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撤退的號角響起,前排本就有些散亂的數萬高句麗步軍,紛紛向後狂退,隻為盡快逃離這煉獄般的戰場。
前排狂退,後排又反應不及時,這一前一後一衝擠,整個陣型頓時就更加亂了套。
“全軍保持陣型,前軍抵擋虜騎,後軍快退,快!!!”
然,值得慶幸的是,在最危急時刻,金慶征拚死維持陣型,退卻暫時未演變成全軍的潰散。前排勉強維持住了軍陣,拚死搏殺換來的時間,全部換給了後排拚死逃命。
“一群白癡,快退...快!!!”
在後方看著這一幕的左良玉,直氣的破口大罵,要是明軍給打成這樣,他非得親自斬殺幾個擾亂陣型的潰兵不可。
......
正縱馬廝殺的鼇拜,見高句麗大軍潰敗而逃,大笑一聲,指著潰敗的高句麗敗軍喝道:“哈哈兒郎們,敵軍潰了,都隨我衝殺上去,滅了高句麗,重建大清。”
“哦豁哦豁,殺...”
說罷,鼇拜雙腿夾緊戰馬,揮舞著兵刃第一個向南岸衝了上去,後方兩萬虜騎見狀亦是怪叫呐喊著殺將出去。
“嗬嗬,重建大清?讓機槍手準備...”左良玉看著衝上來的建奴,冷笑一聲,令道。
不得不說,這建奴的馬上功夫確實堪稱一流,在長途跋涉近月後,還能在野戰將以逸待勞的朝鮮大軍正麵擊潰,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
可惜,建奴這次碰到的是大明虎師,早已注定了敗亡的結局。
“全軍開火!!!”
待建奴推進到離明軍陣前不足百米時,早已埋伏好的十數挺重機槍噴出了奪命的火舌。
“噠噠噠...噠噠噠...”
幾乎是開火的瞬間,最靠前的百餘虜騎接連摔下馬去。
槍響的同時,建奴大本營觀戰的豪格險些摔下馬去,瞪大著眼睛不可置信的喊道:"明軍?高句麗有明軍!!!快,鳴金鼇拜撤兵,快,再晚就來不及了。"
然衝上去容易,撤下來難過登天,由於重機槍是呈扇形布置,十數挺重機槍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彈幕,瘋狂的掃射著進入射程的虜騎。
其實鼇拜亦是早已發現了明軍的存在,在槍響之時就已是勒住馬繩,驚慌地狂喊:“停止追擊...”
但是,人和戰馬的反應速度,遠遠不及子彈的速度,再說就算反應速度一致,已然衝進包圍圈的虜騎還能走的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十數挺重機槍組成的彈雨幾乎是毫無死角,其中還包括數千支漢陽造。刹那間,大量虜騎根本來不及反應,便一批接著一批倒下,沒有任何逃生的希望。
正所謂大明一怒,伏屍百萬,血流千裏。
血肉橫飛,僅僅一刻,剛剛還大殺四方的兩萬虜騎,便損失超過一半,剩下的不是缺胳膊斷腿,就是趴在地上不敢動彈,滿地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大地。
而虜將鼇拜早在喊出“停止追擊”那四個字時,便被數顆子彈擊中,瞪大著雙眼直挺挺的倒了下去,大清的一代名將,第一巴圖魯就這樣死的無聲無息。
......
南岸大清營帳,大清攝政王豪格失神地看著江對岸發生的一切,嘴中還自顧念叨:“完了...大清完了...”
“攝政王...”就在豪格失神之時,後方圖賴滿身是血、氣喘籲籲的跑過來,跪倒在地。
豪格看見圖賴的慘狀,心下一緊,有些顫抖的問道:“什...什麽事?”
“攝政王,後方明軍發起總攻了,明軍太厲害了,奴才...奴才實在頂不住啊,五千甲兵...一萬輔兵全交代了...奴才對不起大清啊。”圖賴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道。
“噗...”豪格聞言,再也支持不住,一口烏黑的血噴湧而出,直覺的眼前一黑,便摔下馬去。
“攝政王...攝政王...”周邊數目親衛,包括圖賴見狀,立馬衝上前接住豪格。
“快,拋棄...所有旗丁,帶...帶著太後和皇上,向...向東突圍,遠離...大...大明...”就經過短暫的蘇醒,說完一句話的豪格再次暈死過去。
......
