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所作出的迴答,華國發言人由部門領導兼任,利於統一口徑,所以,華國的新聞發言人在我看來等同更高層的傳聲筒,然而你又誇華國外交部發言人製度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製度之一,這種製度的優越性在哪裏?”
第一個問題就直切華國新人發言人製度最大的特質,不過這個問題袁章倫問過,秦意很快答道:“傳聲筒這個詞在華語裏偏向貶義,我更樂意把發言人稱為代表,發言人本質工作是為別人說話,正如你們的總統發言人fran?ois-martin,當他站在媒體麵前時,他是在為法國總統說話,而不是在為fran?ois-martin本人說話。他不是在談個人的立場、想法和看法,而是法國總統想要說的話。因此,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代表的絕對不是個人的觀點,而是組織的聲音。”
秦意懷疑這個法國記者有偏見,故意舉了法國發言人的例子,然後繼續說道:“而華國新聞發言人製度的成熟性在於四點:一是高度專業化的新聞發言人隊伍,新聞司現在的發言人團隊全部都從事過媒介工作或者媒體相關專業,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二是嚴格的程序化管理,信息發布的工作全部執行嚴格的程序化管理,每一個步驟都會責任到人。三是重視利用媒體及時準確發布信息,比如geco峰會突發竊密記者事件,外交部發言人能在半小時內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信息。四是向公眾普及應對危機事件的常識,譬如數年前肆虐華國的性禽流感便是政府新聞發言人公開信息,指導民眾應對病情,順利度過了險情。”
每一條都有理有據,但是法國記者沒有絲毫動容,繼續問道:“我承認你說的這幾點確實非常成熟,但是這不能否認華國新聞發言人被口徑支配的事實。”
秦意笑了,“實際上新聞發言人受限於口徑並非華國專利,大多數國家的新聞發言人,不論是政府發言人,或者企業發言人,亦或者私人團體發言人,在記者采訪時都會畫上一個界限,明白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而這個界限由決策者劃定,如果非要說有區別的話,便是自由發揮的程度不一樣。”
“但是華國發言人自由發揮的程度明顯很小,你們記者會要口徑,采訪也要口徑,當然,這次例外。”法國記者看著秦意,眼眸了閃過銳利的光芒,“如果政府上層要求發言人撒謊,你們的發言人是否會聽從命令?”
這個問題跟演練時幾乎一模一樣,可以說是整個演練中最尖銳的問題,秦意曾經迴答如果國家需要則可以,但是後來她被批評了,發言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說假話,如果真有必須隱瞞真相的情況,那已經不是一個發言人能迴應的局麵,而是需要國家領導出麵。
從這個問題她開始明白,不能記者問什麽自己就迴答什麽,這樣會讓自己陷入被動,要學會掌控節奏,不方便迴答的問題要引開,把采訪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裏。
她淡然笑了笑,堅定道:“為了國家利益,新聞發言人可以避而不答,但不應該撒謊。,這是作為一個新聞發言人必須具備的公信力!”
“但如果領導逼迫你呢?”
“麵對這種情況可以跟領導溝通。”
法國記者步步緊逼:“如果領導錯誤決策一意孤行或者惡意侵犯公眾知情權呢?”
“是否是領導決策失誤不能由發言人個人判定,如果發言人心中有懷疑,可以先跟領導溝通,或者向相關管理部門反映,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發言人都不應該發布未經允許的言論!——這是一個發言人的職業操守!違背這個原則就是不負責任!”秦意寸步不讓。
“如果領導無法溝通,或者管理部門沆瀣一氣,發言人該怎麽辦?”
“如果發言人有證據證明領導和部門違法,那麽,我想發言人可以向紀檢部門舉報,我國的紀檢製度也已經非常完善,一經舉報核實,馬上就會進入司法程序。”
在場的華國同事忍不住想拍手叫好,這個迴答太給力了!
提問的法國記者啞口無言,他倒是想繼續問如果你們的紀檢部門狼狽為奸,或者領導權力太大一手遮天呢?但他也知道這話不能說,否則就是汙蔑華國政府太過腐敗,腐敗到司法機關都沒了救。
要知道法國的政權架構便是三權分立,三權分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立法、行政、司法機關相互製約,法國的三權分立雖然不如美國實行得更徹底,但終究還是三權分立。華國不是三權分立國家,但同樣機關獨立,相互監管,如果他在這裏質疑華國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狼狽為奸,那三權分立還不成了笑話?
這一刻,在場的記者都忍不住對她側目,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年輕的華國姑娘非常不好欺負。
怪不得華國外交部敢讓這麽年輕的成員接受采訪,這不是華國外交部好麵子才不得不答應聯合采訪,也不是隨便推一個人出來裝點門麵,而是真正能撐得住國家第一大部的氣場。
法國記者再也不敢小覷她,把話筒遞給了旁邊的日國記者,同時心裏希望日國記者出點幺蛾子,華國和日國之間的梁子可是全世界皆知的。
這次前來采訪的日國記者是一個中年男性,中等身材,穿著黑色日式西裝,剛才秦意在迴答其他記者提問時注意過他,他始終一臉冷漠。
拿到話筒,他看著秦意,語氣非常平靜地打招唿:“秦科員,你好,很高興能采訪到你。你們外交部規定,新聞司普通成員不得接受采訪,為什麽你可以?請問你有什麽特殊能力嗎?或者特殊貢獻嗎?”
