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縣太爺來了
爹毒娘惡?我囤滿空間和極品斷親 作者:曲梨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裏正心裏美滋滋,胡招娣晚飯後才去他家,那他就能準備得更加充分。
迴到村口,裏正下了牛車,將斷親文書交給胡招娣後,一臉興奮的迴家去了。
紀大爺趕著牛車迴家,紀家三兄弟、妯娌和紀大娘正在院子裏翹首以盼。
紀大娘大清早就去跟他們說了,讓他們留在家中一起做鼠曲草餅,這會兒正盼著胡招娣迴來呢。
見胡招娣迴來,紀家三兄弟立馬迎上去幫忙卸車。
胡招娣把兩個食盒遞給紀大娘:“大娘,把這些放屋裏,晚上咱們熱了一起吃。”
紀大娘接過食盒:“哎好,丫頭,進屋休息一下,喝點水。”
紀家大媳婦笑嗬嗬的道:“招娣,鼠曲草餅你打算如何做?你說方法,我們做就行,你剛迴來,先休息一下。”
胡招娣笑著說:“確實有點累,大嫂,你把鼠曲草切一下,然後加玉米麵、泡好的大米和糯米,我去弄點糖。”
紀五嫂開口:“招娣,你才迴來,先休息一下,我去找娘拿糖。”
紀大娘一臉尷尬:“家裏哪有糖啊?”
胡招娣笑了:“我有,今兒個我問福滿樓東家要的,就在背簍裏,五嫂,你找根木棍,把糖塊敲碎,等會兒要放進野菜餅裏。”
“好。”五嫂答應一聲,去找木棍敲老冰糖去了。
古代的糖都是大塊的,胡招娣要是拿出白糖,絕對會讓紀家人驚掉下巴,說不定還會刨根問底。
幸好她提前準備了,那大塊的冰糖跟古代的糖相似,不會讓紀家人有所懷疑。
在屋簷下稍微休息了一會兒,胡招娣就起身去幫忙,一起做野菜餅。
紀大嫂將鼠曲草切碎,紀大娘加入玉米麵、泡好的大米和糯米。
胡招娣將紀五嫂敲碎的老冰糖加進去,再灑上一些水使麵粉潮濕,最後攪拌均勻。
攪拌均勻後,便放入蒸鍋裏蒸。
因為大米和糯米沒有磨成粉,所以要蒸兩次。
第一次蒸好後,倒入大盆中繼續灑水,攪拌後又一次放蒸鍋裏蒸。
待大米和糯米完全蒸熟,倒一些在石臼中,紀大哥和紀三哥便用木杵用力捶打,就跟打糍粑一樣。
紀家三個媳婦早已把桌子端出來,擦得幹幹淨淨。
等餅胚捶打得差不多後取出放在桌子上,紀家三個媳婦、紀大娘和胡招娣便動手將餅胚做成餅。
紀家三兄弟換著捶打餅胚,這可是妥妥的體力活。
而胡招娣她們這邊,幾個孩子聞著香味湊過來不停的咽口水。
胡招娣笑著一人揪一小塊餅胚遞給他們:“都少吃點,等會兒有肉吃,現在吃飽了等會兒肉就吃不下了。”
“好。”幾個孩子齊聲迴答。
孩子們拿著餅胚就往嘴裏塞,雖說隻是野菜餅胚,但誰家做野菜餅也不可能像胡招娣一樣舍得下料。
又是大米、又是糯米的,還加了最金貴的糖。
在大灣村,有幾個孩子能吃到糖的?
孩子們吃得滿口讚歎:“好吃,甜甜的。”
“哇!好甜,我從未吃過這麽香甜的野菜餅。”
“太好吃了!”
胡招娣揪了一小塊塞進嘴裏嚼了幾下:“嗯,確實不錯,甜味正合適,軟糯香甜,大娘,你們也嚐嚐。”
紀大娘也揪了一小塊塞嘴裏,不住的讚歎:“真的好吃,咱們以前做的野菜餅就隻是能填飽肚子,可這鼠曲草餅吃一口完全就是享受。”
紀大嫂笑嗬嗬的道:“那是當然,招娣舍得放大米和糯米,還放了那麽多糖,我這半輩子吃過的糖加起來都沒有招娣今日拿出來的多。”
紀五嫂開口:“招娣,這餅放涼了就會變硬,拿去山裏不好吃吧?”
