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連猜帶蒙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作者: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朱元璋又是準時的在午飯前來了,這次不用他叫外賣,華英雄已經準備好了飯菜。不過在吃飯之前,華英雄有一個想法。
“爺爺 ,您想不想知道您能活到多少歲?”華英雄賣了個關子。
“想啊!搞快點,告訴俺在史書上活到多少歲了。”朱元璋也不掩飾了,直奔主題。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華英雄解釋道:“因為我的出現,曆史的走向已經發生改變,比如大伯就僥幸活了下來。因此,今日不管在我之後要拿出來的史書上看到什麽,您都隻需當做看其他朝代曆史一樣,‘以史為鑒’作為參考就行了,千萬別因為一些事情膈應自己。”
朱元璋捋著胡子思考了一番,覺得此話很有道理,點頭表示認可。
“那麽,您在史書上活了多少歲,便也失去了參考價值。”做了鋪墊之後,華英雄才迴答了剛才的問題。
“對啊!有道理!那剛才大孫為何有此一問?”
“因為我可以給您做個體檢,這樣可以看出您當前的身體狀況如何,存在哪些病症的風險,也可以大致估算出一個壽命範圍。由於部分項目需要在空腹的情況下進行,所以才在這時對您提出來這個方法。”
“這樣啊。就是那次你說的什麽‘體檢套餐’是吧?”朱元璋還記得那晚的談話,裏麵提到過這個:“那事不宜遲,現在就去!”
前幾天做心髒支架的時候 ,已經檢測過心電圖和胸部x光等項目,因此這次隻需要再檢查實驗室常規和腹腔超聲就行了。檢查結果,除了有輕度脂肪肝和輕度前列腺肥大這種中老年人比較常見的情況 ,其他指標都算正常。同時,華英雄也保存了一些血樣,留作以後進行基因篩查,看看有沒有遺傳性疾病或癌症的風險。當然,基因篩查的設備暫時是沒有,隻能等以後碰瓷。。。
“不愧是真命天子,您身體挺好的。不過,還是存在輕度脂肪肝的問題。我想知道您之前一般都吃什麽,以便從飲食上進行調節。”
聞言,朱元璋朝門外喊道:“金生奴!”
“奴婢在!”金公公趕緊進來行禮道。
“你記不記得俺在宮裏的食譜?”朱元璋問道。
“老奴記得。早膳:羊肉炒,煎爛拖虀(ji)鵝,豬肉炒黃菜,素熇(hè)插清汁, 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爐煿(bo)肉,筭(suàn)子麵,攛(cuān)雞軟脫湯,香米飯,豆湯,泡茶。計十二道。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火賁(bi)羊頭蹄,鵝肉巴子,鹹豉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餃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麵,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計二十道。晚膳:按酒四品,焚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攛白湯,香油餅,小饅頭,米飯,雪梨菱角湯,赤豆湯。”不得不說老朱的貼身太監果然有些本事,居然記得這麽清楚。
“你擱這報菜名呢。。。”華英雄吐槽道:“聽起來,蛋白質肯定是不缺了,蔬菜類偏少,碳水化合物偏多。建議減少一些油脂和主食,並且每餐吃到八分飽的樣子就可以了。要不,您給解師傅一個禦廚的頭銜,我讓他每天給您送訂製的膳食?”
“這個提議好!以後就這麽辦了。”朱元璋滿意道,隨即揮揮手屏退了金公公。“那麽,大孫覺得俺這情況,能活到多少歲呢?”
“我們那個年代,人均壽命大約是80歲。醫療資源好的地區,更是能達到85歲。以您目前的身體狀況,配合我這邊的醫療資源的話,正常來說活到85歲肯定沒問題。當然,您不能像之前那樣熬夜批奏疏就是了,那樣會比較傷身體 。”
“嗯。你替俺熬夜就行了,就像昨天那樣。你批的那些俺看了一下,以第一次來說算是不錯了,練習個把月就差不多了。”朱元璋腹黑道。
“。。。。行了,還是先吃飯吧。。。”華英雄隻能岔開話題。
吃完飯,就是今天重頭戲了。華英雄拿出了《明史》,《明實錄》則因為太多了,隻拿出了前麵的600卷。朱元璋早就心癢難耐,拿到就翻看起來。
“這字怎麽這麽小,還是要橫著看?”朱元璋長期晚上批奏疏,視力下降,因此對於印刷的小字體看不太清楚:“而且這是。。。簡化字?”
