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作者: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英雄敏銳的觀察出了這一絲疑惑:“韓將軍是在擔憂過去的事情?放心,之前朝廷實施海禁,能夠出海的多數都是走私的商船,被你們劫掠了也算黑吃黑,我不會再追究這些。你們現在資金應該比較緊張,我打算將此島嶼建成一個警衛基地,不過修繕費用可能你們要多擔待。今日我贈送的黃金,也是做此考慮。”
“殿下安排縝密,老臣對此沒有任何疑慮!”韓複春躺在擔架上說道:“老臣剛剛想的,是兩位將軍的船,如何找到我們這裏的?老臣對我們的保密工作一向很有信心,如果今日得不到一個答案,恐怕要寢食難安啊!”
“原來是在想這事!如果我說是仙法,你們肯定不信。”華英雄走迴箱子旁,把夾層中剩餘的東西取了出來,其中有一把手槍,還有一個小盒子。
華英雄把手槍放進衣袋裏:“手槍今天是用不上了,而這個小盒子,才是能夠找到我位置的關鍵。這個盒子,能夠發出電磁波信號,使得有相應接收設備的人,在大約20裏的範圍之內,可以確認信號的方向。”
無線電發射器,自然也是字母哥提供的東西,為了確保續航時間,華英雄還特意加裝了備用電池。
“能夠在這麽遠的距離還能確定目標的方向,稱之為仙器也不為過啊!”韓複春震驚不已,不過還是有些疑問:“但是,老臣對於海上的航行也有些經驗,如果隻能確定目標的方向,而不知道距離的話,還是無法準確定位啊!”
“這個簡單,今日前來的,是兩支船隊。”華英雄說道:“剩下的,就由吳指揮使來解釋吧。”
“是,殿下!”吳忠走上前來,在地上用碎石塊擺出一個三角形:“假設這個石塊是殿下乘坐的船,而這兩個石塊,分別是我和盧指揮使乘坐的船。我和盧指揮使是從不同的地方出發,因此,三艘船之間構成一個三角。”
之後,吳忠分別在代表他們的石塊和代表殿下的船的石塊之間畫出一條線連接起來。
“我和盧指揮使通過無線電聯係,約定了相同的航行方向,然後將兩艘船上獲得的定位器的方向匯總,那麽兩個信號方向的交點,就是殿下所乘船隻的所在。”吳忠說道:“這個方法,會有一定的誤差,不過我們還有望遠鏡,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確認船隻的具體方位,因此,適用這個‘三角定位’法,絕對萬無一失。”
“原來如此,果然精妙!現在大明的水師已經達到如此的境地了嗎?”韓複春震驚之餘,開始迴憶當年:“想當年,我們的水師對你們還是占據優勢的,後來吳良和吳禎加入,你們的水師才逐漸有了起色。”
“對了,吳忠。。。這位吳指揮使,難道是那兩位的後人?”韓複春驚訝道。
“家父靖海侯,諱禎。”吳忠說道。
“難怪,長得這麽像!果然是將門虎子!”韓複春說道:“當年老夫跟你爹交鋒過幾次,總之你爹占據上風,今日又敗給你,看來老夫這麽多年也沒點長進!”
“韓將軍無須自謙,今日能夠取勝,全靠太孫殿下籌備的堅船利炮以及定位方法,我等所做的,不過是根據太孫殿下的計劃執行罷了。”吳忠說道:“況且,前些年朝廷實施海禁,我們這些青年將領,大多缺乏實戰經驗,與韓將軍這樣從屍山血海中拚殺過來的老將相比,實在相形見絀。”
吳忠的話,雖然有恭維的成分,但是也不無道理。且不說吳忠,去年還一直在孝陵衛任職,其他的將領,也是很久沒有參與過水戰了。
“韓將軍,吳指揮使此話並非恭維。你這樣的水戰經驗,確實也是目前我們所欠缺的。”華英雄說道:“既然韓將軍年齡大了,腿傷恐怕也不能支持今後再上戰場,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加入京城的軍事學院,負責給年輕將領和學員講解水戰的經驗和教訓?”
