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京城事多


    十天後。


    珠海,九洲碼頭。


    一艘船體上塗印有“東方海外”字樣的貨輪,於黎明時分駛入碼頭泊停,海關人員隨即對船上的一千五百台冷凍機械進行核驗。


    上午九時許,一輛掛黑牌的皇冠轎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緩緩駛進有些嘈雜和淩亂的碼頭,在一棟貼白瓷磚的兩層樓樓底停下。


    車門剛打開,林新甲從樓內小跑而出,揚揚手上的一隻黃色檔案袋道:“搞定了。”


    有兩名穿藍色幹部服的中年男人,慢他少許現身,這二人是西安物資局駐羊城辦事處的人,奉命過來接收貨物。


    至於潘旭和翟安波,當日在港城與李建昆等人鬧出矛盾後,已被緊急調迴西安。


    “高副縣長,李經理。”西安物資局二人殷勤見禮,近乎巴結,他們由於常駐南方沿海為局裏踅摸緊俏物資,更明白365l以上的大容積冰箱的貨源有多麽稀缺,可以說沒有。


    而國內市場對於進口冰箱又極度需求。


    他們局拿下這條貨源,等於傍上一棵搖錢樹。


    李建昆從林新甲手上接過文件看過後,遞到旁邊給老高過目,後者認認真真打量完,嘴角咧開,露出質樸而憨厚的笑容——


    計劃進行到這一步,算是徹底成功了。


    這些大容積冰箱合法合規進口到內地,再在碼頭轉交給西安物資局,他們有渠道運輸迴陝西,等貨物批售之後流向市場,便意味著真正開始創造利益。


    這一千五百台是第一批貨,建昆拿下東林冰箱公司後,這家位於大嶼山附近的二十多年曆史的老電冰箱廠,重新煥發出活力,擴招了一大批工人,生產線全部啟動起來,進入滿負荷生產的節奏。


    接下來三五天就會有一艘貨輪過來,一萬台大冰箱無須一個月即能交貨完成。


    對於高進喜而言,這將是一筆七百多萬的資金收入。


    擁有這筆資金,綏縣石油開發的爛攤子足以盤活,多出來的錢再辦個辣條廠綽綽有餘。可以預見的是,一九八四年縣裏的財政狀況會變好很多,前途光明。


    而在孫明田心中,這個“前途”不僅僅是縣裏的經濟前途,還有高進喜的政治前途,梁啟峰大概率是完蛋了,高進喜一旦上位後,他隻怕也好不到哪裏去。


    “高副縣長,喝口茶不?”


    孫明田諂媚般送上一隻盛有綠茶的保溫玻璃杯,這是李建昆在港城給老高買的一樣小禮物,現在老高的公文包一直被孫明田搶拎著。


    他似乎終於開竅了,搞明白上下級關係,如今對老高的關懷連李建昆都挑不出毛病。


    可惜啊,他不太了解老高,老高根本不吃這一套,沒那種享受人伺候的愛好。這般阿諛奉承隻會讓老高更加反感他。


    首批貨物交易成功,餘下的也是這個路數,由華電公司引進,西安物資局接收,高進喜覺得自己再待在這邊也沒有意義,返迴鵬城特區的路上,向李建昆提了辭行。


    李建昆沒有挽留,清楚他是個實在閑不住的人。


    當晚,在特區的胡家,三兄弟推杯換盞到淩晨。隔日,李建昆和胡自強把老高送上了由羊城開往西安(鄭州換乘)的特快列車。


    月台上,火車拉笛緩緩駛離。


    高進喜從車窗中探出上身,用力揮動手臂,雙眼泛紅,饒是昨晚促膝長聊,但他仍然有許多話沒說,許多他說出來顯得矯情,建昆和強子也不需要的話……


    他會永遠記在心頭。


    孫明田也擠出半個腦瓜一條胳膊,跟著高進喜揮手道別。


    胡自強站在月台上沒好氣道:“這家夥醒悟得是不是也太晚了?”


    “牆頭草,還是最沒出息的那種,真見到風了他才敢使舵。”李建昆撇撇嘴說。


    “老高後麵估計還得難受一陣兒,梁啟峰不可能輕易就範。”


    “不必擔心,這一趟老高最大的收獲不是替他們縣搞到一筆資金,”李建昆抬手戳戳自己的腦瓜,“這裏的收獲才是無價之寶,老高比梁啟峰笨嗎?當他真的看清某些事、明白為官之道後,十個梁啟峰也不是他的對手。”


    “嘖嘖!”強哥眉飛色舞,會上手段的老高,他也沒見過。


    ——


    往後的一個禮拜,李建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開會上,即使他一手培養的下屬和管理團隊,能力很不俗,但企業的船舵還需要他來把控,提前製定好方針做好規劃,再交給下麵人執行,才能有頭有緒,不容易出錯。


    這樣一來,他也會更輕鬆。


    這幾天他的思緒早飄迴首都,那裏有太多他惦記的事:


