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軍議(6k 求首訂~)
自楊鬆服軟後,魏延一身勁無處施展,隻能一邊感歎漢中世家的軟弱,一邊將精力放到戰事上來。
目前在正麵戰場上,曹操雖然先後兩次分兵,但仍有十五萬餘的曹軍精銳,屯駐於關中的陳倉、郿縣,以及三輔一帶的周至、長安二地,隨時準備對漢中發起進攻。
而漢中一方,盡管劉備、張魯兩家合兵,正麵戰場的總兵力已達八萬餘,作為防守方來說,這些兵力綽綽有餘,但不要忽略了兵員素質、裝備的差距。
曹操南征北戰多年,麾下軍隊盡是久經沙場之輩,都是從死人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以一敵二,以一敵三,對他們來說司空見慣。
而更重要的是,隨著曹操對中原的掌控加深,以及放緩對世家的打壓,一些被世家藏匿的工匠,也被曹操逐漸集中,重啟因戰亂而停滯很久的采礦、冶鐵工業。
隨著冶鐵工業的恢複,對曹軍整體的戰力提升是極大的,從目前搜集的情報來看,曹軍精銳部隊已經開始換裝鐵甲,並且隨時間的推移,鐵甲的占有率上升得很快。
至於其他步卒,也不是身著布衣作戰,而是人均皮甲,還記得白狼山之戰麽,那一戰幾乎打斷了烏桓的脊梁,同時掠奪了他們百年的積累,繳獲的牛羊數以百萬計,自然而然的,在一線作戰部隊,曹軍的皮甲普及率非常的高。
可以這麽說,曹軍此次西征漢中,恐怕連夥夫都有件皮甲穿,畢竟北方寒冷,皮甲也是上好禦寒衣物。
而作為對手的漢中聯軍,就有點不忍直視,盡是歪瓜裂棗,除了魏延帳下的魏則軍、王芝軍、馬謖軍三軍還能看,其餘全是布衣,連連皮甲都沒有,特別是漢中軍,如果不是有統一的紅色頭巾,他還以為黃巾複起了呢。
至於魏延帳下的三軍,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除了魏則軍三千兵馬甲胄齊全外,像王芝軍、馬謖軍二軍,披甲率還不足一成,能脫穎而出,全靠同行襯托。
這也不能怪誰,主要沒時間去開采鐵礦,自然,也就沒原材料來冶煉鋼鐵,從而自主鑄造甲胄。
至於他們身上的甲胄,還是用賣糧所得的銀錢,同江東、走私商人、北方世家購買的鐵礦石,用來提升冶煉技術的同時,順便製成甲胄的。
所以,有的用就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
就目前雙方的實力對此,讓所有人都頭疼不已,到底要怎樣,才能帶領這群烏合之眾,擊退曹操的精兵強將呢。
魏延一邊苦思對敵之策,一邊和馬謖、伊籍一起,協助法正處理不斷匯集而來的情報,隨著情報被整理出來,也解開了魏延不少的疑惑。
之前魏延一直懷疑,為何都二月中旬了,曹軍還停滯不前,一點進攻的跡象都沒有,魏延甚至一度懷疑曹操在醞釀什麽陰謀,現在看來是他多慮了。
由於小冰河時期的侵襲,讓北方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冬季也變得更長,相對應的,河流解凍的速度也就更加緩慢,走陸路運輸糧草損耗率又高,以北方目前的狀況,肯定是不會使用的,隻有借助水運來降低損耗,才是最憂解。
所以,河流尚未完全解凍,以及部分軍械尚未送來,各種因素的綜合下,才讓曹操暫緩進攻積蓄實力,很明顯,曹操是抱著一戰而定的想法來的。
同時,魏延也從這一封情報中,好像嗅到了一絲戰機,或許能讓聯軍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反敗為勝。
魏延立刻將想法告訴堂內的馬謖、法正、伊籍三人,在得到眾人的肯定後,魏延幹勁更足了,隨即和馬謖製定出初步計劃,並同眾人一起討論,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下午
在四人的通力合作下,一份漢中之戰的計劃書成型,而後魏延將此計劃交給傅肜,讓其跑一趟五丁關,將此計劃交給劉備後,然後速速返迴南鄭聽令。
對於這個義陽小老鄉,魏延抱有非常大的好感,在他領兵入漢中時,特地從劉備麾下要了過來,就單單那一句: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就注定傅肜的未來,比很多人都要廣闊。
最後,魏延讓人去通知漢中所有文武,於明日早上在營中舉行軍議,並強調所有人都可以參加。
……
翌日
南鄭,輜重營
本次舉行的軍議,幾乎沒有任何的掩飾,不管你是誰,隻要你是漢中官員,都可以來參與,因為魏延對抗曹操的策略,乃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根本不需要任何掩飾。
不一會兒,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望著上首的魏延,看他有何對敵良策。
