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提前入場
人在港綜,開局就成了線人 作者:江頭風波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歐景堂和東興接下來的動作,也確實印證了楊添的部份猜想。
歐景堂和大宇是同時代的人,二人自然是認識的,或者說還有些恩怨。
所以當他在觀塘落下腳來之後,就開始不斷對對大宇的場子進行騷擾。
不得不說,歐景堂這先退出東興這招還是非常有用的。
這樣一來,洪興這邊就沒法直接向東興興師問罪了。
而且即使問了也沒用,畢竟這事本來就是水靈替楊在添辦的,二人最多也隻是走個流程而已。
再說洪興作為目前的港島第一,有人找麻煩,那自然是隻能自己解決。
而且對方一個脫離了原本幫派的人,楊添如果傾盡整個洪興之力去對付他,傳出去還可能讓別人質疑洪興的實力。
所以最後,在大宇的一再要求之下,楊添隻是和之前一樣,把大天二派了過去。
讓大天二帶人過去,一來不會讓人覺得洪興小題大做,
二來也能讓大天二順利在觀塘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來。
當然為了穩妥,楊添還特意交代了灰狗,讓他觀照西環的同時,也順便留意一下觀塘的動靜。
這兩個地方都不容有失,屬於是楊添以後徹底掌控洪興的重中之重。
西環這邊大飛還在秘密休養,平時裏依舊由他大哥徐飛飛在假扮他。
徐飛飛的性格太過難以捉摸,所以得讓灰狗隨時替他查缺補漏。
而大天二也不能出問題,未來能不能拿下觀塘話事人的位置,可就全看這一次了。
到時候洪興十二個堂口,楊添等於控製了銅鑼灣,西環,北角,香港仔,還有觀塘一共五個堂口。
再加上韓賓、恐龍和十三妹三個堂口的支持,洪興才能完全按照他的預想來發展。
而且楊添不參與進去,還有另外一層考慮。
現在距離迴歸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這個時候他可不想讓事情進一步擴大。
就讓大天二去和歐景堂去小規模鬧一鬧就行,這個時候事情搞大了,對大家都沒好處。
而且他相信水靈即使在這件事情上還有別的算計,可是最起碼表麵上,肯定是要先表現出一副這是在替自己做事的樣子。
所以楊添安排好以後,注意力就沒太放在這上麵。
因為泰國那邊,已經到了最後豐收的時候了。
雖然整個過程中,祥叔已經替他賺了不少了。
當初投進入的錢,不算中途他轉迴來另作他用的,還有布局菲律賓、霓虹和棒子的那些錢。
這個時候也還剩下一大筆錢。
而楊添知道,在迴歸後的第二天,泰國政府將會徹底投降,躺平放棄抵抗了。
到時候還能穩穩再收割一波大的。
而收割完畢之後,正好把那筆錢撤迴港島。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菲律賓、霓虹和棒子市場所吸引的時候,提前在港島這個決戰之地布局。
要知道在金融市場,領先一步就能步步領先。
散戶講究的是跟上大勢,而像楊添這們大的資金體量,就必須要提前布局了。
不然等那陣風刮起來了再進場,到時候敵我難辨,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不想當靶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刮風之前,先把自己深深的埋進土裏。
到時候隻要自己藏的夠深,完全就是可以笑看風雨變幻,坐等雲卷與舒。
等到了最後最關鍵的時刻,再破土而出,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這麽做最大的好處,就是風險不大,迴報卻不低。而且最後那一擊還能給他帶來不小的聲望。
可千萬不要小看這聲望,有的時候這就是救命的良藥。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楊添一直在借著李陽這個銀行大佬的關係,不停遊走在港島的各個金融機構之間。
其實為了這次的決戰,他早在進場泰國的時候就開始布局了。
為了防止被人察覺,最開始的時候,楊添就準備了三十個賬號,後來因為泰國那邊的資金滾雪球一樣,膨脹的實在有些誇張。
不得已,他在港島又把這些賬號增加到了一百個。
這些賬號賬號在開戶以後,楊添就一直按照祥叔的意思,讓專人在不斷的進行操作。
賬戶裏的錢是不多,不過每個交易日,卻都有記錄可查。
不但交易的時間各不相同,就連交易都次數也完全不同。
這麽做,為的就是把這些賬號經營成一個個看起來非常正常的普通賬號,算是給這些賬號賦予一個人設。
這樣一來,一旦真正啟用這些賬戶的時候,那時候資金分散進入這些戶頭,就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而且即使有心人注意到其中某個戶頭,也不會因此而暴露其他的戶頭。
在金融市場裏,隻用一個賬戶來進行操作,特別還是楊添這種超量資金的操作,肯定是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的。
畢竟一個戶頭買十個億和一百個戶頭加起來買十個億,造成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隻是一個賬戶,哪怕你分多次掛單,但是積累起來之後,一樣就像那黑夜裏的螢火蟲似的,別人想不注意都難。
