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內政快報


    劉備進漢中王的消息,很快傳至許都,傳至鄴城,傳至建鄴,傳遍天下每一個角落,眾人的反應也的不一。


    許都的漢帝劉協滿臉淒苦之色,想他堂堂大漢帝王,天下至尊,麵對逾越稱王的諸侯隻能聽之任之,這讓他百年之後有何臉麵去見列祖列宗。


    不過相比於曹操稱王,劉備稱王是有點逾越,但終究他姓劉是一家人,肉爛在鍋裏但總在鍋裏,這勉強算是個好消息,大漢終究不能亡在他手裏。


    和劉協的擺爛相比,曹操直接暴怒,因為劉備的逾越之舉,直接無視大漢朝廷的存在,這一點讓自詡大漢忠臣,自以為大漢正宗的曹操如何能忍,直接放話要盡起大軍剿滅逆賊。


    曹操如此憤怒,除了劉備的逾越之舉外,更多的還是惱怒劉備不守規矩,他進魏王之後,其實對劉備、孫權稱王也有所準備,畢竟都是鬥了十多年的老對手,怎能憑空弱人一頭。


    你劉備想稱王,就不能提前上表漢帝劉協麽,自己和劉協能不同意嗎,你劉備就那麽急不可待想稱王?,你看現在搞得多僵,讓他不得不出兵南征。


    不過就在曹操即將出兵,公子曹丕的中庶子司馬懿站了出來,他直言不諱的指出:


    今魏國剛立,此刻大興刀兵恐為不詳,另外中原內部不穩,強人叛亂不斷,邊地還有異族叩關,再加上益州有山川之固,荊州有江河之險,涼州正值隆冬,還有江東在側虎視眈眈,冒然興兵南征恐怕難有建樹,一旦再敗於劉備之手,魏國恐有傾覆之危。


    這番話讓曹操瞬間清醒,立刻下令停止征伐,並向司馬懿詢問對策。


    對於曹操的問策,司馬懿很明顯早有準備,不假思索的分析眼前的局勢:


    劉備、孫權雖結為聯盟看似牢不可摧,其實雙方早有嫌隙,荊州誘使江東之民,江東對荊州發起荊州之戰都佐證了這一點,再加上荊州的地理位置對江東來說更是如鯁在喉,一日不能拿下荊州,江東就一天不得安寧。


    所以,魏王可派出一能言善辯的使者,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孫權起兵攻伐荊州,再命鎮南將軍曹仁從襄樊出兵,憑荊州的幾萬兵馬定不能擋。


    為保荊州不失,劉備必定起益州、隴西地區、漢中之兵救援,而大王可從涼州、關中二地起兵取漢中、隴西地區,使劉備首尾不能相顧,屆時必敗無疑。


    司馬懿之言讓曹操對他刮目相看,更加重視司馬懿,並遷他為王府參軍,可出入魏王府參議軍事。


    司馬懿之策曹操並未采納,因為他覺得現在時機不對,畢竟漢中之戰以劉備大勝告終,此時兵鋒正勝,以他對孫權的了解恐怕難有所建樹。


    此策雖然不合時宜,但仍不失為一破敵良策,曹操將其牢記在心中,待時機至時,再給劉備致命一擊。


    至於現在嘛,大軍都已經集結完成了,本著來都來了的道理,他當然要去教訓教訓孫權,在打服他的同時也順便報合肥之仇。


    鼠輩,甚是惱人。


    ……


    對於劉備稱王,孫權除了有點興奮外,並沒有其他想法,作為三家最弱的一方,他真的希望曹、劉兩家為這事打起來,這樣江東才有機會崛起。


    不過對於稱王一事,江東目前分成兩派,隻想守著江東過安穩日子的江東集團他們並不希望孫權進吳王,因為他一旦進封吳王,就代表他們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必須得參與到爭霸中來。