“孝直,先同諸位講講曹軍目前的動態,好讓大家心裏有個底”
見人來的差不多,魏延示意法正開始。
“諾”
“諸位將軍,通過收集的情報分析,情報參謀部得出結論,曹軍正麵主力分為兩個集團,即依托於渭水為補給線,屯駐在陳倉、郿縣的曹操主力集團,以及屯駐三輔、長安的夏侯淵奇兵集團。
另外,還有由曹洪率領的隴西集團,正在向西涼進軍,但此處戰場與正麵戰場無關,可先擱置一旁再議”
參謀部,是魏延就本次漢中之戰,借鑒現代作戰的參謀體係而成立的。
集情報收集、信息傳遞、物資轉運、戰術製定等功能,當然,魏延搞起來的參謀部,肯定不能和現代相比,但對目前的大漢來說,無疑是先進的、耳目一新、具有裏程碑式的。
目前參謀部裏人不多,魏延自領參謀長,負責統籌規劃,總覽全局。
馬謖為作戰部參謀:主要負責戰術、戰略的製定,同時也要負責戰術實施。
法正為情報部參謀:負責情報的收集、分析、傳遞等工作,也要配合作戰參謀,負責製定戰術、戰略。
伊籍為後勤部參謀,此次將他從成都調來,主要負責糧秣、軍械等物資的生產、收集、轉運工作,以保障大軍後勤供應正常
當然,二級參謀部也不是單打獨鬥的,像楊鬆就在後勤部,閻圃就在情報部,還有其他的文官,就不一一贅述了。
正所謂:兵者,國家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魏延認為,將此大事交付於一人之手,早晚會出禍患,秉承著這個理念,魏延才創立了參謀部,畢竟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嘛。
就拿本次漢中之戰來說,要不是將所有情報集中,魏延他們也不會發現,曹軍正被後勤、以及內部動搖所困擾。
“曹操主力集團,有精銳步卒十二萬,精銳騎兵萬餘,目前騎兵集團已經離開陳倉,且去向不明,但根據情報推算,應該在上邽、下辯一帶。
步兵集團被曹操一分為二,分別在陳倉道的終點陳倉、褒斜道的終點郿縣兩處駐紮,從目前曹軍的態勢看,他們應該會沿陳倉道、褒斜道進軍,先攻破陽平關,後取南鄭,結束漢中之戰。
夏侯淵集團為奇兵,共有曹軍兵馬三萬餘,皆由西涼、南方士卒組成,善於山地作戰,夏侯惇與夏侯淵分領,分駐紮於周至、長安二地,進攻路線應是沿著儻駱道、子午道進攻,直擊漢中西鄉、石泉二地,對南鄭、陽平關形成大包圍。
但從情報來看,目前漢中之戰的後勤保障工作,都是夏侯惇在負責,所以此路曹軍名義上是夏侯兄弟節製,其實是夏侯淵一人”
法正侃侃而談,對於曹軍的進攻路線早就了然於心,陳倉道、褒斜道較為寬敞,適合糧車通過,補給方便,適合主力行軍。
儻駱道、子午道道路狹窄,又多棧道,無法用糧車運輸物資,隻能通過人力背負搬運,而且棧道容易被破壞,後勤有被斷的風險,所以隻能為奇兵,策應正麵戰場,牽製漢中的精力。
同時,參謀部的威力開始逐漸顯露,僅通過情報分析,就能得出奇兵主帥,實在是意外之喜啊。
……
聽完曹軍的概況,帳內文武臉色各異,特別是閻圃,那一臉的幽怨是個人都看得出:
明明有更好的選擇,主公你偏偏選擇最差的,真是害苦我了啊。
……
“諸位,曹軍勢大,又從四路古道同時進逼漢中,如果我們分兵去一一防守,恐怕就落入曹軍的圈套了。
所以,經參謀部研究決定,為了集中精力應對曹操主力,不至於被曹軍一一擊破,我們決定放棄防守儻駱道、子午道,在西鄉、石泉二地駐防重兵,一旦夏侯淵躥入漢中,可依靠堅城防禦”
魏延話音一落,帳內嘈雜聲頓起,就連參謀部的佐官楊鬆、閻圃二人也不例外,因為此策是他和馬謖、法正、伊籍四人製定的,其他人並不知道。
“魏……”
“爾等勿要多問,此事自有我等決斷,這隻是一個通知,而不是征求爾等的意見,另外此事乃軍事機密,擅自打聽者,格殺勿論!。
曹操生性殘暴,其麾下曹軍也同樣如此,徐州、彭城二地的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為保漢中百姓安全,避免慘案再次發生,經參謀部商議決定,將西鄉、石泉一帶的百姓,攏共計二萬五千餘戶,約十萬餘人,全部西遷至南鄭,或者南遷至成都、長沙二地。
此命令從明日生效,接下來的時間,太守府、縣府、各地士族必須竭盡全力的協助參謀部,完成對百姓撤離,若有異議、怠慢者,待漢中之戰結束,再做統一處理。”
魏延將閻圃到嘴的話打斷,放棄西鄉、石泉一帶,是參謀部為夏侯淵設下的陷阱,希望他能喜歡。
“我等遵命”
魏延都這麽說了,他們雖然百般不願,但又能怎麽辦,形勢比人強,除了遵從外別無他法。
“嗬嗬,諸位還請放心,遷移百姓所耗物資,皆由荊、益州二州來負責,我們會按照人頭來發放,伱等隻需要聽從指揮即可。
另外,將百姓遷至南鄭後,是否願意繼續南遷至成都、長沙,必須由百姓自行決定,任何人不得強迫,或者從中阻攔,違者以通敵罪論處!”
