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您今年高壽?"唐學成笑著問道。
"迴大人的話,小人今年六十有二了。"李四聽到問話,忙起身迴道。
“哦?快坐下,您長壽啊,家裏有親人幾許?靠何為生?”唐學成繼續問道。
在明朝,如果排除戰亂時期非正常死亡的人員,尋常百姓平均壽命是可以達到五十七歲的,而李四今年六十二歲,還能正常下地農忙,在唐學成的眼裏真的可算是長壽之人了。
“迴大人,小人家中還有一個小子一個小女,家裏還不錯,尚有薄田幾畝,我和婆娘主要是種地為生。”李四繼續答道。
"噢!!!李大爺對朝廷的改革,覺得怎麽樣?"隨便詢問兩句後,唐學成進入了正題。
“大人,這個什麽改革當然好啊。”李四想都沒想,毫不猶豫地直接迴道,改革他是知道的,要不是改革,衙門的公差會對自己豈會如此客氣?
唐學成察言觀色,嘴角笑了笑:“那到底哪個地方好呢?李大爺,您給說說。”
聽到唐學成問好在哪個地方,李四明顯唿吸有些急促起來:“啊?大人,這個小人可說不好,小人也不知道怎麽說。
嗯從小人的感受說吧,您看那些衙役,現在也不怎麽欺負咱莊稼人了,對咱的態度也好了很多,就包括大人您吧,要在以前,小人可不敢跟您這樣說話。
還有,現在這個好多的稅都沒有了,生活也有了盼頭,反正小人覺得就是好。”
李四將自己生活的一些變化說了出來,在他眼裏,大明變了很多,雖不是特別完美,但總比以前好了很多不是。
唐學成聽著,一一記在腦海裏,心裏也是五味雜陳,老百姓就是這樣,一點點好就記在心裏。
“那朝廷準備在保定新建學堂,還是免費的,您會讓您的兩個孩子識字去嗎?”
教育改革可是重中之重,朱由檢準備大力推行,讓大明百姓每個孩子都進到學堂裏去。
當然,女孩子現在隻能提倡和建議,朱由檢暫時還不敢觸這個雷。
“肯定會的,大人,以前是沒有那個條件,連飯都吃不飽,皇上心裏想著咱老百姓,辦了學堂,是個好皇上,等學堂建起來,小人第一個將娃娃送去讀書,咱們村兒都是這樣的想法。
咱還算好的,家裏還剩下幾畝薄田,咱們村兒大部分人都是幫別人種地的,皇上這個改革啊,給了他們活路,大人啊,您迴去幫忙轉達一下皇上,李四在這裏給皇上磕頭了。”李四說著說著,眼睛裏噙滿了淚花,緩緩跪下磕著頭,不過是高興啊。
“李大爺,你快起來,本官會上奏皇上的。好了,你快去忙吧,本官還要到處走走。
對了,皇上在縣裏設置了親民箱,有什麽建議或者意見,你可以找人寫了塞進去,我們會定時去取,每個箱子都有一名錦衣衛和東廠守護,放心吧。”
唐學成走之前,告訴了李四一個重要信息,舉報箱,在大明叫親民箱,
這也是朱由檢借鑒後世建立的一種製度,先在保定試推行一段時間,再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至於可不可行就讓實踐來說話吧。
唐學成告別李四後,用了一天時間,走訪了保定幾個村,詢問了多人,總的來說,百姓對這次改革還是比較認可的。
但任何改革都會遇到阻力,隻是大與小的區別,保定的試行也不例外,反對聲最大的就是士紳階級,這次改革試行可以說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唐學成決定迴朝後,整理資料上奏給皇帝,決策性的事情就不是他能管的了的。
......
兩天後,皇極殿。
今日朝會召開的日子,自京師保衛戰後,朱由檢認為每天召開朝會,既繁瑣又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很多事情,亦不需要幾十人一起商討,太麻煩。
於是朱由檢稍稍更改了一下上朝的時間,定為每星期召開一次朝會,或者皇帝特開朝會,用於討論非常重大事情,也等於把朝臣們在路上的時間,更多的用於服務百姓。
“蔣德璟,範景文,大軍出征德糧草物資準備德怎麽樣了?”