“啊,我的我的,我該兌換古籍排版的版本的。。。”漏掉這個細節 ,華英雄有些尷尬。
“算了,就這麽看吧。俺當年在廟裏學的,就多是簡化字,這些連蒙帶猜俺也能將就著看。就是這字體太小了,俺眼神不太好,看不清楚。”
“是孫兒疏忽了,剛才體檢應該檢查一下視力的。您隨我來 。”
目前醫院隻準備一個自動驗光機,要求不高的話,測一下視力也是可以的。
“您雙眼放鬆,注視中間這個紅房子。”
“為什麽是個紅房子呢?”朱元璋不解道。
“呃,隻是提供一個視線的焦點而已。這個房子是有原型的,在比澳洲還遠幾倍的地方,所以這個房子具體是什麽您不用在意。”
自動驗光機,不需要更多操作,直接出了結果,華英雄看了看:“瞳距60,左眼近視215°,右眼近視185°,散光25°。您是經常晚上燈光昏暗的情況下批奏疏吧,這樣對視力傷害比較大。您先住我這裏是對的,至少這邊光線充足。說起來,現在應該有靉靆(ài dài)這種東西吧,您怎麽沒弄一副?”
“那東西太重了,戴著不舒服。而且看東西總有些模糊,戴久了眼睛疼。”
“這樣啊。您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
無視25°的散光,直接用標準鏡片就行了,打磨成配合鏡框的形狀安裝上就ok,然後賣你幾千塊 ,眼鏡行業就是這麽暴利。華英雄覺得下次一定要多賣點體檢套餐,或者來個“免費體檢”這種噱頭。
“這個就是我們那個時代常用的眼鏡,也就是靉靆。蔡司新清銳1.67,阿貝數32,樹脂鏡片中算是比較高的了。摔在地上不會碎,表麵鍍層堅硬不容易劃傷,抗靜電防藍光。。。如果外售的話,我會賣。。。300貫!”
“一個眼鏡賣300貫?這個姓蔡的給了你多少好處費啊?”朱元璋對於這個售價很驚訝。
姓蔡的。。。似乎也勉強算沒說錯。“您戴上試試就知道值不值了。”
朱元璋戴上眼鏡,覺得世界瞬間清晰了。再看看書本上的小字,也是一覽無餘。“這個姓蔡的有點本事啊!俺看這東西賣300貫也不愁銷路!”
“本來也就是有錢晚上點燈夜讀的人,才更需要這東西。所以,多賺點他們的錢無可厚非。您明日上朝帶著眼睛,百官的情況都會分毫畢現,屆時您再略作宣傳,必定引發搶購,到時候您的內帑(tǎng)又可以充實不少。”
“嗯,就這麽辦 。”朱元璋應下了這個提議,繼續看起《明史》。
“果然如大孫之前所說,俺立了允炆為皇太孫,為此還殺了藍玉等一眾武勳。”在大孫麵前說自己殺了他舅老爺,朱元璋顯得有些尷尬。
“不止如此 ,您繼續往後翻,就會發現宋國公和穎國公也被您借故賜死。”既然大家都攤牌了,華英雄決定哪壺不開提哪壺。
“然後老二和老三也走在俺前麵?”看到這裏,朱元璋很心痛:“他們怎麽死的?是不是病死的?以大孫的醫術肯定有辦法吧?”
