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原來是個團夥


    李建昆不是第一次過來清華,畢竟這麽近,與北大倆隔壁。


    單從環境上來講,80年代的清華與北大相比,實在乏善可陳,標誌性的能體現出“中西文化,薈萃一堂”特點的建築,僅有寥寥幾處。


    二者在曆史底蘊上,終究相去甚遠。


    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既是中華文脈和教育傳統的傳承者,也標誌著我國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選址以皇家園林為根基,頗為講究。


    而清華的建立,可以說是無奈之舉。


    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清華的前身為清政府的遊美學務處,也就是說,是一個專業派遣學生赴美留學的機構。


    這個機構的由來,要從庚子賠款之後說起,彼時清政府賠償了駭人聽聞的4.5億兩白銀,漂亮國突然表示賠償的太多,可以退一點,用於辦學。


    您要是以為他們良心發現,那可大錯特錯了。


    首先,是他們自己將“應賠金額”虛高了兩倍多,被駐美公使梁誠發現。


    梁誠深知被列強吃進去的利益,再想要迴來根本不可能。於是提出一個“退款辦學”的折中之計。他算準漂亮國當時亟需豎立自己的正義形象的軟肋,同時也會讓漂亮國政府認為:可以趁機潛移默化地改善我國知識分子對漂亮國的印象。


    事實證明,梁誠的計策湊效了。


    1906年伊利諾伊大學校長詹姆士,給漂亮國總統的《備忘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現在一定能夠使用最圓滿和巧妙的方式,控製這個國家的發展——這就是說,使用那從知識上與精神上支配這個國家領導層的方式。”


    是的,漂亮國同意把虛高的“應賠金額”退迴,用於辦學。


    隨後各種插手,弄出了一個遊美學務處,附設遊美肄業館。1911年4月,遊美肄業館改名清華學堂,同年清華學堂在清華園開學。


    說來好笑,後世有一種“清華是漂亮國捐建”的說法,甚囂塵上,也不知是哪些人在散播。


    時值晌午,陽光明媚。


    近春園的水岸畔,李建昆和一個戴鐵框眼鏡的青年人,並肩而行。京城的早春或許還有一陣兒,這裏的草木仍然呈一副凋敗之相,與朱先生《荷蘭月色》中的記載大相徑庭。


    不過也好,遊人稀疏。


    有些話說起來不必遮遮掩掩。


    這個二十七八歲的瘦削青年,正是中關村科技大樓那邊bp機項目的研發人,丁倫。年前李建昆就想會會他,當時不趕趟,正值寒假,老家中原的他迴家過年了。


    “陳教授說,你搞那個項目,是為了攢錢自費留學。你們清華的留學名額這麽難搞嗎?信息通訊是重點科學,這領域的研究生還撈不到一個?”


    李建昆不動聲色問。


    他想了解的並非表麵答案,而是對方更深層次的出國欲望。


    丁倫苦笑一聲,“太正常了。重點什麽呀,國外那邊更喜歡基礎科學的學生。”


    那倒是。


    近年來,類似cuspea項目和cusbea項目搞得十分火熱,前者叫“中美物理學聯合招生”項目,後者叫“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


    究其原因,是1979年哥倫比亞大學物理係教授李政道,應邀來華授課,在中科大講學期間,招考了4名研究生去哥大攻讀博士學位,同年期末考試中,全班32人,4人在“電動力學”考試中考得第一、二、四、五名;在“量子力學”中都得到最高的a+成績;在“統計力學”中都得到a或a+。震動了全美大學。


    此後我國基礎科學的高材生,格外受漂亮國的大學青睞。


    這些學生過去,漂亮國會主動提供獎學金。


    而我們的公派留學,雖然說每年都有幾千人,但平攤到全國的大學,包括一些機關單位,說實話名額還是太少。


    無他,國家太窮,外匯奇缺。


    1978年首批飛往漂亮國的52名留學生,這麽多人攏共居然隻帶了50美元,被領隊揣在兜裏。


    更多人想出國留學,隻能像李建昆曾在燕園的一名係友海聞一樣,他由於沒拿到公費留學的名額,隻能考慮自費。單是能籌到錢還不行,他去圖書館翻找了許多資料,挨個摘抄下漂亮國大學的地址,一封封信寄過去,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他被加州州立大學接收錄取,成為改開後北大自費出國第一人。


    多年後,海聞會歸國,與他的下鋪兄弟易綱,還有個傳奇人物林毅夫,共同創辦“國家發展研究院”。


    李建昆循序漸進說:“在我看來,你已經是無線電通訊領域的頂級專家,能搞成這個項目的人,全球應該都不多,一定要去留學?”


    丁倫連連擺手,“別這麽說,沒那麽誇張,能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再說這項目不是我一個人弄的,其實…本來是導師布置的一道課題,給我們普及了bp機這項國外的發明,讓我們分析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我當時立馬意識到,這項發明意義重大,可能改變人們的交互方式,我國又還沒有。於是和小組的另三位同學一起討論,決定把這個課題放大。大家都極有興趣,我們從工作原理,延展到運行原理。


    “後麵得知陳教授那邊在引進科技項目,剛好我們也沒資源搞研究,我就報名參加了,在陳教授的資助下,才和三位同學一起搞出小型係統進行了驗證。”


    原來有個團隊。


    李建昆早前還在想,要是一個人把bp機的整套係統工程捯飭出來,未免也太變態了。


    要知道,bp機的第一個商業尋唿係統,可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公司推出的。而丁倫他們拿出的項目方案,已經可以實現商業化。


    “那假如我給伱一倍ブ彌卸崠止πすΦ禺……”


    “我們四個平分。”丁倫接茬說,“他們和我情況一樣,一直聽說國外如何發達,通訊技術領先我們多少年,都想走出去看看。”


    “全是通訊領域的研究生?”李建昆追問。


    丁倫點點頭,“我們一個導師。”


    好家夥!


    該說不說,李建昆心眼變大了些,招攬一個,哪抵得上招一個團隊?


    想走出去看看?


    如果隻是這種訴求,那還不簡單。


    “丁倫,我不打算給你錢了。”


    丁倫:“???”


    這哥們如果不是修養極好,估計當場就發飆了,逗老子玩呢!


    他頓住腳,瞪大眼珠盯著李建昆。


    “我給你走出去的機會,你想去看看的發達社會,想去便去,想迴便迴。另外,我再給你一份待遇不菲的彈性製工作,我隻要結果,不問過程,你有豐富的時間自由支配,包括去實現你的留學夢。”


    望著李建昆和顏悅色的臉,丁倫目瞪口呆。


    你在講故事嗎?


    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


    再說,這幾樣事怎麽同時實現?


    “你先別懷疑,首先我肯定不是騙子,你不信我,總該信陳春仙。另外的話,我會和你解釋清楚。”


    李建昆頓了頓,含笑說:“把你團隊的另外三名同學約一起,咱們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


    丁倫重新審視他一番,表情陰晴不定,“你到底是誰啊?”


    “看。”李建昆笑著攤攤手,“所以我們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我的8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9並收藏重生:我的8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