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萬壽節的禮物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作者: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檢查結果出來了。”宋忠見華英雄進來,將血常規和尿常規的結果遞給了華英雄。
“這樣看的話,確實是妊娠高血壓沒錯,而且根據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有子癇的風險。”華英雄看過檢查結果,分析道。
“殿下,請問子癇是何病症?”宋忠也沒怎麽接手過孕婦患者,並不知道此種病症。
“子癇,是由於妊娠高血壓等因素所引發的癲癇症狀,多發於懷孕34周以後,分娩之後也有一定概率會發病。”華英雄說道:“發病的時候,就跟一般的癲癇患者類似,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全身強烈抽搐,肌肉僵硬,唿吸停止。這種症狀會持續1到2分鍾。這個期間,患者的情況是很危險的,並且會威脅到胎兒的安全。必要的時候,要準備進行引產。”
“那現在應該怎麽做?”此症如此兇險,宋忠自然不敢怠慢。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控製其血壓。使用拉貝洛爾進行靜脈注射,並且隨時監控血壓,控製在140\/90左右,便可以了。還有,為防患者出現子癇的情況,需要準備硫酸鎂注射液,還要準備鎮靜劑以備不時之需。”華英雄說道:“另外,目前的情況,有需要提前引產的可能,需要準備地塞米鬆,屆時需要用來促進胎兒成熟。”
“引產的話,最好用到這個產鉗。”華英雄拿出了一把看起來有點像打蛋器,但其實端部是兩瓣分開的鉗子:“這個其實我也沒有用過,不過據說很好用。。。”
說完,華英雄將產鉗開合了幾次,進行演示。
“。。。”宋忠看得有些懵逼,說不出話。
“算了。。。”華英雄無奈道:“如果有意外情況,馬上通知我吧。”
“是!”宋忠拱手道,之後就去負責注射了。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華英雄來到外麵,向朱元璋和朱梓,解釋了於氏母子目前的情況。
“內子的情況,長沙府那邊的大夫,全都束手無策。此次來應天,也是聽說這裏有一個神醫,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沒想到,竟然真的有救了。”朱梓對目前的狀況,感到很意外。
“八叔放心,我現在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於氏可以母子平安。”華英雄承諾道。
“怎麽樣,俺大孫的醫術了得吧!”朱元璋這嘚瑟勁,仿佛是他自己醫術了得一樣:“你早說是這麽迴事,哪用搞得這麽麻煩?到頭來,徒增母子的風險。”
“既然我不願意拋頭露麵,自然我有我自己的理由,不必多言。”朱梓說道。
“好好好,不說就不說!”朱梓這態度,讓朱元璋差點氣笑了:“ 對了,後天是萬壽節,今年不搞什麽大宴群臣了,就在宮裏搞個家宴。梓兒,到時候你去不去?雖然你同胞哥哥榑兒,還在開平府,但是你母妃達定妃,可是會出席的。你們也有幾年沒見了吧?”
這個問題,使朱梓陷入了沉思。去還是不去,這是一個問題!去的話,無疑要拋頭露麵,雖然朱梓不太介意目前的樣貌,但是勢必會在宮中引發討論。不去的話,似乎難以印證“蓋棺定論”這個事實。
良久,朱梓終於下定決心:“我會去!”
“好!”朱元璋聽到朱梓的決定,非常開心:“今晚俺就跟你母妃說明此事!”
“我之所以會去,並非是為了敘舊。”朱梓說道:“我是要以自身的經曆,提醒那些尚未就藩的藩王——一個成熟的人,一定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如果現身說法,相信能給他們留下一個更加深刻的教訓。比起隱姓埋名,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出現在他們麵前,應該會更加有意義。”
沒想到朱梓竟然這樣的想法!雖然華英雄沒有跟他直接決鬥過,不過仍然能感覺到他的誠意。看來,他對於自己能救助於氏一事,非常感激。同時,對於自己之前的行為,非常懊悔。現在的行為,正好給了他一個契機,他是在為此前的行為贖罪。
“無妨!”朱元璋拍了拍朱梓的肩膀,說道:“今後在京城,多來看看俺和你母妃,俺們就很滿足了!”