“這真的可以嗎?”目前天下承平已久,他這樣的降將,恐怕是沒可能再領兵一方,這樣的退路,可以說是既有麵子又有裏子。
“當然是真的。”華英肯定道:“不過,軍事學院的院長和皇爺爺親自擔任,我還是要跟他老人家說一聲。如此安排,既能使韓將軍人盡其才,又能消除皇爺爺對於將將的猜忌,應該是最佳的選擇。”
今日招安一事,太孫殿下可謂誠意滿滿,分別對韓複春自己,少主張洋,以及山寨的兄弟們進行了安排,韓複春對此感激不已,也從中看出朝廷對於控製海權的決心。自己這麽多年的堅持,也算沒有愧對當年吳王的知遇之恩,現在應該向前看了,以後若能幫助朝廷培養更多的優質將領,那就不枉太孫殿下的一片苦心。
“老臣謝太孫殿下恩典!”說完,韓複春又拉著張洋,讓他謝恩。
“謝謝大哥哥!”張洋笑著說道:“大哥哥,去了京城,能不能教我打牌?”
“哈哈哈!”所謂童言無忌,廳堂裏響起了久違的笑聲。
迴去的時候,吳忠的戰船速度比較快,隻花費了大半天時間。
按照慣例,華英雄還是第一時間向老朱匯報情況。
“怎麽好幾天都沒聯絡,俺還以為你又跑去澳洲了呢!”老朱幾天沒得到消息,心急如焚,雖然暗衛報告說太孫殿下去了海盜山寨辦事,但是老朱還是怕會出意外。
“船上和海盜的山寨裏沒天線,聯係不上啊。”華英雄解釋道:“不過結果還是很好的,沒造成太大傷亡,就招安了那些人。”
隨後,華英雄將整個經過簡略的講解了一番。
“竟然是張士誠的孫子,還有那個當年逃跑了的韓複春!”老朱驚訝不已:“也罷,今時不同往日,當年要對他們趕盡殺絕,現在也沒這個必要了。大孫這個處置方法,俺覺得很好,都俺按你說的辦就行了!”
“現在這邊就差處理掉涉事的商人和官員了,最多半個月,我就能迴去了。”華英雄說著之後的計劃。
“那敢情好!不過,你還得給俺帶個人迴來!”老朱神秘兮兮的說道。
“帶個人?王鈍王大人嗎,難道您要讓他迴京任職?”華英雄詫異道。
“不不不,他在浙江待著挺好!”老朱說道:“俺最近《三國演義》看完了,感覺寫的很好,那個赤壁之戰,根本就是鄱陽湖之戰的翻版,俺敢肯定,這位作者肯定是個故人。你把作者給俺帶迴來,俺要跟他好好交流一下,順便要個簽名!”
“啊,這。。。他為人比較清高,我隻能說盡量吧。”華英雄無奈道。
三日之後,華英雄安排在浙江府最大的集市上,對那四家商賈及其三族,進行公開處斬。同時,處斬的,還有跟那些商人和海盜都暗通款曲,知法犯法的金山衛指揮使方鳴謙。
在王鈍及浙江一眾官員的陪同下,監斬過程順利。行刑完畢之後,華英雄也禁止了民眾“吃人血饅頭”等不合時宜的迷信行為。
好在在朝廷通過廣播的大力宣傳之下,民眾的這些陋習都有了很大程度的緩解。而且今日處斬的,都是令百姓唾罵已久的奸商,故而收到了廣泛的支持,華英雄也順理成章刷了一大波聲望。
相信朝廷此番作為之後,稅收通道會通暢不少,朝廷主導的海外貿易,也能以更大的規模展開。
“王大人,此次浙江府煥然一新,大人居功至偉,我定會在皇爺爺麵前多多美言。”退迴府衙內,華英雄對王鈍說道。
“多謝太孫殿下抬愛!”王鈍恭謹地說道:“其實浙江府在這些方麵,可謂積弊已久,又與衛所有勾結,老臣勢單力薄,未能有效整肅,乃是罪責在身,不敢奢求陛下和太孫殿下的賞賜。”
“這確實怪不得你,況且你在浙江府的政績有目共睹,乃是朝廷中地方官員的典範。不知王大人有沒有興趣迴京任職?”華英雄問道。
當京官,還是繼續當地方大員,有利有弊,縱然是老成持重的王鈍,都猶豫了片刻。
不多時,王鈍整了整衣襟,拱手鄭重說道:“迴殿下,目前朝廷新政頻出,最是需要地方上支持的時候,老臣願留在浙江府,力主新政推行,為全國其他地方做出榜樣!”