“呃,您先接著看看吧。這些事情等下看《實錄》的時候自然會知道。”
“好。俺於洪武三十一年駕崩,允炆即位,然後。。。削藩?”朱元璋有些錯愕:“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這個問題我暫時也不方便迴答啊。。。不過您從洪武二十八年開始,已經削減了藩王的待遇。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有一些設想,我們可以從長計議。”
朱元璋點點頭,繼續看:“削藩之後,老四就起兵造反了???真是豈有此理!!!”
老朱抬起手正要拍桌子,華英雄眼疾手快接住了他的手臂,說道:“不要激動,現在這些不會發生了!”
“哎,莫生氣莫生氣。。。。”朱元璋發現自己的失態,緩了緩,調整了唿吸,繼續看下去:“老四打了三年,把金陵拿下了。允炆也太不堪了吧,以一國之力打不過一個燕番?”
“其實這個時代,對於兵力的調度能力是有限的,而四叔非常善於野外的殲滅戰,他消滅了朝廷大量有生力量,最後使得二弟難以為繼。同時二弟受到江浙地區官員的影響,降低了那些地方的稅負,影響到朝廷收入,同時也引起了已經被您殺得差不多了的武將集團的不滿。這些人並不關心誰當皇帝,既然在二弟這邊受到輕視沒有出頭之日,不如去四叔那邊搏個從龍之功。”
“這。。。哎。。。”老朱覺得很心累,扔下了《明史》,拿起《明實錄》,找到洪武二十五年的部分開始翻看。隻是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四子賢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為太子’???俺什麽時候跟劉三吾說過這話?”
“所謂實錄,跟後麵的朝代寫的《明史》不同,是先皇駕崩之後就要進行編撰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既不是二弟的時候編撰的版本,也不是四叔的時候最初的版本,而是四叔修改過三次的版本。四叔為了粉飾其謀反的本質,所以。。。”
“逆子啊!”朱元璋把《明實錄》扔到一邊,摘下眼鏡,閉目說道:“俺暫時也不想看了。大孫給俺講講大明後麵的情形吧。”
“好。四叔雖然是篡位,但是治國方麵很有一套,北征漠北,南禦安南,開通東南亞的航路,遷都北平,在位二十餘年,大明的版圖達到巔峰,開創‘永樂盛世’。”看見老朱表情舒緩了一些,華英雄繼續說道:“其後兩位都是守成之君,不過大明在地緣戰略上已逐步轉為收縮,直到五十多年後的朱祁鎮,禦駕親征在土木堡大敗被俘,大明在軍事上便急轉直下。”
老朱此時拳頭捏得緊緊的,胡須也在發抖,很明顯在強壓著憤怒。華英雄繼續說道:“此後雖有短暫中興,也有一些改革家出現,但是整個國家積弊已深,又有兩個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滅亡已是在所難免。之後自然是土地兼並嚴重,朝廷收入銳減,民怨四起。最終起義軍攻入北平,皇帝上吊自殺,大明作為大一統王朝國祚276年。”
知道老朱心情不佳,華英雄把這些都快速帶過算了。至於朱標絕嗣之類的,還是不說為妙。
“哎。。。”老朱緩緩睜開眼睛,感歎道:“看來俺的字輩表還高估了大明的國祚。難道俺老朱家的後輩,都是些如此不堪之人?”
“也不盡然!我那個時代,就曾有一個改革家,地位相當於宰輔,所做的也是影響深遠的大事。他是岷王位下,您的十八代孫。”
“老十八的第十七代。。。鎔字輩?”
