庶帶著笑,右手拿著一卷兵書,從書房走出,看著侍衛疑惑道。


    “先生,荀令君於府外求見!”侍衛忙拱手,朝徐庶告知。


    荀令君?!


    荀彧!他來這裏幹什麽?


    “額…荀令君,可有道明來意?”徐庶看著侍衛,問道。


    “這…小人匆匆而來,忘了問,因此並未道明。”侍衛有些尷尬的道。


    “好了,你派人於客堂擺好茶水,我親自去府外,迎接荀令君。”徐庶看著侍衛說完,就徑直朝府外走去。


    侍衛則遵從徐庶之言,讓人在客堂桌案上,擺好茶水。


    …


    “荀令君,這是何風,把您給吹來了?”徐庶帶著笑,拱手半開玩笑道。


    “在下奉命而來。”荀彧拱手迴禮,看著徐庶,笑道。


    徐庶聞言,還以為荀彧是曹操派來的說客。


    想勸說他,徹底的效忠曹操。


    “有話,還請荀令君,入府內再言,茶水我已讓人備好。”徐庶朝荀彧道。


    “嗯…也好。”荀彧微微點頭道。


    接著,徐庶便領著荀彧入府,一路閑談的來到客堂。


    “荀令君,請坐。”徐庶示意荀彧落座。


    荀彧笑著點頭,隨後與徐庶,相對而坐。


    嘩~


    徐庶拿起茶壺,為荀彧開始倒茶。


    荀彧注視著茶水,被倒入茶具之中,聞其茶香,緩緩點頭。


    “此茶於今日采摘,還請荀令君品嚐。”待徐庶給自己倒好茶,這才朝荀彧說道。


    “這是自然,元直先生請。”荀彧端起茶具,示意徐庶一起。


    “哈哈…好。”徐庶笑了笑,將近前茶具,用手端起。


    兩人共飲茶水後、


    荀彧放下茶具,進入正題:“元直先生可知丞相讓我,為何而來乎?”


    徐庶想了想,道:“荀令君,莫非是曹操命你勸說我莫要固執,誠心效命於他?嗬…若是如此,荀令君大可不必如此,庶母逝世時,庶曾言,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此不可食言也!”


    荀彧聞言,反而笑了起來。


    徐庶見狀,看著荀彧不解道:“荀令君,何故發笑?”


    荀彧止住笑,緊望向徐庶:“彧此番得丞相之命,告知元直先生,你可離開雒陽了,不過需同曹仁將軍一起離開。”


    徐庶聞言,半信半疑,隨後搖頭。


    曹操怎麽可能這麽好心,放他離開雒陽,還和曹仁一起。


    莫非是曹操想除掉自己?!


    也罷,死後。


    也好讓我這不孝子,赴黃泉再見母親才是…


    荀彧許是看出徐庶心中想法,於是道:“元直先生莫要擔心,此番丞相讓彧來,是告知元直先生,可離開雒陽,前往劉備處換一人。”


    徐庶聽到劉備二字,便朝荀彧急忙問道:“荀令君,這換人…不知是換何人?”


    荀彧則道:“元直先生久待府內,不知以外之事,彧能夠理解。也就在一月前,曹仁將軍奉丞相命,帶兵前往漢中,欲奪取,


    奈何漢中已為劉備地盤,並由他的女婿楊翦駐守,最後不僅兵敗,就連曹休也被那楊翦,給生擒了去。”


    徐庶聞言,臉上竟露出笑容:“未曾想玄德公,連兵家必爭之地,漢中都已拿下。荀令君,這麽說,曹操是想用我,來換迴曹休?”


    荀彧點頭:“元直先生,所言極是。”


    得到荀彧的肯定,徐庶忽然變得冷靜,極為冷靜…


    荀彧見狀,便問道:“元直先生即將迴到舊主身邊,為何不見喜悅?”


    徐庶聞言,說道:“荀令君,正因為庶將要迴到玄德公身邊,庶就一定要,越發的冷靜,不可興奮過激…”


    荀彧聞言,微微點頭,並未過問。


    徐庶這時,忽然開口:“荀令君,有一問,庶十分好奇,不知令君,可否相告?”


    荀彧聞言,道:“元直先生,但說無妨。”


    徐庶笑著點點頭,隨後嚴肅道:“令君祖上,世受漢皇厚恩,自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以來,令君心中,可有匡扶漢室之念?”