    而剛剛覆滅山越,讓江東底蘊暴增的淮泗派,他們是支持孫權進吳王的,畢竟一個更有進取心的主公更符合他們的利益,淮泗地區他們誌在必得。


    兩派的紛紛擾擾,擾亂不了孫權那躁動的心,他好歹也是江東人主,能和曹操、劉備能平起平坐的人,如今他們二人先後稱王,他若再無動作豈不是憑空弱人一等,於是孫權就聯合淮泗集團,著手準備稱王事宜。


    當然,孫權有自知之明,他可不敢學劉備逾越稱王,一封由江東諸臣署名的勸進表,向鄴城、許都而去。


    不過孫權沒等到迴複,卻先等來了曹操的十萬大軍,無奈,孫權隻能領江東兵馬應之,在濡須口一帶屯兵對峙,第二次濡須之戰蓄勢待發。


    ……


    六月


    曹魏、孫吳在濡須鏖戰,季漢卻趁機在發展,在完成大賞後,魏延趁熱打鐵拿出三年計劃,並在計劃中做出重要指示。


    在未來三年,季漢應該將精力聚焦於內部發展,在幣製、賦稅上繼續深化改革,避免結構性財政危機。


    輕徭薄賦,鼓勵農桑,鼓勵發明創造,扶持士族、商人向工商業轉型,並積極解決一些困難,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鼓勵生育,以生育為榮。


    不允許非法借貸,不允許以借貸為由限製百姓自由,利息超過十一者視為違法,同時要求世家進一步解放人口。


    嚴明法紀,打擊山林盜匪,打擊官吏貪汙,打擊偷稅漏稅,稽查陳年舊案,不得讓任何犯罪者逍遙法外。


    ……


    六月中


    印務總署完成《蜀律》的印刷工作,並在印刷途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很快,活字印刷就取得重大進展,並在法正、許靖二人的配合下第一本用作教育的書籍《急就篇》,正在緊鑼密鼓的印製中。


    同時,在魏延的指導下,眾多經義大家、博士、夫子等開始編撰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不過難度有點太大,估計沒個幾年年休想編撰成功。


    ……


    六月末


    有關新軍的擴軍計劃,魏延終於拿出了章程,在取得劉備的同意後,隨即下發各府衙,並在季漢疆域開始大規模征兵。


    征兵之前,魏延先是談論了魏武卒為何能橫掃六國,魏國為何能為春秋戰國五霸之一,明裏暗裏表達出要效仿魏武卒編練出一支新軍的意思,對此眾將並無異議,左右不過幾萬人馬而已。


    再說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他們也想見識見識。


    考慮到直接募兵有些不妥,人員良莠不齊不說,對後勤的壓力也太大了,所以退而求其次,先募集合格的百姓為新軍,在經過簡單的訓練後再進行選拔,編練出三萬玄甲重步兵,兩萬神策輕步兵。


    玄甲重步兵,全身著重甲(鐵胄、護頸、護臂、護腿等),身披罩袍避風沙雨雪,負長短兵器、盾牌,弩機箭矢、物資補給等,綜合單兵負重可達一百二十斤(三十公斤)。


    玄甲重步兵的負重,已經遠遠超過魏武卒,加上甲胄、兵戈比當時的和更堅固、更鋒利,隻要能成軍戰鬥力定能淩駕魏武卒之上,因此,玄甲重步兵對兵員素質要求極高。


    神策輕步兵,主要作戰地域定在南方叢林、北方山地等,為山地部隊,全身著皮甲、皮盔,身負環手刀、弩機箭矢、補給物資等,綜合負重五十餘斤(十五公斤)。


    鑒於此,魏延在募兵令中對新軍選拔提出要求,身長七尺餘、力大如牛、日能食鬥者,能身負五十餘斤一日急行軍過百裏者,以上皆可入新軍營參加訓練。


    待新軍集訓三個月後,會在全軍進行選拔,注意,這裏指的是整個季漢上下二十萬大軍,不止六萬新募的大軍,新軍會在選拔完後留下兩萬神策軍,餘者皆充入其他荊州軍。


    一旦通過選拔,福利也是獨一無二的。


    入選玄甲重步兵的士兵,由國家負責一切軍中所需,按軍階每月發放俸祿,免除直係親屬的徭賦租稅,還會獎勵田宅房產,家屬也會晉升為軍屬,可以受到地方府衙的照顧,在教育、醫療等方麵都擁有一定的優先權。