華英雄點點頭:“還有一個人,身長八尺,英武非凡,擅長拳法,據說是靖江王位下十九世孫。”
“靖江王。。。那是芳字輩。。。如此人物,定然是個出眾的武將。守謙今年元月剛去世,看來俺得趕緊讓他兒子襲爵。”
華英雄啞然失笑,打籃球。。。也算武將的一種吧。。。不是唱跳rap就行了。
“不說這些有的沒的了。你大伯明日就到這邊了,到時候直接來你這裏養病,你替俺接待一下。”
“遵旨!那您繼續翻翻史書,我去批奏疏了。”
“去吧。俺有不清楚的地方會問你。對了,俺沒告訴你大伯俺生病的事情,怕他擔心,病情又加重。你明天可別說漏了嘴。”
“這樣啊,我知道了。”
“爺爺 ,您想不想知道您能活到多少歲?”華英雄賣了個關子。
“想啊!搞快點,告訴俺在史書上活到多少歲了。”朱元璋也不掩飾了,直奔主題。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華英雄解釋道:“因為我的出現,曆史的走向已經發生改變,比如大伯就僥幸活了下來。因此,今日不管在我之後要拿出來的史書上看到什麽,您都隻需當做看其他朝代曆史一樣,‘以史為鑒’作為參考就行了,千萬別因為一些事情膈應自己。”
朱元璋捋著胡子思考了一番,覺得此話很有道理,點頭表示認可。
“那麽,您在史書上活了多少歲,便也失去了參考價值。”做了鋪墊之後,華英雄才迴答了剛才的問題。
“對啊!有道理!那剛才大孫為何有此一問?”
“因為我可以給您做個體檢,這樣可以看出您當前的身體狀況如何,存在哪些病症的風險,也可以大致估算出一個壽命範圍。由於部分項目需要在空腹的情況下進行,所以才在這時對您提出來這個方法。”
“這樣啊。就是那次你說的什麽‘體檢套餐’是吧?”朱元璋還記得那晚的談話,裏麵提到過這個:“那事不宜遲,現在就去!”
前幾天做心髒支架的時候 ,已經檢測過心電圖和胸部x光等項目,因此這次隻需要再檢查實驗室常規和腹腔超聲就行了。檢查結果,除了有輕度脂肪肝和輕度前列腺肥大這種中老年人比較常見的情況 ,其他指標都算正常。同時,華英雄也保存了一些血樣,留作以後進行基因篩查,看看有沒有遺傳性疾病或癌症的風險。當然,基因篩查的設備暫時是沒有,隻能等以後碰瓷。。。
“不愧是真命天子,您身體挺好的。不過,還是存在輕度脂肪肝的問題。我想知道您之前一般都吃什麽,以便從飲食上進行調節。”
聞言,朱元璋朝門外喊道:“金生奴!”
“奴婢在!”金公公趕緊進來行禮道。
“你記不記得俺在宮裏的食譜?”朱元璋問道。
“老奴記得。早膳:羊肉炒,煎爛拖虀(ji)鵝,豬肉炒黃菜,素熇(hè)插清汁, 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爐煿(bo)肉,筭(suàn)子麵,攛(cuān)雞軟脫湯,香米飯,豆湯,泡茶。計十二道。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火賁(bi)羊頭蹄,鵝肉巴子,鹹豉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餃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麵,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計二十道。晚膳:按酒四品,焚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攛白湯,香油餅,小饅頭,米飯,雪梨菱角湯,赤豆湯。”不得不說老朱的貼身太監果然有些本事,居然記得這麽清楚。
“你擱這報菜名呢。。。”華英雄吐槽道:“聽起來,蛋白質肯定是不缺了,蔬菜類偏少,碳水化合物偏多。建議減少一些油脂和主食,並且每餐吃到八分飽的樣子就可以了。要不,您給解師傅一個禦廚的頭銜,我讓他每天給您送訂製的膳食?”
“這個提議好!以後就這麽辦了。”朱元璋滿意道,隨即揮揮手屏退了金公公。“那麽,大孫覺得俺這情況,能活到多少歲呢?”
“我們那個年代,人均壽命大約是80歲。醫療資源好的地區,更是能達到85歲。以您目前的身體狀況,配合我這邊的醫療資源的話,正常來說活到85歲肯定沒問題。當然,您不能像之前那樣熬夜批奏疏就是了,那樣會比較傷身體 。”
“嗯。你替俺熬夜就行了,就像昨天那樣。你批的那些俺看了一下,以第一次來說算是不錯了,練習個把月就差不多了。”朱元璋腹黑道。
“。。。。行了,還是先吃飯吧。。。”華英雄隻能岔開話題。
吃完飯,就是今天重頭戲了。華英雄拿出了《明史》,《明實錄》則因為太多了,隻拿出了前麵的600卷。朱元璋早就心癢難耐,拿到就翻看起來。
“這字怎麽這麽小,還是要橫著看?”朱元璋長期晚上批奏疏,視力下降,因此對於印刷的小字體看不太清楚:“而且這是。。。簡化字?”