他的話很客氣,但話裏的意思一點都不客氣。
先是點名她的級別,又拎出外交部規定,再問她憑什麽。
特殊貢獻?舉報間諜嗎?
第一個問題就直切華國新人發言人製度最大的特質,不過這個問題袁章倫問過,秦意很快答道:“傳聲筒這個詞在華語裏偏向貶義,我更樂意把發言人稱為代表,發言人本質工作是為別人說話,正如你們的總統發言人fran?ois-martin,當他站在媒體麵前時,他是在為法國總統說話,而不是在為fran?ois-martin本人說話。他不是在談個人的立場、想法和看法,而是法國總統想要說的話。因此,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代表的絕對不是個人的觀點,而是組織的聲音。”
秦意懷疑這個法國記者有偏見,故意舉了法國發言人的例子,然後繼續說道:“而華國新聞發言人製度的成熟性在於四點:一是高度專業化的新聞發言人隊伍,新聞司現在的發言人團隊全部都從事過媒介工作或者媒體相關專業,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二是嚴格的程序化管理,信息發布的工作全部執行嚴格的程序化管理,每一個步驟都會責任到人。三是重視利用媒體及時準確發布信息,比如geco峰會突發竊密記者事件,外交部發言人能在半小時內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信息。四是向公眾普及應對危機事件的常識,譬如數年前肆虐華國的性禽流感便是政府新聞發言人公開信息,指導民眾應對病情,順利度過了險情。”
每一條都有理有據,但是法國記者沒有絲毫動容,繼續問道:“我承認你說的這幾點確實非常成熟,但是這不能否認華國新聞發言人被口徑支配的事實。”
秦意笑了,“實際上新聞發言人受限於口徑並非華國專利,大多數國家的新聞發言人,不論是政府發言人,或者企業發言人,亦或者私人團體發言人,在記者采訪時都會畫上一個界限,明白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而這個界限由決策者劃定,如果非要說有區別的話,便是自由發揮的程度不一樣。”
“但是華國發言人自由發揮的程度明顯很小,你們記者會要口徑,采訪也要口徑,當然,這次例外。”法國記者看著秦意,眼眸了閃過銳利的光芒,“如果政府上層要求發言人撒謊,你們的發言人是否會聽從命令?”
這個問題跟演練時幾乎一模一樣,可以說是整個演練中最尖銳的問題,秦意曾經迴答如果國家需要則可以,但是後來她被批評了,發言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說假話,如果真有必須隱瞞真相的情況,那已經不是一個發言人能迴應的局麵,而是需要國家領導出麵。
從這個問題她開始明白,不能記者問什麽自己就迴答什麽,這樣會讓自己陷入被動,要學會掌控節奏,不方便迴答的問題要引開,把采訪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裏。
她淡然笑了笑,堅定道:“為了國家利益,新聞發言人可以避而不答,但不應該撒謊。,這是作為一個新聞發言人必須具備的公信力!”
“但如果領導逼迫你呢?”
“麵對這種情況可以跟領導溝通。”
法國記者步步緊逼:“如果領導錯誤決策一意孤行或者惡意侵犯公眾知情權呢?”
“是否是領導決策失誤不能由發言人個人判定,如果發言人心中有懷疑,可以先跟領導溝通,或者向相關管理部門反映,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發言人都不應該發布未經允許的言論!——這是一個發言人的職業操守!違背這個原則就是不負責任!”秦意寸步不讓。
“如果領導無法溝通,或者管理部門沆瀣一氣,發言人該怎麽辦?”
“如果發言人有證據證明領導和部門違法,那麽,我想發言人可以向紀檢部門舉報,我國的紀檢製度也已經非常完善,一經舉報核實,馬上就會進入司法程序。”
在場的華國同事忍不住想拍手叫好,這個迴答太給力了!
提問的法國記者啞口無言,他倒是想繼續問如果你們的紀檢部門狼狽為奸,或者領導權力太大一手遮天呢?但他也知道這話不能說,否則就是汙蔑華國政府太過腐敗,腐敗到司法機關都沒了救。
要知道法國的政權架構便是三權分立,三權分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立法、行政、司法機關相互製約,法國的三權分立雖然不如美國實行得更徹底,但終究還是三權分立。華國不是三權分立國家,但同樣機關獨立,相互監管,如果他在這裏質疑華國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狼狽為奸,那三權分立還不成了笑話?
這一刻,在場的記者都忍不住對她側目,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年輕的華國姑娘非常不好欺負。
怪不得華國外交部敢讓這麽年輕的成員接受采訪,這不是華國外交部好麵子才不得不答應聯合采訪,也不是隨便推一個人出來裝點門麵,而是真正能撐得住國家第一大部的氣場。
法國記者再也不敢小覷她,把話筒遞給了旁邊的日國記者,同時心裏希望日國記者出點幺蛾子,華國和日國之間的梁子可是全世界皆知的。
這次前來采訪的日國記者是一個中年男性,中等身材,穿著黑色日式西裝,剛才秦意在迴答其他記者提問時注意過他,他始終一臉冷漠。
拿到話筒,他看著秦意,語氣非常平靜地打招唿:“秦科員,你好,很高興能采訪到你。你們外交部規定,新聞司普通成員不得接受采訪,為什麽你可以?請問你有什麽特殊能力嗎?或者特殊貢獻嗎?”
他的話很客氣,但話裏的意思一點都不客氣。
先是點名她的級別,又拎出外交部規定,再問她憑什麽。
特殊貢獻?舉報間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