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連夜行動
多麥說了半天,孫泉源終於聽明白:原來大隊要拓寬溝口田間通往灘地裏的架子車路,為拖拉機朝地裏送糞,提供方便。這條路在溝口菜園東邊,緊挨菜園,隻有兩架子車寬。路兩邊種有二十幾棵桐樹。那樹都有一摟多粗,一個成人肯定抱不住。按照常理,路兩邊分屬不同生產隊的田地,這路擴寬,自然要以路的中間線往兩邊均分,擴寬的部分由路兩邊的生產隊均攤;桐樹長在哪隊地裏,由哪隊來除樹:這才合理。
可是多麥不這麽認為。他認準了,要以人家隊下那邊兒路的邊線,有多少,算多少,朝人家那邊地裏擴展,溝裏一點都不分擔。孫泉源以為這是不講理的表現,是故意製造矛盾,是給大隊製造麻煩。
可是當隊長多麥把曆史原因和他的理由說出來之後,孫泉源不但震驚,而且當即做出了比隊長多麥更過激的決定:連路那邊的樹也一並除了,拉迴溝裏,讓那樹真正成為溝裏的財產。
路兩邊這二十幾棵桐樹,也都一人多粗。多麥也想一下把那麽多樹全除了,拉迴溝裏。可是溝裏大小人物也隻有這二百來口,真正能上去除樹的又有幾尊真神能下了手?
那麽粗的樹,解開就能充當獨麵棺木板。家有老人的,要樹者眾多。每棵樹少說也能賣上三十塊錢。可是看著是錢,這錢卻拿不過來。為啥?隊下沒有那麽多人,即便破命幹,累死,僅僅這幾個人,這一夜也除不完。倘若天亮,人家街裏那兩個生產隊都過來除樹,你說樹是你溝裏的,你又能拿出哪些證據證明這樹是你溝裏的?樹在人家隊下地裏長著,你說樹是你隊下的,這說得過去麽?倘若人家兩個生產隊都來跟你隊下爭樹,你隊下前後受敵,隻怕翻臉都來不及嚇倒人家。一時言語不順,爭竟激動,萬一動起手來,以少對多,必然也幹不過人家。若到那種局麵,豈不是要出大麻煩?這事兒難辦。作為隊長,多麥心裏念念不平,明知吃了大虧,然而束手無策,隻恨可惜,隻剩無奈。
然而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也讓人覺得稀罕:原來早在十幾年前,多快好省,吃大食堂飯。戶家不開火。生產隊打下的糧食,都是拉到大隊,然後送往公社。這時候生產隊地多的,自然要多幹活,多出力,也不會額外得到啥好處;地少的,少幹活,少出力,也不會損失到哪裏去。這個時期,無論哪個生產隊都不想要地,一時也成了風氣。溝裏都是窮光蛋,腰杆子硬,自然要把多出來的地都推給別隊去種。別隊也不情願。但他們隊長牙不長,腰不硬,大隊施壓,他們不接下溝裏推出去那地也不行。
哪知沒過多長時間,大食堂解散,又是多種多收多吃糧,不再進行大隊核算。這時候木已成舟,返愧已不可能。街裏人都高興,取笑溝裏人:“讓你精,讓你能,讓你不想多種地,你還不想多吃糧食呢。”
當時為著溝裏人能歇著,才把田地往外推。這事兒跟溝裏人說過,溝裏人也都同意。過後卻都埋怨那一任的隊長失算,不會辦事情。那一任隊長辦了錯事兒,腦袋直想紮到褲襠裏。他跟溝裏大夥說:“咱們當時不是都不想種那麽多地麽,誰知道當時是便宜,過後腸子都要愧青呢。”
推出去的地是拿不迴來了。但這地裏長的桐樹是溝裏人種的。這地給你了,地裏這桐樹可從來沒說過給你。我溝裏現在把樹除了,拉迴溝裏,合情合理,誰還能放個啥屁?要不都去大隊說事情,你隊下把地返還給溝裏,這桐樹溝裏不要了。桐樹與土地,孰輕孰重,誰還不清楚呢。溝裏正想說事情,溝裏還正想要地呢,你跟溝裏急,這讓大隊給評個理:知錯必改,這地應不應該返還給溝裏?這是孫泉源給出的框架分析,好似還帶著氣壯的有理。
多麥聽出些巧氣,會計也聽出了巧氣,兩人知道孫泉源辦事兒有底氣,一個連忙去敲鍾,一個立馬在溝裏吆喝:“開會了!大家都出來開會了!大家都出來開會了!”