魏延特意在人頭兩字上加重了語氣,其中蘊含的意思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懂,但看楊鬆的臉色他一定是聽懂了。
至於遷移百姓耗費的錢糧,會不會影響到軍資補給,這點倒不用擔心,因為參謀部私下已經傳出消息,益州軍將會在漢中,以每斛五百錢的價格,無限製收購糧秣。
隨著降雨減少,幹旱加劇,各地的糧食產量都受到了影響,但荊州還好,畢竟魏延、諸葛亮都酷愛基建,水利設施到處都是,所以荊州的仍然是糧食出口第一大洲。
但價格還是在緩慢上行,目前荊州糧價已升至百錢一斛,益州糧價已升至一百五十錢一斛,魏延對此也沒什麽表示,畢竟這是供需關係變化,而導致的價格上漲,說明荊州已經走上正軌,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而漢中收購的價格,與出口江東的價格一般無二,隻是出口江東要許可證,目前隻有糜家才有,所有人隻能幹看著流口水。
現在好了,漢中以同樣的價格收購,雖然利潤沒出口那麽大,但賺個一倍不成問題,相信荊、益二州的世家、豪族、商人,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言歸正傳
“至於正麵戰場,諸位更不用擔心。
在下自認為軍略過人,當初僅以七千兵馬屯駐通城,略施瞞天過海之計,便讓孫仲謀、周公瑾、魯子敬等人寢食難安,四處調集大軍集結艾縣,而後更是被迫將治所遷往建鄴。
而後隨主公入蜀抗曹,不料那劉璋聽信小人之言,背信棄義,遣人在中秋宴會上行刺,我等無奈之下,隻能憤起反擊,以保全身家性命。
這才有了三月取蜀中、六月平巴郡,一年定益州,二年取南中等等,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劉璋陷我等於不義之地啊。
前者我有兵僅七千,江東三萬兵馬畏我如蛇蠍;
後者我有兵不過三萬,我視益州十萬大軍如無物。
現在我有精兵八萬餘,戰將上百、智謀之士更是數不勝數,先有天時相助,後有地利之險,今又有軍民齊心,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等之手。
區區二十萬曹軍而已,我視之如草芥,略施小計即可定矣!”
魏延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盡往自己臉上貼金,但他麵不改色心不跳,甚至到最後還咋咋嘴,還有點意猶未盡。
魏延話音一落,整個軍帳內安靜得可怕,漢中、益州的文武看魏延的目光,仿佛在看神仙,但他們又挑不出什麽刺,畢竟這都是事實啊,當然,除了發起益州之戰的理由。
看魏延如此自信,所有人的心思都活躍了起來,對啊,他們怎麽把魏延給忘了,這位可是以軍略名滿天下的啊,說不定真有應對之法呢。
“幼常”
“諾”
魏延示意馬謖來說,畢竟剛誇下海口,現在又這般行事,他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諸位,經參謀部反複研究,認為我軍雖有八萬兵馬,但與曹軍相比,仍具有較大劣勢,而且兩軍剛剛合兵一處,在後勤補給、情報傳遞、戰術指揮上,仍存在有諸多問題。
為避免發生意外,導致留下漏洞,讓曹軍有機可乘,所以經參謀部研究決定,我們以守代攻,以銼曹軍銳氣!”
嗯?!!!
馬謖話音一落,軍帳內就嘈雜起來,就這,我褲子都脫了,你魏延不會就給我們看這個吧。
說得倒是好聽,以守代攻,說白了,就是做縮頭烏龜,依靠關牆據守而已,就這種戰術隨便找一個小孩都知道,這還要你說!。
魏延,也不過如此!