“其實以於氏現在的狀況,分娩應該就在這半個月之內了。”華英雄說道:“這期間,都必須在中華樓進行密切的觀察。分娩之後,也還需繼續待三天左右,以確保不會有其他並發症。”
“聽憑安排!”朱梓表態,完全將於氏交給華英雄了。
“對了,萬壽節的時候,是不是出席的人都要獻上禮物的?”華英雄想到這個,忽然問道。畢竟這方麵他確實不懂!
“當然要了!”朱元璋說道:“你不說俺都差點忘了!平日裏你都喜歡藏著掖著,這次無論如何,要弄點好東西給俺!”
“好東西平時基本上都拿出來用了。。。”華英雄感到一陣頭大。
“俺不管!”朱元璋氣憤道:“到時候不能讓俺滿意的話,等著打屁股吧!”
“那個。。。我也沒什麽東西好送的,就這樣去蹭飯是不是不太好。。。”朱元璋的玩笑話,卻把朱梓搞得很尷尬。
“你把自己帶過去就行了!”朱元璋哭笑不得。
之後,華英雄先安排朱梓在中華樓住下,然後就去對彌助進行詳細檢查。朱元璋則自己迴宮處理政務了。
彌助雖然受傷不輕,不過他身體素質不錯,內出血比較輕微,暫時不需要進行手術處理,采用保守治療即可。但是骨折方麵,華英雄認為需要當場進行手術,不過這麽一來,華英雄就肯定會錯過答謝會。工作要緊,華英雄聯係了沐英、朱橚和李景隆,讓他們替自己去答謝那些各國的代表。
手術方麵比較順利,取出碎骨,然後用鋼板固定,基本上,跟上次李景隆的處理方法類似。
中華樓這邊的事情都處理完,華英雄才迴到謹身殿,繼續寫“作業”。
萬壽節當日,百官休沐,大本堂也放假。午膳時間,朱元璋在乾清宮召開家宴。包括東宮的呂氏、朱允炆、朱允熥以及幾個郡主,尚未就藩的皇子及他們的母妃,都在出席之列,沐英和朱橚自然也在靠前的座位。此外,朱元璋在自己旁邊專門設置了一個座位,留給大孫,以表明其特別的地位——皇太孫的不二人選,隻待禮成之後昭告天下。
雖然是家宴,不過天家無小事,宴席上肯定少不了朝堂上的內容。
宴席正式開始之前,朱元璋首先發話:“前日萬壽杯賽場發生的事情,相信你們也看到了直播。廖鏞、廖鉞,功臣子弟,護駕有功,著廖鏞襲德慶侯爵位,掌東宮幼軍(太子的護衛),廖鉞升任散騎舍人,同在幼軍任職。另外,當場的各國代表,均有退敵之功,每人賞賜新製寶鈔千貫,貢茶百斤,官窯茶具十套。”
這些賞賜的項目,是前晚朱元璋和華英雄一起商討敲定的。雖說是為了答謝那些決鬥者的幫助,不過賞賜本身,更多是為了擴展大明的茶葉和瓷器在全球的市場,並且推廣以寶鈔為通用貨幣的貿易形式。這樣的操作,可謂有麵子又有裏子,無論是朱元璋這邊,還是各國代表,應該都能滿意。
以上這些,朱元璋已經吩咐禮部擬旨,明日朝會之時,便會昭告天下。
之後,朱元璋就介紹了曾經的潭王——朱梓,講述了他離奇的經曆,以及最終的選擇。這樣一來,潭王一脈,避免了國除的結局,但是作為代價,朱梓獲得了“厲”這個惡諡。
在場的一眾皇子皇孫,對於此事自然是非常震驚。先是華英雄對於大本堂的改革,現在又是朱元璋對於藩王態度的轉變。看來,藩王的未來,必然會產生巨大的變化。不過這對他們來說,未必是壞事。
“你們覺得,今日的菜品有何不同?”正式開吃片刻之後,朱元璋問道。
眾人早就發覺,今日的菜品,非常可口,絕非尚膳監所為。
