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
大乾朝京都百姓們的生活,讓文武百官還有皇帝都是大受震撼。
雖然嶽鵬舉擅自率軍入京。
這有違於大乾朝律令。
但是。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況且是京城失守、皇帝車輦出逃如此大的事情,情急之下,外軍將領勤王救駕又有何錯?
甚至於慶隆帝還要主動獎賞這些將校。
迴到皇宮後。
一路所見所聞更是讓慶隆帝堅定了自己的這種想法。
不僅僅是普通-百姓都安然無恙。
甚至於。
連藏滿了金銀珠寶的皇宮、國庫-也都完好無損。
宮門緊閉。
依舊是不允許任何外人隨意出入。
至於宮女、宦官趁亂席卷宮闈中的寶物私自外出逃匿的事情更是幾乎沒有發生。
全都是因為嶽鵬舉率軍及時支援。
這才能夠將整個皇城又完好無損交迴到朝廷的手上。
皇帝車輦入宮。
皇子皇孫陸續返迴自己的住處。
賈瑛也終於是難得找到機會,迴到寧榮街附近的國公府。
皇宮深處。
慶隆帝看著稍稍有些冷清的禦書房,雖然陳設都沒有什麽變化,但是總覺得多日無人走動,整個皇宮裏裏外外都顯得缺了幾分人氣。
“嶽將軍還真是難得一見!”
“巍峨桂宮,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但是這嶽將軍雖然出身低微,卻沒有被金銀所迷惑心智!”
“城中百姓早已經對其讚不絕口了吧!”
慶隆帝突然有些糾結。
果不其然。
在下麵的夏守忠彎腰上前迴道:
“正如陛下所言!”
“這外麵的京城百姓,都對咱們大乾朝邊軍的印象大為改觀!”
“甚至於還有不少青壯都吵著要去燕雲入伍戍邊呢!”
夏守忠還以為自己拍到了馬屁上
結果不曾想。
卻是拍歪了地方。
慶隆帝的目光逐漸低沉下來,頗有些擔心道:
“聖人也會犯錯,人無完人!”
“大將軍雖然同樣是戰功赫赫,年少成名,但是始終有股子狂傲之氣,麵對朝中上下官員甚至於是親王,幾乎就沒有放在眼裏的。”
“終究是少年將軍的秉性,性情高傲,所以在朝中也有不少人在背後嚼大將軍的舌根。彈劾的奏折更是屢見不鮮!”
“反而是大將軍這般,讓朕覺得心安理得!”
“二十多左右便封侯拜將之人,狂傲驕縱是正常的,如果大將軍不驕不躁,深受朝廷上下官員愛戴,反而是讓朕覺得不太實際!”
慶隆帝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簡而言之。
水至清則無魚!
慶隆帝又如何不知道朝中大小官員的各種勾當?
隻是慶隆帝從不想一刀切死。
賈瑛這般狂傲的性格。
更是讓慶隆帝覺得自己抓到了賈瑛的弱點一般,隨時都能夠駕馭掌控。
反而是過於完美的嶽鵬舉。
不禁讓慶隆帝心生擔憂。
夏守忠見慶隆帝話裏有話,旋即也是裝糊塗道:
“嶽將軍不卑不亢,深受百姓愛戴!”
“乃是難得一見的將帥之才啊!”
這話又戳到了慶隆帝的心窩。
越是完美的臣子!
越是令人擔憂忌憚啊!
國公府。
賈瑛迴到府上後,終於是見到了府上的女眷們都是安然無恙。
這讓賈瑛莫名地鬆了口氣。
隻不過。
賈瑛卻是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平日裏身材窈窕的平兒竟然小腹微微隆起。
這讓賈瑛眼神一怔。
投向了詢問的眼神。
平兒立即低下頭來不敢出聲。
王熙鳳則是膽子大,當眾樂嗬嗬道:
“爺剛率兵從京城南下沒幾天,就查出來平兒這蹄子懷有身孕了。”
“不過擔心爺在外麵還念著家裏麵就沒有派人通知。”
“後麵京城又亂糟糟的,也就隻能等爺迴來了。”
賈瑛聞言微微頷首。
說來也是奇怪。
王熙鳳早就想要生個二胎了,結果就是懷不上。
反而是平兒無欲無求的。
結果現在已經有了身孕。
也不知道王熙鳳表麵上看起來大大咧咧的,心裏麵是不是多少有些羨慕和擔憂。
譬如。
萬一平兒誕下的是一名男嬰。
那可就要讓王熙鳳眼紅了。
不過因為平兒不是正妻的原因,哪怕是誕下了男嬰,那也算不得嫡長子。
後麵會不會有麻煩。
隻能是日後再處理了。
總之。
平兒和王熙鳳自小就是在一塊長大的,說起來平兒是王熙鳳的貼身丫鬟,但是兩人情同手足。
感情甚至於比親生的姐妹還要好。
要知道平日裏賈瑛不在府上的時候。
兩人都是睡一個被窩裏的。
足可見兩人之間的關係有多麽親密。
甚至於。
賈瑛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夾在這兩人中間,都顯得有些多餘。
“也就平兒這樣你才高興,換做旁人,怕是早就要跟我鬧了不成?”