“當、當、當……”鍾聲在溝中柿樹下響起,迅疾傳向四方,悠悠在溝裏迴蕩。天黑又響鍾聲,人們都覺得奇怪:“這說住打草苫以後晚上不再開會,這天都黑了,咋又敲鍾讓開會呢?必定有重要事情。”大家都往村口倉庫前的麥場匯聚打聽消息。
人還沒聚齊,隊長多麥已急不可耐對著大夥嚷嚷起來:“咱們說定的,開始打草苫,晚上就不再開會,這是說住的事情,咱也真不開會。既然不再開會,為啥晚上又要敲鍾?這肯定是有事情。這是啥事情呢?這關係著咱們溝裏人的利益。咱們大家也都知道:大食堂的時候,咱溝裏耍奸犯賤不想幹活,隻想著吃輕鬆飯,把咱溝裏那地給推了出去。最後這地歸了別隊,再也要不迴來。可當時咱地裏種有桐樹,那桐樹是沒有給他們的道理。怎麽辦?今天大隊通知要把通往灘地上的土路擴寬,讓把路邊的桐樹除了。我想咱們連夜大幹,爭取在天亮以前把那些樹除完。”
隊長多麥還沒說完,下邊已竊竊私語:“這事已逼到眼前,即便神仙,明早天亮也把那些樹放倒不完。早先落下的冤枉債,今天讓咱們硬要把它給拿迴來,就是明早,咱們在那兒除著,人家來了,咱們還不跟人家翻臉?到那時爭吵,是咱不要臉,搶別人的東西,還是他們不要臉,拿咱們的東西不還?這就是生氣的事兒,讓人難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著都沒反應,多麥話頭一轉:“隊下已有行動方案,讓孫泉源給大家做個布置。若是他布置完之後,有人不願參與,咱就按參與的排班,有幾個人參加,咱就幾個人打發,不參與的,咱就不再說這事情。隻要開始行動,沒人再跟你說這事情。下邊咱們就讓孫泉源給咱布置吧。”
此時人已到齊。孫泉源不願耽誤大家的時間,也就長話短說:“就在今晚,我才知道咱溝口這幾畝地是早年咱隊下拱手讓給別隊的。地是要不迴來了。地是給了旁人。可我沒聽說咱地邊種的桐樹也給了人家。大隊要擴路。大隊也說要先除地邊的桐樹。那好,咱要不要那桐樹?我看得要。隻是想把樹弄到溝裏確實還是個難題:時間緊迫,時間太緊,時間太急,緊得來不及喘氣,咱們不能跟街裏那倆隊碰麵不是?好。來不及喘氣,咱就給你個空間,讓你加快速度除樹,不跟他們碰麵。隊下給你個好大一個自由空間。還給好的條件:一顆樹,一百分。你幹不幹?把樹放倒,先拉到你家裏,按照粗細長短論價錢,你有優先購買權。你不買再招標,我還不信這麽好的桐樹就沒人要了。大家不要說隊下變相把這桐樹分給個人了。咱們先說好:一棵樹一百分,放倒拉到你家院裏保管好。上梢歸你個人。你是連根兒刨也好,你是圍根兒鋸也好,隊下不管,反正是你用,隊下不要,隊下隻管按粗細長短收錢就是了。分給你,你看著辦。反正明天一早上工,你得撤離現場,避開外隊心裏不快,來找事兒的麻煩。我再說一遍,一棵樹一百分,你把樹放倒,拉迴家裏保存好,到時候見樹就是十個勞動日,你自己還有買樹的優先權。其別的,哪怕你讓你家親戚來幫你除樹,隊下也就管不著了。”
孫泉源話剛落音,忽聽合慶說:“俺家隻有俺老奶。俺老奶她咋能去爬樹?她上到樹上還下不來,泉源叔,你說這事兒該咋辦?”
