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河岸渡口。


    二十條船成功停靠,天空在這時也已泛白。


    諸葛亮、魯肅、楊翦從船內走出,看著每條船上的羽箭,是笑容滿麵。


    “孔明,言策,此等妙策,何故瞞肅如此之久?”魯肅帶著笑容,看著旁邊兩人,有些埋怨般的說道。


    “子敬先生,我家軍師若提早告知,先生若將此事告知大都督,豈不是功虧一簣。人言子敬先生乃是忠厚之士,大都督問起,豈可瞞過?”楊翦臉上帶著笑容,朝魯肅拱手道。


    魯肅有些尷尬,的確別人問他,或許還真管不住嘴,給說出來,於是朝楊翦笑著搖搖頭,沒辦法,別人說的沒毛病。


    “子敬,言策,我等且問問每條船上,羽箭為幾何?”諸葛亮看著兩人,一邊輕撫羽扇,一邊如此說道。


    有了諸葛亮此言,楊翦便去詢問。


    得知每條船上,皆有五千餘支羽箭。


    二十條船,也就是十萬支羽箭還有多餘的下來。


    這讓諸葛亮與魯肅是十分高興的。


    …


    “孔明,在下去叫人手前來搬運羽箭,如何?”魯肅看著江麵,如此道。


    “自然可以。”諸葛亮點點頭。


    待魯肅去而複返,很快就帶了不少人手前來河岸渡口。


    有了人幫忙,十萬支羽箭很快就被人用木車拉往武庫。


    羽箭之多,很快連武庫的外麵也擺滿了羽箭。


    這時臨近晌午。


    魯肅便去請大都督周瑜等人,前來視察羽箭數目。


    等到時,周瑜一臉的驚訝之色。


    黃蓋等將,直誇諸葛亮乃奇才,竟真有辦法弄到羽箭。


    單單望去,這羽箭怕是已經超出十萬了吧!


    “子敬,孔明是如何弄到的箭?”周瑜詢問魯肅。


    “嗯…公瑾,此乃孔明用大船二十艘,內有錘鼓、草人,於昨日大霧前往曹營水寨,以曹操不會貿然出兵,而取得的羽箭。”魯肅在猶豫之後,還是老實的說出實情。


    “此人之才,不輸我。不愧是自比管仲、樂毅的臥龍先生。”周瑜抬頭看天,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才能,與他不遑多讓…


    “大都督!”


    這時,魯肅與周瑜的身後,響起諸葛亮的聲音。


    待兩人迴頭看去,便見諸葛亮與楊翦笑嗬嗬的走過來。


    “孔明先生往曹營取箭之策,瑜服也。”周瑜拱手朝諸葛亮道。


    “大都督說笑了。”諸葛亮笑迴道。


    魯肅與楊翦相視一笑,這倆人竟然還謙虛上了。


    幾人在簡單的說了幾句話。


    周瑜就帶著諸葛亮、魯肅以及楊翦前往中軍大帳準備議事。


    待四人同案而坐。


    “如今十二月已接近末尾,不知在坐諸位以為,曹操是否還會對夏口進軍?此外曹軍水師,諸位可心中已有計策?”周瑜帶著詢問之色,笑問在場幾人。


    魯肅不語,將目光看向諸葛亮。


    “大都督,諸位,翦有一言。”悶葫蘆楊翦此時主動開口。


    諸葛亮看向楊翦,臉上掛起笑容,緩緩輕撫羽扇。


    周瑜與魯肅則是疑惑的看向楊翦。


    這樊城楊言策不是將嗎?莫非也有能言善辯之才?