    荀彧聞言,右手將茶具拿起,待抿了抿茶水,才道:“有!而且不止一次,董卓暴政京師期間,彧曾從馥帳下謀士,而後袁紹圖得冀州,


    馥滅而紹待彧為上賓,本以為此人能夠匡扶漢室,可他的言行,讓彧頗為失望,並料其無法成就大業,於初平二年,彧自紹處改投丞相。


    丞相曾對彧言:操若得先生,則吾之子房也!丞相之才,令彧有心助之,於是便跟隨丞相,並被拜為奮武司馬,而彧那是才二十有九,正是一展才華之年,如今迴想起,彧頗為思念那時的自己…”


    聞言,徐庶看著近前,如迴憶以往般的荀彧,點點頭。


    不得不說,曹操的初衷,的確是想興複漢室江山。


    可後來呢…


    曹操不斷越界,甚至快騎到“獻帝”的頭上,拉屎撒尿…


    就如那衣帶詔事件,曹操所殺的人,牽扯的人,很多。


    甚至連懷有劉協龍子的董貴人,也被曹操以絞刑給處死。


    不談對錯,就說獻帝下跪求曹操,為董貴人求饒。


    卻被駁迴,可見臣子曹操,早已淩駕於獻帝之上。


    甚至藐視獻帝…


    徐庶迴過思緒,看著荀彧道:“荀令君離開袁紹,可是觀之,非明主,且性格優柔寡斷,無謀斷,故而離他而往曹操處?”


    荀彧一笑,道:“正如元直先生所言,袁紹優柔寡斷,毫無謀斷,其帳下沮授、田豐、許攸等人,皆非等閑之輩,可最終的結果,皆是他袁紹咎由自取…”


    徐庶聞言,並未言語,而是默默點頭。


    沮授、田豐、許攸,此三人之才,可惜了。


    可惜跟了袁紹。


    徐庶接著道:“不過官渡之戰,其中許子遠背棄袁紹,獻策燒毀烏巢,最終袁軍內部大亂,曹操突襲,一舉拿下官渡之戰的勝局,以少勝多,袁軍兵敗…”


    荀彧笑了笑:“還不是袁紹自身過錯,淳於雄,醺酒之輩,袁紹也敢讓他看守烏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徐庶點頭,隨後道:“可若袁紹稍微明智一些,這官渡一戰,又何止於慘敗?又豈會與許子遠產生隔閡,而逼他…臨陣倒戈?”


    荀彧聞言,並未反駁:“元直先生,分析的是,可奈何袁紹中年犯蠢,否則何至於兵敗後亡。隻能說…此乃天意。”


    徐庶未言,而是默默點頭,隨後拿起茶具,放到嘴邊。


    喉結滾動,徐庶飲了一口茶水。


    荀彧這時起身,道:“元直先生,時間不早,我需告辭了。”


    徐庶放下茶具,道:“荀令君,還有一事,庶不明。”


    荀彧問道:“乃何事?”


    徐庶則答:“令君,明明心存漢室,可為何,一定要助曹氏呢?”


    荀彧答道:“正所謂,眼見為實,元直先生想問彧,為何不助劉備而助丞相,彧有其三,告知:一、劉備雖為漢室宗親,可早年間,勢力極弱,而丞相雄厚。


    二、彧出身於名門望族,穎川荀氏,族中利益,也有些牽扯。三、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又何人會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是袁紹、袁術還是董卓、呂布?”


    徐庶不語,不過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沒有什麽好反駁的。


    荀彧話鋒一轉,又道:“不過…劉備得民擁戴,這是許多人,所未能有的。夫劉備,人傑也,丞相早年惜才,欲收劉備歸己用,奈何劉備自身非囚中之鳥,網中之魚。因此,未能如丞相之願。哈哈…元直先生,彧叨擾,告辭了。”言罷,便朝著客堂外走去。


    徐庶忙追出,並親自將荀彧送出府。


    就在徐庶,看著荀彧遠去,再見不到荀彧身影後。


    徐庶抬頭望天,眼中緩緩泛紅,噙著淚,呢喃:“母親,孩兒將要重歸玄德公身邊,孩兒未丟母親…母親的臉、”


    言罷,徐庶抬手,開始緩緩擦拭,自己眼角的濕潤…


    待徐庶情緒穩定下來。


    才讓人,關上了府門,自己則是臥房,打點行裝。


    …


    求支持,求催更,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y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yy並收藏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