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世民鮮衣怒馬行於隊列之前,麵色沉靜,盡顯威武。
趙雲則是稍位其後,此時白衣白甲白發,頗有當年龍將神威。
至於身後魏延等將士,如今大勝而歸,皆是軍容整齊。
隻見這數千玄甲軍行走於黃沙之中,那大漢龍旗隨風飄揚,好不威武壯闊。
隊伍直行走數日,方見隴西郡城出現於眼簾。
李世民一馬當先,抬頭望去,隻見漢軍旌旗立於路途之中,萬餘將士各自分列而迎。
趙雲笑道:“陛下,此乃丞相迎接。”
李世民麵色複雜,隻是說道:“朕已知曉。”
趙雲見李世民恍然有所思,略一思考,便知曉其中道理,皆因丞相派遣馬謖據守街亭,後來卻因其違令而敗,若不是陛下料敵於先,如今恐怕北伐之事早已大敗虧輸,趙雲念及此處,又想到如今陛下天縱神武,又當以何麵目麵對丞相?
不待趙雲多想,諸葛亮已然率領關內侯張嶷等三軍將士夾道而迎。
李世民放眼望去,隻見諸葛亮如今棄四輪車步行而來,因年歲老邁,稍顯步履蹣跚。李世民遂而大驚,趕緊翻身下馬,疾步走至諸葛亮身前,問道:“相父何必步行而來?”
諸葛亮此時因今日喜憂之事過多,多番衝擊之下,頗顯憔悴,但卻隻是說道:“陛下,臣知罪,還望陛下懲戒。”
諸葛亮說罷作勢欲拜,李世民趕緊一把挽住其衣袖,道:“相父何錯之有?”
諸葛亮聞言稍有淚下,說道:“陛下,臣誤信參軍馬謖,差點導致此次北伐大敗虧輸,此間之事,皆乃亮之罪也,願陛下降罪。”
旁邊眾將士聞言皆是大驚失色,特別是魏延早已按耐不住心中想法,隻是說道:“陛下,誤用馬謖確實是丞相之錯,但是丞相如今已知錯矣,萬不可多加懲罰,隻需小懲大誡便可。”
魏延此話一出,眾將士皆以怒目視之,魏延這才知曉自己說錯了話,趕緊閉口不言。
李世民卻仿若充耳不聞,隻是說道:“相父,不知何人是大漢天子?”
諸葛亮麵露疑惑,說道:“自然是陛下。”
李世民隨即笑道:“那相父乃是為朕所用,若降罪於相父,豈不亦應當怪罪於朕?”
眾將士聽聞陛下如此話語,當是感動不已,想那為君之人,有誰能輕易承認自己錯誤,何況是主動攬責。
諸葛亮亦是心存感激,道:“多謝陛下寬恕。”
李世民卻放聲大笑,道:“如今我軍大勝歸來,相父何必作此模樣?全因朕少不更事,才使得相父操勞成疾,相父萬萬勿要自責。”
諸葛亮這才再不多言,隻道:“請陛下入帳。”
於是君臣二人相互扶持,進入漢軍中軍大賬之中。
李世民本欲坐次位,諸葛亮卻趕緊說道:“陛下雖然對亮不加懲戒,但亮自知犯下大錯,再不敢擔當主帥之責。”
李世民聞言雖是心中大喜,口中卻說道:“相父何必自謙?如今曹真尚且還有數十萬大軍在渭水之東虎視眈眈,還需相父擔任軍中主帥,方得以據之。”
諸葛亮卻隻是搖頭說道:“陛下,亮擔軍中主帥之責,全因陛下從未親自征戰,如今陛下連戰連勝,亮方知陛下之能遠在亮上,這軍中主帥自當由陛下擔之。”
李世民笑道:“朕不過僥幸得勝而已。”
魏延聞言卻是說道:“陛下所勝並非僥幸,吾本是自傲之人,認為漢中大將無一英豪,但自追隨陛下作戰以來,方知山高水深,陛下英明神武、威武不凡,每每料敵先機,哪裏是僥幸得勝。”
李世民聞言心中雖喜,卻佯裝罵道:“文長休要胡說。”
軍中將士皆麵麵相覷,唯有趙雲說道:“如今雖得大勝,卻仍舊魏強漢弱,請陛下萬萬勿要推辭。”
趙雲說罷便起身跪拜在地,道:“請陛下親自軍之。”
眾將士此時對劉禪早已心悅誠服,故而紛紛拜扶在地,道:“請陛下親軍。”
諸葛亮隨即將天子劍取出,遞交於劉禪,口中說道:“若陛下率領漢軍上下,三軍將士必定萬眾一心,再討伐逆魏,克複中原,指日而待。”
李世民再不推遲,當下接過天子劍,道:“大漢幸得諸卿,方才得勝,如今軍中眾將士皆以為朕可軍之,那朕隻好卻之不恭,眾將士聽令!”