這番迴答,無疑讓華英雄很滿意,也符合曆史上王鈍後續的發展。
“既然王大人有此誌向,那我也不強求。官員考核之中,我會特意提到大人的,屆時即便不要賞賜,大人應得的俸祿,也會多出不少。”華英雄說道:“今日我先迴去了。祝王大人今後在浙江府上下齊心,政通人和。”
處理完浙江的事情,華英雄再次迴到陳老板的宅邸,而完成山寨交接的韓複春和張洋也暫居於此。
華英雄叫來了羅貫中,想要威逼利誘,將他拐騙到京城去。
“羅先生,隻要你願意去京城發展,不管是國子監的教職,還是國營出版社的主編職位,都不是問題!”華英雄開出的條件可謂豐厚:“你本來也是自己一個人居住,何不到京城去,還能多結交些新朋友!”
“所謂生於斯長於斯,老夫對這裏有感情。”羅貫中為難道:“而且,老夫的幾個兒子在外打拚,萬一老夫不在,他們尋不到老夫,定會十分緊張。”
對此,華英雄不以為意:“這有何難?我會派人知會本地官府和裏長,你在這裏的土地保留,可以租借給有餘力的農戶耕種。你的親朋尋來了,直接找裏正,他們會告知你的去向,如此便可以聯係到你了,不是嗎?”
“如此,倒也是一個辦法。”羅貫中說道:“不過老朽乃是張士誠舊臣,脾氣又古怪,去了京城,怕是會惹惱權貴,到時候難以收拾。”
“你這老羅,怎麽這般扭捏?”韓複春拄著拐棍,吐槽道。
“老朽這是謹慎,謹慎懂嗎?”羅貫中紅著臉辯解著。
“羅先生,其實這次不光是我邀請您去京城。就連我爺爺,也已經成為您的粉絲了。”華英雄說道。
“粉絲?能吃嗎?”羅貫中不解道。
“呃,這個粉絲,就是您的書迷的意思。。。”華英雄解釋道:“爺爺很想跟您探討書中細節,還說要您給他一本簽名版的書作紀念。況且,您不是想出版尊師的《水滸傳》嗎?京城裏麵設備都是現成的。你去當了出版社主編,想出版什麽書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
“這真的可以嗎?”羅貫中不敢相信,朱元璋竟然成了他的書迷!
“太孫殿下一言九鼎,豈會誆騙你這老東西?”韓複春現在是堅定的太孫黨,就算是老羅,也不能詆毀太孫殿下。
“還有我那個《石頭記》,不知如何結尾,希望羅先生可以找人一起續寫一個合適的結局。”華英雄說道:“這算是我個人的不情之請。”
羅貫中知道這本《石頭記》一旦麵市,必然會成為超越《三國演義》、《水滸傳》的存在,而能夠為這本書續寫結尾,不論是寫得好名垂青史,還是寫得差遺臭萬年,都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這下,羅貫中真正心動了。
“既然如此,那老朽恭敬不如從命了!”