“其實今日的菜品,都是便宜坊的解魯所烹製。”朱元璋揭曉了答案:“你們應該都知道,朝廷最近在推廣土豆、玉米、番薯等新作物。這些新作物,雖然是由大孫籌劃,橚兒負責深入研究,不過其糧種,卻都是解魯所提供的。這些作物,將能極大程度上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如此功勞,俺決定冊封解魯為解國公。這個公爵,沒有封地,不過享受跟其他公爵同等的待遇。”
同樣,此事也是明日在朝會上昭告天下。想必屆時會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不過此等功勞,絕對配得上公爵,反對者並不占理。
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便進入了獻禮環節。不過,首先來的,卻是解魯。
“這是啥?”朱元璋指著解魯身後用紅布蓋著的東西問道。
解魯揭開紅布,赫然是一個巨大的蟠桃形狀的生日蛋糕:“這是我家鄉的人壽辰之時,常會實用的東西,叫做生日蛋糕。這個形狀是蟠桃,寓意長壽。而這個蛋糕,直徑90厘米,最高處厚度50厘米,寓意九五之尊。按照我家鄉的習俗,還請陛下主刀,將此蛋糕切開,大家分而食之,一起沾沾喜氣!”
“倒是新奇得很!”朱元璋笑著接過刀,開始切蛋糕。
這個蛋糕是解魯特製,裏麵不同的位置,采用了不同的夾層和食材,力求做到多層次的口感和新奇的口味。在場每個人,拿到的幾乎都是不同的口味,但都十分可口,因此無不嘖嘖稱奇。
見眾人這麽高興,朱元璋也很是開心:“來人,拿筆墨!”
老朱提筆,在大幅的紙張上,寫下“便宜坊”三個大字,右署下“朱元璋”三個小字,最後用玉璽蓋上了大印。
“解國公,俺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吃了你的甜品,就許諾要送你一幅字,今日俺就兌現這個承諾了!”朱元璋說道。
接下來,就是皇子皇孫排隊送禮,送上的,多是些奇珍文玩之類的東西,倒是沒什麽驚喜。
“大孫,你給俺的禮物呢?”就剩華英雄一個還沒獻禮了,朱元璋不禁好奇。
“這個。”華英雄掏出一個手機,遞給朱元璋:“字母哥承諾過的gsm基站,已經初步在應天府鋪設完畢,這個手機已經可以使用了。今後就不用像對講機那樣隻能一個人說話,手機是可以無差別的雙向通話,通話質量也更高。”
“東西是好,不過這應該算是字母哥送的吧?”朱元璋明顯不太滿意:“你自己送的呢?”
“本來還想用手機搪塞一下,看來還是不行。。。”華英雄微微一笑,打了個響指。於是,兩名太監抬進來一個一米多長的箱子。
“這,該不會是那個什麽狙擊步槍吧?”朱元璋滿眼期待,沒想到這臭小子居然搞出了那個神器?
“想太多。。。那個東西起碼還早幾十年呢。。。”華英雄哭笑不得:“不過,最近我在工部試製一些基本零件,其中就包括軸承。所幸工部的匠人不辱使命,雖然效率很低,精度也不高,不過還是做出了幾個。因此,我就把這些軸承,用到了這個禮物裏麵。”
“軸承,俺記得看書上說,是很重要的工業零件。使用了軸承的禮物,究竟是何物?”朱元璋更加好奇了。
華英雄打開箱子,映入朱元璋眼簾的,似乎是。。。一把弓?
