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起身後,朱由檢從龍椅上站起,緩緩走到左良玉身邊,拉起他的手,說道:“走,左卿,隨朕到外麵走走。”
“是。”被朱由檢拉著手的左良玉,瞬間受寵若驚,一臉茫然,機械式的跟著皇帝走了出去。
而路過的一眾太監皆麵露驚色,宮女捂著嘴,個個不可思議的表情,這場景......
皇帝很久沒有如此寵信一位封疆大吏了。
看來這位老臣馬上會更進一步,
片刻後,二人走到宮後苑,眼前的景色讓朱由檢舒心不少,隨即正色問道:“左卿,這次進京,有什麽感受?”
聽到皇帝問話,左良玉沒有猶豫,開口答道:“皇上,請恕臣直言,大明百姓太苦了!!!"
"哦?為何?"朱由檢想過任何答案,唯獨沒有想到左良玉會提到老百姓,頓時來了興趣。
"臣從武昌一路走來,親眼所見,到處斷壁殘垣,匪患橫行,百姓流離失所。臣以為,這匪患不除,大明永無寧日啊,皇上。”左良玉憂心的答道。
左良玉知道大明內患嚴重,麵對的壓力絕對不會小,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大明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這一路,餓死的,被殺氣的,比比皆是,看的左良玉心驚肉跳,人心都是肉長的,豈能沒有感受?
“是啊,李自成等人不除,大明是騰不開手發展民生的,要想改善大明內部環境,朕還需要左卿你這樣的肱骨之臣啊。”朱由檢亦有同感,看著左良玉說道。
“請皇上示下。”左良玉激動的跪了下去,皇上這是有重要差事要交辦啊!!!
“左卿,朕的新軍你應該見過了吧?”朱由檢問道。
“皇上,大軍開拔那天臣遠遠的看了一次。”左良玉如實迴道,當時還被新軍給大大的震撼了一把。
“感覺如何?”朱由檢繼續問道。
“紀律嚴明,當世強軍!!!”
“左卿可知道這支部隊,成立幾何?”朱由檢自豪的問道。
“嗯??臣對京城發生的事情所知不多,可以新軍的表現來看,臣以為至少訓練年餘,且要有一名治軍將才,方可堪堪達到七成效果。”左良玉略微思索,答道。
左良玉對新軍可是印象頗深,對比自己麾下軍隊,左良玉清楚,不如也。
“哈哈朕告訴你,新軍從招募到成軍,再到訓練完成,總共用時一月餘。”
“什麽???這...皇上,這怎麽可能?”不怪左良玉失態,從古到今,還沒有聽說任何一支軍隊,成立一月多,就能有如此雄風。
總不能是神兵,天降吧?
“王大伴......”知道左良玉不相信,朱由檢示意王承恩拿出軍事訓練綱要。
王承恩會意,將早已準備好的綱要交給朱由檢。
“左卿,你看看這個。”將綱要遞給左良玉,朱由檢順勢坐下。
接過皇帝遞過來的綱要,左良玉看了一眼,隻見上麵寫著:大明王朝軍事訓練綱要-副本。
左良玉狐疑的打開綱要,認真的翻閱起來。
朱由檢亦不著急,吩咐王承恩沏壺好茶,邊喝邊等,反正有的是時間。
半晌,左良玉麵露驚色,自言自語道:“鬼斧神工,簡直是奇跡。皇上,這是誰想出來的?”
朱由檢聞言,亦不答話,隻是笑著,看著左良玉。
見皇帝如此,左良玉腦海裏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心裏想著:“莫非是由皇上提筆?”
隨即激動的跪了下去。
\"皇上大才,臣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哈哈快起來,沒有這麽誇張。”朱由檢大笑,感覺自己這個牛逼,裝的還不賴。
接著說道:“左卿,大明現在內憂外患,奈何軍備廢弛,衛所兵不堪一戰,朕早就有心重整軍備。
朕此次召你進京,是想再募兵五萬,成立大明第二支集團軍,這軍團長朕準備讓你來擔任,不知左卿有何意見?\"
左良玉聞言,再次跪拜下去,沒有任何猶豫道:"皇上體桖,臣怎敢不從命?隻是武昌那邊..."