對帳內的嘈雜聲置若罔聞,馬謖繼續說道:
“鑒於陳倉道、褒斜道狹窄的地形,參謀部決定實施“結硬寨,打呆仗”的戰略方針,利用險峻的地勢,惡劣的天象,來拖延曹軍的進軍步伐。
具體戰略如下,在陳倉道、褒斜道上,計劃每間隔五裏結寨,每間隔十裏修關隘,每間隔二十裏築要塞,利用硬寨、關隘、要塞來節節抵抗,銼曹軍銳氣。
而且受限於地形的緣故,曹軍就算有十餘萬大軍,也不能全部展開,每次參與進攻的軍士,多不過數千,少隻有數百,對於防守方來說,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經過我們估算,曹軍就算打通了陳倉道、褒斜道,兵臨陽平關之下,也要到仲夏時節,而到了仲夏時節,秦嶺山脈內多發暴雨,導致山洪泛濫,其後勤補給一定會受影響。
屆時,曹軍人困馬乏,軍中缺糧,士氣必定低沉,我等就可尋找戰機,伺機反擊,大破曹操,北定中原!”
這就是魏延苦思的辦法,正麵和曹操打對攻,隻有死路一條,那麽利用秦嶺多變的天氣,利用險峻的地勢,再加上荊、益二州完備的後勤保障體係,和曹操打一場相持戰。
隻要將戰事拖下去,拖到仲夏時節、更甚者拖到入冬時分,屆時天氣轉涼,北方河流凍結,曹軍糧秣轉運困難,而這就是魏延反擊的機會。
再次重申一點,這不是慫,這叫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乃堂堂正正的兵法。
曹操後勤一直是個問題,雖然夏侯惇一直在種地,但奈何小冰河時期來臨,各地降水都在減少,相應的糧食產量也在降低。
加上中原世家頻繁作亂,許都的皇帝偶爾出來蹦躂幾下,一度讓曹操頭疼不已,為減少內鬥,曹操被迫放緩對世家的打壓,這才讓中原略微安定,但劉備的崛起,讓一些心存大漢的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
還有徐州的臧霸,名義上是屬於曹操,但實際就是個土皇帝,割據一方,時常聽宣不聽調,讓曹操始終心有顧忌。
綜合以上的原因,參謀部一致認為,防守就是最好策略,時間就是最好的幫手,拖得越久,曹操後勤壓力就越大;時間拖得越久,許都的皇帝又會有小動作;時間拖得越久,類似臧霸之類的野心家,舉旗起義的幾率就更大。
……
“魏別駕,不是在下有意見,此策雖好,但如今曹軍兵臨城下,進攻在即,我們好像沒有時間,去修築營寨、關隘、要塞。
萬一曹操突破散關,防禦體係尚未構建完成,恐怕曹軍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打通陳倉道,奪取陽平關,屆時南鄭危矣,漢中危矣。
在下覺得與其冒險,不如繼續加強散關、陽平關、南鄭等地的防禦,曹操一旦久攻不下,必迴露出破綻,屆時我們趁機反擊,豈不美哉!”
閻圃還是第一個反對,他對防禦的策略沒意見,敵強我弱,依靠關隘、要塞來防守,本就是上上之選。
可修建這麽多的工事,先不說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就單單從時間來看,他們好像來不及了。
“閻祭酒所言再理,但你所憂慮之事,我等早有解決辦法,定能在曹軍攻破散關前,構築起初步的防禦關隘”
魏延的信心不是別的,正是從綿竹起運,如今已經抵達五丁關的水泥,隻要有這玩意兒,用它來做粘合劑,前幾座營寨要不了幾天就能成型,加之散關還在手上,時間肯定來得及。
至於水泥,說實話,這還是個意外之喜,原本成立石灰廠時,魏延認為產量不會太高,能供應造紙廠就不錯了,便將水泥的製作工藝留了下來,自己則返迴成都處理政務,後麵也就沒再關注。
可沒想到,石灰廠投產兩個月後,產能直接翻倍,倉庫裏堆積了大量的石灰石,為避免下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工匠們隻能依樣畫葫蘆,試著生產水泥。
隻能說涪城大營的俘虜們,幹起活來真不要命啊。
水泥的生產工藝也不複雜,有魏延的提點,再加上工匠們反複的摸索,在去年年末,第一筐粗製濫造的水泥就被生產下線,目前產量還不錯。
原本魏延打算拿來修路的,後來考慮到漢中之戰,可能會築城防守,所以就調集了一批水泥,現如今已抵達漢中。
“我再強調一遍,本次軍議不是協商,而是告知,還望諸位竭力配合,共同抗曹!”