賈瑛也是沒好氣地調侃了一句。
惹得王熙鳳橫眉豎眼。
賈瑛見狀也是不自覺笑出了聲。
鳳姐之所以是鳳姐,就是因為她這遠近聞名的脾氣啊。
要是哪一天
王熙鳳這性格脾氣要是都沒了。
那還能還是賈英所喜歡的鳳姐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和風格,紅樓女子如此之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所以才更有百花齊放的韻味。
入夜。
【叮,玩家族人成功+1,可提前領取獎勵!】
【請問玩家是否立即領取獎勵?】
賈瑛看著不斷跳動的對話框。
也是沒有猶豫。
直接點擊領取。
【叮,恭喜玩家成功領取族人獎勵,獲得獎勵--燧發槍製作工藝圖紙!】
本來還略顯渾噩的賈瑛頓時來了精神。
要知道此次南下頒布政令遇刺。
南方火槍的威力可是讓賈瑛時至今日都記憶猶新。
不同於北方朝廷的保守落後。
南邊的火槍發展遠遠超過了賈瑛的想象,據說在沿海一帶倭寇所使用的火槍威力更強更加先進。
賈瑛還因此專門了解過大乾朝的火器發展。
如今各地都有火繩槍的出現。
火繩槍顧名思義。
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可以說是最早的一種步槍原型。
由於其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撚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幹的,所以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
平均下來。
哪怕是訓練有素的火槍兵,一分鍾之內最多也就隻能打出2~3發彈藥。
然而實際上戰場廝殺。
尤其是在騎兵從正麵發起高速衝鋒的時候。
一分鍾之內跨越兩百米也不過是很輕鬆的事情。
所以在此之前。
火繩槍在大乾朝的軍中從未普及過,甚至於被認為是沒什麽用的破銅爛鐵,所以已經停滯許久沒有裝備研究。
反而是倭寇的火槍運用越來越多。
南邊的軍中也逐漸興起。
至於燧發槍則是利用扳機燧石撞擊時產生的火星來點燃彈藥。
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這種燧發槍技術。
一直使用了兩百多年才逐漸退出舞台。
所以這次的燧發槍工藝圖紙獎勵。
對於賈瑛來說十分重要。
“不過眼下這種東西可不能拿出來給朝廷使用!”
“尤其是曆代皇帝都對火器心存畏懼,所以才會加以抵製!”
賈瑛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大乾朝之所以害怕發展火器,就是因為忌憚它的威力。
所以自己可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拿出來。
隻能是暗中研究設計。
等到有一天需要大量裝備的時候,才能夠拿出來使用。
相當於是殺手鐧。
此前看到南方的火槍後,對於賈瑛的心理可是產生了很強的震撼和衝擊。
火器的威力旁人或許不知道。
但是賈瑛身為後世人又如何不得知?
“領先這個朝代最少兩百年的工藝設計!就算是遇到了南方敵軍的火槍兵,也不至於棘手!”
賈瑛如是想到。
次日。
德陽殿。
慶隆帝先是表彰了此次的有功之士,隨後又是沉聲道:
“東安王穆蒔雖然派人來解釋,說是因為救駕心切,所以才會和大將軍的麾下交手。”
“但是朕此前召東安王入洛陽覲見,卻遭到了穆蒔的拒絕!”
“這個東安王自恃身份!”
“卻如此不把朕還有朝廷的威嚴放在眼中,簡直就是目中無人!”
“立即傳朕詔令!”
“東安王父子二人即刻入京覲見,若是再敢違抗聖旨,朕就發兵河東,蕩平東安王府!”
此話一出。
在場的官員則是又立即議論紛紛。
一旦對河東用兵。
那日後河套邊疆要何人來鎮守?
羌人早就對關中虎視眈眈,可不是開玩笑的。
賈瑛則是心中凜然。
突然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味道。
以慶隆帝的性格
對待東安王的態度上為何會突然間變得如此強硬?
眼下這個節骨眼。
突然詔令東安王父子入京。
隻要不是傻子。
估計都不會兩個人一同入京!
問罪東安王隻是一個幌子。
真正的目的隻怕是另有所指!