嗯,對於左良玉的表現,朱由檢是非常滿意的,但凡左良玉有一絲猶豫,朱由檢就絕不會再用左良玉。
"武昌那邊朕本想派黃得功前去接你的班,可這邊也離不開他,隻怪朕可用之人太少,不知左卿可有推薦?"朱由檢想起此事就兩個頭大。
大明能打的武將在前幾年死的死,降的降,已所剩無幾,到自己這裏鬧的個無將可用的局麵。
每每要用人的時候,就那三瓜兩棗的,根本掰扯不開。
”皇上,臣的副將郝效忠,忠君體國,對武昌所知之事不下於微臣,亦多次大敗於張獻忠,俗話說,舉賢不避親,臣推薦郝效忠暫掌武昌事。”左良玉想了想,向皇帝舉薦道。
郝效忠?朱由檢略微思索。
此人他是知道的,遼東人,本為明朝左良玉旗下副將,順治二年隨左夢庚降清,隨英親王阿濟格平定湖南,官至湖南右路總兵,加都督僉事,授予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順治八年,在與孫可望的戰鬥中力戰被俘,不屈被殺。
對清廷倒是忠心的很,可還是那句話,朱由檢並不擔心,他沒有降清的機會。
他那份忠心,也隻能對著大明使用了。
“好,朕準奏,稍後朕就下旨,任命你為大明第二集團軍軍團長,郝效忠原職不變,忝為暫掌武昌事。另募兵一事,朕全權交給左卿你負責,待遇方麵參照第一集團軍,如何訓練,你嚴格按照綱要執行就好。
朕隻有一個要求,盡快形成戰鬥力,山西那邊可能隨時需要支援。”朱由檢倒也幹脆,直接準奏。
“臣接旨。臣必不負皇上所望。”左良玉隨即跪拜道。
此次入京不可謂收獲不大,不僅進入朝廷中樞,升了官,最關鍵的是左良玉看到了希望,大明崛起的希望。
眼前這位皇帝,給自己的感覺是,改變太大了,完全沒有了以前那種多疑的性格,對大明,對朝臣,對百姓都是一種福音。
“是。”被朱由檢拉著手的左良玉,瞬間受寵若驚,一臉茫然,機械式的跟著皇帝走了出去。
而路過的一眾太監皆麵露驚色,宮女捂著嘴,個個不可思議的表情,這場景......
皇帝很久沒有如此寵信一位封疆大吏了。
看來這位老臣馬上會更進一步,
片刻後,二人走到宮後苑,眼前的景色讓朱由檢舒心不少,隨即正色問道:“左卿,這次進京,有什麽感受?”
聽到皇帝問話,左良玉沒有猶豫,開口答道:“皇上,請恕臣直言,大明百姓太苦了!!!"
"哦?為何?"朱由檢想過任何答案,唯獨沒有想到左良玉會提到老百姓,頓時來了興趣。
"臣從武昌一路走來,親眼所見,到處斷壁殘垣,匪患橫行,百姓流離失所。臣以為,這匪患不除,大明永無寧日啊,皇上。”左良玉憂心的答道。
左良玉知道大明內患嚴重,麵對的壓力絕對不會小,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大明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這一路,餓死的,被殺氣的,比比皆是,看的左良玉心驚肉跳,人心都是肉長的,豈能沒有感受?
“是啊,李自成等人不除,大明是騰不開手發展民生的,要想改善大明內部環境,朕還需要左卿你這樣的肱骨之臣啊。”朱由檢亦有同感,看著左良玉說道。
“請皇上示下。”左良玉激動的跪了下去,皇上這是有重要差事要交辦啊!!!
“左卿,朕的新軍你應該見過了吧?”朱由檢問道。
“皇上,大軍開拔那天臣遠遠的看了一次。”左良玉如實迴道,當時還被新軍給大大的震撼了一把。
“感覺如何?”朱由檢繼續問道。
“紀律嚴明,當世強軍!!!”