是時,諸將皆齊聲迴道:“末將領命。”
李世民忽地拔出天子佩劍,隻見劍透日光,盡顯威嚴,後又說道:“今日雖得大勝,但曹魏虎狼之師仍於渭水集結,今奉天討逆,當拜相父為軍師、趙雲為先鋒、馬岱、馬忠、魏延為副先鋒,其餘帳內將士為副將,萬望眾將士上下一心,隨朕討逆伐魏!”
眾將士皆迴道:“末將領命!”
李世民又說道:“將馬謖帶出!”
是時,有大漢兵卒各押馬謖左右,將其推入帳中。
馬謖剛一進帳,便見帳內將士無不怒發衝冠,仿佛個個欲要生啖其肉,故而神色慌張,口中唿道:“陛下饒命。”
那諸葛亮見狀卻隻是微閉雙目,不發一言以對。
李世民先望諸葛亮一眼,見其不說,隻好說道:“馬謖,汝受丞相軍令,卻不聽從,又棄軍而逃,汝可知罪。”
馬謖趕緊迴道:“末將知罪。”
李世民卻轉頭望向諸葛亮,問道:“依丞相之見,馬謖該如何處置?”
是時,三軍將士皆望向丞相,隻見其雙目緊閉,仿若有淚花閃過,此時兩腿略微發顫,隻是說道:“陛下裁定便可,亮自無意見。”
李世民卻道:“此人乃相父丞相府之參軍,又受相父軍令,當由相父定奪。”
諸葛亮卻不多說,隻是自次位站起身來,道:“違反軍令,陣前脫逃,依律當斬!”
馬謖聞言頓時大驚失色,當是淚如雨下,道:“丞相,饒某一命。”
諸葛亮卻不理會,隻是說道:“陛下,亮有一請,還望陛下成全。”
李世民迴道:“相父但言無妨。”
諸葛亮道:“此人乃亮所啟用,如今大敗虧輸,亦應當由亮親自掌刑。”
李世民道:“可。”
諸葛亮聞言,隨即抽出趙雲佩刀,怒斥道:“將馬謖押出帳外!”
魏延聞言大喜,道:“末將遵命。”於是一把將馬謖抓住,說道:“汝這乳子,怎知還有今日?”