大乾朝京都百姓們的生活,讓文武百官還有皇帝都是大受震撼。
雖然嶽鵬舉擅自率軍入京。
這有違於大乾朝律令。
但是。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況且是京城失守、皇帝車輦出逃如此大的事情,情急之下,外軍將領勤王救駕又有何錯?
甚至於慶隆帝還要主動獎賞這些將校。
迴到皇宮後。
一路所見所聞更是讓慶隆帝堅定了自己的這種想法。
不僅僅是普通-百姓都安然無恙。
甚至於。
連藏滿了金銀珠寶的皇宮、國庫-也都完好無損。
宮門緊閉。
依舊是不允許任何外人隨意出入。
至於宮女、宦官趁亂席卷宮闈中的寶物私自外出逃匿的事情更是幾乎沒有發生。
全都是因為嶽鵬舉率軍及時支援。
這才能夠將整個皇城又完好無損交迴到朝廷的手上。
皇帝車輦入宮。
皇子皇孫陸續返迴自己的住處。
賈瑛也終於是難得找到機會,迴到寧榮街附近的國公府。
皇宮深處。
慶隆帝看著稍稍有些冷清的禦書房,雖然陳設都沒有什麽變化,但是總覺得多日無人走動,整個皇宮裏裏外外都顯得缺了幾分人氣。
“嶽將軍還真是難得一見!”
“巍峨桂宮,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但是這嶽將軍雖然出身低微,卻沒有被金銀所迷惑心智!”
“城中百姓早已經對其讚不絕口了吧!”
慶隆帝突然有些糾結。
果不其然。
在下麵的夏守忠彎腰上前迴道:
“正如陛下所言!”
“這外麵的京城百姓,都對咱們大乾朝邊軍的印象大為改觀!”
“甚至於還有不少青壯都吵著要去燕雲入伍戍邊呢!”
夏守忠還以為自己拍到了馬屁上
結果不曾想。
卻是拍歪了地方。
慶隆帝的目光逐漸低沉下來,頗有些擔心道:
“聖人也會犯錯,人無完人!”
“大將軍雖然同樣是戰功赫赫,年少成名,但是始終有股子狂傲之氣,麵對朝中上下官員甚至於是親王,幾乎就沒有放在眼裏的。”
“終究是少年將軍的秉性,性情高傲,所以在朝中也有不少人在背後嚼大將軍的舌根。彈劾的奏折更是屢見不鮮!”
“反而是大將軍這般,讓朕覺得心安理得!”
“二十多左右便封侯拜將之人,狂傲驕縱是正常的,如果大將軍不驕不躁,深受朝廷上下官員愛戴,反而是讓朕覺得不太實際!”
慶隆帝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簡而言之。
水至清則無魚!
慶隆帝又如何不知道朝中大小官員的各種勾當?
隻是慶隆帝從不想一刀切死。
賈瑛這般狂傲的性格。
更是讓慶隆帝覺得自己抓到了賈瑛的弱點一般,隨時都能夠駕馭掌控。
反而是過於完美的嶽鵬舉。
不禁讓慶隆帝心生擔憂。
夏守忠見慶隆帝話裏有話,旋即也是裝糊塗道:
“嶽將軍不卑不亢,深受百姓愛戴!”
“乃是難得一見的將帥之才啊!”
這話又戳到了慶隆帝的心窩。
越是完美的臣子!
越是令人擔憂忌憚啊!
國公府。
賈瑛迴到府上後,終於是見到了府上的女眷們都是安然無恙。
這讓賈瑛莫名地鬆了口氣。
隻不過。
賈瑛卻是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平日裏身材窈窕的平兒竟然小腹微微隆起。
這讓賈瑛眼神一怔。
投向了詢問的眼神。
平兒立即低下頭來不敢出聲。
王熙鳳則是膽子大,當眾樂嗬嗬道:
“爺剛率兵從京城南下沒幾天,就查出來平兒這蹄子懷有身孕了。”
“不過擔心爺在外麵還念著家裏麵就沒有派人通知。”
“後麵京城又亂糟糟的,也就隻能等爺迴來了。”
賈瑛聞言微微頷首。
說來也是奇怪。
王熙鳳早就想要生個二胎了,結果就是懷不上。
反而是平兒無欲無求的。
結果現在已經有了身孕。
也不知道王熙鳳表麵上看起來大大咧咧的,心裏麵是不是多少有些羨慕和擔憂。
譬如。
萬一平兒誕下的是一名男嬰。
那可就要讓王熙鳳眼紅了。
不過因為平兒不是正妻的原因,哪怕是誕下了男嬰,那也算不得嫡長子。
後麵會不會有麻煩。
隻能是日後再處理了。
總之。
平兒和王熙鳳自小就是在一塊長大的,說起來平兒是王熙鳳的貼身丫鬟,但是兩人情同手足。
感情甚至於比親生的姐妹還要好。
要知道平日裏賈瑛不在府上的時候。
兩人都是睡一個被窩裏的。
足可見兩人之間的關係有多麽親密。
甚至於。
賈瑛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夾在這兩人中間,都顯得有些多餘。
“也就平兒這樣你才高興,換做旁人,怕是早就要跟我鬧了不成?”