“沒錯,我稱其為複合弓。”華英雄一邊解說,一邊安裝前端和兩側的三根平衡杆:“目前工部所製造的材料,不能完全達到我的要求,因此這把複合弓,不能完全重新他的風采。但是,僅憑借其軸承帶來的滑輪結構,便能極大的節省使用者的體力。”
“哦?節省體力?”朱元璋眼前一亮:“上次你問俺,年輕的時候能開多重的弓,就是為了這個?俺年輕的時候能開七力的弓,你外公最為威猛,能開十二力的。”
華英雄說道:“但是,那樣的重弓,是無法保證射擊精度。而這把複合弓,在具備威力的同時,能夠保證極高的精度。此弓拉力約為70磅,大約是六力,不過,卻有比軟弓更高的精度。爺爺一試便知。”
“這。。。俺年紀大了,這樣的弓,拉開是沒問題,但是怕是難以射的中。”朱元璋歎息道。
“一定可以的!”華英雄已經裝好了平衡杆,將弓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拿起這把弓,沒費多大力氣就把弓弦拉到耳根處,並且保持了開弓的姿勢相當長時間。
麵對朱元璋驚訝的目光,華英雄解釋道:“這就是剛才我提到的滑輪的功效。由於滑輪增加了弓弦的做功行程,因此,維持開弓狀態所需要的力量,會成倍降低。爺爺,不如到外麵一試。”
朱元璋龍行虎步地提弓走到外麵,發現遠處早有華英雄提前布置好的箭靶。眾人亦是尾隨而出,發現又有好戲可看。
“大孫,俺看這弓結構跟普通的弓大為不同,不如你先演示一下使用上的要點?”什麽滑輪、平衡杆、瞄具,朱元璋不是太懂,怕在兒孫麵前出洋相。
“沒問題!”華英雄拿過複合弓,兩腳側對箭靶平行站立,左手將弓把前推,右手拉扯弓弦至下頜處。通過瞄具調整好準星後,鬆開右手將特製的箭矢發射出去,左手鬆開後,弓身因角動量而向下甩去。這一套動作,是現代競技射箭的動作,跟古代軍中的動作當然有不小的區別。
“哎呀,差點脫靶!”華英雄目力所及,發現這一箭控製得不錯。明軍八十步(128米)射靶,高7尺(2.24米),寬二尺(0.64米),仿照人騎馬的大小。華英雄這一箭,射中了人形的腿部,雖然以這把弓的精度,絕對可以射得更準,不過今天是老朱生日,肯定要給老壽星留點麵子,因此華英雄故意打偏。
縱然如此,這一箭的初速度和穩定性,也已經讓在場眾人尤為感歎。
老朱有眼睛,約莫也看見了華英雄這一箭射中的位置:“大孫一向很少練習箭術吧,這一箭已然非常不錯了!就是軍中的射手,也未必能沒發都射中的。”
隨後,老朱接過弓,依葫蘆畫瓢,也將箭矢擊發出去。箭矢劃過拋物線,正好落在人形的心髒附近。眾人自忖,在這樣的距離,並沒有射中心髒部位的把握,因此均對朱元璋這一箭感到懾服。不過,其實是他們低估了現代複合弓的科技含量。
華英雄當然不會拆穿,老壽星開心就好,於是拱手道:“爺爺文成武德,寶刀未老,孫兒祝爺爺萬壽無疆,聖體康泰!”眾人見狀,也紛紛跟進。
“哈哈哈!”老朱捋著胡須,笑得很開心。今日寫了字,又射了箭,說是“文成武德”也沒錯。不過他隻是用這把弓射了一箭,就知道這臭小子的貓膩了。以這把弓的精度,和這臭小子的身體控製力,絕不可能偏的這麽離譜!不過,這把弓,確實讓自己找迴了年輕時征戰沙場的感覺。有了包括眼鏡在內的這些新科技,年紀增長的影響似乎也沒有那麽大了,能夠時刻保持年輕時的心態,恐怕就是大孫送的這件禮物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樣看的話,確實是妊娠高血壓沒錯,而且根據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有子癇的風險。”華英雄看過檢查結果,分析道。
“殿下,請問子癇是何病症?”宋忠也沒怎麽接手過孕婦患者,並不知道此種病症。