“啊,我的我的,我該兌換古籍排版的版本的。。。”漏掉這個細節 ,華英雄有些尷尬。
“算了,就這麽看吧。俺當年在廟裏學的,就多是簡化字,這些連蒙帶猜俺也能將就著看。就是這字體太小了,俺眼神不太好,看不清楚。”
“是孫兒疏忽了,剛才體檢應該檢查一下視力的。您隨我來 。”
目前醫院隻準備一個自動驗光機,要求不高的話,測一下視力也是可以的。
“您雙眼放鬆,注視中間這個紅房子。”
“為什麽是個紅房子呢?”朱元璋不解道。
“呃,隻是提供一個視線的焦點而已。這個房子是有原型的,在比澳洲還遠幾倍的地方,所以這個房子具體是什麽您不用在意。”
自動驗光機,不需要更多操作,直接出了結果,華英雄看了看:“瞳距60,左眼近視215°,右眼近視185°,散光25°。您是經常晚上燈光昏暗的情況下批奏疏吧,這樣對視力傷害比較大。您先住我這裏是對的,至少這邊光線充足。說起來,現在應該有靉靆(ài dài)這種東西吧,您怎麽沒弄一副?”
“那東西太重了,戴著不舒服。而且看東西總有些模糊,戴久了眼睛疼。”
“這樣啊。您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
無視25°的散光,直接用標準鏡片就行了,打磨成配合鏡框的形狀安裝上就ok,然後賣你幾千塊 ,眼鏡行業就是這麽暴利。華英雄覺得下次一定要多賣點體檢套餐,或者來個“免費體檢”這種噱頭。
“這個就是我們那個時代常用的眼鏡,也就是靉靆。蔡司新清銳1.67,阿貝數32,樹脂鏡片中算是比較高的了。摔在地上不會碎,表麵鍍層堅硬不容易劃傷,抗靜電防藍光。。。如果外售的話,我會賣。。。300貫!”
“一個眼鏡賣300貫?這個姓蔡的給了你多少好處費啊?”朱元璋對於這個售價很驚訝。
姓蔡的。。。似乎也勉強算沒說錯。“您戴上試試就知道值不值了。”
朱元璋戴上眼鏡,覺得世界瞬間清晰了。再看看書本上的小字,也是一覽無餘。“這個姓蔡的有點本事啊!俺看這東西賣300貫也不愁銷路!”
“本來也就是有錢晚上點燈夜讀的人,才更需要這東西。所以,多賺點他們的錢無可厚非。您明日上朝帶著眼睛,百官的情況都會分毫畢現,屆時您再略作宣傳,必定引發搶購,到時候您的內帑(tǎng)又可以充實不少。”
“嗯,就這麽辦 。”朱元璋應下了這個提議,繼續看起《明史》。
“果然如大孫之前所說,俺立了允炆為皇太孫,為此還殺了藍玉等一眾武勳。”在大孫麵前說自己殺了他舅老爺,朱元璋顯得有些尷尬。
“不止如此 ,您繼續往後翻,就會發現宋國公和穎國公也被您借故賜死。”既然大家都攤牌了,華英雄決定哪壺不開提哪壺。
“然後老二和老三也走在俺前麵?”看到這裏,朱元璋很心痛:“他們怎麽死的?是不是病死的?以大孫的醫術肯定有辦法吧?”
“呃,您先接著看看吧。這些事情等下看《實錄》的時候自然會知道。”
“好。俺於洪武三十一年駕崩,允炆即位,然後。。。削藩?”朱元璋有些錯愕:“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這個問題我暫時也不方便迴答啊。。。不過您從洪武二十八年開始,已經削減了藩王的待遇。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有一些設想,我們可以從長計議。”
朱元璋點點頭,繼續看:“削藩之後,老四就起兵造反了???真是豈有此理!!!”