他們隻有二十天的時間,沒時間在這裏扯皮,能早一天開工,就能多修一座營寨,防守的把握就更大。
“諾”
謝謝大家訂閱~
自楊鬆服軟後,魏延一身勁無處施展,隻能一邊感歎漢中世家的軟弱,一邊將精力放到戰事上來。
目前在正麵戰場上,曹操雖然先後兩次分兵,但仍有十五萬餘的曹軍精銳,屯駐於關中的陳倉、郿縣,以及三輔一帶的周至、長安二地,隨時準備對漢中發起進攻。
而漢中一方,盡管劉備、張魯兩家合兵,正麵戰場的總兵力已達八萬餘,作為防守方來說,這些兵力綽綽有餘,但不要忽略了兵員素質、裝備的差距。
曹操南征北戰多年,麾下軍隊盡是久經沙場之輩,都是從死人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以一敵二,以一敵三,對他們來說司空見慣。
而更重要的是,隨著曹操對中原的掌控加深,以及放緩對世家的打壓,一些被世家藏匿的工匠,也被曹操逐漸集中,重啟因戰亂而停滯很久的采礦、冶鐵工業。
隨著冶鐵工業的恢複,對曹軍整體的戰力提升是極大的,從目前搜集的情報來看,曹軍精銳部隊已經開始換裝鐵甲,並且隨時間的推移,鐵甲的占有率上升得很快。
至於其他步卒,也不是身著布衣作戰,而是人均皮甲,還記得白狼山之戰麽,那一戰幾乎打斷了烏桓的脊梁,同時掠奪了他們百年的積累,繳獲的牛羊數以百萬計,自然而然的,在一線作戰部隊,曹軍的皮甲普及率非常的高。
可以這麽說,曹軍此次西征漢中,恐怕連夥夫都有件皮甲穿,畢竟北方寒冷,皮甲也是上好禦寒衣物。
而作為對手的漢中聯軍,就有點不忍直視,盡是歪瓜裂棗,除了魏延帳下的魏則軍、王芝軍、馬謖軍三軍還能看,其餘全是布衣,連連皮甲都沒有,特別是漢中軍,如果不是有統一的紅色頭巾,他還以為黃巾複起了呢。
至於魏延帳下的三軍,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除了魏則軍三千兵馬甲胄齊全外,像王芝軍、馬謖軍二軍,披甲率還不足一成,能脫穎而出,全靠同行襯托。
這也不能怪誰,主要沒時間去開采鐵礦,自然,也就沒原材料來冶煉鋼鐵,從而自主鑄造甲胄。
至於他們身上的甲胄,還是用賣糧所得的銀錢,同江東、走私商人、北方世家購買的鐵礦石,用來提升冶煉技術的同時,順便製成甲胄的。
所以,有的用就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
就目前雙方的實力對此,讓所有人都頭疼不已,到底要怎樣,才能帶領這群烏合之眾,擊退曹操的精兵強將呢。
魏延一邊苦思對敵之策,一邊和馬謖、伊籍一起,協助法正處理不斷匯集而來的情報,隨著情報被整理出來,也解開了魏延不少的疑惑。
之前魏延一直懷疑,為何都二月中旬了,曹軍還停滯不前,一點進攻的跡象都沒有,魏延甚至一度懷疑曹操在醞釀什麽陰謀,現在看來是他多慮了。
由於小冰河時期的侵襲,讓北方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冬季也變得更長,相對應的,河流解凍的速度也就更加緩慢,走陸路運輸糧草損耗率又高,以北方目前的狀況,肯定是不會使用的,隻有借助水運來降低損耗,才是最憂解。
所以,河流尚未完全解凍,以及部分軍械尚未送來,各種因素的綜合下,才讓曹操暫緩進攻積蓄實力,很明顯,曹操是抱著一戰而定的想法來的。
同時,魏延也從這一封情報中,好像嗅到了一絲戰機,或許能讓聯軍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反敗為勝。
魏延立刻將想法告訴堂內的馬謖、法正、伊籍三人,在得到眾人的肯定後,魏延幹勁更足了,隨即和馬謖製定出初步計劃,並同眾人一起討論,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下午
在四人的通力合作下,一份漢中之戰的計劃書成型,而後魏延將此計劃交給傅肜,讓其跑一趟五丁關,將此計劃交給劉備後,然後速速返迴南鄭聽令。
對於這個義陽小老鄉,魏延抱有非常大的好感,在他領兵入漢中時,特地從劉備麾下要了過來,就單單那一句: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就注定傅肜的未來,比很多人都要廣闊。
最後,魏延讓人去通知漢中所有文武,於明日早上在營中舉行軍議,並強調所有人都可以參加。
……
翌日
南鄭,輜重營
本次舉行的軍議,幾乎沒有任何的掩飾,不管你是誰,隻要你是漢中官員,都可以來參與,因為魏延對抗曹操的策略,乃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根本不需要任何掩飾。
不一會兒,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望著上首的魏延,看他有何對敵良策。
