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的魏延揮斥方遒,上首的劉備如癡如醉,一旁的孔明皺眉不斷。


    當魏延說完後,劉備從座位上跳起,翻倒的美酒將衣衫打濕都不顧不得,直接奔下堂來,握住魏延雙手,涕泗橫流的說道:


    “今得文長相助,何愁漢室不興啊”


    臥槽,你別哭啊!


    “主公,為複興漢室,臣願肝腦塗地,至死方休”


    魏延也隻能擠出眼淚,一副敢不效死的表情。


    “文長!”


    “主公!”


    魏延和劉備兩人雙目含淚,在諸葛亮的注視下,你一句,我一句的,好不辣眼睛。


    劉備返迴席間,一手拉著諸葛亮,一手拉著魏延,動情的說道:


    “備半生飄零,為複興漢室東奔西走,甚至不惜寄人籬下,供其驅使,幾次險些命喪於亂軍之中,幸等雲長、翼德、子龍相救,才能苟全性命於亂世。


    然東奔西走二十餘載,曹操已據中原而虎視天下,孫權受父兄蒙蔭,坐斷江東,聲威赫赫,備仍如無根浮萍般,毫無立錐之地。


    直到受高人指點,備才恍然大悟,空有武力,卻無謀略,不過塚中枯骨罷了。


    然後三顧茅廬,幸得孔明出山相助,為備規劃發展之策,又於亂世之中,助備盡取荊南之地,讓備看到複興漢室的希望。


    不曾想在今日,竟又得文長相助,此乃天佑我劉備,天佑大漢!


    有孔明與文長相助,何愁曹賊不滅,何愁漢室不興啊!!”


    寥寥幾句,道盡劉備坎坷的一生,讓諸葛亮和魏延兩人,對劉備能不忘初心,始終以複興漢室為己任的高尚品格,不由心生敬佩。


    這也是魏延穿越大漢,不去追隨曹操,反而追隨命運多舛的劉備的原因。


    同一群理想主義者,為實現共同而奮鬥,這才是男人的浪漫。


    “主公,我等世代食漢祿,複興漢室,乃我等之責,雖九死其猶未悔”


    魏延大表忠心,和諸葛亮他們待久了,說話都變得文縐縐的。


    三人明誌後,便圍坐在軍略圖前各抒己見,為複興漢室的事業添磚加瓦。


    “主公,軍師,要想完成在下的策略,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益州、交州、交州以南的土地,攥在手裏,隻有這樣,我們才有足夠的人口來發展,不然複興漢室,隻是空中樓閣”


    戰爭,表麵是武力的強弱,可歸根結底,不過是國力的比拚,而在封建帝王時期,國力的強弱,就是人口的多少,當然,大慫除外。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兵折將十餘萬,讓其一統天下美夢破碎,看似損失慘重,可對於曹操而言,仍談不上傷筋動骨。


    為什麽?


    因為富庶的中原之地,能源源不斷提供糧秣、青壯,讓曹操有無數次失敗的機會,而對劉備,孫權來說,一旦失敗,則家破人亡。


    所以,要想增加爭霸天下的籌碼,如何獲取人口,將成為未來幾年的重中之重。


    諸葛亮隆中對,就是為劉備謀劃治地,增加他的底蘊,按諸葛亮的計劃,應該先取南郡,打開入蜀的道路,再西進取益州之地,得其民,擴充人口,增加戰爭潛力。


    然後,以荊州為後盾,編練精兵,待時機成熟,便可從益州、荊州二地出兵,北伐曹操。


    最後,陳兵於雍涼二地,威脅長安等地,使曹操不能將精力集中在荊州,間接保護荊州的安全。


    其實,隻要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發展下去,劉備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複興漢室,再為大漢續命百年。


    可先有長阪坡之敗,讓劉備無法退守住江陵,導致南郡落入曹操之手;後有江東鼠輩襲取荊州,讓複興漢室的大業化作泡影,讓人可悲可歎。


    “可南郡、交州等地皆握在孫權之手,我等又該如何取之?”


    道理劉備也懂,可目前正是孫劉聯盟的蜜月期,他根本不敢挑起事端,讓周瑜有借口攻伐他。


    “主公勿憂,亮早有計較,南郡之地,兵不血刃即可得”


    諸葛亮輕揮羽扇,臉上淡淡的笑容浮現,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細細道來!”


    “周瑜雖取得江陵,但曹仁豈是易與之輩,不但周瑜中計,導致身受重創,連江東五萬大軍,已去其四成,傷亡慘重。


    如果孫權不放手南郡,隻能在江陵屯駐重兵,同曹仁在襄樊一帶對峙,再加之在合肥有李典、樂進等老將,對揚州之地虎視眈眈。


    如此一來,孫權將會麵臨來自曹操的全部壓力,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而主公也可以孫權為屏障,采取文長之策,在荊南之地養民,然後繞過交州繁華之地,向交趾一帶擴張,以待天時”


    在魏延獻策之前,他對於南郡勢在必得,畢竟益州對劉備太過重要,但魏延獻策之後,他就有不同的看法。


    向南擴張,養民屯兵,編練蠻族,添為精銳,堂堂之師,橫掃江東,以定天下。


    “所以,江東諸臣一定會勸諫孫權,將南郡借於主公,共同分擔來自曹操的壓力,就算周瑜反對也無濟於事,畢竟江東民少而兵寡,如果繼續屯兵江陵,恐治地有奔潰之危。


    當然,如果孫權言借,主公一定不能答應,因為有借必還,而南郡關乎益州與荊南之聯係,絕不可落入他人之手,一旦益州與荊南聯係被斷,一定會被曹操與孫權各個擊破。


    所以,主公可先推辭一番,然後以南郡富庶之地,皆在曹操之手為由,以江夏兩縣之地,同孫權換取南郡之地。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權衡利弊之後,孫權一定會答應置換的。


    屆時,待主公攻取益州後,以南郡為節點,將荊、益二地連成一片,天下成鼎立之勢,隆中之策成矣。


    然後再采取文長之策,養民屯兵,待時機成熟,兵出荊、益以定天下”


    諸葛亮不愧是武侯,僅三言兩語,就將江東眾人的心思摸透,所以,南郡之地,幾乎唾手可得。


    諸葛亮的想法沒錯,但他高估了江東,高估了孫權,導致隆中之策,落得滿盤皆輸。


    魏延也不再沉默,走到軍略圖前,指著江陵沉聲說道:


    “軍師,此策雖妙,但有巨大的漏洞,稍有不慎,我等有傾覆之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魏延不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一隻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一隻狸花貓並收藏這個魏延不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