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遙遠的西歐,被處刑的少女


    雖然東歐大草原這邊仍舊打得不可開交,但一直到今年的五月末,在東歐發生的戰事始終是沒有吸引得到大多數基督教國家的關注,尤其是西歐的基督國家們。因為在西歐,另一件大事,把西歐諸國的目光都完全吸引了過去。


    那就是英格蘭王國對一名名為貞德的少女的公開火刑。這場火刑的背後,是英法二國間長達近百年的戰爭。而這場戰爭,不論在哪個時空中,都被後世的人們給稱為,英法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的起因於卡佩王朝查理四世的無嗣而終。在他死後,卡佩宗族的分支瓦盧瓦家族的瓦盧瓦伯爵腓力,即腓力六世繼承了法蘭西王位,而英格蘭王國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否認了他繼位的合法性,認為自己作為查理四世的外甥,比腓力六世更有權繼承法蘭西王位。再加上腓力六世堅持沒收英國在大陸上的領土,使得雙方本就不善的關係加劇惡化。直到1337年4月,愛德華三世發起了索取法蘭西王位的繼承戰爭,百年戰爭爆發。


    這期間來以英國占優勢為多,比如1360年,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結束後,法蘭西就割讓了南法和諾曼底的大片領土給英國。不過即便如此,雙方還是勉強算是打得有來有迴,因此在1369年戰爭的第二階段開啟後,在某些時期雙方也製訂了大大小小的停戰協議。但不論怎樣,英格蘭都沒有放棄對法蘭西王位的宣稱權。


    到了1399年,金雀花家族分支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篡位登基,即亨利四世。他那野心勃勃的兒子亨利五世在1413年即位後,並沒有把目光局限於不列顛諸島上,更是把目光投向了西歐大陸那。1415年,趁著法蘭西國內的奧爾良派和勃艮第派內戰,亨利五世再度以宣稱王位為借口,發兵法蘭西,開啟了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


    同年10月,阿金庫爾戰役爆發,原本占據優勢的法蘭西騎士被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手給打得全麵崩潰。法蘭西的陣亡名單被後世史家評價為“讀起來就像一代軍事和政治領導人的點名”。而法國高層的大量減少,也加劇了瓦盧瓦在戰事上的失利。雖然在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和英王亨利五世相繼去世,但也改變不了法國在戰略上的頹勢。到了1428年,法王,或者說自封的法王查理七世,好吧,還沒在蘭斯加冕的他在當時稱為王太子查理更合適些,已經丟失了包括巴黎和蘭斯在內的重鎮,隨著同年10月,英國發起了奧爾良之圍,瓦盧瓦乃至全法蘭西的命運也似乎即將迎來終結。


    但命運總是那麽的令人難以捉摸,如同克洛伊索斯勸告居魯士之語:“人間萬象都是在車輪上循環轉動的。”1


    1429年春,一名生於洛林地區棟雷米村的,名為讓娜·達爾克,或稱貞德的少女前去覲見王太子查理,自稱“受到天使的親自教誨”,亦稱作“天主之神啟”,要來幫助王太子正式登上王位,驅逐英格蘭勢力。


    在當時的走投無路之下,已經心力交瘁的王太子查理最終選擇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神跡上,他授予了貞德軍權,讓這名少女去奧爾良,為了法蘭西也為了他的王位、國家而戰。這一任命,也成就了她那短暫而又璀璨的人生。


    在同年4月底抵達了奧爾良後,貞德以她那與生俱來的戰術能力與鼓舞全軍的勇氣在不到一月的時間內就擊退了包圍奧爾良的英軍,解除了被包圍了半年以上的奧爾良。隨後她帶領法軍不斷向淪陷的國土進軍,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收服了大片失地。而王太子查理也在她奪迴巴黎後不久,於1429年的7月末在首都巴黎正式加冕為法王查理七世。


    但英雄總是不幸的。1430年5月底,由於貢比涅城害怕被英軍突襲因而拒絕了貞德所率殿後部隊的進城,使她不久後被英格蘭的盟友勃艮第軍所俘虜。經過一係列的碾轉曲折,她於1431年1月上旬在魯昂被英國為她特地設立的宗教法庭上,接受一場絕對不公正的宗教審判。與此同時,東歐大草原上,狄奧多羅正在進行戰略上的喘息,以求能在恰當的時機奪下格尼奇斯克村鎮,再進一步予與克裏米亞汗國的南部出奇意料的一擊。