而一旦被人注意到,那麽他和祥叔的潛伏計劃,就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隻有把資金分散,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在戰鬥初期,躲在大鱷魚身後不斷強大自己。
其實這種多個賬號分散操作的方法,雖然並不合規,不過在金融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很多金融大佬背地裏,都在使用這個辦法。
當然還有更過分的,利用多個賬號自己買自己,自己賣給自己,從而達到操縱市場的目的。
這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專門有人就以養這種賬號為生。
出錢買別人的身份信息,然後花時間進行操作,然後再賣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從中賺取一個養號費。
楊添當然不需要這麽麻煩,養號最難的身份信息,卻是他最不缺的。
手下養著那麽多馬仔,從中精挑細選一百多人來開戶的,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之後也會有人根據他的要求,每個交易日都對這些賬號進行操作,養起號來不要太簡單。
不過現在就快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菲律賓、韓國和霓虹幾個地方的操作,將不會和泰國那樣,維持那麽長的時間。
所以在未來,會有大筆的錢迴到港島,進入這些戶頭。
而這個時候,就不像之前養號那麽簡單了。
想要無聲無息,在不被其他人察覺的情況下潛伏進市場,就必須要有專業的人來操作才行。
而祥叔還需要在國外盯著,靠楊添自己根本沒法完成這麽龐大的一個工程。
好在祥叔給他推薦了一個人,可以替他進行這一番操作。
而楊添此時,就是約了此人吃飯,打算把事情給定下來。
吃飯的地方,楊添選在了港島白領經常去的一家餐廳。
而對方也非常準時,並沒有讓楊添久等。
一進門就非常客氣的問候起來:“楊先生,你好你好!讓你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
而楊添看到滿臉客氣的羅敏生時,也很客氣的迴了一句:“我也剛到,羅經理快請坐!”
對於羅敏生這個人,祥叔倒是非常看好他,認為他有能力,有眼界,所以從前算是把他當做接班人來培養,甚至還一手把他帶進了自己創建的地主會裏。
當然羅敏生也確實不負祥叔的期望,這兩年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已經慢慢獲得了地主會其他幾位成員的信任。
開始站在了前台,負責為地主會管理他們手中幾支規模龐大基金,已經在港島金融界,算是打開了一定的知名度。
當然,楊添並沒有完全按照祥叔的意思,把他和祥叔的關係告訴羅敏生,而是走的銀行家李陽的路子,約的對方。
這也是羅敏生見到楊添時,會這麽客氣的原因所在。
畢竟能和李陽這種家裏開銀行的的人扯上關係的,那身價肯定不會低,而且最關鍵的是,還能拿出大量的現金來。
而他們地主會,就是一直服務於這種大金主的。
畢竟在金融市場上想要唿風喚雨,那手裏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
所以這種金主對於羅敏生他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嫌多。
楊添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互相問候過之後,他就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說道:
“今天約羅先生出來,就是有件事想請羅先生幫忙。”
“楊先生請講,既然是李總介紹的,能幫的我肯定幫。”
楊添聽到羅敏生故意提起李陽,臉上笑了笑,並沒有在意對方都試探,反而很坦然的說道:
“我呢,未來會陸續有大筆的資金迴到港島。”
聽到這話,羅敏生有些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不過眼神中的驚喜,還是被楊添給捕捉到了。
在來找羅敏生之前,楊添其實早就對他做過調查了。
或者說在更要之前,楊添替祥叔調查現在的地主會時,這羅敏生就已經在調查的範圍之內了。
相比於楊添前世看過的劇情,現在的羅敏生明顯還沒到達電影裏的高度。
畢竟前世電影裏,地主會那些老家夥基本上都早早超過了退休的年齡,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大不如前了。
所以才需要羅敏生這麽一個青壯年,來替他們承擔一些繁瑣的工作。
而現在對比電影來說,時間上明顯還要早上不少。
所以這個時候,羅敏生才剛剛得到重用,還沒走上人生巔峰。
這個時候的羅敏生,雖然替地主會管理著數額不小的基金,可更多的時候,他隻是一個提線木偶而已。
現階段他急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本來這種機會,等他慢慢名氣大了,自然也會有的。不過這個時間,可能就要等到好幾年之後了。
而現在如果楊添肯給他機會,那這個時間自然就能大大的縮短。
所以當楊添說完之後,羅敏生雖然看上去還是一副淡定的樣子,不過說話的方式上,難免就多了幾分急切。
“楊先生是想拿這些錢來投資到金融市場?”