“子癇,是由於妊娠高血壓等因素所引發的癲癇症狀,多發於懷孕34周以後,分娩之後也有一定概率會發病。”華英雄說道:“發病的時候,就跟一般的癲癇患者類似,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全身強烈抽搐,肌肉僵硬,唿吸停止。這種症狀會持續1到2分鍾。這個期間,患者的情況是很危險的,並且會威脅到胎兒的安全。必要的時候,要準備進行引產。”
“那現在應該怎麽做?”此症如此兇險,宋忠自然不敢怠慢。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控製其血壓。使用拉貝洛爾進行靜脈注射,並且隨時監控血壓,控製在140\/90左右,便可以了。還有,為防患者出現子癇的情況,需要準備硫酸鎂注射液,還要準備鎮靜劑以備不時之需。”華英雄說道:“另外,目前的情況,有需要提前引產的可能,需要準備地塞米鬆,屆時需要用來促進胎兒成熟。”
“引產的話,最好用到這個產鉗。”華英雄拿出了一把看起來有點像打蛋器,但其實端部是兩瓣分開的鉗子:“這個其實我也沒有用過,不過據說很好用。。。”
說完,華英雄將產鉗開合了幾次,進行演示。
“。。。”宋忠看得有些懵逼,說不出話。
“算了。。。”華英雄無奈道:“如果有意外情況,馬上通知我吧。”
“是!”宋忠拱手道,之後就去負責注射了。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華英雄來到外麵,向朱元璋和朱梓,解釋了於氏母子目前的情況。
“內子的情況,長沙府那邊的大夫,全都束手無策。此次來應天,也是聽說這裏有一個神醫,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沒想到,竟然真的有救了。”朱梓對目前的狀況,感到很意外。
“八叔放心,我現在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於氏可以母子平安。”華英雄承諾道。
“怎麽樣,俺大孫的醫術了得吧!”朱元璋這嘚瑟勁,仿佛是他自己醫術了得一樣:“你早說是這麽迴事,哪用搞得這麽麻煩?到頭來,徒增母子的風險。”
“既然我不願意拋頭露麵,自然我有我自己的理由,不必多言。”朱梓說道。
“好好好,不說就不說!”朱梓這態度,讓朱元璋差點氣笑了:“ 對了,後天是萬壽節,今年不搞什麽大宴群臣了,就在宮裏搞個家宴。梓兒,到時候你去不去?雖然你同胞哥哥榑兒,還在開平府,但是你母妃達定妃,可是會出席的。你們也有幾年沒見了吧?”
這個問題,使朱梓陷入了沉思。去還是不去,這是一個問題!去的話,無疑要拋頭露麵,雖然朱梓不太介意目前的樣貌,但是勢必會在宮中引發討論。不去的話,似乎難以印證“蓋棺定論”這個事實。
良久,朱梓終於下定決心:“我會去!”
“好!”朱元璋聽到朱梓的決定,非常開心:“今晚俺就跟你母妃說明此事!”
“我之所以會去,並非是為了敘舊。”朱梓說道:“我是要以自身的經曆,提醒那些尚未就藩的藩王——一個成熟的人,一定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如果現身說法,相信能給他們留下一個更加深刻的教訓。比起隱姓埋名,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出現在他們麵前,應該會更加有意義。”
沒想到朱梓竟然這樣的想法!雖然華英雄沒有跟他直接決鬥過,不過仍然能感覺到他的誠意。看來,他對於自己能救助於氏一事,非常感激。同時,對於自己之前的行為,非常懊悔。現在的行為,正好給了他一個契機,他是在為此前的行為贖罪。
“無妨!”朱元璋拍了拍朱梓的肩膀,說道:“今後在京城,多來看看俺和你母妃,俺們就很滿足了!”