“孝直,先同諸位講講曹軍目前的動態,好讓大家心裏有個底”
見人來的差不多,魏延示意法正開始。
“諾”
“諸位將軍,通過收集的情報分析,情報參謀部得出結論,曹軍正麵主力分為兩個集團,即依托於渭水為補給線,屯駐在陳倉、郿縣的曹操主力集團,以及屯駐三輔、長安的夏侯淵奇兵集團。
另外,還有由曹洪率領的隴西集團,正在向西涼進軍,但此處戰場與正麵戰場無關,可先擱置一旁再議”
參謀部,是魏延就本次漢中之戰,借鑒現代作戰的參謀體係而成立的。
集情報收集、信息傳遞、物資轉運、戰術製定等功能,當然,魏延搞起來的參謀部,肯定不能和現代相比,但對目前的大漢來說,無疑是先進的、耳目一新、具有裏程碑式的。
目前參謀部裏人不多,魏延自領參謀長,負責統籌規劃,總覽全局。
馬謖為作戰部參謀:主要負責戰術、戰略的製定,同時也要負責戰術實施。
法正為情報部參謀:負責情報的收集、分析、傳遞等工作,也要配合作戰參謀,負責製定戰術、戰略。
伊籍為後勤部參謀,此次將他從成都調來,主要負責糧秣、軍械等物資的生產、收集、轉運工作,以保障大軍後勤供應正常
當然,二級參謀部也不是單打獨鬥的,像楊鬆就在後勤部,閻圃就在情報部,還有其他的文官,就不一一贅述了。
正所謂:兵者,國家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魏延認為,將此大事交付於一人之手,早晚會出禍患,秉承著這個理念,魏延才創立了參謀部,畢竟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嘛。
就拿本次漢中之戰來說,要不是將所有情報集中,魏延他們也不會發現,曹軍正被後勤、以及內部動搖所困擾。
“曹操主力集團,有精銳步卒十二萬,精銳騎兵萬餘,目前騎兵集團已經離開陳倉,且去向不明,但根據情報推算,應該在上邽、下辯一帶。
步兵集團被曹操一分為二,分別在陳倉道的終點陳倉、褒斜道的終點郿縣兩處駐紮,從目前曹軍的態勢看,他們應該會沿陳倉道、褒斜道進軍,先攻破陽平關,後取南鄭,結束漢中之戰。
夏侯淵集團為奇兵,共有曹軍兵馬三萬餘,皆由西涼、南方士卒組成,善於山地作戰,夏侯惇與夏侯淵分領,分駐紮於周至、長安二地,進攻路線應是沿著儻駱道、子午道進攻,直擊漢中西鄉、石泉二地,對南鄭、陽平關形成大包圍。
但從情報來看,目前漢中之戰的後勤保障工作,都是夏侯惇在負責,所以此路曹軍名義上是夏侯兄弟節製,其實是夏侯淵一人”
法正侃侃而談,對於曹軍的進攻路線早就了然於心,陳倉道、褒斜道較為寬敞,適合糧車通過,補給方便,適合主力行軍。
儻駱道、子午道道路狹窄,又多棧道,無法用糧車運輸物資,隻能通過人力背負搬運,而且棧道容易被破壞,後勤有被斷的風險,所以隻能為奇兵,策應正麵戰場,牽製漢中的精力。
同時,參謀部的威力開始逐漸顯露,僅通過情報分析,就能得出奇兵主帥,實在是意外之喜啊。
……
聽完曹軍的概況,帳內文武臉色各異,特別是閻圃,那一臉的幽怨是個人都看得出:
明明有更好的選擇,主公你偏偏選擇最差的,真是害苦我了啊。
……
“諸位,曹軍勢大,又從四路古道同時進逼漢中,如果我們分兵去一一防守,恐怕就落入曹軍的圈套了。
所以,經參謀部研究決定,為了集中精力應對曹操主力,不至於被曹軍一一擊破,我們決定放棄防守儻駱道、子午道,在西鄉、石泉二地駐防重兵,一旦夏侯淵躥入漢中,可依靠堅城防禦”
魏延話音一落,帳內嘈雜聲頓起,就連參謀部的佐官楊鬆、閻圃二人也不例外,因為此策是他和馬謖、法正、伊籍四人製定的,其他人並不知道。
“魏……”
“爾等勿要多問,此事自有我等決斷,這隻是一個通知,而不是征求爾等的意見,另外此事乃軍事機密,擅自打聽者,格殺勿論!。
曹操生性殘暴,其麾下曹軍也同樣如此,徐州、彭城二地的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為保漢中百姓安全,避免慘案再次發生,經參謀部商議決定,將西鄉、石泉一帶的百姓,攏共計二萬五千餘戶,約十萬餘人,全部西遷至南鄭,或者南遷至成都、長沙二地。
此命令從明日生效,接下來的時間,太守府、縣府、各地士族必須竭盡全力的協助參謀部,完成對百姓撤離,若有異議、怠慢者,待漢中之戰結束,再做統一處理。”
魏延將閻圃到嘴的話打斷,放棄西鄉、石泉一帶,是參謀部為夏侯淵設下的陷阱,希望他能喜歡。
“我等遵命”
魏延都這麽說了,他們雖然百般不願,但又能怎麽辦,形勢比人強,除了遵從外別無他法。
“嗬嗬,諸位還請放心,遷移百姓所耗物資,皆由荊、益州二州來負責,我們會按照人頭來發放,伱等隻需要聽從指揮即可。
另外,將百姓遷至南鄭後,是否願意繼續南遷至成都、長沙,必須由百姓自行決定,任何人不得強迫,或者從中阻攔,違者以通敵罪論處!”