按照鄉裏的風俗,叔叔可以罵侄子,侄子是不能還嘴的。孫泉源一聲吼:“日娘,還用我多說,叫親戚。你還能跟我一樣沒親戚?這樹沒有分給我,若是分給我,我連夜去把我們知青弟兄都叫來,要不了這一整夜,趕天明,我絕對都把這些樹給都除了。”
先前還愁著沒有人的戶家,一聽勁頭都來了。有人悄悄說:“這是分明把樹分給戶家了。一棵樹一百分,迴頭你還有購買的優先權。這好事兒,知青不要,真要,他叫一幫知青真都來了,明早肯定能把樹除完。”
孫泉源沒有明說,其實也是明明白白告訴大家可以去叫親戚來幫忙,無論如何這便宜不要錯過。有些事情是不能明說的,隻能點到為止。
跟大家說清楚之後,大家都奔路邊去認樹。孫泉源跟過去,見隊長和會計把樹分完,有人開始刨土除樹,有人跑著去叫人。溝裏人都亢奮,個個都行動起來。各有各的事情幹,不用隊幹部管。
孫泉源悄聲跟隊長和會計說:“還有一個工作,我們必須得做。不然,大隊就會來找咱們麻煩。”
隊長多麥覺得奇怪,說:“事情都安排好了,明早肯定都能收場了,你還有什麽要說?還想耍啥詭計,大隊還能找咱啥麻煩?”
孫泉源悄悄密密說:“若是惡人先告狀,我們又該咋辦呢?我們還是得先下手。”
隊長多麥和會計沒能明白啥意思。孫泉源說:“我的意思是,明早街裏那兩個隊,看見咱隊把這些樹都除了,他們必然不願意。若是讓他們告到大隊去,不如咱們來個揣著明白裝糊塗,先把他們給告了。不然到時候大隊真按中線往兩邊分攤,咱隊下豈不沒了發言權?我的意思是:讓咱隊下七十歲以上老人,隻要能動彈,明天一早都去大隊說這還地的事情。隻要他們去說事兒時能流眼淚,流下眼淚的,都給記十分。不流淚的隻給記五分。調動老人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去大隊說咱們隊下有多吃虧。虧了快二十年,擴路不能再朝咱們這邊擴的事情。咱們得裝可憐。咱先給大隊打個招唿,朝咱們這邊開,讓咱平攤那不行。我想這七十歲以上老人們去說這事情還都有兩下子。這事兒他們都清楚,他們也能把這事情說清楚。”
隊長會計聽著嗬嗬笑:“那就跟他們說,隻要去大隊說事兒時哭,哭者流下眼淚的,就是十分;不哭不落淚的,隻給記五分,這得給老人們說清楚。”
多麥說了半天,孫泉源終於聽明白:原來大隊要拓寬溝口田間通往灘地裏的架子車路,為拖拉機朝地裏送糞,提供方便。這條路在溝口菜園東邊,緊挨菜園,隻有兩架子車寬。路兩邊種有二十幾棵桐樹。那樹都有一摟多粗,一個成人肯定抱不住。按照常理,路兩邊分屬不同生產隊的田地,這路擴寬,自然要以路的中間線往兩邊均分,擴寬的部分由路兩邊的生產隊均攤;桐樹長在哪隊地裏,由哪隊來除樹:這才合理。
可是多麥不這麽認為。他認準了,要以人家隊下那邊兒路的邊線,有多少,算多少,朝人家那邊地裏擴展,溝裏一點都不分擔。孫泉源以為這是不講理的表現,是故意製造矛盾,是給大隊製造麻煩。
可是當隊長多麥把曆史原因和他的理由說出來之後,孫泉源不但震驚,而且當即做出了比隊長多麥更過激的決定:連路那邊的樹也一並除了,拉迴溝裏,讓那樹真正成為溝裏的財產。
路兩邊這二十幾棵桐樹,也都一人多粗。多麥也想一下把那麽多樹全除了,拉迴溝裏。可是溝裏大小人物也隻有這二百來口,真正能上去除樹的又有幾尊真神能下了手?