迴京之後,老朱跟羅貫中相談甚歡,封他做了個翰林院編修,在出版社兼任主編。
韓複春如願進入軍事學院任教,每天早上拄著拐杖去授課,下午迴中華樓進行康複訓練。學院裏裏麵其他任教的老頭,不少都是“舊相識”,經常會特殊“關照”。
而張洋則參照陳友諒之子陳理,被老朱封為歸海侯,暫入大本堂一起學習。由於是華英雄的小弟,其他皇子也不敢欺負他。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而出門期間,老朱不聲不響給大孫物色了幾個妾室,希望給老朱家開枝散葉,當然,磨不過傅友德的軟磨硬泡也是原因之一,這次一並將其孫女納入了東宮之中。
華英雄家裏人多了,老朱這邊的偏殿自然住不下,還是得迴東宮,不過多數時候,華英雄還是習慣於在乾清宮跟老朱一起處理事務,而且醫務室也在這邊,更方便研究。做事做的晚了,經常就在這邊睡了。倒是老朱總催促著大孫迴東宮“辦正事”。
對於搬出去住的朱允炆和朱允熥,老朱都在附近置辦了宅邸,而年紀小的幾個皇孫,都暫時跟著朱允炆和呂氏居住。
趁此機會,華英雄給朱允炆和朱允熥都安排了新工作。
參考了曆史記載,直到朱允炆喜歡鑽研律法,因此華英雄讓朱允炆主持修定《大明律》,結合學到的現代法律知識,務必使《大明律》更加符合朝廷的新政策。
朱允熥則被安排在兵器局,跟著沐英學習新式武器的研發和使用,為以後帶兵打仗、甚至著書立說做準備。
萬壽節之前,馬三寶順利迴歸,帶迴了大量橡膠,給新科技的研發帶了來極大的助力。而橡膠樹已經提前在瓊州種植,據說長勢良好。
萬壽杯順利閉幕,雖然第一屆的強者,很多都沒有參賽,但是票房似乎未受影響,反而因為讚助商的大量增加,賺到的錢更多了。
趁著萬壽節,老朱再次大赦天下,順便把老二朱樉訓斥一番之後放迴了封地。而老三朱棡,華英雄判斷其身體難以承受征戰沙場的強度,因此繼續留在應天府休養,順便幫忙處理一些朝堂之事。
之後就是華英雄的長子出生,老朱喜歡的不得了,這是他第一個重孫,親自取名叫朱文圼,寓意如日當空,光照天下。
此後很長時間,都再沒有黑暗決鬥者前來挑戰,似乎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殿下安排縝密,老臣對此沒有任何疑慮!”韓複春躺在擔架上說道:“老臣剛剛想的,是兩位將軍的船,如何找到我們這裏的?老臣對我們的保密工作一向很有信心,如果今日得不到一個答案,恐怕要寢食難安啊!”
“原來是在想這事!如果我說是仙法,你們肯定不信。”華英雄走迴箱子旁,把夾層中剩餘的東西取了出來,其中有一把手槍,還有一個小盒子。
華英雄把手槍放進衣袋裏:“手槍今天是用不上了,而這個小盒子,才是能夠找到我位置的關鍵。這個盒子,能夠發出電磁波信號,使得有相應接收設備的人,在大約20裏的範圍之內,可以確認信號的方向。”
無線電發射器,自然也是字母哥提供的東西,為了確保續航時間,華英雄還特意加裝了備用電池。
“能夠在這麽遠的距離還能確定目標的方向,稱之為仙器也不為過啊!”韓複春震驚不已,不過還是有些疑問:“但是,老臣對於海上的航行也有些經驗,如果隻能確定目標的方向,而不知道距離的話,還是無法準確定位啊!”