魏延特意在人頭兩字上加重了語氣,其中蘊含的意思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懂,但看楊鬆的臉色他一定是聽懂了。
至於遷移百姓耗費的錢糧,會不會影響到軍資補給,這點倒不用擔心,因為參謀部私下已經傳出消息,益州軍將會在漢中,以每斛五百錢的價格,無限製收購糧秣。
隨著降雨減少,幹旱加劇,各地的糧食產量都受到了影響,但荊州還好,畢竟魏延、諸葛亮都酷愛基建,水利設施到處都是,所以荊州的仍然是糧食出口第一大洲。
但價格還是在緩慢上行,目前荊州糧價已升至百錢一斛,益州糧價已升至一百五十錢一斛,魏延對此也沒什麽表示,畢竟這是供需關係變化,而導致的價格上漲,說明荊州已經走上正軌,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而漢中收購的價格,與出口江東的價格一般無二,隻是出口江東要許可證,目前隻有糜家才有,所有人隻能幹看著流口水。
現在好了,漢中以同樣的價格收購,雖然利潤沒出口那麽大,但賺個一倍不成問題,相信荊、益二州的世家、豪族、商人,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言歸正傳
“至於正麵戰場,諸位更不用擔心。
在下自認為軍略過人,當初僅以七千兵馬屯駐通城,略施瞞天過海之計,便讓孫仲謀、周公瑾、魯子敬等人寢食難安,四處調集大軍集結艾縣,而後更是被迫將治所遷往建鄴。
而後隨主公入蜀抗曹,不料那劉璋聽信小人之言,背信棄義,遣人在中秋宴會上行刺,我等無奈之下,隻能憤起反擊,以保全身家性命。
這才有了三月取蜀中、六月平巴郡,一年定益州,二年取南中等等,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劉璋陷我等於不義之地啊。
前者我有兵僅七千,江東三萬兵馬畏我如蛇蠍;
後者我有兵不過三萬,我視益州十萬大軍如無物。
現在我有精兵八萬餘,戰將上百、智謀之士更是數不勝數,先有天時相助,後有地利之險,今又有軍民齊心,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等之手。
區區二十萬曹軍而已,我視之如草芥,略施小計即可定矣!”
魏延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盡往自己臉上貼金,但他麵不改色心不跳,甚至到最後還咋咋嘴,還有點意猶未盡。
魏延話音一落,整個軍帳內安靜得可怕,漢中、益州的文武看魏延的目光,仿佛在看神仙,但他們又挑不出什麽刺,畢竟這都是事實啊,當然,除了發起益州之戰的理由。
看魏延如此自信,所有人的心思都活躍了起來,對啊,他們怎麽把魏延給忘了,這位可是以軍略名滿天下的啊,說不定真有應對之法呢。
“幼常”
“諾”
魏延示意馬謖來說,畢竟剛誇下海口,現在又這般行事,他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諸位,經參謀部反複研究,認為我軍雖有八萬兵馬,但與曹軍相比,仍具有較大劣勢,而且兩軍剛剛合兵一處,在後勤補給、情報傳遞、戰術指揮上,仍存在有諸多問題。
為避免發生意外,導致留下漏洞,讓曹軍有機可乘,所以經參謀部研究決定,我們以守代攻,以銼曹軍銳氣!”
嗯?!!!
馬謖話音一落,軍帳內就嘈雜起來,就這,我褲子都脫了,你魏延不會就給我們看這個吧。
說得倒是好聽,以守代攻,說白了,就是做縮頭烏龜,依靠關牆據守而已,就這種戰術隨便找一個小孩都知道,這還要你說!。
魏延,也不過如此!