那麽粗的樹,解開就能充當獨麵棺木板。家有老人的,要樹者眾多。每棵樹少說也能賣上三十塊錢。可是看著是錢,這錢卻拿不過來。為啥?隊下沒有那麽多人,即便破命幹,累死,僅僅這幾個人,這一夜也除不完。倘若天亮,人家街裏那兩個生產隊都過來除樹,你說樹是你溝裏的,你又能拿出哪些證據證明這樹是你溝裏的?樹在人家隊下地裏長著,你說樹是你隊下的,這說得過去麽?倘若人家兩個生產隊都來跟你隊下爭樹,你隊下前後受敵,隻怕翻臉都來不及嚇倒人家。一時言語不順,爭竟激動,萬一動起手來,以少對多,必然也幹不過人家。若到那種局麵,豈不是要出大麻煩?這事兒難辦。作為隊長,多麥心裏念念不平,明知吃了大虧,然而束手無策,隻恨可惜,隻剩無奈。
然而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也讓人覺得稀罕:原來早在十幾年前,多快好省,吃大食堂飯。戶家不開火。生產隊打下的糧食,都是拉到大隊,然後送往公社。這時候生產隊地多的,自然要多幹活,多出力,也不會額外得到啥好處;地少的,少幹活,少出力,也不會損失到哪裏去。這個時期,無論哪個生產隊都不想要地,一時也成了風氣。溝裏都是窮光蛋,腰杆子硬,自然要把多出來的地都推給別隊去種。別隊也不情願。但他們隊長牙不長,腰不硬,大隊施壓,他們不接下溝裏推出去那地也不行。
哪知沒過多長時間,大食堂解散,又是多種多收多吃糧,不再進行大隊核算。這時候木已成舟,返愧已不可能。街裏人都高興,取笑溝裏人:“讓你精,讓你能,讓你不想多種地,你還不想多吃糧食呢。”
當時為著溝裏人能歇著,才把田地往外推。這事兒跟溝裏人說過,溝裏人也都同意。過後卻都埋怨那一任的隊長失算,不會辦事情。那一任隊長辦了錯事兒,腦袋直想紮到褲襠裏。他跟溝裏大夥說:“咱們當時不是都不想種那麽多地麽,誰知道當時是便宜,過後腸子都要愧青呢。”
推出去的地是拿不迴來了。但這地裏長的桐樹是溝裏人種的。這地給你了,地裏這桐樹可從來沒說過給你。我溝裏現在把樹除了,拉迴溝裏,合情合理,誰還能放個啥屁?要不都去大隊說事情,你隊下把地返還給溝裏,這桐樹溝裏不要了。桐樹與土地,孰輕孰重,誰還不清楚呢。溝裏正想說事情,溝裏還正想要地呢,你跟溝裏急,這讓大隊給評個理:知錯必改,這地應不應該返還給溝裏?這是孫泉源給出的框架分析,好似還帶著氣壯的有理。
多麥聽出些巧氣,會計也聽出了巧氣,兩人知道孫泉源辦事兒有底氣,一個連忙去敲鍾,一個立馬在溝裏吆喝:“開會了!大家都出來開會了!大家都出來開會了!”
“當、當、當……”鍾聲在溝中柿樹下響起,迅疾傳向四方,悠悠在溝裏迴蕩。天黑又響鍾聲,人們都覺得奇怪:“這說住打草苫以後晚上不再開會,這天都黑了,咋又敲鍾讓開會呢?必定有重要事情。”大家都往村口倉庫前的麥場匯聚打聽消息。
人還沒聚齊,隊長多麥已急不可耐對著大夥嚷嚷起來:“咱們說定的,開始打草苫,晚上就不再開會,這是說住的事情,咱也真不開會。既然不再開會,為啥晚上又要敲鍾?這肯定是有事情。這是啥事情呢?這關係著咱們溝裏人的利益。咱們大家也都知道:大食堂的時候,咱溝裏耍奸犯賤不想幹活,隻想著吃輕鬆飯,把咱溝裏那地給推了出去。最後這地歸了別隊,再也要不迴來。可當時咱地裏種有桐樹,那桐樹是沒有給他們的道理。怎麽辦?今天大隊通知要把通往灘地上的土路擴寬,讓把路邊的桐樹除了。我想咱們連夜大幹,爭取在天亮以前把那些樹除完。”
隊長多麥還沒說完,下邊已竊竊私語:“這事已逼到眼前,即便神仙,明早天亮也把那些樹放倒不完。早先落下的冤枉債,今天讓咱們硬要把它給拿迴來,就是明早,咱們在那兒除著,人家來了,咱們還不跟人家翻臉?到那時爭吵,是咱不要臉,搶別人的東西,還是他們不要臉,拿咱們的東西不還?這就是生氣的事兒,讓人難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著都沒反應,多麥話頭一轉:“隊下已有行動方案,讓孫泉源給大家做個布置。若是他布置完之後,有人不願參與,咱就按參與的排班,有幾個人參加,咱就幾個人打發,不參與的,咱就不再說這事情。隻要開始行動,沒人再跟你說這事情。下邊咱們就讓孫泉源給咱布置吧。”