朝會伊始,朱由檢就詢問新軍物資的準備情況。
“迴皇上,我等與戶部工部這兩日,緊急調撥。戶部累計調糧二十萬石,足夠五萬大軍兩月所需;工部累計調撥火炮一百門,火銃五百支,已分別交付五個軍,後續戶部和工部將繼續調撥相關糧草物資,以保障大軍需要。”二人立即出班答道。
“好,做的很不錯,朕心甚慰,兩位卿家辛苦了。”朱由檢聽到此點點頭,滿意的說道。
自古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戰爭都必須在有充足糧草的保證下才能運行並取得勝利,就算後世衣食住行依舊至關重要。
戰爭說白了打的就是後勤,糧草物資不足,一場戰役就等於不戰先敗。
朱由檢認為,在古代戰場上,糧草有著三大作用:供給保障、穩定軍心、取勝的工具。
首先,古代行軍打仗通常要帶領大量人馬,而無論是將士、還是牲口都需要糧草。糧草足夠充足的話,會讓士兵在沒有後顧之憂安心作戰。
其次,糧草在古戰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保障持續的供給,戰爭中的糧食補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糧食不足,隻能不戰而退。
另外,古代戰爭中糧食的作用,不單單是己方的保障,也可以用毀掉敵方糧草取得戰爭的勝利。巨鹿之戰時,項羽就在甬道上攔截秦軍糧草,導致秦軍作戰策略打亂,最終戰敗。還有官渡之戰,袁紹的糧草被人燒毀之後戰敗,諸葛亮出祁山,也是因為糧草問題無法持續作戰等。
所以糧草的充足程度,直接影響作戰策略和戰爭結果。
二十萬石糧食,朱由檢知道不僅僅夠五萬人使用一個月,恐怕在多點時間也沒有任何問題。
"迴大人的話,小人今年六十有二了。"李四聽到問話,忙起身迴道。
“哦?快坐下,您長壽啊,家裏有親人幾許?靠何為生?”唐學成繼續問道。
在明朝,如果排除戰亂時期非正常死亡的人員,尋常百姓平均壽命是可以達到五十七歲的,而李四今年六十二歲,還能正常下地農忙,在唐學成的眼裏真的可算是長壽之人了。
“迴大人,小人家中還有一個小子一個小女,家裏還不錯,尚有薄田幾畝,我和婆娘主要是種地為生。”李四繼續答道。
"噢!!!李大爺對朝廷的改革,覺得怎麽樣?"隨便詢問兩句後,唐學成進入了正題。
“大人,這個什麽改革當然好啊。”李四想都沒想,毫不猶豫地直接迴道,改革他是知道的,要不是改革,衙門的公差會對自己豈會如此客氣?
唐學成察言觀色,嘴角笑了笑:“那到底哪個地方好呢?李大爺,您給說說。”
聽到唐學成問好在哪個地方,李四明顯唿吸有些急促起來:“啊?大人,這個小人可說不好,小人也不知道怎麽說。
嗯從小人的感受說吧,您看那些衙役,現在也不怎麽欺負咱莊稼人了,對咱的態度也好了很多,就包括大人您吧,要在以前,小人可不敢跟您這樣說話。
還有,現在這個好多的稅都沒有了,生活也有了盼頭,反正小人覺得就是好。”
李四將自己生活的一些變化說了出來,在他眼裏,大明變了很多,雖不是特別完美,但總比以前好了很多不是。
唐學成聽著,一一記在腦海裏,心裏也是五味雜陳,老百姓就是這樣,一點點好就記在心裏。
“那朝廷準備在保定新建學堂,還是免費的,您會讓您的兩個孩子識字去嗎?”