“這個簡單,今日前來的,是兩支船隊。”華英雄說道:“剩下的,就由吳指揮使來解釋吧。”
“是,殿下!”吳忠走上前來,在地上用碎石塊擺出一個三角形:“假設這個石塊是殿下乘坐的船,而這兩個石塊,分別是我和盧指揮使乘坐的船。我和盧指揮使是從不同的地方出發,因此,三艘船之間構成一個三角。”
之後,吳忠分別在代表他們的石塊和代表殿下的船的石塊之間畫出一條線連接起來。
“我和盧指揮使通過無線電聯係,約定了相同的航行方向,然後將兩艘船上獲得的定位器的方向匯總,那麽兩個信號方向的交點,就是殿下所乘船隻的所在。”吳忠說道:“這個方法,會有一定的誤差,不過我們還有望遠鏡,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確認船隻的具體方位,因此,適用這個‘三角定位’法,絕對萬無一失。”
“原來如此,果然精妙!現在大明的水師已經達到如此的境地了嗎?”韓複春震驚之餘,開始迴憶當年:“想當年,我們的水師對你們還是占據優勢的,後來吳良和吳禎加入,你們的水師才逐漸有了起色。”
“對了,吳忠。。。這位吳指揮使,難道是那兩位的後人?”韓複春驚訝道。
“家父靖海侯,諱禎。”吳忠說道。
“難怪,長得這麽像!果然是將門虎子!”韓複春說道:“當年老夫跟你爹交鋒過幾次,總之你爹占據上風,今日又敗給你,看來老夫這麽多年也沒點長進!”
“韓將軍無須自謙,今日能夠取勝,全靠太孫殿下籌備的堅船利炮以及定位方法,我等所做的,不過是根據太孫殿下的計劃執行罷了。”吳忠說道:“況且,前些年朝廷實施海禁,我們這些青年將領,大多缺乏實戰經驗,與韓將軍這樣從屍山血海中拚殺過來的老將相比,實在相形見絀。”
吳忠的話,雖然有恭維的成分,但是也不無道理。且不說吳忠,去年還一直在孝陵衛任職,其他的將領,也是很久沒有參與過水戰了。
“韓將軍,吳指揮使此話並非恭維。你這樣的水戰經驗,確實也是目前我們所欠缺的。”華英雄說道:“既然韓將軍年齡大了,腿傷恐怕也不能支持今後再上戰場,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加入京城的軍事學院,負責給年輕將領和學員講解水戰的經驗和教訓?”
“這真的可以嗎?”目前天下承平已久,他這樣的降將,恐怕是沒可能再領兵一方,這樣的退路,可以說是既有麵子又有裏子。
“當然是真的。”華英肯定道:“不過,軍事學院的院長和皇爺爺親自擔任,我還是要跟他老人家說一聲。如此安排,既能使韓將軍人盡其才,又能消除皇爺爺對於將將的猜忌,應該是最佳的選擇。”
今日招安一事,太孫殿下可謂誠意滿滿,分別對韓複春自己,少主張洋,以及山寨的兄弟們進行了安排,韓複春對此感激不已,也從中看出朝廷對於控製海權的決心。自己這麽多年的堅持,也算沒有愧對當年吳王的知遇之恩,現在應該向前看了,以後若能幫助朝廷培養更多的優質將領,那就不枉太孫殿下的一片苦心。
“老臣謝太孫殿下恩典!”說完,韓複春又拉著張洋,讓他謝恩。
“謝謝大哥哥!”張洋笑著說道:“大哥哥,去了京城,能不能教我打牌?”
“哈哈哈!”所謂童言無忌,廳堂裏響起了久違的笑聲。
迴去的時候,吳忠的戰船速度比較快,隻花費了大半天時間。
按照慣例,華英雄還是第一時間向老朱匯報情況。
“怎麽好幾天都沒聯絡,俺還以為你又跑去澳洲了呢!”老朱幾天沒得到消息,心急如焚,雖然暗衛報告說太孫殿下去了海盜山寨辦事,但是老朱還是怕會出意外。
“船上和海盜的山寨裏沒天線,聯係不上啊。”華英雄解釋道:“不過結果還是很好的,沒造成太大傷亡,就招安了那些人。”
隨後,華英雄將整個經過簡略的講解了一番。
“竟然是張士誠的孫子,還有那個當年逃跑了的韓複春!”老朱驚訝不已:“也罷,今時不同往日,當年要對他們趕盡殺絕,現在也沒這個必要了。大孫這個處置方法,俺覺得很好,都俺按你說的辦就行了!”