    而在同期開庭的魯昂宗教法庭上,麵對英國人的構害,少女貞德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用她的機智靈敏多次令她的敵人們目瞪口呆,比如當宗教法官問她:“你覺得你是否得到了上帝的恩典?”,她對此迴複道:“如果沒有得到,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賜予我。”


    但她的機智靈敏在惡意構陷麵前無濟於事,因為這場宗教審判,說到底實際上是英國人的政治判決。在英國人的積極運作之下,不怎麽識字的貞德最終在敵人的欺騙下簽下了公開棄絕書而被判為死刑。雖說即使她識字,英國人還是有別的方法來迫使她被處死的。


    後世的英國人常常宣傳這時期以法王查理七世為首的法國人盡皆坐以待斃,漠視著這一切的發生,借此嘲笑法國人。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從貞德被俘開始,查理七世就試圖組織數支救援軍以拯救她,可是英格蘭和勃艮第對貞德的看守相當上心,使得法王的武力努力皆以失敗告終。在武力營救失敗後,查理七世試圖通過與勃艮第人談判以贖迴貞德,卻被對方勒索要求法國一年多的軍費,這筆錢當時查理七世的小朝廷根本就沒法在半年內籌集得到。而當他開始攢錢後不久,貞德就被轉交給英國人,怎樣都贖不迴來了。即使法王失去了贖迴貞德的希望,法蘭西的將領們也沒有就此放棄,比如吉爾斯·徳·萊斯元帥就為了帶迴貞德發起了數次自殺式的營救行動,直到她徹底死亡。


    但不論他們如何努力,少女的生命終將如同煙火般,在燦爛之後迎來湮滅。


    1431年5月30日,在魯昂的老集市廣場上,貞德被綁在被綁在火刑柱上,她的金發被當日的微風吹拂著,澈藍色的眼裏充斥著複雜的情感,很難簡單地概括這種情感,是堅毅不屈,還是對父母家鄉、過往人生的懷念,抑或是對曾對於給予厚望之人的愧疚,抑或是盡皆有之?她不斷地祈禱著,並向旁邊的神父請求讓她握著一個小十字架。在手上握緊了一根木製小十字架後,她盡力地讓自己的還算漂亮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感謝著他對自己這臨終者的好意,隨後繼續了她的祈禱。


    最後,火被點燃了。“寬恕吧,寬恕吧,願主寬恕這一切,寬恕我等的罪過吧……”在火堆點燃之後,她的祈禱也正好念到了這裏。


    火刑的時間很短暫,幾分鍾後就結束了,這期間少女沒有哭喊與求饒,隻有不斷到斷斷續續,再到徹底無聲的祈禱。在火刑結束後,英國士兵將燒焦的木炭撥開,暴露出焦黑的屍體,以向人群證明她的確死了,接著又燒了屍體一次,以免有人想收集她的骨灰。在做完這些之後,他們就把這些連骨灰都算不上的遺骸扔入了塞納河中,將少女的殘餘徹底從世上抹去。


    圍觀者中都是作何感想呢?不知道。但有一位年輕人對此憤恨之至,他不敢置信他的領主國王居然會同意這種不公而又虛偽的判決,並且真的付諸實踐。同時他又憎恨起自己那不敢為自己的信仰道德挺身而出的懦弱。


    “這名聖女不該以如此悲慘的方式死去。而這樣的領主、這樣的國家不值得我為之效力!我的爵位乃至封地就當我送你的了,我那可憎的堂兄。但有朝一日,我一定會迴來告知伱,乃至你們,還有現在的我,是何等的謬誤而卑劣!”這名目睹了火刑全程的年輕人最終憤恨離開了火刑的現場,打算就此離開了他出生長大的不列顛,去往遙遠的東方,為了他自己的信念而戰。


    這名年輕人名為鄧加爾·徳·拉波爾,乃是英格蘭方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中戰死的年輕的薩福克伯爵邁克爾·徳·拉波爾在芒斯特所留下的遺腹子。


    1出自《曆史·i.207》,希羅多德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特複興,但是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刺桐羽人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刺桐羽人君並收藏哥特複興,但是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