    當然,為了保持戰鬥力玄甲軍的軍規也是極其嚴格,一切行動必須聽指揮,若有違反嚴懲不貸。


    同時,玄甲軍的軍功獎勵也借鑒魏武卒,一旦立下大功自己不但會得到提拔升職,連家人都會得到獎賞。


    正所謂:一人立功,全家光榮


    在募兵令的最後,魏延強調本次募兵範圍是所有大漢子民,還包括流民、奴隸、異族、罪犯等都可以報名,一旦入選玄甲軍立刻恢複身份任何人不得阻攔。


    隨著募兵令的下發,整個季漢上下都沸騰了,玄甲軍的待遇太好了,好的他們都不敢相信,但在漢中王、治粟內史、尚書令、荊州牧等人的印璽是那麽的耀眼,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短短一個月時間,設立在成都、長沙、下辯、江陵、漢中、朱提的六座新軍兵營,優中選優很快便完成一萬人的定額,隨後立即停止募兵。


    落選者非常失落,不過在聽說未來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後,他們暗自下定決心,以後家裏的農活自己全包了,不為什麽,就為鍛煉身體罷了。


    對於軍中士卒而言,更是興奮的不能自已。


    他們雖然為軍卒,但大部分都是放下農具的農民,戰時為兵,平時為農,除了在戰時能吃飽外,其他時候能不能吃飽,還得看屯田的成果,至於由國家負責軍中所需他們從來沒想過。


    至於甲胄、兵戈、弩機這些玩意兒,他們在看軍中倒是見過,不過都是將軍的親兵、部屬所用,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至於俸祿,這玩意咱們漢軍曆來沒有,不都是在戰場上自己繳獲麽,運氣不錯能撿點好東西,運氣差點的被人捅一刀都很常見。


    更別說免除一家賦稅,獎勵田產,妻兒老小受到照顧,子女還能入學,甚至軍功還能共享,這可讓他們大開眼界啊。


    為了未來美好的生活,有上進心的軍士們,不管是普通士卒,還是軍中將校的親兵、部屬,甚至連一些基層小校們,都不約而同的來到校場中鍛煉。


    改變未來的機會就在眼前,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


    七月下旬


    魏延放下手事務,親自來到洋縣鋼鐵廠、軍械所視察,看著從鐵礦石變成一塊塊鐵錠,而後鐵錠經過無數道工序,變成一塊薄薄的甲片,再通過水利鑽孔機,鑽上八個圓孔,一塊紮甲所需的甲片就製作好了。


    在洋縣生產的甲片,大多不會在這裏編製成甲胄,而是會塗滿油脂運往後方,例如蜀郡、廣漢、長沙郡等人員密集地區,畢竟編製紮甲難度不大,婦人都可以參與,但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參與,而人力恰恰是漢中所稀缺的。


    結束洋縣之行,魏延又來到石泉,在這裏種植著趙雲從隴西郡送來的棉花種子,經過農人半年的精心照料,棉花終於開花結果了,看著一朵朵潔白的棉花,在微風中緩緩搖曳,魏延的心也跟著搖曳。


    幾天後


    農人們先將棉花收獲,再將千餘顆種子收集存放,而後將不到十斤的棉花攤開,再背上一個奇怪的工具,並在棉花上彈起來,舞動的弦在棉花上彈跳,使棉花變得鬆軟無比。


    處理完棉花後,心靈手巧的婦人拿出針線上前,縫製出一件奇醜無比的棉衣,和一床略顯單薄的棉被,醜不醜不重要管用就行。


    隻要劉備在冬天感受到棉花的溫暖後,相信他一定會同意他在漢中建立棉花種植基地,以及遷移異族充實漢中的提議,畢竟沒有人會和棉花過不去的。


    離開之前,魏延任命為首的農人王戶為典農校尉,並留下一團棉花,讓婦人們想辦法將其紡織成棉線,隻要能紡出棉線,棉花的應用範圍將大大提高。


    ……


    八月末


    魏延一行人來到南中,視察位於朱提郡的鋼鐵冶煉廠、焦煤製造廠、水利鍛壓廠等工廠,當然,這隻是名頭叫的響罷了,究其根本不過幾個小作坊。


    自宋星燒製出焦煤後,停滯的南中鐵礦終於迎來了生機,焦煤在高爐內堆積燃燒產生兩千多度的高溫,經過長時間的煆燒後,難以冶煉的礦石終於開始屈服,再經過無數道工序後,變為可進一步加工的鐵錠。