    楊翦見三人如此,便起身拱了拱手,才朝三人道:“諸位,翦以為曹操不會改進軍路線,而夏口之地,位於漢水下遊入長江處,為南下江東的重要位置之一,此地也適於屯兵,因此曹操不會放棄對夏口的進軍。”


    三人聞聽楊翦之言,便緩緩點了點頭。


    “言策,若想要取勝,該如何而為?”諸葛亮詢問。


    周瑜與魯肅也都看向楊翦。


    楊翦見狀,便再次說道:“曹軍因天氣原因,退戰船而後方建起水寨,試圖天氣好轉之後,再出水軍來此,因此翦以為曹軍從江麵而來,必經過一處名曰赤壁的地方。翦曾聞此地江麵寬闊,適合大型水戰,而曹軍戰船之多,不知諸位以為要用何計策攻破曹軍?”


    被楊翦反問,諸葛亮、周瑜、魯肅三人相互望了望。


    見狀,楊翦笑了笑,朝三人提議道:“不如將我等心中之策,寫於手心,之後同時攤開手掌,如何?”


    周瑜笑了笑:“言策將軍此言有理,來人備筆墨,送於帳內!”


    很快,帳外就有人,將筆墨帶到了帳內。


    周瑜拿起毛筆,沾墨汁後,於自己的手心上寫了一個‘火’字。


    楊翦與諸葛亮,也都拿起毛筆,沾上墨汁。


    在各自的手心上也寫了一個‘火’字。


    魯肅坐在旁邊,手上並沒有動作,而是帶著好奇的目光看著三人。


    “大都督,軍師,我等一同攤開手掌如何?”楊翦看著周瑜與諸葛亮,笑著道。


    “可以。”


    “自然可以。”


    隨著兩人同意,楊翦、諸葛亮、周瑜攤開手掌 將各自心中之策,顯現出來。


    “竟然都是火計!”旁邊正在看熱鬧的魯肅一聲驚唿。


    楊翦、諸葛亮、周瑜見魯肅如此說。


    於是相互看向各自的手心,隨後同時大笑起來。


    想滅曹軍之勢,就得看火攻了…


    “公瑾,言策,此計需成,還需一些契機才可實施。”諸葛亮合上手掌,將手收迴後,朝周瑜與楊翦道。


    周瑜與楊翦相視一眼,隨後暗暗點頭。


    諸葛亮此言,說的倒是沒有錯。


    …


    曹軍水寨。


    因夜晚被人所騙,曹操痛失十多萬支羽箭,因此是氣的不輕。


    下方的眾人見曹操如此,並沒有人拱手記著詢問。


    而是靜等曹操開口。


    終於,主位上的曹操,目光看向了荀攸:“公達,昨夜真是可惡,本以為霧氣蒙蒙,乃是周瑜小兒,出兵想誘我等深入,不曾想,竟是找我取箭,真是氣煞我也!”


    聞言,荀攸道:“此事不能怪丞相,隻怪敵軍奸詐,竟然會趁著江麵起霧時,以擊鼓呐喊來做疑兵,騙取丞相以得羽箭。”


    對此,曹操是歎了口氣,隻怪自己心中起疑。


    其餘人則是相互對望,隨後看向懊惱之中的曹操。


    “非丞相之過,丞相莫要自責。”程昱拱手安慰。


    “若非江麵起霧,丞相又豈會中計!”蔣幹拱手安慰。


    “兩位先生所言極是,丞相莫要自責!”


    在場的其他人也都紛紛拱手,朝曹操進行安慰。


    麵對眾人之言,曹操隻能將這個啞巴虧給吃了。


    …


    是夜。


    夏口,周瑜軍帳內。


    “大都督,黃老將軍押運糧草歸來,現來此說有要事與大都督相商。”外麵的侍衛,掀開帳簾,拱手朝思索計策的周瑜道。


    “快請進來!”周瑜一聽,忙說道。


    聽從命令,侍衛拱手離開帳外,有請外麵等候的黃蓋進入到帳內。


    待黃蓋坐到客案後,拱手詢問道:“大都督,如今天氣已漸漸好轉,隻待天氣晴朗之日,定是曹軍南下之時,不知大都督可有想到什麽應對之法?”