“現在這邊就差處理掉涉事的商人和官員了,最多半個月,我就能迴去了。”華英雄說著之後的計劃。
“那敢情好!不過,你還得給俺帶個人迴來!”老朱神秘兮兮的說道。
“帶個人?王鈍王大人嗎,難道您要讓他迴京任職?”華英雄詫異道。
“不不不,他在浙江待著挺好!”老朱說道:“俺最近《三國演義》看完了,感覺寫的很好,那個赤壁之戰,根本就是鄱陽湖之戰的翻版,俺敢肯定,這位作者肯定是個故人。你把作者給俺帶迴來,俺要跟他好好交流一下,順便要個簽名!”
“啊,這。。。他為人比較清高,我隻能說盡量吧。”華英雄無奈道。
三日之後,華英雄安排在浙江府最大的集市上,對那四家商賈及其三族,進行公開處斬。同時,處斬的,還有跟那些商人和海盜都暗通款曲,知法犯法的金山衛指揮使方鳴謙。
在王鈍及浙江一眾官員的陪同下,監斬過程順利。行刑完畢之後,華英雄也禁止了民眾“吃人血饅頭”等不合時宜的迷信行為。
好在在朝廷通過廣播的大力宣傳之下,民眾的這些陋習都有了很大程度的緩解。而且今日處斬的,都是令百姓唾罵已久的奸商,故而收到了廣泛的支持,華英雄也順理成章刷了一大波聲望。
相信朝廷此番作為之後,稅收通道會通暢不少,朝廷主導的海外貿易,也能以更大的規模展開。
“王大人,此次浙江府煥然一新,大人居功至偉,我定會在皇爺爺麵前多多美言。”退迴府衙內,華英雄對王鈍說道。
“多謝太孫殿下抬愛!”王鈍恭謹地說道:“其實浙江府在這些方麵,可謂積弊已久,又與衛所有勾結,老臣勢單力薄,未能有效整肅,乃是罪責在身,不敢奢求陛下和太孫殿下的賞賜。”
“這確實怪不得你,況且你在浙江府的政績有目共睹,乃是朝廷中地方官員的典範。不知王大人有沒有興趣迴京任職?”華英雄問道。
當京官,還是繼續當地方大員,有利有弊,縱然是老成持重的王鈍,都猶豫了片刻。
不多時,王鈍整了整衣襟,拱手鄭重說道:“迴殿下,目前朝廷新政頻出,最是需要地方上支持的時候,老臣願留在浙江府,力主新政推行,為全國其他地方做出榜樣!”
這番迴答,無疑讓華英雄很滿意,也符合曆史上王鈍後續的發展。
“既然王大人有此誌向,那我也不強求。官員考核之中,我會特意提到大人的,屆時即便不要賞賜,大人應得的俸祿,也會多出不少。”華英雄說道:“今日我先迴去了。祝王大人今後在浙江府上下齊心,政通人和。”
處理完浙江的事情,華英雄再次迴到陳老板的宅邸,而完成山寨交接的韓複春和張洋也暫居於此。
華英雄叫來了羅貫中,想要威逼利誘,將他拐騙到京城去。
“羅先生,隻要你願意去京城發展,不管是國子監的教職,還是國營出版社的主編職位,都不是問題!”華英雄開出的條件可謂豐厚:“你本來也是自己一個人居住,何不到京城去,還能多結交些新朋友!”
“所謂生於斯長於斯,老夫對這裏有感情。”羅貫中為難道:“而且,老夫的幾個兒子在外打拚,萬一老夫不在,他們尋不到老夫,定會十分緊張。”
對此,華英雄不以為意:“這有何難?我會派人知會本地官府和裏長,你在這裏的土地保留,可以租借給有餘力的農戶耕種。你的親朋尋來了,直接找裏正,他們會告知你的去向,如此便可以聯係到你了,不是嗎?”