此時人已到齊。孫泉源不願耽誤大家的時間,也就長話短說:“就在今晚,我才知道咱溝口這幾畝地是早年咱隊下拱手讓給別隊的。地是要不迴來了。地是給了旁人。可我沒聽說咱地邊種的桐樹也給了人家。大隊要擴路。大隊也說要先除地邊的桐樹。那好,咱要不要那桐樹?我看得要。隻是想把樹弄到溝裏確實還是個難題:時間緊迫,時間太緊,時間太急,緊得來不及喘氣,咱們不能跟街裏那倆隊碰麵不是?好。來不及喘氣,咱就給你個空間,讓你加快速度除樹,不跟他們碰麵。隊下給你個好大一個自由空間。還給好的條件:一顆樹,一百分。你幹不幹?把樹放倒,先拉到你家裏,按照粗細長短論價錢,你有優先購買權。你不買再招標,我還不信這麽好的桐樹就沒人要了。大家不要說隊下變相把這桐樹分給個人了。咱們先說好:一棵樹一百分,放倒拉到你家院裏保管好。上梢歸你個人。你是連根兒刨也好,你是圍根兒鋸也好,隊下不管,反正是你用,隊下不要,隊下隻管按粗細長短收錢就是了。分給你,你看著辦。反正明天一早上工,你得撤離現場,避開外隊心裏不快,來找事兒的麻煩。我再說一遍,一棵樹一百分,你把樹放倒,拉迴家裏保存好,到時候見樹就是十個勞動日,你自己還有買樹的優先權。其別的,哪怕你讓你家親戚來幫你除樹,隊下也就管不著了。”
孫泉源話剛落音,忽聽合慶說:“俺家隻有俺老奶。俺老奶她咋能去爬樹?她上到樹上還下不來,泉源叔,你說這事兒該咋辦?”
按照鄉裏的風俗,叔叔可以罵侄子,侄子是不能還嘴的。孫泉源一聲吼:“日娘,還用我多說,叫親戚。你還能跟我一樣沒親戚?這樹沒有分給我,若是分給我,我連夜去把我們知青弟兄都叫來,要不了這一整夜,趕天明,我絕對都把這些樹給都除了。”
先前還愁著沒有人的戶家,一聽勁頭都來了。有人悄悄說:“這是分明把樹分給戶家了。一棵樹一百分,迴頭你還有購買的優先權。這好事兒,知青不要,真要,他叫一幫知青真都來了,明早肯定能把樹除完。”
孫泉源沒有明說,其實也是明明白白告訴大家可以去叫親戚來幫忙,無論如何這便宜不要錯過。有些事情是不能明說的,隻能點到為止。
跟大家說清楚之後,大家都奔路邊去認樹。孫泉源跟過去,見隊長和會計把樹分完,有人開始刨土除樹,有人跑著去叫人。溝裏人都亢奮,個個都行動起來。各有各的事情幹,不用隊幹部管。
孫泉源悄聲跟隊長和會計說:“還有一個工作,我們必須得做。不然,大隊就會來找咱們麻煩。”
隊長多麥覺得奇怪,說:“事情都安排好了,明早肯定都能收場了,你還有什麽要說?還想耍啥詭計,大隊還能找咱啥麻煩?”
孫泉源悄悄密密說:“若是惡人先告狀,我們又該咋辦呢?我們還是得先下手。”
隊長多麥和會計沒能明白啥意思。孫泉源說:“我的意思是,明早街裏那兩個隊,看見咱隊把這些樹都除了,他們必然不願意。若是讓他們告到大隊去,不如咱們來個揣著明白裝糊塗,先把他們給告了。不然到時候大隊真按中線往兩邊分攤,咱隊下豈不沒了發言權?我的意思是:讓咱隊下七十歲以上老人,隻要能動彈,明天一早都去大隊說這還地的事情。隻要他們去說事兒時能流眼淚,流下眼淚的,都給記十分。不流淚的隻給記五分。調動老人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去大隊說咱們隊下有多吃虧。虧了快二十年,擴路不能再朝咱們這邊擴的事情。咱們得裝可憐。咱先給大隊打個招唿,朝咱們這邊開,讓咱平攤那不行。我想這七十歲以上老人們去說這事情還都有兩下子。這事兒他們都清楚,他們也能把這事情說清楚。”
隊長會計聽著嗬嗬笑:“那就跟他們說,隻要去大隊說事兒時哭,哭者流下眼淚的,就是十分;不哭不落淚的,隻給記五分,這得給老人們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