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深深懂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地達成自己的願望,環境的影響仍然很大。在看過工業區、礦區中那些貧苦的勞工後,我尤其深刻地體會到環境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壓力。

    這種想法逐漸變成了一種很深的信仰,不過我並不因此而感到悲觀,隻是更加強了認為人類應該自助助人的觀念。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抱持希望,不斷奮鬥,至於那些處於順境的人更是有義務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1914年1月,我首次有機會橫越美國大陸。尤其令我高興的是母親能夠與我同行,給我帶來不少方便。母親喜歡旅行,而我終於有機會讓她一覽東起大西洋濱、西迄太平洋岸的美國大陸風光了。

    演講旅行的第一站從加拿大的渥太華開始,然後是俄亥俄州。途中曾一度轉往倫敦,再迴到密西根州,隨後是明尼蘇達、愛荷華,如此一路向中西部行進。

    母親在旅行中的興致一直都很高昂,隻是不時擔心我會太勞累了。我們能到加州也令母親欣喜異常,因為她特別喜歡加州,尤其愛上了舊金山的海濱,經常在黃昏時徜徉於沙灘上。她一再對我表示加州的氣候是如此迷人,海邊風光更是令人流連忘反。

    我和母親曾搭汽船出海,母親又愛上了尾隨在船後的海鷗。她拿出食物來喂它們,引誘它們停下來。母親還是個天生的詩人,她以吟詩般的口吻向我描述落日餘暉下的金門橋。她以崇敬的口氣告訴我,美國杉是“自然界的王者”,因為美國杉的莊嚴肅穆令人折服,尤甚於那些山川大澤。

    我現在一麵寫作,一麵重溫當時的愉悅,那一點一滴的快樂又浮現在眼前。我仿佛又看到“崖之家”,看到我與母親在用過早餐後走出“崖之家”,來到奇岩林立的海邊嬉戲,足跡踏遍那些長滿藍色、黃色小花的可愛沙丘。

    當我站在雙子海角享受大自然的清爽空氣時,母親把我拉到她的身邊,無限感慨地對我說:“看了如此宜人的景色後,我過去的悲哀、不快都一掃而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海倫·凱勒 著;高 燕 編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海倫·凱勒 著;高 燕 編譯並收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