老朱抬起手正要拍桌子,華英雄眼疾手快接住了他的手臂,說道:“不要激動,現在這些不會發生了!”
“哎,莫生氣莫生氣。。。。”朱元璋發現自己的失態,緩了緩,調整了唿吸,繼續看下去:“老四打了三年,把金陵拿下了。允炆也太不堪了吧,以一國之力打不過一個燕番?”
“其實這個時代,對於兵力的調度能力是有限的,而四叔非常善於野外的殲滅戰,他消滅了朝廷大量有生力量,最後使得二弟難以為繼。同時二弟受到江浙地區官員的影響,降低了那些地方的稅負,影響到朝廷收入,同時也引起了已經被您殺得差不多了的武將集團的不滿。這些人並不關心誰當皇帝,既然在二弟這邊受到輕視沒有出頭之日,不如去四叔那邊搏個從龍之功。”
“這。。。哎。。。”老朱覺得很心累,扔下了《明史》,拿起《明實錄》,找到洪武二十五年的部分開始翻看。隻是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四子賢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為太子’???俺什麽時候跟劉三吾說過這話?”
“所謂實錄,跟後麵的朝代寫的《明史》不同,是先皇駕崩之後就要進行編撰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既不是二弟的時候編撰的版本,也不是四叔的時候最初的版本,而是四叔修改過三次的版本。四叔為了粉飾其謀反的本質,所以。。。”
“逆子啊!”朱元璋把《明實錄》扔到一邊,摘下眼鏡,閉目說道:“俺暫時也不想看了。大孫給俺講講大明後麵的情形吧。”
“好。四叔雖然是篡位,但是治國方麵很有一套,北征漠北,南禦安南,開通東南亞的航路,遷都北平,在位二十餘年,大明的版圖達到巔峰,開創‘永樂盛世’。”看見老朱表情舒緩了一些,華英雄繼續說道:“其後兩位都是守成之君,不過大明在地緣戰略上已逐步轉為收縮,直到五十多年後的朱祁鎮,禦駕親征在土木堡大敗被俘,大明在軍事上便急轉直下。”
老朱此時拳頭捏得緊緊的,胡須也在發抖,很明顯在強壓著憤怒。華英雄繼續說道:“此後雖有短暫中興,也有一些改革家出現,但是整個國家積弊已深,又有兩個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滅亡已是在所難免。之後自然是土地兼並嚴重,朝廷收入銳減,民怨四起。最終起義軍攻入北平,皇帝上吊自殺,大明作為大一統王朝國祚276年。”
知道老朱心情不佳,華英雄把這些都快速帶過算了。至於朱標絕嗣之類的,還是不說為妙。
“哎。。。”老朱緩緩睜開眼睛,感歎道:“看來俺的字輩表還高估了大明的國祚。難道俺老朱家的後輩,都是些如此不堪之人?”
“也不盡然!我那個時代,就曾有一個改革家,地位相當於宰輔,所做的也是影響深遠的大事。他是岷王位下,您的十八代孫。”
“老十八的第十七代。。。鎔字輩?”
華英雄點點頭:“還有一個人,身長八尺,英武非凡,擅長拳法,據說是靖江王位下十九世孫。”
“靖江王。。。那是芳字輩。。。如此人物,定然是個出眾的武將。守謙今年元月剛去世,看來俺得趕緊讓他兒子襲爵。”
華英雄啞然失笑,打籃球。。。也算武將的一種吧。。。不是唱跳rap就行了。
“不說這些有的沒的了。你大伯明日就到這邊了,到時候直接來你這裏養病,你替俺接待一下。”
“遵旨!那您繼續翻翻史書,我去批奏疏了。”
“去吧。俺有不清楚的地方會問你。對了,俺沒告訴你大伯俺生病的事情,怕他擔心,病情又加重。你明天可別說漏了嘴。”
“這樣啊,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