對帳內的嘈雜聲置若罔聞,馬謖繼續說道:
“鑒於陳倉道、褒斜道狹窄的地形,參謀部決定實施“結硬寨,打呆仗”的戰略方針,利用險峻的地勢,惡劣的天象,來拖延曹軍的進軍步伐。
具體戰略如下,在陳倉道、褒斜道上,計劃每間隔五裏結寨,每間隔十裏修關隘,每間隔二十裏築要塞,利用硬寨、關隘、要塞來節節抵抗,銼曹軍銳氣。
而且受限於地形的緣故,曹軍就算有十餘萬大軍,也不能全部展開,每次參與進攻的軍士,多不過數千,少隻有數百,對於防守方來說,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經過我們估算,曹軍就算打通了陳倉道、褒斜道,兵臨陽平關之下,也要到仲夏時節,而到了仲夏時節,秦嶺山脈內多發暴雨,導致山洪泛濫,其後勤補給一定會受影響。
屆時,曹軍人困馬乏,軍中缺糧,士氣必定低沉,我等就可尋找戰機,伺機反擊,大破曹操,北定中原!”
這就是魏延苦思的辦法,正麵和曹操打對攻,隻有死路一條,那麽利用秦嶺多變的天氣,利用險峻的地勢,再加上荊、益二州完備的後勤保障體係,和曹操打一場相持戰。
隻要將戰事拖下去,拖到仲夏時節、更甚者拖到入冬時分,屆時天氣轉涼,北方河流凍結,曹軍糧秣轉運困難,而這就是魏延反擊的機會。
再次重申一點,這不是慫,這叫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乃堂堂正正的兵法。
曹操後勤一直是個問題,雖然夏侯惇一直在種地,但奈何小冰河時期來臨,各地降水都在減少,相應的糧食產量也在降低。
加上中原世家頻繁作亂,許都的皇帝偶爾出來蹦躂幾下,一度讓曹操頭疼不已,為減少內鬥,曹操被迫放緩對世家的打壓,這才讓中原略微安定,但劉備的崛起,讓一些心存大漢的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
還有徐州的臧霸,名義上是屬於曹操,但實際就是個土皇帝,割據一方,時常聽宣不聽調,讓曹操始終心有顧忌。
綜合以上的原因,參謀部一致認為,防守就是最好策略,時間就是最好的幫手,拖得越久,曹操後勤壓力就越大;時間拖得越久,許都的皇帝又會有小動作;時間拖得越久,類似臧霸之類的野心家,舉旗起義的幾率就更大。
……
“魏別駕,不是在下有意見,此策雖好,但如今曹軍兵臨城下,進攻在即,我們好像沒有時間,去修築營寨、關隘、要塞。
萬一曹操突破散關,防禦體係尚未構建完成,恐怕曹軍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打通陳倉道,奪取陽平關,屆時南鄭危矣,漢中危矣。
在下覺得與其冒險,不如繼續加強散關、陽平關、南鄭等地的防禦,曹操一旦久攻不下,必迴露出破綻,屆時我們趁機反擊,豈不美哉!”
閻圃還是第一個反對,他對防禦的策略沒意見,敵強我弱,依靠關隘、要塞來防守,本就是上上之選。
可修建這麽多的工事,先不說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就單單從時間來看,他們好像來不及了。
“閻祭酒所言再理,但你所憂慮之事,我等早有解決辦法,定能在曹軍攻破散關前,構築起初步的防禦關隘”
魏延的信心不是別的,正是從綿竹起運,如今已經抵達五丁關的水泥,隻要有這玩意兒,用它來做粘合劑,前幾座營寨要不了幾天就能成型,加之散關還在手上,時間肯定來得及。
至於水泥,說實話,這還是個意外之喜,原本成立石灰廠時,魏延認為產量不會太高,能供應造紙廠就不錯了,便將水泥的製作工藝留了下來,自己則返迴成都處理政務,後麵也就沒再關注。
可沒想到,石灰廠投產兩個月後,產能直接翻倍,倉庫裏堆積了大量的石灰石,為避免下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工匠們隻能依樣畫葫蘆,試著生產水泥。
隻能說涪城大營的俘虜們,幹起活來真不要命啊。
水泥的生產工藝也不複雜,有魏延的提點,再加上工匠們反複的摸索,在去年年末,第一筐粗製濫造的水泥就被生產下線,目前產量還不錯。
原本魏延打算拿來修路的,後來考慮到漢中之戰,可能會築城防守,所以就調集了一批水泥,現如今已抵達漢中。
“我再強調一遍,本次軍議不是協商,而是告知,還望諸位竭力配合,共同抗曹!”
他們隻有二十天的時間,沒時間在這裏扯皮,能早一天開工,就能多修一座營寨,防守的把握就更大。
“諾”
謝謝大家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