“其實以於氏現在的狀況,分娩應該就在這半個月之內了。”華英雄說道:“這期間,都必須在中華樓進行密切的觀察。分娩之後,也還需繼續待三天左右,以確保不會有其他並發症。”
“聽憑安排!”朱梓表態,完全將於氏交給華英雄了。
“對了,萬壽節的時候,是不是出席的人都要獻上禮物的?”華英雄想到這個,忽然問道。畢竟這方麵他確實不懂!
“當然要了!”朱元璋說道:“你不說俺都差點忘了!平日裏你都喜歡藏著掖著,這次無論如何,要弄點好東西給俺!”
“好東西平時基本上都拿出來用了。。。”華英雄感到一陣頭大。
“俺不管!”朱元璋氣憤道:“到時候不能讓俺滿意的話,等著打屁股吧!”
“那個。。。我也沒什麽東西好送的,就這樣去蹭飯是不是不太好。。。”朱元璋的玩笑話,卻把朱梓搞得很尷尬。
“你把自己帶過去就行了!”朱元璋哭笑不得。
之後,華英雄先安排朱梓在中華樓住下,然後就去對彌助進行詳細檢查。朱元璋則自己迴宮處理政務了。
彌助雖然受傷不輕,不過他身體素質不錯,內出血比較輕微,暫時不需要進行手術處理,采用保守治療即可。但是骨折方麵,華英雄認為需要當場進行手術,不過這麽一來,華英雄就肯定會錯過答謝會。工作要緊,華英雄聯係了沐英、朱橚和李景隆,讓他們替自己去答謝那些各國的代表。
手術方麵比較順利,取出碎骨,然後用鋼板固定,基本上,跟上次李景隆的處理方法類似。
中華樓這邊的事情都處理完,華英雄才迴到謹身殿,繼續寫“作業”。
萬壽節當日,百官休沐,大本堂也放假。午膳時間,朱元璋在乾清宮召開家宴。包括東宮的呂氏、朱允炆、朱允熥以及幾個郡主,尚未就藩的皇子及他們的母妃,都在出席之列,沐英和朱橚自然也在靠前的座位。此外,朱元璋在自己旁邊專門設置了一個座位,留給大孫,以表明其特別的地位——皇太孫的不二人選,隻待禮成之後昭告天下。
雖然是家宴,不過天家無小事,宴席上肯定少不了朝堂上的內容。
宴席正式開始之前,朱元璋首先發話:“前日萬壽杯賽場發生的事情,相信你們也看到了直播。廖鏞、廖鉞,功臣子弟,護駕有功,著廖鏞襲德慶侯爵位,掌東宮幼軍(太子的護衛),廖鉞升任散騎舍人,同在幼軍任職。另外,當場的各國代表,均有退敵之功,每人賞賜新製寶鈔千貫,貢茶百斤,官窯茶具十套。”
這些賞賜的項目,是前晚朱元璋和華英雄一起商討敲定的。雖說是為了答謝那些決鬥者的幫助,不過賞賜本身,更多是為了擴展大明的茶葉和瓷器在全球的市場,並且推廣以寶鈔為通用貨幣的貿易形式。這樣的操作,可謂有麵子又有裏子,無論是朱元璋這邊,還是各國代表,應該都能滿意。
以上這些,朱元璋已經吩咐禮部擬旨,明日朝會之時,便會昭告天下。
之後,朱元璋就介紹了曾經的潭王——朱梓,講述了他離奇的經曆,以及最終的選擇。這樣一來,潭王一脈,避免了國除的結局,但是作為代價,朱梓獲得了“厲”這個惡諡。
在場的一眾皇子皇孫,對於此事自然是非常震驚。先是華英雄對於大本堂的改革,現在又是朱元璋對於藩王態度的轉變。看來,藩王的未來,必然會產生巨大的變化。不過這對他們來說,未必是壞事。
“你們覺得,今日的菜品有何不同?”正式開吃片刻之後,朱元璋問道。
眾人早就發覺,今日的菜品,非常可口,絕非尚膳監所為。