“左卿可知道這支部隊,成立幾何?”朱由檢自豪的問道。
“嗯??臣對京城發生的事情所知不多,可以新軍的表現來看,臣以為至少訓練年餘,且要有一名治軍將才,方可堪堪達到七成效果。”左良玉略微思索,答道。
左良玉對新軍可是印象頗深,對比自己麾下軍隊,左良玉清楚,不如也。
“哈哈朕告訴你,新軍從招募到成軍,再到訓練完成,總共用時一月餘。”
“什麽???這...皇上,這怎麽可能?”不怪左良玉失態,從古到今,還沒有聽說任何一支軍隊,成立一月多,就能有如此雄風。
總不能是神兵,天降吧?
“王大伴......”知道左良玉不相信,朱由檢示意王承恩拿出軍事訓練綱要。
王承恩會意,將早已準備好的綱要交給朱由檢。
“左卿,你看看這個。”將綱要遞給左良玉,朱由檢順勢坐下。
接過皇帝遞過來的綱要,左良玉看了一眼,隻見上麵寫著:大明王朝軍事訓練綱要-副本。
左良玉狐疑的打開綱要,認真的翻閱起來。
朱由檢亦不著急,吩咐王承恩沏壺好茶,邊喝邊等,反正有的是時間。
半晌,左良玉麵露驚色,自言自語道:“鬼斧神工,簡直是奇跡。皇上,這是誰想出來的?”
朱由檢聞言,亦不答話,隻是笑著,看著左良玉。
見皇帝如此,左良玉腦海裏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心裏想著:“莫非是由皇上提筆?”
隨即激動的跪了下去。
\"皇上大才,臣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哈哈快起來,沒有這麽誇張。”朱由檢大笑,感覺自己這個牛逼,裝的還不賴。
接著說道:“左卿,大明現在內憂外患,奈何軍備廢弛,衛所兵不堪一戰,朕早就有心重整軍備。
朕此次召你進京,是想再募兵五萬,成立大明第二支集團軍,這軍團長朕準備讓你來擔任,不知左卿有何意見?\"
左良玉聞言,再次跪拜下去,沒有任何猶豫道:"皇上體桖,臣怎敢不從命?隻是武昌那邊..."
嗯,對於左良玉的表現,朱由檢是非常滿意的,但凡左良玉有一絲猶豫,朱由檢就絕不會再用左良玉。
"武昌那邊朕本想派黃得功前去接你的班,可這邊也離不開他,隻怪朕可用之人太少,不知左卿可有推薦?"朱由檢想起此事就兩個頭大。
大明能打的武將在前幾年死的死,降的降,已所剩無幾,到自己這裏鬧的個無將可用的局麵。
每每要用人的時候,就那三瓜兩棗的,根本掰扯不開。
”皇上,臣的副將郝效忠,忠君體國,對武昌所知之事不下於微臣,亦多次大敗於張獻忠,俗話說,舉賢不避親,臣推薦郝效忠暫掌武昌事。”左良玉想了想,向皇帝舉薦道。
郝效忠?朱由檢略微思索。
此人他是知道的,遼東人,本為明朝左良玉旗下副將,順治二年隨左夢庚降清,隨英親王阿濟格平定湖南,官至湖南右路總兵,加都督僉事,授予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順治八年,在與孫可望的戰鬥中力戰被俘,不屈被殺。
對清廷倒是忠心的很,可還是那句話,朱由檢並不擔心,他沒有降清的機會。
他那份忠心,也隻能對著大明使用了。
“好,朕準奏,稍後朕就下旨,任命你為大明第二集團軍軍團長,郝效忠原職不變,忝為暫掌武昌事。另募兵一事,朕全權交給左卿你負責,待遇方麵參照第一集團軍,如何訓練,你嚴格按照綱要執行就好。
朕隻有一個要求,盡快形成戰鬥力,山西那邊可能隨時需要支援。”朱由檢倒也幹脆,直接準奏。
“臣接旨。臣必不負皇上所望。”左良玉隨即跪拜道。
此次入京不可謂收獲不大,不僅進入朝廷中樞,升了官,最關鍵的是左良玉看到了希望,大明崛起的希望。
眼前這位皇帝,給自己的感覺是,改變太大了,完全沒有了以前那種多疑的性格,對大明,對朝臣,對百姓都是一種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