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道:“好了,你們不要鬧了。剛剛小易哥哥在講玉京城呢,我們接著聽小易哥哥講,好不好?”

    三個小女孩咕嚕嚕地盯著劉羲,想聽他講外麵的事情。

    劉羲挑挑揀揀地講了一些玉京城裏的人和事,見她們聽得津津有味,不禁心裏充滿了憐惜。

    如果是在前世,她們這樣十二三歲的小女孩,正在上初中呢。

    什麽故事小說,電視電影動畫等等,娛樂不要太豐富。

    而小桑她們卻從小呆在這個山穀,少與外界接觸,就是劉羲講的這些簡簡單單的東西,她們都覺得充滿了趣味。

    於是劉羲又選了兩個前世看過的小故事講給她們聽。

    這些故事本身都充滿了趣味,何況她們這樣沒見過世麵的小狐狸,更是聽到如癡如醉。

    直到夜深了,劉羲承諾明天再給她們講新的故事,她們才戀戀不舍地告辭離去。

    夜裏,劉羲躺在石榻上,翻來覆去也睡不著。

    實在是今天發生的事情太多了。

    先是接觸到了純狐一族,後來又踏入了修煉的大門,接著又覺醒了前世的記憶。

    林林總總,衝擊著他的感官跟認知。

    雖說劉羲洪易兩個身份都是他自己。

    但是畢竟成長的環境不同,性格上來說,略有些差異。

    兩世的記憶覺醒,弄得他的思想都有些紊亂,需要好好調節一番。

    他仔細的迴憶著《陽神》這本書中的情節。

    洪易的崛起之路,就是從這西山狐族開始的。

    在這裏他接觸到了修煉的門檻,先後結識了八大妖仙的元妃跟白子嶽。

    白子嶽教授了他《牛魔大力拳》,踏入武道修行之路。

    然後又意外地從狐族藏書裏的一本大禪寺的佛經中,發現了《過去彌陀經》。

    《過去彌陀經》乃是修煉神魂的至高秘典,也是前期洪易崛起的依仗。

    然後考中舉人,受到玉親王的拉攏。

    進入南方靖海軍,一路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飛速地崛起。

    隻用了幾年時間,就成就了仙道陽神跟武道粉碎真空,這兩大至高境界。

    劉羲迴憶著這些,思考著自己能有什麽可以依仗的地方。

    小說中,洪易一路進步飛快,但是卻也經曆過無數兇險的磨煉,好幾次生死一線。

    如今自己穿越成了洪易,他可不敢賭自己也有洪易那樣的運氣。

    若是一味依仗劇情,說不定因為蝴蝶效應的影響,一個疏忽,就可能中途夭折。

    比如剛剛的第一次神魂出竅。

    原著裏就是小狐狸小桑及時趕到,救了他。

    但是這一次,小桑卻沒有及時出現。

    若非自己覺醒了兩世的記憶,神魂力量有所增強,隻怕當世就魂飛魄散了。

    他盤點著能夠作為自己的崛起資本的東西。

    首先,自己的悟性很高,是真正的讀書種子,這一點跟原著中倒是相似。

    然後熟悉劇情,知道各個主要人物的性格跟底細。

    還有就是《過去彌陀經》、《現在如來經》、天柱山神石靈胎、大禪寺地底龍魂等等,這些本屬於洪易的機緣可以奪取。

    嗯,天柱山神石靈胎似乎是洪易從冠軍侯楊安手裏搶過來的。

    不知道這時候楊安得到神石靈胎沒有。

    不過天柱山太遠了,等到他有能力去那兒的時候,恐怕已經被冠軍侯捷足先登了。

    看來神石靈胎要暫時擱置,等以後若是有機會,再從冠軍侯手裏奪過來。

    另外,就是洪易本身的身份跟氣運。

    洪易乃是諸子百家的最後一位,易子。

    著《易經》而成道。

    劉羲陡然發現,自己最大的金手指,其實就是前世讀過的那些典籍。

    《易經》《道德經》以及四書等等,百家典籍。

    誠然他如今就算把《易經》寫出來,也無法達到後來洪易那樣的高度。

    但是就好比知道了答案,再去解題,那必然思路清晰,快速絕倫。

    原本的洪易就能自創《易經》,自己早知道了答案,等到底蘊足夠的時候,那麽必然比原著裏更快。

    而且這個世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那就是讀書人哪怕絲毫不懂修煉,隻要讀書明理,底蘊深厚時,自然就能神魂渡劫,成就鬼仙。

    傳說中上古諸子根本不修法術神通,隻是讀書明道,參悟天地大道。

    等到底蘊足夠的時候,他們直接連渡多重雷劫,立地成聖,成就造物主境界。

    不光是諸子,就是曆代的大儒們也是如此。

    他們隻要願意,隨時可以渡過雷劫,成就鬼仙。

    因此大儒們都認為明心正義的讀書人,才是走的堂皇大道,斥佛道修煉者為外道,不足以取之。

    劉羲隻要讀透了前世的典籍,相信成為鬼仙高手不過輕而易舉。

    前世的那些典籍,到了這個世界,就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大道奧義。

    以他今生的學識底蘊,相信很快就能讀透那些典籍,將之化為自己的資糧。

    這個世界的儒門以理學為主,但是如前代宰相李嚴的李氏學派,已經有了心學的雛形。

    如今朝廷的官員就是以理學跟李氏學派的人為主。

    這次科考的主考官,禮部尚書李神光,就是李嚴的門生。

    若是自己將王陽明的心學研究透徹,不但科舉輕而易舉,甚至立馬能夠成為一代大儒,渡雷劫成為一代仙道高手,還能收攏李氏學派的官員之心,成為一代文壇領袖。

    有了大儒的身份,不但實力高強,而且占據著大義名分,即使洪玄機跟皇帝楊盤,都不敢隨意加害於他。

    想著這些,劉羲沉沉睡去。

    其後幾天,劉羲安心下來教小狐狸們讀書寫字,整理狐族的藏書,閑暇時候給小桑她們講講故事,日子過得悠閑和樂。

    那本夾層中藏著《過去彌陀經》的大禪寺經書,也被劉羲找到了。

    不過他沒有貿然取出來,免得引起意外變故。

    畢竟狐老對他雖然彬彬有禮,但是若是發現了這本至高的修煉神魂的秘典,誰知道他會不會翻臉。

    萬一他不把這經書給他看,豈不是斷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若沒有《過去彌陀經》,那麽缺乏了護道的手段,恐怕要被府中趙夫人跟她的手下所加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鴻蒙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廣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廣陵並收藏諸天鴻蒙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