教育改革可是重中之重,朱由檢準備大力推行,讓大明百姓每個孩子都進到學堂裏去。
當然,女孩子現在隻能提倡和建議,朱由檢暫時還不敢觸這個雷。
“肯定會的,大人,以前是沒有那個條件,連飯都吃不飽,皇上心裏想著咱老百姓,辦了學堂,是個好皇上,等學堂建起來,小人第一個將娃娃送去讀書,咱們村兒都是這樣的想法。
咱還算好的,家裏還剩下幾畝薄田,咱們村兒大部分人都是幫別人種地的,皇上這個改革啊,給了他們活路,大人啊,您迴去幫忙轉達一下皇上,李四在這裏給皇上磕頭了。”李四說著說著,眼睛裏噙滿了淚花,緩緩跪下磕著頭,不過是高興啊。
“李大爺,你快起來,本官會上奏皇上的。好了,你快去忙吧,本官還要到處走走。
對了,皇上在縣裏設置了親民箱,有什麽建議或者意見,你可以找人寫了塞進去,我們會定時去取,每個箱子都有一名錦衣衛和東廠守護,放心吧。”
唐學成走之前,告訴了李四一個重要信息,舉報箱,在大明叫親民箱,
這也是朱由檢借鑒後世建立的一種製度,先在保定試推行一段時間,再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至於可不可行就讓實踐來說話吧。
唐學成告別李四後,用了一天時間,走訪了保定幾個村,詢問了多人,總的來說,百姓對這次改革還是比較認可的。
但任何改革都會遇到阻力,隻是大與小的區別,保定的試行也不例外,反對聲最大的就是士紳階級,這次改革試行可以說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唐學成決定迴朝後,整理資料上奏給皇帝,決策性的事情就不是他能管的了的。
......
兩天後,皇極殿。
今日朝會召開的日子,自京師保衛戰後,朱由檢認為每天召開朝會,既繁瑣又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很多事情,亦不需要幾十人一起商討,太麻煩。
於是朱由檢稍稍更改了一下上朝的時間,定為每星期召開一次朝會,或者皇帝特開朝會,用於討論非常重大事情,也等於把朝臣們在路上的時間,更多的用於服務百姓。
“蔣德璟,範景文,大軍出征德糧草物資準備德怎麽樣了?”
朝會伊始,朱由檢就詢問新軍物資的準備情況。
“迴皇上,我等與戶部工部這兩日,緊急調撥。戶部累計調糧二十萬石,足夠五萬大軍兩月所需;工部累計調撥火炮一百門,火銃五百支,已分別交付五個軍,後續戶部和工部將繼續調撥相關糧草物資,以保障大軍需要。”二人立即出班答道。
“好,做的很不錯,朕心甚慰,兩位卿家辛苦了。”朱由檢聽到此點點頭,滿意的說道。
自古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戰爭都必須在有充足糧草的保證下才能運行並取得勝利,就算後世衣食住行依舊至關重要。
戰爭說白了打的就是後勤,糧草物資不足,一場戰役就等於不戰先敗。
朱由檢認為,在古代戰場上,糧草有著三大作用:供給保障、穩定軍心、取勝的工具。
首先,古代行軍打仗通常要帶領大量人馬,而無論是將士、還是牲口都需要糧草。糧草足夠充足的話,會讓士兵在沒有後顧之憂安心作戰。
其次,糧草在古戰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保障持續的供給,戰爭中的糧食補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糧食不足,隻能不戰而退。
另外,古代戰爭中糧食的作用,不單單是己方的保障,也可以用毀掉敵方糧草取得戰爭的勝利。巨鹿之戰時,項羽就在甬道上攔截秦軍糧草,導致秦軍作戰策略打亂,最終戰敗。還有官渡之戰,袁紹的糧草被人燒毀之後戰敗,諸葛亮出祁山,也是因為糧草問題無法持續作戰等。
所以糧草的充足程度,直接影響作戰策略和戰爭結果。
二十萬石糧食,朱由檢知道不僅僅夠五萬人使用一個月,恐怕在多點時間也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