    盡管宋星找到了冶煉方法,但產量依舊不高,甚至不及洋縣的十之一二,不過兩地鋼鐵的質量卻恰恰相反,南中鐵礦生產的刀劍,明顯要更堅固、更鋒利、更耐腐蝕一些。


    受限於鋼鐵產量,因此南中匠作坊並不會生產甲片,而是根據魏延的指示,在鑄造研發一種新的兵器,目前進展不錯樣品都快試製出來,隻要能通過檢驗就可大規模生產鍛造。


    離開南中前,魏延還去了一趟水利鍛壓廠,在這裏宋星帶領著工匠團隊研發板甲,不過看進展十分緩慢,每個五六年估計很難。


    板甲鍛造不難,工匠們已經用手工打造出一件,在各方麵性能測試中,明顯要優於普通紮甲,不過量產型的板甲質量就十分堪憂,綜合性能甚至不如紮甲的一半,因此量產型板甲的性能,還不及紮甲的一半。


    眾所周知


    軍械是一種消耗品,在戰場上會損壞、保養不到位也會損壞,若軍械不具備量產條件,就算再優秀又如何,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十月


    魏延迴到成都沒幾天,就又進入工作狀態。


    首先按照劉備的意思,把親衛營拆分成十隊,而後持手令前往各軍主持選拔公務,務必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杜絕以次充好,冒名頂替的情況發生。


    考慮到玄甲、神策、龍驤成立後,對後勤也是極大的考驗,為以防萬一,劉備打算停掉糧食出口貿易,這一點得到三架馬車的一致同意,因為蔗糖量產在即,和蔗糖銷售的利潤比起來,糧食貿易頂多算錦上添花。


    最後,劉備確定了第一批種植甘蔗的士族,代表宗室、革新勢力的糜家,代表荊州勢力的黃家,代表益州勢力的董家,他們將在明年一月初,在典農中郎將李誌手中領取甘蔗種子或根莖,前往南中地區種植。


    他們三家的共同點,就是都上貢了巨額的黃金、白銀,並且遵從了魏延的號召,主動交出家族藏匿的人口,並拿出土地以市場價賣給府衙,而剩下的土地都是雇傭百姓們來耕種,不再像以前奴役他們。


    同時,魏延也強調種植甘蔗時嚴禁占用耕地,因為李誌這個大聰明把所有土地全部種上甘蔗,導致秋收時所有人麵麵相覷,他們明天吃什麽?。


    看來李誌一點也不理智啊。


    目前從三家透露的消息看,南中總督府會嚴查甘蔗種植,嚴查占用耕地,不許奴役漢人勞作,參與勞作的漢人必須登記造冊。


    至於異族沒有明說,但從魏延對異族的態度看,恐怕十有八九不會管。


    甘蔗種植的要求如此嚴苛,引起益州本土士族的不滿,土地和人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豈能拱手讓人?。


    但蔗糖的利潤他們又眼饞,於是很多士族串聯在一起,打算向劉備施壓。


    如今甘蔗有了,棉花有了,海鹽也快有了,再加上金、銀正抓緊從民間收集,一枚枚象征著財富的金幣、銀幣也正在鑄造,並在府庫裏慢慢堆積。


    這就意味著,魏延規劃的經濟建設、幣製改革已經初見成效,現在隻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同時他也可放下治粟內史的位置,讓伊籍來接替。


    至於魏延嘛,他要在隴西地區大顯身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魏延不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一隻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一隻狸花貓並收藏這個魏延不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