“如此,倒也是一個辦法。”羅貫中說道:“不過老朽乃是張士誠舊臣,脾氣又古怪,去了京城,怕是會惹惱權貴,到時候難以收拾。”
“你這老羅,怎麽這般扭捏?”韓複春拄著拐棍,吐槽道。
“老朽這是謹慎,謹慎懂嗎?”羅貫中紅著臉辯解著。
“羅先生,其實這次不光是我邀請您去京城。就連我爺爺,也已經成為您的粉絲了。”華英雄說道。
“粉絲?能吃嗎?”羅貫中不解道。
“呃,這個粉絲,就是您的書迷的意思。。。”華英雄解釋道:“爺爺很想跟您探討書中細節,還說要您給他一本簽名版的書作紀念。況且,您不是想出版尊師的《水滸傳》嗎?京城裏麵設備都是現成的。你去當了出版社主編,想出版什麽書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
“這真的可以嗎?”羅貫中不敢相信,朱元璋竟然成了他的書迷!
“太孫殿下一言九鼎,豈會誆騙你這老東西?”韓複春現在是堅定的太孫黨,就算是老羅,也不能詆毀太孫殿下。
“還有我那個《石頭記》,不知如何結尾,希望羅先生可以找人一起續寫一個合適的結局。”華英雄說道:“這算是我個人的不情之請。”
羅貫中知道這本《石頭記》一旦麵市,必然會成為超越《三國演義》、《水滸傳》的存在,而能夠為這本書續寫結尾,不論是寫得好名垂青史,還是寫得差遺臭萬年,都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這下,羅貫中真正心動了。
“既然如此,那老朽恭敬不如從命了!”
迴京之後,老朱跟羅貫中相談甚歡,封他做了個翰林院編修,在出版社兼任主編。
韓複春如願進入軍事學院任教,每天早上拄著拐杖去授課,下午迴中華樓進行康複訓練。學院裏裏麵其他任教的老頭,不少都是“舊相識”,經常會特殊“關照”。
而張洋則參照陳友諒之子陳理,被老朱封為歸海侯,暫入大本堂一起學習。由於是華英雄的小弟,其他皇子也不敢欺負他。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而出門期間,老朱不聲不響給大孫物色了幾個妾室,希望給老朱家開枝散葉,當然,磨不過傅友德的軟磨硬泡也是原因之一,這次一並將其孫女納入了東宮之中。
華英雄家裏人多了,老朱這邊的偏殿自然住不下,還是得迴東宮,不過多數時候,華英雄還是習慣於在乾清宮跟老朱一起處理事務,而且醫務室也在這邊,更方便研究。做事做的晚了,經常就在這邊睡了。倒是老朱總催促著大孫迴東宮“辦正事”。
對於搬出去住的朱允炆和朱允熥,老朱都在附近置辦了宅邸,而年紀小的幾個皇孫,都暫時跟著朱允炆和呂氏居住。
趁此機會,華英雄給朱允炆和朱允熥都安排了新工作。
參考了曆史記載,直到朱允炆喜歡鑽研律法,因此華英雄讓朱允炆主持修定《大明律》,結合學到的現代法律知識,務必使《大明律》更加符合朝廷的新政策。
朱允熥則被安排在兵器局,跟著沐英學習新式武器的研發和使用,為以後帶兵打仗、甚至著書立說做準備。
萬壽節之前,馬三寶順利迴歸,帶迴了大量橡膠,給新科技的研發帶了來極大的助力。而橡膠樹已經提前在瓊州種植,據說長勢良好。
萬壽杯順利閉幕,雖然第一屆的強者,很多都沒有參賽,但是票房似乎未受影響,反而因為讚助商的大量增加,賺到的錢更多了。
趁著萬壽節,老朱再次大赦天下,順便把老二朱樉訓斥一番之後放迴了封地。而老三朱棡,華英雄判斷其身體難以承受征戰沙場的強度,因此繼續留在應天府休養,順便幫忙處理一些朝堂之事。
之後就是華英雄的長子出生,老朱喜歡的不得了,這是他第一個重孫,親自取名叫朱文圼,寓意如日當空,光照天下。
此後很長時間,都再沒有黑暗決鬥者前來挑戰,似乎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