雖然說的是疑問句,不過他還是繼續自己點了點頭道:“現在投資金融市場,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雖然很多人覺得迴歸以後,港島將會迎來滅頂之災,不過我不這麽認為。
我覺得這恰好是港島未來發展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最近這幾十年,港島雖然發展十分迅猛,可是這也透支了未來港島的潛力。
港島還是太小了,缺乏一路高歌猛進的底蘊,等到了頂峰要是沒有新的增長點,必然會迎來衰落。
而這種底蘊,恰恰是北麵最不缺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港島以後想要繼續發展下去,靠不列顛那邊是萬萬不行的,迴歸才是港島的契機。
所以這個時候投資港島的金融市場,絕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看著羅敏生滔滔不絕的樣子,如果不是心裏清楚未來會是什麽樣子,楊添差點就信了對方這話。
當然羅敏生的話不能說是錯的,大方向上他說的完全沒有問題。
可是他卻算漏掉了,那條國際大鱷魚其實早就已經盯上了港島。
畢竟港島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大鱷魚的目標其實一開始就鎖定了這裏。
按照前世的經驗,雖然最後大鱷魚在港島铩羽而歸。
可是經過他這一鬧騰,加上全球性的金融周期性迴落,港島可是用了好些年的時間,才慢慢恢複元氣。
所以現在入市,隻有就是像楊添所計劃的那樣,提前入局,借助大鱷魚的風頭收割一波。
然後再在最關鍵的時候,來個反戈一擊,正反兩麵通吃,才是硬道理。
而真像羅敏生所說的那樣,現在入市大幹一場的話,下場可是很慘的。
畢竟其他人可不像楊添一樣,知道什麽時候該抽身反水。
現在入市,等大鱷魚到了,跟風的確實能賺到一波快錢。
然後很多人就迷失在了這種賺快錢的感覺之中。
關鍵時刻不知道及時抽身,最後的結果就是之前爬的有多高,最後就摔得有多慘。
總之在沒有開掛的情況下,入市需警慎。
(本章完)
歐景堂和大宇是同時代的人,二人自然是認識的,或者說還有些恩怨。
所以當他在觀塘落下腳來之後,就開始不斷對對大宇的場子進行騷擾。
不得不說,歐景堂這先退出東興這招還是非常有用的。
這樣一來,洪興這邊就沒法直接向東興興師問罪了。
而且即使問了也沒用,畢竟這事本來就是水靈替楊在添辦的,二人最多也隻是走個流程而已。
再說洪興作為目前的港島第一,有人找麻煩,那自然是隻能自己解決。
而且對方一個脫離了原本幫派的人,楊添如果傾盡整個洪興之力去對付他,傳出去還可能讓別人質疑洪興的實力。
所以最後,在大宇的一再要求之下,楊添隻是和之前一樣,把大天二派了過去。
讓大天二帶人過去,一來不會讓人覺得洪興小題大做,
二來也能讓大天二順利在觀塘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來。
當然為了穩妥,楊添還特意交代了灰狗,讓他觀照西環的同時,也順便留意一下觀塘的動靜。
這兩個地方都不容有失,屬於是楊添以後徹底掌控洪興的重中之重。
西環這邊大飛還在秘密休養,平時裏依舊由他大哥徐飛飛在假扮他。
徐飛飛的性格太過難以捉摸,所以得讓灰狗隨時替他查缺補漏。
而大天二也不能出問題,未來能不能拿下觀塘話事人的位置,可就全看這一次了。
到時候洪興十二個堂口,楊添等於控製了銅鑼灣,西環,北角,香港仔,還有觀塘一共五個堂口。
再加上韓賓、恐龍和十三妹三個堂口的支持,洪興才能完全按照他的預想來發展。
而且楊添不參與進去,還有另外一層考慮。
現在距離迴歸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這個時候他可不想讓事情進一步擴大。
就讓大天二去和歐景堂去小規模鬧一鬧就行,這個時候事情搞大了,對大家都沒好處。
而且他相信水靈即使在這件事情上還有別的算計,可是最起碼表麵上,肯定是要先表現出一副這是在替自己做事的樣子。
所以楊添安排好以後,注意力就沒太放在這上麵。
因為泰國那邊,已經到了最後豐收的時候了。
雖然整個過程中,祥叔已經替他賺了不少了。
當初投進入的錢,不算中途他轉迴來另作他用的,還有布局菲律賓、霓虹和棒子的那些錢。
這個時候也還剩下一大筆錢。
而楊添知道,在迴歸後的第二天,泰國政府將會徹底投降,躺平放棄抵抗了。
到時候還能穩穩再收割一波大的。
而收割完畢之後,正好把那筆錢撤迴港島。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菲律賓、霓虹和棒子市場所吸引的時候,提前在港島這個決戰之地布局。
要知道在金融市場,領先一步就能步步領先。
散戶講究的是跟上大勢,而像楊添這們大的資金體量,就必須要提前布局了。