此時馬謖早已不抱希望可以偷生,雖然還是心存恐懼,卻已平靜些許了,故而說道:“請丞相速斬某之頭顱,以報丞相大恩。”
諸葛亮卻不多說,隻是隨魏延一同走出門來,是時三軍將士皆聚於中軍大帳之外。
諸葛亮手持長刀,道:“幼常休要怪我。”
馬謖此時早已淚如雨下,再無求生欲望,隻是說道:“丞相大恩,謖無以為報,隻願來世再做丞相參軍。”
馬謖說完隨即禁閉雙目,再不出言。
眾將士放眼看去,隻見諸葛亮雙目緊閉,兩手微顫,是時刀光反射,略顯長刀鋒利。
諸葛亮猛地揮刀,隻見那馬謖頭顱瞬間滾落在地,致死未曾睜眼。
三軍將士無不大喜,心道此人終於身死。
正是:大江東去浪淘盡,風起雲碩馬不停。是有街亭奉大敗,揮淚斬盡兩代情。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書童下迴分說
趙雲則是稍位其後,此時白衣白甲白發,頗有當年龍將神威。
至於身後魏延等將士,如今大勝而歸,皆是軍容整齊。
隻見這數千玄甲軍行走於黃沙之中,那大漢龍旗隨風飄揚,好不威武壯闊。
隊伍直行走數日,方見隴西郡城出現於眼簾。
李世民一馬當先,抬頭望去,隻見漢軍旌旗立於路途之中,萬餘將士各自分列而迎。
趙雲笑道:“陛下,此乃丞相迎接。”
李世民麵色複雜,隻是說道:“朕已知曉。”
趙雲見李世民恍然有所思,略一思考,便知曉其中道理,皆因丞相派遣馬謖據守街亭,後來卻因其違令而敗,若不是陛下料敵於先,如今恐怕北伐之事早已大敗虧輸,趙雲念及此處,又想到如今陛下天縱神武,又當以何麵目麵對丞相?
不待趙雲多想,諸葛亮已然率領關內侯張嶷等三軍將士夾道而迎。
李世民放眼望去,隻見諸葛亮如今棄四輪車步行而來,因年歲老邁,稍顯步履蹣跚。李世民遂而大驚,趕緊翻身下馬,疾步走至諸葛亮身前,問道:“相父何必步行而來?”
諸葛亮此時因今日喜憂之事過多,多番衝擊之下,頗顯憔悴,但卻隻是說道:“陛下,臣知罪,還望陛下懲戒。”
諸葛亮說罷作勢欲拜,李世民趕緊一把挽住其衣袖,道:“相父何錯之有?”
諸葛亮聞言稍有淚下,說道:“陛下,臣誤信參軍馬謖,差點導致此次北伐大敗虧輸,此間之事,皆乃亮之罪也,願陛下降罪。”
旁邊眾將士聞言皆是大驚失色,特別是魏延早已按耐不住心中想法,隻是說道:“陛下,誤用馬謖確實是丞相之錯,但是丞相如今已知錯矣,萬不可多加懲罰,隻需小懲大誡便可。”
魏延此話一出,眾將士皆以怒目視之,魏延這才知曉自己說錯了話,趕緊閉口不言。
李世民卻仿若充耳不聞,隻是說道:“相父,不知何人是大漢天子?”
諸葛亮麵露疑惑,說道:“自然是陛下。”
李世民隨即笑道:“那相父乃是為朕所用,若降罪於相父,豈不亦應當怪罪於朕?”
眾將士聽聞陛下如此話語,當是感動不已,想那為君之人,有誰能輕易承認自己錯誤,何況是主動攬責。
諸葛亮亦是心存感激,道:“多謝陛下寬恕。”
李世民卻放聲大笑,道:“如今我軍大勝歸來,相父何必作此模樣?全因朕少不更事,才使得相父操勞成疾,相父萬萬勿要自責。”
諸葛亮這才再不多言,隻道:“請陛下入帳。”
於是君臣二人相互扶持,進入漢軍中軍大賬之中。
李世民本欲坐次位,諸葛亮卻趕緊說道:“陛下雖然對亮不加懲戒,但亮自知犯下大錯,再不敢擔當主帥之責。”
李世民聞言雖是心中大喜,口中卻說道:“相父何必自謙?如今曹真尚且還有數十萬大軍在渭水之東虎視眈眈,還需相父擔任軍中主帥,方得以據之。”
諸葛亮卻隻是搖頭說道:“陛下,亮擔軍中主帥之責,全因陛下從未親自征戰,如今陛下連戰連勝,亮方知陛下之能遠在亮上,這軍中主帥自當由陛下擔之。”
李世民笑道:“朕不過僥幸得勝而已。”
魏延聞言卻是說道:“陛下所勝並非僥幸,吾本是自傲之人,認為漢中大將無一英豪,但自追隨陛下作戰以來,方知山高水深,陛下英明神武、威武不凡,每每料敵先機,哪裏是僥幸得勝。”
李世民聞言心中雖喜,卻佯裝罵道:“文長休要胡說。”
軍中將士皆麵麵相覷,唯有趙雲說道:“如今雖得大勝,卻仍舊魏強漢弱,請陛下萬萬勿要推辭。”
趙雲說罷便起身跪拜在地,道:“請陛下親自軍之。”
眾將士此時對劉禪早已心悅誠服,故而紛紛拜扶在地,道:“請陛下親軍。”
諸葛亮隨即將天子劍取出,遞交於劉禪,口中說道:“若陛下率領漢軍上下,三軍將士必定萬眾一心,再討伐逆魏,克複中原,指日而待。”
李世民再不推遲,當下接過天子劍,道:“大漢幸得諸卿,方才得勝,如今軍中眾將士皆以為朕可軍之,那朕隻好卻之不恭,眾將士聽令!”