賈瑛也是沒好氣地調侃了一句。
惹得王熙鳳橫眉豎眼。
賈瑛見狀也是不自覺笑出了聲。
鳳姐之所以是鳳姐,就是因為她這遠近聞名的脾氣啊。
要是哪一天
王熙鳳這性格脾氣要是都沒了。
那還能還是賈英所喜歡的鳳姐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和風格,紅樓女子如此之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所以才更有百花齊放的韻味。
入夜。
【叮,玩家族人成功+1,可提前領取獎勵!】
【請問玩家是否立即領取獎勵?】
賈瑛看著不斷跳動的對話框。
也是沒有猶豫。
直接點擊領取。
【叮,恭喜玩家成功領取族人獎勵,獲得獎勵--燧發槍製作工藝圖紙!】
本來還略顯渾噩的賈瑛頓時來了精神。
要知道此次南下頒布政令遇刺。
南方火槍的威力可是讓賈瑛時至今日都記憶猶新。
不同於北方朝廷的保守落後。
南邊的火槍發展遠遠超過了賈瑛的想象,據說在沿海一帶倭寇所使用的火槍威力更強更加先進。
賈瑛還因此專門了解過大乾朝的火器發展。
如今各地都有火繩槍的出現。
火繩槍顧名思義。
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可以說是最早的一種步槍原型。
由於其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撚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幹的,所以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
平均下來。
哪怕是訓練有素的火槍兵,一分鍾之內最多也就隻能打出2~3發彈藥。
然而實際上戰場廝殺。
尤其是在騎兵從正麵發起高速衝鋒的時候。
一分鍾之內跨越兩百米也不過是很輕鬆的事情。
所以在此之前。
火繩槍在大乾朝的軍中從未普及過,甚至於被認為是沒什麽用的破銅爛鐵,所以已經停滯許久沒有裝備研究。
反而是倭寇的火槍運用越來越多。
南邊的軍中也逐漸興起。
至於燧發槍則是利用扳機燧石撞擊時產生的火星來點燃彈藥。
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這種燧發槍技術。
一直使用了兩百多年才逐漸退出舞台。
所以這次的燧發槍工藝圖紙獎勵。
對於賈瑛來說十分重要。
“不過眼下這種東西可不能拿出來給朝廷使用!”
“尤其是曆代皇帝都對火器心存畏懼,所以才會加以抵製!”
賈瑛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大乾朝之所以害怕發展火器,就是因為忌憚它的威力。
所以自己可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拿出來。
隻能是暗中研究設計。
等到有一天需要大量裝備的時候,才能夠拿出來使用。
相當於是殺手鐧。
此前看到南方的火槍後,對於賈瑛的心理可是產生了很強的震撼和衝擊。
火器的威力旁人或許不知道。
但是賈瑛身為後世人又如何不得知?
“領先這個朝代最少兩百年的工藝設計!就算是遇到了南方敵軍的火槍兵,也不至於棘手!”
賈瑛如是想到。
次日。
德陽殿。
慶隆帝先是表彰了此次的有功之士,隨後又是沉聲道:
“東安王穆蒔雖然派人來解釋,說是因為救駕心切,所以才會和大將軍的麾下交手。”
“但是朕此前召東安王入洛陽覲見,卻遭到了穆蒔的拒絕!”
“這個東安王自恃身份!”
“卻如此不把朕還有朝廷的威嚴放在眼中,簡直就是目中無人!”
“立即傳朕詔令!”
“東安王父子二人即刻入京覲見,若是再敢違抗聖旨,朕就發兵河東,蕩平東安王府!”
此話一出。
在場的官員則是又立即議論紛紛。
一旦對河東用兵。
那日後河套邊疆要何人來鎮守?
羌人早就對關中虎視眈眈,可不是開玩笑的。
賈瑛則是心中凜然。
突然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味道。
以慶隆帝的性格
對待東安王的態度上為何會突然間變得如此強硬?
眼下這個節骨眼。
突然詔令東安王父子入京。
隻要不是傻子。
估計都不會兩個人一同入京!
問罪東安王隻是一個幌子。
真正的目的隻怕是另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