胡招娣笑著迴答:“五嫂,拿去山裏也能吃,生個火烤一下又軟又糯,好吃又能填飽肚子。”
紀五哥笑嗬嗬的道:“招娣,那咱們明日進山就可以帶鼠曲草餅了,中午不用跑迴來吃飯,耽誤時間。”
胡招娣點頭:“那是當然,明天就帶一些進山。”
紀家院子裏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幾個孩子吃完手裏的餅胚,感覺還不過癮,但想到胡招娣說等會兒有肉吃,便生生忍住想繼續吃的衝動。
胡招娣揪下一小團餅胚,輕揉幾下,揉圓後壓成圓圓的餅,然後送到一旁的簸箕裏晾著。
幾個女人一邊做餅一邊聊天,紀家院子裏自從胡招娣來了之後,熱鬧了兩次了。
最開心的莫過於紀大爺老兩口。
自從兒女都各自成家後,很少有如此熱鬧的時候。
老人家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就是孤獨寂寞。
突然,不遠處傳來嘈雜的喧鬧聲。
胡招娣抬頭看去,立馬笑著招唿紀家人停下手裏的事情,到院子外迎接來人。
來人被一群村民簇擁著,一身官服,四十出頭的模樣,臉上是親和的笑容。
原來的裏正一臉討好,手指指向紀大爺家的房子,“大人,紀開陽家就在那兒呢。”
縣太爺點了點頭,並未多給裏正一個眼神。
胡招娣帶著紀家人出了院子,跪下迎接:“草民(民婦)(民女)恭迎縣令大人!”
縣太爺立馬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都起來吧!”
“謝大人!”
縣太爺看向紀大爺:“你就是紀開陽吧?”
紀大爺恭恭敬敬的迴答:“草民正是紀開陽,不知大人親自前來,所為何事?”
“本官今日前來是為罷免大灣村的裏正之職,順便重新選一名裏正上任。”
紀大爺一聽傻眼了,他不可思議的看向胡招娣。
胡招娣一臉淡笑,衝著他微微點頭。
紀大爺麻了,這丫頭是如何做到的?
昨晚她還說要讓他當裏正,結果今日縣太爺就親自上門了。
這丫頭神了啊!
胡招娣笑容得體,彎腰做出請的手勢:“大人一路趕來辛苦了,請移步到屋裏稍作歇息。”
縣太爺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姑娘應該就是侄子讚不絕口的胡姑娘。
見到自己這個縣太爺也不卑不亢,大方得體,絲毫不顯緊張拘束。
這姑娘一點兒也不像鄉下毫無見識的丫頭,反倒有些大家閨秀的氣質,卻又比大家閨秀剛毅。
果然是個特別的姑娘。
迴到村口,裏正下了牛車,將斷親文書交給胡招娣後,一臉興奮的迴家去了。
紀大爺趕著牛車迴家,紀家三兄弟、妯娌和紀大娘正在院子裏翹首以盼。
紀大娘大清早就去跟他們說了,讓他們留在家中一起做鼠曲草餅,這會兒正盼著胡招娣迴來呢。
見胡招娣迴來,紀家三兄弟立馬迎上去幫忙卸車。
胡招娣把兩個食盒遞給紀大娘:“大娘,把這些放屋裏,晚上咱們熱了一起吃。”
紀大娘接過食盒:“哎好,丫頭,進屋休息一下,喝點水。”
紀家大媳婦笑嗬嗬的道:“招娣,鼠曲草餅你打算如何做?你說方法,我們做就行,你剛迴來,先休息一下。”
胡招娣笑著說:“確實有點累,大嫂,你把鼠曲草切一下,然後加玉米麵、泡好的大米和糯米,我去弄點糖。”
紀五嫂開口:“招娣,你才迴來,先休息一下,我去找娘拿糖。”
紀大娘一臉尷尬:“家裏哪有糖啊?”