是時,諸將皆齊聲迴道:“末將領命。”
李世民忽地拔出天子佩劍,隻見劍透日光,盡顯威嚴,後又說道:“今日雖得大勝,但曹魏虎狼之師仍於渭水集結,今奉天討逆,當拜相父為軍師、趙雲為先鋒、馬岱、馬忠、魏延為副先鋒,其餘帳內將士為副將,萬望眾將士上下一心,隨朕討逆伐魏!”
眾將士皆迴道:“末將領命!”
李世民又說道:“將馬謖帶出!”
是時,有大漢兵卒各押馬謖左右,將其推入帳中。
馬謖剛一進帳,便見帳內將士無不怒發衝冠,仿佛個個欲要生啖其肉,故而神色慌張,口中唿道:“陛下饒命。”
那諸葛亮見狀卻隻是微閉雙目,不發一言以對。
李世民先望諸葛亮一眼,見其不說,隻好說道:“馬謖,汝受丞相軍令,卻不聽從,又棄軍而逃,汝可知罪。”
馬謖趕緊迴道:“末將知罪。”
李世民卻轉頭望向諸葛亮,問道:“依丞相之見,馬謖該如何處置?”
是時,三軍將士皆望向丞相,隻見其雙目緊閉,仿若有淚花閃過,此時兩腿略微發顫,隻是說道:“陛下裁定便可,亮自無意見。”
李世民卻道:“此人乃相父丞相府之參軍,又受相父軍令,當由相父定奪。”
諸葛亮卻不多說,隻是自次位站起身來,道:“違反軍令,陣前脫逃,依律當斬!”
馬謖聞言頓時大驚失色,當是淚如雨下,道:“丞相,饒某一命。”
諸葛亮卻不理會,隻是說道:“陛下,亮有一請,還望陛下成全。”
李世民迴道:“相父但言無妨。”
諸葛亮道:“此人乃亮所啟用,如今大敗虧輸,亦應當由亮親自掌刑。”
李世民道:“可。”
諸葛亮聞言,隨即抽出趙雲佩刀,怒斥道:“將馬謖押出帳外!”
魏延聞言大喜,道:“末將遵命。”於是一把將馬謖抓住,說道:“汝這乳子,怎知還有今日?”
此時馬謖早已不抱希望可以偷生,雖然還是心存恐懼,卻已平靜些許了,故而說道:“請丞相速斬某之頭顱,以報丞相大恩。”
諸葛亮卻不多說,隻是隨魏延一同走出門來,是時三軍將士皆聚於中軍大帳之外。
諸葛亮手持長刀,道:“幼常休要怪我。”
馬謖此時早已淚如雨下,再無求生欲望,隻是說道:“丞相大恩,謖無以為報,隻願來世再做丞相參軍。”
馬謖說完隨即禁閉雙目,再不出言。
眾將士放眼看去,隻見諸葛亮雙目緊閉,兩手微顫,是時刀光反射,略顯長刀鋒利。
諸葛亮猛地揮刀,隻見那馬謖頭顱瞬間滾落在地,致死未曾睜眼。
三軍將士無不大喜,心道此人終於身死。
正是:大江東去浪淘盡,風起雲碩馬不停。是有街亭奉大敗,揮淚斬盡兩代情。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書童下迴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