不然等那陣風刮起來了再進場,到時候敵我難辨,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不想當靶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刮風之前,先把自己深深的埋進土裏。
到時候隻要自己藏的夠深,完全就是可以笑看風雨變幻,坐等雲卷與舒。
等到了最後最關鍵的時刻,再破土而出,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這麽做最大的好處,就是風險不大,迴報卻不低。而且最後那一擊還能給他帶來不小的聲望。
可千萬不要小看這聲望,有的時候這就是救命的良藥。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楊添一直在借著李陽這個銀行大佬的關係,不停遊走在港島的各個金融機構之間。
其實為了這次的決戰,他早在進場泰國的時候就開始布局了。
為了防止被人察覺,最開始的時候,楊添就準備了三十個賬號,後來因為泰國那邊的資金滾雪球一樣,膨脹的實在有些誇張。
不得已,他在港島又把這些賬號增加到了一百個。
這些賬號賬號在開戶以後,楊添就一直按照祥叔的意思,讓專人在不斷的進行操作。
賬戶裏的錢是不多,不過每個交易日,卻都有記錄可查。
不但交易的時間各不相同,就連交易都次數也完全不同。
這麽做,為的就是把這些賬號經營成一個個看起來非常正常的普通賬號,算是給這些賬號賦予一個人設。
這樣一來,一旦真正啟用這些賬戶的時候,那時候資金分散進入這些戶頭,就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而且即使有心人注意到其中某個戶頭,也不會因此而暴露其他的戶頭。
在金融市場裏,隻用一個賬戶來進行操作,特別還是楊添這種超量資金的操作,肯定是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的。
畢竟一個戶頭買十個億和一百個戶頭加起來買十個億,造成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隻是一個賬戶,哪怕你分多次掛單,但是積累起來之後,一樣就像那黑夜裏的螢火蟲似的,別人想不注意都難。
而一旦被人注意到,那麽他和祥叔的潛伏計劃,就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隻有把資金分散,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在戰鬥初期,躲在大鱷魚身後不斷強大自己。
其實這種多個賬號分散操作的方法,雖然並不合規,不過在金融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很多金融大佬背地裏,都在使用這個辦法。
當然還有更過分的,利用多個賬號自己買自己,自己賣給自己,從而達到操縱市場的目的。
這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專門有人就以養這種賬號為生。
出錢買別人的身份信息,然後花時間進行操作,然後再賣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從中賺取一個養號費。
楊添當然不需要這麽麻煩,養號最難的身份信息,卻是他最不缺的。
手下養著那麽多馬仔,從中精挑細選一百多人來開戶的,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之後也會有人根據他的要求,每個交易日都對這些賬號進行操作,養起號來不要太簡單。
不過現在就快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菲律賓、韓國和霓虹幾個地方的操作,將不會和泰國那樣,維持那麽長的時間。
所以在未來,會有大筆的錢迴到港島,進入這些戶頭。
而這個時候,就不像之前養號那麽簡單了。
想要無聲無息,在不被其他人察覺的情況下潛伏進市場,就必須要有專業的人來操作才行。
而祥叔還需要在國外盯著,靠楊添自己根本沒法完成這麽龐大的一個工程。
好在祥叔給他推薦了一個人,可以替他進行這一番操作。
而楊添此時,就是約了此人吃飯,打算把事情給定下來。
吃飯的地方,楊添選在了港島白領經常去的一家餐廳。
而對方也非常準時,並沒有讓楊添久等。
一進門就非常客氣的問候起來:“楊先生,你好你好!讓你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
而楊添看到滿臉客氣的羅敏生時,也很客氣的迴了一句:“我也剛到,羅經理快請坐!”
