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潯陽樓——宋江沒有寫反詩(一)
水滸密碼:解密一百單八將 作者:席光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居易一首《琵琶行》使得潯陽江一炮走紅,成了文人墨客吟詩作賦信手塗鴉的理想場所。宋江來到潯陽江畔,酒足飯飽後也禁不住想耍幾下筆杆子。於是大筆一揮在潯陽樓雪白的牆壁上留下了幾行墨跡,一首詞外加四句詩。豈料這一筆,竟給宋江惹了一身麻煩。這一詞一詩被當地官府視為了反動文章,宋江一場殺身之禍就在眼前。一首詩竟成了宋江人生的轉折點,他的酒後大作反動在何處?我們先分析一下這首詞和詩什麽意思。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意思是說自己從小就學習文化知識,長大了又精通權謀之術,言外之意自己是個人才。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但是自己這樣的人才竟得不到重用,如虎落平陽和龍遇淺灘一樣,忍氣吞聲。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不得重用也就罷了,還讓我吃了官司發配江州,言外之意世道對自己不公平。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有朝一日我宋江成了氣候,定要教這潯陽江血雨腥風不可。
四句詩前兩句“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籲。”是說我宋江人雖在吳地(江州),但心卻在山東(鄆城老家?梁山?),淪落江湖的日子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哪天我宋江實現了人生理想,黃巢又算得了什麽(黃巢是唐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他寫的兩首菊花詩非常有名,也是非常有名的兩首反詩。其中一句是這麽寫的“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青帝即暗指皇帝)!
從宋江寫的這首《西江月》及這首古體詩來看,宋江在感歎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不公命運。你們當官的會的我宋江也會,為什麽偏偏我的命運這麽悲慘。感歎歸感歎,宋江做的到底是不是反詩呢?絕大多數讀者認為是,但筆者認為未必是。
我們先分析這首《西江月》,前三句都是宋江在發牢騷。算不上反動,這一點連始作俑者黃文炳也沒有疑義。問題主要出在最後一句“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如果按筆者前麵的解釋,那它是反詩無疑,但這句詞還有沒有別的什麽解釋呢?“他年若得報冤仇”跟誰有冤仇?跟誰報冤仇?我們說宋江發配到江州以後,蔡九知府沒找他的麻煩。黃文炳不認識他,也不可能跟他過不去。戴宗和李逵天天陪著逛街喝酒,宋江過的完全不像一個犯人的日子,他平白無故不會跟什麽人結下冤仇吧?所以說宋江在江州這地方沒有什麽冤仇,既然沒有冤仇存在,就談不上抱冤報仇了。再有“血染潯陽江口”這句,誰的血要染潯陽江?別人的,還是宋江自己的?宋江此時在江州還沒有仇人,他無緣無故地拿別人的血染潯陽江做甚?
有人會說宋江在江州沒有冤仇,在鄆城老家總會有吧。我們知道山東距離江州(九江)萬水千山,山東的冤仇總不該報在江州吧?再者宋江在詞中提到的“冤仇”究竟指的是什麽?這是個關鍵,因為冤仇決定宋江的報複對象。筆者以為應該是指朝廷對他的不重用。這首詞前麵幾句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我宋江從小到大都是個人才(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隻可惜朝廷不重用,直落得虎落平陽忍氣吞聲(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這樣的境遇本來已經夠慘了,後來又被發配到江州,你說冤不冤(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詞中已經寫得很明白了,宋江所謂的“冤仇”其實是指自己命運不濟和朝廷對自己不重用。聯係前麵幾句,“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是不是可以這麽解釋為有朝一日時來運轉,朝廷重用我了,那麽我宋江血染潯陽江口也甘心。報冤仇的“報”字在這裏是扭轉的意思,“冤仇”則指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命運。這麽解釋的話,宋江這首《西江月》還反動嗎?
這時又有人會說了,即便這首詞不算反動,那麽那首古體詩總該是反動的吧?“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黃巢是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宋江比黃巢,反動的證據確鑿啊。筆者以為這句話換成另一種解釋的話,這句詩便不會反動了。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意思是說自己從小就學習文化知識,長大了又精通權謀之術,言外之意自己是個人才。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但是自己這樣的人才竟得不到重用,如虎落平陽和龍遇淺灘一樣,忍氣吞聲。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不得重用也就罷了,還讓我吃了官司發配江州,言外之意世道對自己不公平。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有朝一日我宋江成了氣候,定要教這潯陽江血雨腥風不可。
四句詩前兩句“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籲。”是說我宋江人雖在吳地(江州),但心卻在山東(鄆城老家?梁山?),淪落江湖的日子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哪天我宋江實現了人生理想,黃巢又算得了什麽(黃巢是唐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他寫的兩首菊花詩非常有名,也是非常有名的兩首反詩。其中一句是這麽寫的“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青帝即暗指皇帝)!
從宋江寫的這首《西江月》及這首古體詩來看,宋江在感歎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不公命運。你們當官的會的我宋江也會,為什麽偏偏我的命運這麽悲慘。感歎歸感歎,宋江做的到底是不是反詩呢?絕大多數讀者認為是,但筆者認為未必是。
我們先分析這首《西江月》,前三句都是宋江在發牢騷。算不上反動,這一點連始作俑者黃文炳也沒有疑義。問題主要出在最後一句“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如果按筆者前麵的解釋,那它是反詩無疑,但這句詞還有沒有別的什麽解釋呢?“他年若得報冤仇”跟誰有冤仇?跟誰報冤仇?我們說宋江發配到江州以後,蔡九知府沒找他的麻煩。黃文炳不認識他,也不可能跟他過不去。戴宗和李逵天天陪著逛街喝酒,宋江過的完全不像一個犯人的日子,他平白無故不會跟什麽人結下冤仇吧?所以說宋江在江州這地方沒有什麽冤仇,既然沒有冤仇存在,就談不上抱冤報仇了。再有“血染潯陽江口”這句,誰的血要染潯陽江?別人的,還是宋江自己的?宋江此時在江州還沒有仇人,他無緣無故地拿別人的血染潯陽江做甚?
有人會說宋江在江州沒有冤仇,在鄆城老家總會有吧。我們知道山東距離江州(九江)萬水千山,山東的冤仇總不該報在江州吧?再者宋江在詞中提到的“冤仇”究竟指的是什麽?這是個關鍵,因為冤仇決定宋江的報複對象。筆者以為應該是指朝廷對他的不重用。這首詞前麵幾句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我宋江從小到大都是個人才(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隻可惜朝廷不重用,直落得虎落平陽忍氣吞聲(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這樣的境遇本來已經夠慘了,後來又被發配到江州,你說冤不冤(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詞中已經寫得很明白了,宋江所謂的“冤仇”其實是指自己命運不濟和朝廷對自己不重用。聯係前麵幾句,“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是不是可以這麽解釋為有朝一日時來運轉,朝廷重用我了,那麽我宋江血染潯陽江口也甘心。報冤仇的“報”字在這裏是扭轉的意思,“冤仇”則指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命運。這麽解釋的話,宋江這首《西江月》還反動嗎?
這時又有人會說了,即便這首詞不算反動,那麽那首古體詩總該是反動的吧?“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黃巢是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宋江比黃巢,反動的證據確鑿啊。筆者以為這句話換成另一種解釋的話,這句詩便不會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