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不知道什麽是【海晶少女】,不過迴憶過去,每每自己沉醉於【淘氣仙星】的連續召喚之時,跟她一起打牌的朋友,往往會離她而去。


    想通了這些,呂氏自己爬了起來,對華英雄說道:“多謝殿下的提醒。我會去找陛下言明,讓我和允炆去就藩,不會讓殿下難做。”


    且不論決鬥輸了,光是朱雄英嫡長孫的身份,也是她不能對抗的。所謂“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朱標已經去世,他們這個家,其實已經是朱雄英說了算。


    不料,呂氏卻看到華英雄掏出了一個小冊子。


    “這裏是萬壽杯的外卡。”華英雄說道:“如果允炆對我有什麽意見,歡迎他在這次的決鬥大會跟我提出來。”


    “這。。。”呂氏猶豫再三,還是接過外卡:“殿下為何要幫允炆這個忙?明明對殿下來說,允炆也是一個競爭者。。。”


    “從我迴歸那一刻開始,這個競爭的候選人,就隻有我一個!”華英雄自信道:“不過,允炆也是我的弟弟。我不會對他的狀況坐視不理。你隻需跟他說,我等著他的挑戰,其他的不必多言。剩餘的事情,我和皇爺爺會做。”


    “我知道了。”呂氏收起外卡,思考著華英雄的話。


    “至於就藩,恐怕也難以讓你們如願。”華英雄補充道。


    “殿下難道要讓我們母子倆,在京城軟禁一輩子?”這樣的結局,生性熱愛自由的呂氏,斷然不會接受。說不定,曆史上她葬身火海,也是自己的抉擇!


    華英雄搖頭否認:“皇爺爺和我正在試圖給大明帶來一些變革,關於藩王的政策也是其中一部分。相信今後,我能為允炆找到適合他的道路。雖然你們應該不會去就藩,但是在京城開牙建府,我絕對會支持。”


    呂氏沒料到 ,朱雄英連朱元璋的藩王政策都能影響到,震驚之餘,也知道朱允炆徹底無緣儲君之位,而自己也一定不可能被尊為太後。今後朱允炆能開牙建府,自己跟兒子一起住在外麵,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結局。


    “我明白了。外卡我會帶給允炆。不過我教子無方,允炆現在十分偏執,連我也勸不動他。如果有可能,希望殿下將能他拉迴來。”


    “他的心理問題,最終隻能靠他自己解決。我也無非是能給他提供一個契機而已。不過你放心,我會盡力去做。”


    這段時間,華英雄解決掉的曆史遺留問題不少,也不缺朱允炆這一個了。


    告別了呂氏,華英雄終於來到太醫院。今日正好戴思恭也在這裏當值。


    “老臣不知殿下前來,有失遠迎,請殿下恕罪!”戴思恭十分恭敬地行禮。


    “戴大夫不必如此客氣,我隻是忽然想到過來看看而已。”華英雄說道:“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麽疑難雜症需要我幫忙的?”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送命題!太醫院,大多數情況下隻為皇室出診,而皇室成員的健康狀況,顯然是需要保密的。


    不過戴思恭現在對於華英雄的醫術非常信服,而華英雄又非常給他們太醫院麵子,因此對這個問題完全沒有避諱:“倒是沒什麽急症,不過有幾位娘娘一直都有慢性疾病,好在近期情況也算平穩。”


    慢性疾病,怎麽沒聽老朱提過?不至於真的除了馬皇後,其他的妃嬪一點感情都沒有吧,好歹給他生了幾十個子女。


    見華英雄麵露遲疑,戴思恭繼續說道:“陛下吩咐過,殿下夙夜操勞,這些不算要緊的事,不要叨擾殿下。”


    “原來如此。”看來是老朱還是比較心疼自己,恐怕隻要那些妃嬪還死不了,就不會找自己出麵診治。況且中華樓畢竟在宮外,後宮中人不宜外出,確實多有不便。


    “老臣有一事相求,懇請殿下恩準!”戴思恭忽然說道。


    “戴大夫請講。”


    “殿下可否在宮中的太醫院,也設置一間中華樓的分院?如此一來,後宮的各位娘娘和皇子皇孫都能得到更好的診治,臣等也能對新醫學多加實習。”


    “這樣不會搶了你們太醫院的活麽。。。”這種自己搶自己飯碗的要求,令華英雄有些意外。


    “殿下身懷絕學,卻從不私藏,對臣等都是一視同仁傾囊相授,臣等自然不能因循守舊,為了私利而阻礙醫道的發展。”


    戴思恭這話說得大義凜然,華英雄也挑不出什麽毛病:“此事我會向皇爺爺提出,畢竟是宮中之事,具體怎麽辦,還需他老人家定奪。”


    “多謝殿下!”戴思恭當然知道殿下是老朱的心頭肉,隻要殿下願意提,這事肯定能成。


    “其實我今天過來,還有一件事。”華英雄說道:“戴大夫對萬壽杯決鬥大會有沒有興趣?”