    周瑜一聽,故作為難之色:“老將軍,在下也在為此事苦惱,不過老將軍征戰沙場已久,不知可有計策?”


    黃蓋點點頭,說道:“大都督何不用火攻,以火滅曹,亦非不可!這天雖晴,可風依舊,曹賊水軍又常聚攏在一起,若大都督以火攻之,再以大火蔓延之勢,火滅曹賊,不知能否啊?”


    周瑜起身,一臉驚訝道:“老將軍,此火攻之計,乃何人告知?”


    黃蓋笑了笑,擺手道:“非他人告知,此計乃是自己所想,故而告知大都督。”


    周瑜點點頭,不曾想這老將軍竟然也會想到用如此計策!


    真不愧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


    周瑜這時又道:“不瞞黃老將軍,瑜也正為此計發愁,要知道曹軍勢大,想要用火攻使曹軍水寨起火,該怎麽去?又該怎麽做?瑜不得不謹慎而為,否則將前功盡棄!”


    黃蓋看著周瑜,點點頭,大都督說的對啊。


    周瑜再次道:“不過老將軍,若能讓人詐降曹操,取得曹操信任,再以此來進行放火燒寨,不知此事能否有成?”


    “有!”黃蓋點頭之後,又道:“如此,大都督,蓋願詐降曹操,取得曹操信任,以此來換取放火燒寨的機會,如何!”


    周瑜看向黃蓋,一臉感動:“黃老將軍,真願前往。”


    黃蓋聞言,十分肯定的點點頭


    “那好!”之後,周瑜再次道:“老將軍乃江東三世老將,而曹操為奸詐之輩,若見老將軍身體無恙便去降,或許曹操不會相信,不過老將軍若以苦肉之計,對曹操瞞天過海,不知老將軍,此事又可否有成?”


    黃蓋想了想道:“有成,而蓋乃是江東三代之將,若以傷詐降,曹操就算是起疑,蓋也有辦法讓曹操相信!”


    周瑜點點頭,曹操除了狡詐之外。


    自身向來對於賢能之士,還是十分看重的。


    或許這最後突破的關鍵,就在黃老將軍的身上了!


    …


    翌日,清晨。


    周瑜邀眾人來帳內議事。


    江東眾將,江東文士及其諸葛亮、楊翦都到場後。


    主位上的周瑜,忽然指著黃蓋發難:“諸位,黃公覆將軍,昨日押運糧草晚了半個時辰,依法當追責!”


    就在眾人疑惑時…


    黃蓋憤怒起身,指著周瑜,大罵道:“周瑜!老夫乃是江東三代老將,你一個小兒莫非還想追責於我!”


    “大膽黃蓋!”周瑜憤怒起身:“我乃是大都督,就算你是三代老將,也要聽我之令,莫非你不服我!”


    黃蓋一聲冷笑:“老夫不服你剛剛的話!”


    周瑜大喝道:“來人!將黃公覆拖下去, 重打八十板!”


    “諾!”


    隨著士卒進入帳內,開始架著黃蓋朝外走時。


    不明所以的眾江東之士,紛紛起身,為黃蓋求情。


    周瑜背過身,對眾人不予理會。


    黃蓋則是戲精上身,一邊被板子打.


    一邊開口不斷的大罵周瑜。


    而事情到了這兒,已經是眾人不可控的了。


    諸葛亮與楊翦看著眼前一幕,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報!”


    “大都督,黃老將軍八十板已到,現已被人送往就醫!”


    隨著這句話被一名士卒告知。


    江東這邊的將領、文士紛紛朝黃蓋的方向趕去。


    而一直保持背轉過身而不變姿勢的周瑜。


    也暗暗鬆出口氣。


    至此,黃蓋被周瑜行刑一事,很快就在夏口傳開。


    沒多久…


    就連曹操那邊,也得知了這件事情。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楊y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楊yy並收藏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