    老媽初到北方,能不能適應京城的氣候、飲食、人文環境等。


    小妹連京城戶口也沒有,想要轉到京城念高中,並不是件容易事,山河說他來想辦法解決,也不知道進度如何。


    山河的父母舉家搬到京城,同樣也是初次接觸北方的生活,另外秉權叔是個很能折騰的人,想要在首都大幹一場,提過許多次讓他到時幫幫忙,不能不管。


    沈姑娘年前談到對采編的工作適應得並不好,不曉得經過他的開導後,現在又是怎樣個狀況。


    老媽見過林雲和唐國耀沒有?對誰更喜愛一些?如今這樣的局麵,老媽的一點點偏愛,都很可能決定二姐的婚姻。


    …


    “傳唿機項目的發展,現在明顯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申請地區的名單老長,而且越來越長,每個地區都要派人,需要大量招聘有無線電技術的人。”


    “可是在內地這種人不好招啊,不單單是薪資的問題,這類人普遍都有機關單位的正式工作,也就是鐵飯碗,這一點我們是無法提供的,我們的企業文化也不允許提供。”


    華電工廠行政樓三樓的會議室裏,沿著橢圓形的紅漆會議桌旁圍坐著一圈人,有丁倫團隊和柳婧妍主導的港城華電ic設計中心的幾名管理人員,李建昆坐在首位。


    大家就傳唿機的發展遭遇的阻礙,展開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李建昆抬手叩叩桌麵,等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安靜下來後,他說道:“關於人手不足的問題,分兩步計劃進行:第一,柳經理這邊在港城招聘相關人才;


    “第二,內地也發布招聘廣告,但我們要招聘的不是人,而是合夥公司。你們剛提到的內地不好招到人的情況確實存在,不過現在跟過去又有些不同,我預計今年會有不少人生出‘下海’的想法,他們想做生意,我們提供平台,建立一種受我們監管的外包模式……”


    底下的柳婧妍等一群港城人,皆是眼神明亮。


    這倒真是個好點子。


    在內地招人確實不好招,人家一名幹部停職留薪下海,也不好再加入另一家公司,自己闖蕩做生意是他們的首選,假如有懂無線電的技術人員也有這種想法,那麽華電提供的外包模式,無疑是一個極好的生意路子。


    肯定不缺人找上門尋求合作。


    但丁倫他們四個內地人,對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並不確定。


    “以我們的招聘標準,這類人在無線電相關事業單位裏肯定是技術骨幹,偶爾幾個有可能,真的會有一撥一撥這樣的人選擇下海經商嗎?說白了,就是一個機關單位,或者一個地區的無線電工種的體係內,必須有一撥相熟的人一起下海創業,才能組成一家公司,才能完成我們外包的業務。”丁倫提出他的質疑。


    “會,我們的這個外包模式提出來,對於有心人而言將是一個契機。”李建昆迴道。


    有些還未發生的事他不好說出來,一九八四年不僅是一個全民經商的年份,也是九二年之前最大的一次下海潮。


    一九八四年最受歡迎的職業有三個,分別是出租車司機、個體戶和廚師。排在最後的三個則是科學家、醫生和教師。


    當胸有不平的知識分子,遇上了改開後私營經濟對人才的極度渴望,知識分子下海潮就此興起。


    一九八四年人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我們都下海吧。”


    同時一些段子也將流行起來,比如“手術刀不如剃頭刀”、“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等。


    社會風氣如此,搞私營經濟巨大的利益誘惑著僅僅隻能說剛脫離溫飽線的人們,這時一條現成的財路擺在眼前,沒幾個人能忍住不心動。


    李建昆預測華電一旦發布尋求外包商的告示,或將在全國無線電行業內掀起一場風波,會使得國內一下多出不少無線電公司。


    他正好借助這些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bb機的全國普及。


    此事便這樣定下,會議開到中午才結束,末了大家離場時,李建昆喊住了初次過來特區的柳婧妍:“寶通公司的情況怎麽樣?”


    “苟延殘喘。”柳婧妍說,“受中英談判的影響,港城的經濟形勢越來越糟糕,英資大量撤出港城,寶通公司的老客戶基本又是英資企業,現在已是強弩之末,隨時都有可能破產倒閉。”


    “你這邊再努把力,我希望盡快。”


    “好。”


    拿下寶通公司,李建昆的芯片產業的計劃中,諸如晶圓廠,也就不算毫無基礎。產業園正在建設,在產業園落成之前,他必須盡可能地整合相關資源。


    下午再次召開一場會議。


    研討的正是芯片產業園的建設,以及當下或往後可能會麵臨的問題,緊急事立馬解決,往後的阻礙,也要提前捋出一個大致的解決方案。


    兩天後,李建昆總算把未來半年內的工作規劃到位,交給手下人去執行,他卻來不及喘口氣,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火急火燎啟程迴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我的8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9並收藏重生:我的8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