    “啊?”戴思恭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話題轉換猝不及防。


    “我這裏有一張外卡,若是太醫院有誰感興趣,可以給你們一張。”華英雄知道太醫院有不少喜歡打牌的,給戴思恭一張外卡,讓他選個人代表太醫院去參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都是年輕人的事情,老臣就不摻和了。不如還是讓盛寅去?最近他於醫道頗有新的感悟,決鬥方麵似乎也有新的想法。”戴思恭知道盛寅是殿下的愛將,因此主動提出讓盛寅出場。


    “他是你的徒孫,要不要派他去,你自己決定吧。”華英雄說道:“沒什麽其他事的話,我先迴去了。”


    “恭送殿下!”


    迴到中華樓,華英雄按照慣例,先去老朱那裏打個招唿。


    華英雄有特權,不用通報直接就進去了,發現秦逵和李原也在,不過這也沒什麽稀奇的。


    “爺爺,我迴來了!”都是熟人,華英雄也沒有講究那些繁文縟節。


    “乖孫迴啦!”見到華英雄,老朱眉開眼笑:“在外麵肯定累了吧,來,先喝口水!”


    華英雄也不含糊,直接坐到老朱旁邊,拿起杯子就開喝。


    “俺估摸著你應該快迴了,就沒用對講機叫你。”老朱說道:“今日俺叫秦逵過來,商討試製水泥的事。秦逵,你來說說。”


    “是!根據殿下提供的方法,水泥的原料,主要有石灰石和粘土,以及少量石膏。相關的材料已經準備妥當。”


    “嗯。生產用的設備呢?”朱元璋又問道。


    “迴陛下,由於時間緊迫,燒製水泥需要用到的立窯,是由燒製瓷器的窯改造而成的。”秦逵其實內心有些忐忑,不知道這樣處理能不能滿足需求。


    見狀,華英雄說道:“沒問題,小規模試製,用這樣的立窯就可以了。不過我之前提供的是濕法製水泥,操作起來會比較容易,缺點是需要消耗更多的煤炭。”


    “殿下請放心,煤炭方麵也已經準備充足。”秦逵聽到說自己的做法沒問題,鬆了一口氣。


    “很好,不過需要注意,燒製水泥,溫度至少要在1200攝氏度以上,因此,需要將煤炭製成焦炭,再用來燒製水泥。”華英雄提醒道。


    “臣知道了!”


    “焦炭在煉鋼之中也要用到吧?”老朱順便問道。


    “陛下明鑒!”秦逵說道:“隻是焦炭產量比較少,因此煉鋼中未能大規模應用。不過,工部日常也備有一些焦炭,因此做試驗的話是夠用的。”


    “看來相關產業,都需要有所推動。采煤,還有。。。還有俺也說不上來。。。”老朱有些尷尬。


    “您要的是不是這個?”華英雄兌換了一本《煉焦工藝》,掏出來遞給了朱元璋。


    “對對對,就是這個!”隻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秦逵,這個你拿去好生研究。屆時要多少資金和人員,搞個方案出來!”


    “臣遵旨!”


    不過華英雄卻是從其中想到了別的問題:“秦大人,現在的煉鋼是什麽情況?上次宋忠用的那種繡春刀,我們可以自己生產嗎?”


    “宋大人的繡春刀?”秦逵沒有見過宋忠的刀,因此不知如何迴答。


    “宋忠的刀,是俺賞賜的,從互市之中獲得的。”老朱解釋道。


    “哦,那批刀啊!”秦逵恍然大悟:“那批刀的鋼材,十分特殊,性能卓越,臣等試圖仿造,沒有成功。”


    “難道大孫對於煉鋼之法也有改進方案?”老朱對於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語氣十分淡定。


    “確實有,不過方法有點複雜。。。”


    “那就先放放再說,先把采煤和煉焦搞起來吧。”老朱說道:“你再給工部派任務,他們怕是不睡覺都幹不完了。”


    華英雄點頭稱是:“確實不能太急躁,否則怕是會虛耗民力。”


    老朱聽到這話,也很欣慰:“沒錯,隻有保證了老百姓的生活,國祚才能長久。”


    “李原,你過來是有什麽事?”李原是跟秦逵一起來的,並非朱元璋叫來的。


    “這裏是鴻臚寺遞交的外邦使臣的報名情況,請陛下過目。”鴻臚寺是負責接待各國使臣的機構,隸屬於禮部,外邦的報名均是由其負責。李原取出一個冊子,華英雄主動過去,把冊子遞給了老朱。


    “倭國直接報名了三個人?”老朱奇道:“報名費是多少來著?”