對於羅敏生這個人,祥叔倒是非常看好他,認為他有能力,有眼界,所以從前算是把他當做接班人來培養,甚至還一手把他帶進了自己創建的地主會裏。
當然羅敏生也確實不負祥叔的期望,這兩年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已經慢慢獲得了地主會其他幾位成員的信任。
開始站在了前台,負責為地主會管理他們手中幾支規模龐大基金,已經在港島金融界,算是打開了一定的知名度。
當然,楊添並沒有完全按照祥叔的意思,把他和祥叔的關係告訴羅敏生,而是走的銀行家李陽的路子,約的對方。
這也是羅敏生見到楊添時,會這麽客氣的原因所在。
畢竟能和李陽這種家裏開銀行的的人扯上關係的,那身價肯定不會低,而且最關鍵的是,還能拿出大量的現金來。
而他們地主會,就是一直服務於這種大金主的。
畢竟在金融市場上想要唿風喚雨,那手裏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
所以這種金主對於羅敏生他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嫌多。
楊添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互相問候過之後,他就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說道:
“今天約羅先生出來,就是有件事想請羅先生幫忙。”
“楊先生請講,既然是李總介紹的,能幫的我肯定幫。”
楊添聽到羅敏生故意提起李陽,臉上笑了笑,並沒有在意對方都試探,反而很坦然的說道:
“我呢,未來會陸續有大筆的資金迴到港島。”
聽到這話,羅敏生有些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不過眼神中的驚喜,還是被楊添給捕捉到了。
在來找羅敏生之前,楊添其實早就對他做過調查了。
或者說在更要之前,楊添替祥叔調查現在的地主會時,這羅敏生就已經在調查的範圍之內了。
相比於楊添前世看過的劇情,現在的羅敏生明顯還沒到達電影裏的高度。
畢竟前世電影裏,地主會那些老家夥基本上都早早超過了退休的年齡,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大不如前了。
所以才需要羅敏生這麽一個青壯年,來替他們承擔一些繁瑣的工作。
而現在對比電影來說,時間上明顯還要早上不少。
所以這個時候,羅敏生才剛剛得到重用,還沒走上人生巔峰。
這個時候的羅敏生,雖然替地主會管理著數額不小的基金,可更多的時候,他隻是一個提線木偶而已。
現階段他急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本來這種機會,等他慢慢名氣大了,自然也會有的。不過這個時間,可能就要等到好幾年之後了。
而現在如果楊添肯給他機會,那這個時間自然就能大大的縮短。
所以當楊添說完之後,羅敏生雖然看上去還是一副淡定的樣子,不過說話的方式上,難免就多了幾分急切。
“楊先生是想拿這些錢來投資到金融市場?”
雖然說的是疑問句,不過他還是繼續自己點了點頭道:“現在投資金融市場,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雖然很多人覺得迴歸以後,港島將會迎來滅頂之災,不過我不這麽認為。
我覺得這恰好是港島未來發展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最近這幾十年,港島雖然發展十分迅猛,可是這也透支了未來港島的潛力。
港島還是太小了,缺乏一路高歌猛進的底蘊,等到了頂峰要是沒有新的增長點,必然會迎來衰落。
而這種底蘊,恰恰是北麵最不缺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港島以後想要繼續發展下去,靠不列顛那邊是萬萬不行的,迴歸才是港島的契機。
所以這個時候投資港島的金融市場,絕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看著羅敏生滔滔不絕的樣子,如果不是心裏清楚未來會是什麽樣子,楊添差點就信了對方這話。
當然羅敏生的話不能說是錯的,大方向上他說的完全沒有問題。
可是他卻算漏掉了,那條國際大鱷魚其實早就已經盯上了港島。
畢竟港島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大鱷魚的目標其實一開始就鎖定了這裏。
按照前世的經驗,雖然最後大鱷魚在港島铩羽而歸。
可是經過他這一鬧騰,加上全球性的金融周期性迴落,港島可是用了好些年的時間,才慢慢恢複元氣。
所以現在入市,隻有就是像楊添所計劃的那樣,提前入局,借助大鱷魚的風頭收割一波。
然後再在最關鍵的時候,來個反戈一擊,正反兩麵通吃,才是硬道理。
而真像羅敏生所說的那樣,現在入市大幹一場的話,下場可是很慘的。
畢竟其他人可不像楊添一樣,知道什麽時候該抽身反水。
現在入市,等大鱷魚到了,跟風的確實能賺到一波快錢。
然後很多人就迷失在了這種賺快錢的感覺之中。
關鍵時刻不知道及時抽身,最後的結果就是之前爬的有多高,最後就摔得有多慘。
總之在沒有開掛的情況下,入市需警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