“其實今日的菜品,都是便宜坊的解魯所烹製。”朱元璋揭曉了答案:“你們應該都知道,朝廷最近在推廣土豆、玉米、番薯等新作物。這些新作物,雖然是由大孫籌劃,橚兒負責深入研究,不過其糧種,卻都是解魯所提供的。這些作物,將能極大程度上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如此功勞,俺決定冊封解魯為解國公。這個公爵,沒有封地,不過享受跟其他公爵同等的待遇。”
同樣,此事也是明日在朝會上昭告天下。想必屆時會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不過此等功勞,絕對配得上公爵,反對者並不占理。
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便進入了獻禮環節。不過,首先來的,卻是解魯。
“這是啥?”朱元璋指著解魯身後用紅布蓋著的東西問道。
解魯揭開紅布,赫然是一個巨大的蟠桃形狀的生日蛋糕:“這是我家鄉的人壽辰之時,常會實用的東西,叫做生日蛋糕。這個形狀是蟠桃,寓意長壽。而這個蛋糕,直徑90厘米,最高處厚度50厘米,寓意九五之尊。按照我家鄉的習俗,還請陛下主刀,將此蛋糕切開,大家分而食之,一起沾沾喜氣!”
“倒是新奇得很!”朱元璋笑著接過刀,開始切蛋糕。
這個蛋糕是解魯特製,裏麵不同的位置,采用了不同的夾層和食材,力求做到多層次的口感和新奇的口味。在場每個人,拿到的幾乎都是不同的口味,但都十分可口,因此無不嘖嘖稱奇。
見眾人這麽高興,朱元璋也很是開心:“來人,拿筆墨!”
老朱提筆,在大幅的紙張上,寫下“便宜坊”三個大字,右署下“朱元璋”三個小字,最後用玉璽蓋上了大印。
“解國公,俺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吃了你的甜品,就許諾要送你一幅字,今日俺就兌現這個承諾了!”朱元璋說道。
接下來,就是皇子皇孫排隊送禮,送上的,多是些奇珍文玩之類的東西,倒是沒什麽驚喜。
“大孫,你給俺的禮物呢?”就剩華英雄一個還沒獻禮了,朱元璋不禁好奇。
“這個。”華英雄掏出一個手機,遞給朱元璋:“字母哥承諾過的gsm基站,已經初步在應天府鋪設完畢,這個手機已經可以使用了。今後就不用像對講機那樣隻能一個人說話,手機是可以無差別的雙向通話,通話質量也更高。”
“東西是好,不過這應該算是字母哥送的吧?”朱元璋明顯不太滿意:“你自己送的呢?”
“本來還想用手機搪塞一下,看來還是不行。。。”華英雄微微一笑,打了個響指。於是,兩名太監抬進來一個一米多長的箱子。
“這,該不會是那個什麽狙擊步槍吧?”朱元璋滿眼期待,沒想到這臭小子居然搞出了那個神器?
“想太多。。。那個東西起碼還早幾十年呢。。。”華英雄哭笑不得:“不過,最近我在工部試製一些基本零件,其中就包括軸承。所幸工部的匠人不辱使命,雖然效率很低,精度也不高,不過還是做出了幾個。因此,我就把這些軸承,用到了這個禮物裏麵。”
“軸承,俺記得看書上說,是很重要的工業零件。使用了軸承的禮物,究竟是何物?”朱元璋更加好奇了。
華英雄打開箱子,映入朱元璋眼簾的,似乎是。。。一把弓?