“殺...活捉孝莊擒拿順治...”建奴後方,整齊的呐喊聲層層響起,是大明第二集團軍劉文炳擊潰埋伏的建奴後,快速向大營殺來。
“第一軍,左側攻擊;第五軍,右側迂迴;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隨我正麵突殺,給左大人發信號,讓大軍前出。”
“得令。”
"轟...轟..."
"噠噠噠..."
一時間,整個戰場槍炮大作,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建奴頓時丟盔棄甲。
"大明救咱們了,鄉親們快跑啊。"
還殘餘的兩萬包衣奴才,趁著難得的機會,紛紛殺死看守的旗人,不要命的逃離。
原先四萬餘包衣奴才,在建奴幾次有意驅使下,不是被殺就是被虐待至死或者被明軍誤殺,隻有極少數幸運兒被明軍救迴,其中就包括夏靳和他的婆娘,至於孩子,暫時還沒有消息。
也多虧了夏靳的及時匯報,明軍這才清楚這些人都是被建奴奴役的明人。
對於這些受盡建奴奴役的明人,明軍並沒有因為他們曾經的身份而有絲毫怠慢不敬。相反,明軍還給予了更多的照顧,至少在徹底消滅建奴之前,這些人在軍營內是吃穿不愁,與在建奴那邊當奴才時,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明軍的做法讓這些明人,從心底裏感受到了大明與大清的不同,也更快更多的對大明產生了歸屬感,此一戰,不少有價值的情報都來源於這些包衣。
另一邊,得知第二集團軍總攻的左良玉,當即下令除機槍部隊外,其餘全軍出擊。
前後共約十萬大軍將整個建奴包圍的水泄不通,在逃命無望的情況下,先是被臨時編為輔兵的旗人跪地投降,接著越來越多的披甲戰兵亦是支持不住,選擇放棄抵抗。
當然,大清立國數年,還是有不少死忠分子的。
前排狂退,後排又反應不及時,這一前一後一衝擠,整個陣型頓時就更加亂了套。
“全軍保持陣型,前軍抵擋虜騎,後軍快退,快!!!”
然,值得慶幸的是,在最危急時刻,金慶征拚死維持陣型,退卻暫時未演變成全軍的潰散。前排勉強維持住了軍陣,拚死搏殺換來的時間,全部換給了後排拚死逃命。
“一群白癡,快退...快!!!”
在後方看著這一幕的左良玉,直氣的破口大罵,要是明軍給打成這樣,他非得親自斬殺幾個擾亂陣型的潰兵不可。
......
正縱馬廝殺的鼇拜,見高句麗大軍潰敗而逃,大笑一聲,指著潰敗的高句麗敗軍喝道:“哈哈兒郎們,敵軍潰了,都隨我衝殺上去,滅了高句麗,重建大清。”
“哦豁哦豁,殺...”
說罷,鼇拜雙腿夾緊戰馬,揮舞著兵刃第一個向南岸衝了上去,後方兩萬虜騎見狀亦是怪叫呐喊著殺將出去。
“嗬嗬,重建大清?讓機槍手準備...”左良玉看著衝上來的建奴,冷笑一聲,令道。
不得不說,這建奴的馬上功夫確實堪稱一流,在長途跋涉近月後,還能在野戰將以逸待勞的朝鮮大軍正麵擊潰,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
可惜,建奴這次碰到的是大明虎師,早已注定了敗亡的結局。
“全軍開火!!!”
待建奴推進到離明軍陣前不足百米時,早已埋伏好的十數挺重機槍噴出了奪命的火舌。
“噠噠噠...噠噠噠...”