    “迴陛下,目前對番邦的報名費收取標準,是一個名額收取十萬貫錢。”


    “這彈丸之地,這麽有錢?”老朱覺得,自己對於倭國的認知有必要更新一下了。


    “要不要孫兒去鴻臚寺刺探一番?”華英雄毛遂自薦:“孫兒對於倭國的情況也有些了解。”


    “這事讓錦衣衛去盯著就行了,你這麽忙,哪有空去那邊蹲點。”果不其然,老朱拒絕了這個提議。


    繼續看名單,老朱越發覺得奇怪:“中山,山南(兩者都是琉球群島國家),高麗,哈密(新疆),這些都是經常來朝貢的番邦。但是這個印度,又是什麽地方?”


    聽到“印度”這兩個字,華英雄也是一驚,他的印象中,印度並沒有在這個時期來大明朝貢過。


    不過,並不止是華英雄知道印度。李原作為禮部尚書,主動進行了解答:“印度,曾被稱為‘身毒’,是南瞻部洲的國家。此前,大明並未與其有往來。”


    朱元璋想著大孫肯定知道印度是什麽地方,既然李原略作講解,也不用駁了他的麵子。


    “怎麽還有奧斯曼使者?奧斯曼又是哪裏?”老朱越看越頭大。


    “爺爺,察合台汗國您知道吧?”華英雄及時地介入了。


    “那自然知道,這是蒙元分裂後的四個汗國之一。”老朱說道。


    “在察合台汗國西麵,還有一個遊牧帝國,叫做帖木兒帝國。而在帖木兒帝國的西麵,就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信仰的是跟迴迴人一樣的伊斯蘭教。”


    “就是馬三寶他們信的那個教?他們怎麽跑過來的?”老朱越發難以理解:“沒想到俺以這種方式實現了‘萬國來朝’?”


    “雖然不知道這些國家是什麽目的,不過這次的決鬥大會 ,恐怕會‘別開生麵’。”華英雄總結道。


    而此時,李原已經汗流浹背。什麽帖木兒,奧斯曼,他都沒聽過,簡直是工作上的巨大失職!


    “微臣學藝不精,未能幫陛下分憂,還請陛下責罰!”李原主動認罰。


    哪知老朱不以為意,笑著說道:“大孫乃是朱家麒麟兒,知道這些並不稀奇。”


    看似謙虛的話語,其實分明是在炫孫!


    秦逵和李原察言觀色,齊聲喊出了來之前排練好的話:“陛下春秋鼎盛,殿下日表英奇,實乃大明之福!”


    “哈哈哈,說得好 !兩位愛卿今日也累了,先迴去吧。”


    “臣等告退。”兩人把老朱哄開心了,終於獲得了唿吸權。


    待二人離開後,朱元璋臉色一沉,嚴肅地問道:“大孫呐,今日呂氏去找你了?”


    “當時應該沒其他人在場吧,您怎麽知道的?”華英雄倒不是想隱瞞什麽,隻是有些好奇。


    “大孫搞的望遠鏡,已經做了一批,分配給錦衣衛了。”朱元璋解釋道。


    “原來如此。看來今後錦衣衛可以如虎添翼?”想到錦衣衛跟望遠鏡的組合,華英雄自己都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覺。


    “那可不?”老朱明顯對大孫提供的這些東西非常喜歡。


    “允炆執意要一張外卡去參加,因此呂氏今日才找到我。”


    “嗯,允炆要參加,就讓他去吧。希望他能通過這次比賽,想通一些事情。”老朱說道:“至於呂氏,十年前你出事之後,俺就一直派人盯著她,不過並未發現她有什麽動作,因此才讓他專為你爹的正妃,留到現在。俺知道你肯定不會認她作娘,以後就讓她跟允炆一起吧。”


    “是!我跟她的決鬥裏麵,也感覺到應該不是她做的。”


    “大孫,你那裏還有一張外卡吧,想好給誰了嗎?”


    “還沒呢。”


    “依俺看,要不就給解魯?”老朱提議道:“他也算為大明立了大功,讓他露露臉也不錯。”


    “好,明天我去找他!”這個建議,讓華英雄想到了一些可操作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並收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