“沒錯,我稱其為複合弓。”華英雄一邊解說,一邊安裝前端和兩側的三根平衡杆:“目前工部所製造的材料,不能完全達到我的要求,因此這把複合弓,不能完全重新他的風采。但是,僅憑借其軸承帶來的滑輪結構,便能極大的節省使用者的體力。”
“哦?節省體力?”朱元璋眼前一亮:“上次你問俺,年輕的時候能開多重的弓,就是為了這個?俺年輕的時候能開七力的弓,你外公最為威猛,能開十二力的。”
華英雄說道:“但是,那樣的重弓,是無法保證射擊精度。而這把複合弓,在具備威力的同時,能夠保證極高的精度。此弓拉力約為70磅,大約是六力,不過,卻有比軟弓更高的精度。爺爺一試便知。”
“這。。。俺年紀大了,這樣的弓,拉開是沒問題,但是怕是難以射的中。”朱元璋歎息道。
“一定可以的!”華英雄已經裝好了平衡杆,將弓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拿起這把弓,沒費多大力氣就把弓弦拉到耳根處,並且保持了開弓的姿勢相當長時間。
麵對朱元璋驚訝的目光,華英雄解釋道:“這就是剛才我提到的滑輪的功效。由於滑輪增加了弓弦的做功行程,因此,維持開弓狀態所需要的力量,會成倍降低。爺爺,不如到外麵一試。”
朱元璋龍行虎步地提弓走到外麵,發現遠處早有華英雄提前布置好的箭靶。眾人亦是尾隨而出,發現又有好戲可看。
“大孫,俺看這弓結構跟普通的弓大為不同,不如你先演示一下使用上的要點?”什麽滑輪、平衡杆、瞄具,朱元璋不是太懂,怕在兒孫麵前出洋相。
“沒問題!”華英雄拿過複合弓,兩腳側對箭靶平行站立,左手將弓把前推,右手拉扯弓弦至下頜處。通過瞄具調整好準星後,鬆開右手將特製的箭矢發射出去,左手鬆開後,弓身因角動量而向下甩去。這一套動作,是現代競技射箭的動作,跟古代軍中的動作當然有不小的區別。
“哎呀,差點脫靶!”華英雄目力所及,發現這一箭控製得不錯。明軍八十步(128米)射靶,高7尺(2.24米),寬二尺(0.64米),仿照人騎馬的大小。華英雄這一箭,射中了人形的腿部,雖然以這把弓的精度,絕對可以射得更準,不過今天是老朱生日,肯定要給老壽星留點麵子,因此華英雄故意打偏。
縱然如此,這一箭的初速度和穩定性,也已經讓在場眾人尤為感歎。
老朱有眼睛,約莫也看見了華英雄這一箭射中的位置:“大孫一向很少練習箭術吧,這一箭已然非常不錯了!就是軍中的射手,也未必能沒發都射中的。”
隨後,老朱接過弓,依葫蘆畫瓢,也將箭矢擊發出去。箭矢劃過拋物線,正好落在人形的心髒附近。眾人自忖,在這樣的距離,並沒有射中心髒部位的把握,因此均對朱元璋這一箭感到懾服。不過,其實是他們低估了現代複合弓的科技含量。
華英雄當然不會拆穿,老壽星開心就好,於是拱手道:“爺爺文成武德,寶刀未老,孫兒祝爺爺萬壽無疆,聖體康泰!”眾人見狀,也紛紛跟進。
“哈哈哈!”老朱捋著胡須,笑得很開心。今日寫了字,又射了箭,說是“文成武德”也沒錯。不過他隻是用這把弓射了一箭,就知道這臭小子的貓膩了。以這把弓的精度,和這臭小子的身體控製力,絕不可能偏的這麽離譜!不過,這把弓,確實讓自己找迴了年輕時征戰沙場的感覺。有了包括眼鏡在內的這些新科技,年紀增長的影響似乎也沒有那麽大了,能夠時刻保持年輕時的心態,恐怕就是大孫送的這件禮物想要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