幾乎是開火的瞬間,最靠前的百餘虜騎接連摔下馬去。
槍響的同時,建奴大本營觀戰的豪格險些摔下馬去,瞪大著眼睛不可置信的喊道:"明軍?高句麗有明軍!!!快,鳴金鼇拜撤兵,快,再晚就來不及了。"
然衝上去容易,撤下來難過登天,由於重機槍是呈扇形布置,十數挺重機槍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彈幕,瘋狂的掃射著進入射程的虜騎。
其實鼇拜亦是早已發現了明軍的存在,在槍響之時就已是勒住馬繩,驚慌地狂喊:“停止追擊...”
但是,人和戰馬的反應速度,遠遠不及子彈的速度,再說就算反應速度一致,已然衝進包圍圈的虜騎還能走的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十數挺重機槍組成的彈雨幾乎是毫無死角,其中還包括數千支漢陽造。刹那間,大量虜騎根本來不及反應,便一批接著一批倒下,沒有任何逃生的希望。
正所謂大明一怒,伏屍百萬,血流千裏。
血肉橫飛,僅僅一刻,剛剛還大殺四方的兩萬虜騎,便損失超過一半,剩下的不是缺胳膊斷腿,就是趴在地上不敢動彈,滿地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大地。
而虜將鼇拜早在喊出“停止追擊”那四個字時,便被數顆子彈擊中,瞪大著雙眼直挺挺的倒了下去,大清的一代名將,第一巴圖魯就這樣死的無聲無息。
......
南岸大清營帳,大清攝政王豪格失神地看著江對岸發生的一切,嘴中還自顧念叨:“完了...大清完了...”
“攝政王...”就在豪格失神之時,後方圖賴滿身是血、氣喘籲籲的跑過來,跪倒在地。
豪格看見圖賴的慘狀,心下一緊,有些顫抖的問道:“什...什麽事?”
“攝政王,後方明軍發起總攻了,明軍太厲害了,奴才...奴才實在頂不住啊,五千甲兵...一萬輔兵全交代了...奴才對不起大清啊。”圖賴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道。
“噗...”豪格聞言,再也支持不住,一口烏黑的血噴湧而出,直覺的眼前一黑,便摔下馬去。
“攝政王...攝政王...”周邊數目親衛,包括圖賴見狀,立馬衝上前接住豪格。
“快,拋棄...所有旗丁,帶...帶著太後和皇上,向...向東突圍,遠離...大...大明...”就經過短暫的蘇醒,說完一句話的豪格再次暈死過去。
......
“殺...活捉孝莊擒拿順治...”建奴後方,整齊的呐喊聲層層響起,是大明第二集團軍劉文炳擊潰埋伏的建奴後,快速向大營殺來。
“第一軍,左側攻擊;第五軍,右側迂迴;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隨我正麵突殺,給左大人發信號,讓大軍前出。”
“得令。”
"轟...轟..."
"噠噠噠..."
一時間,整個戰場槍炮大作,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建奴頓時丟盔棄甲。
"大明救咱們了,鄉親們快跑啊。"
還殘餘的兩萬包衣奴才,趁著難得的機會,紛紛殺死看守的旗人,不要命的逃離。
原先四萬餘包衣奴才,在建奴幾次有意驅使下,不是被殺就是被虐待至死或者被明軍誤殺,隻有極少數幸運兒被明軍救迴,其中就包括夏靳和他的婆娘,至於孩子,暫時還沒有消息。
也多虧了夏靳的及時匯報,明軍這才清楚這些人都是被建奴奴役的明人。
對於這些受盡建奴奴役的明人,明軍並沒有因為他們曾經的身份而有絲毫怠慢不敬。相反,明軍還給予了更多的照顧,至少在徹底消滅建奴之前,這些人在軍營內是吃穿不愁,與在建奴那邊當奴才時,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明軍的做法讓這些明人,從心底裏感受到了大明與大清的不同,也更快更多的對大明產生了歸屬感,此一戰,不少有價值的情報都來源於這些包衣。
另一邊,得知第二集團軍總攻的左良玉,當即下令除機槍部隊外,其餘全軍出擊。
前後共約十萬大軍將整個建奴包圍的水泄不通,在逃命無望的情況下,先是被臨時編為輔兵的旗人跪地投降,接著越來越多的披甲戰兵亦是支持不住,選擇放棄抵抗。
當然,大清立國數年,還是有不少死忠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