胡招娣笑了:“我有,今兒個我問福滿樓東家要的,就在背簍裏,五嫂,你找根木棍,把糖塊敲碎,等會兒要放進野菜餅裏。”
“好。”五嫂答應一聲,去找木棍敲老冰糖去了。
古代的糖都是大塊的,胡招娣要是拿出白糖,絕對會讓紀家人驚掉下巴,說不定還會刨根問底。
幸好她提前準備了,那大塊的冰糖跟古代的糖相似,不會讓紀家人有所懷疑。
在屋簷下稍微休息了一會兒,胡招娣就起身去幫忙,一起做野菜餅。
紀大嫂將鼠曲草切碎,紀大娘加入玉米麵、泡好的大米和糯米。
胡招娣將紀五嫂敲碎的老冰糖加進去,再灑上一些水使麵粉潮濕,最後攪拌均勻。
攪拌均勻後,便放入蒸鍋裏蒸。
因為大米和糯米沒有磨成粉,所以要蒸兩次。
第一次蒸好後,倒入大盆中繼續灑水,攪拌後又一次放蒸鍋裏蒸。
待大米和糯米完全蒸熟,倒一些在石臼中,紀大哥和紀三哥便用木杵用力捶打,就跟打糍粑一樣。
紀家三個媳婦早已把桌子端出來,擦得幹幹淨淨。
等餅胚捶打得差不多後取出放在桌子上,紀家三個媳婦、紀大娘和胡招娣便動手將餅胚做成餅。
紀家三兄弟換著捶打餅胚,這可是妥妥的體力活。
而胡招娣她們這邊,幾個孩子聞著香味湊過來不停的咽口水。
胡招娣笑著一人揪一小塊餅胚遞給他們:“都少吃點,等會兒有肉吃,現在吃飽了等會兒肉就吃不下了。”
“好。”幾個孩子齊聲迴答。
孩子們拿著餅胚就往嘴裏塞,雖說隻是野菜餅胚,但誰家做野菜餅也不可能像胡招娣一樣舍得下料。
又是大米、又是糯米的,還加了最金貴的糖。
在大灣村,有幾個孩子能吃到糖的?
孩子們吃得滿口讚歎:“好吃,甜甜的。”
“哇!好甜,我從未吃過這麽香甜的野菜餅。”
“太好吃了!”
胡招娣揪了一小塊塞進嘴裏嚼了幾下:“嗯,確實不錯,甜味正合適,軟糯香甜,大娘,你們也嚐嚐。”
紀大娘也揪了一小塊塞嘴裏,不住的讚歎:“真的好吃,咱們以前做的野菜餅就隻是能填飽肚子,可這鼠曲草餅吃一口完全就是享受。”
紀大嫂笑嗬嗬的道:“那是當然,招娣舍得放大米和糯米,還放了那麽多糖,我這半輩子吃過的糖加起來都沒有招娣今日拿出來的多。”
紀五嫂開口:“招娣,這餅放涼了就會變硬,拿去山裏不好吃吧?”
胡招娣笑著迴答:“五嫂,拿去山裏也能吃,生個火烤一下又軟又糯,好吃又能填飽肚子。”
紀五哥笑嗬嗬的道:“招娣,那咱們明日進山就可以帶鼠曲草餅了,中午不用跑迴來吃飯,耽誤時間。”
胡招娣點頭:“那是當然,明天就帶一些進山。”
紀家院子裏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幾個孩子吃完手裏的餅胚,感覺還不過癮,但想到胡招娣說等會兒有肉吃,便生生忍住想繼續吃的衝動。
胡招娣揪下一小團餅胚,輕揉幾下,揉圓後壓成圓圓的餅,然後送到一旁的簸箕裏晾著。
幾個女人一邊做餅一邊聊天,紀家院子裏自從胡招娣來了之後,熱鬧了兩次了。
最開心的莫過於紀大爺老兩口。
自從兒女都各自成家後,很少有如此熱鬧的時候。
老人家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就是孤獨寂寞。
突然,不遠處傳來嘈雜的喧鬧聲。
胡招娣抬頭看去,立馬笑著招唿紀家人停下手裏的事情,到院子外迎接來人。
來人被一群村民簇擁著,一身官服,四十出頭的模樣,臉上是親和的笑容。
原來的裏正一臉討好,手指指向紀大爺家的房子,“大人,紀開陽家就在那兒呢。”
縣太爺點了點頭,並未多給裏正一個眼神。
胡招娣帶著紀家人出了院子,跪下迎接:“草民(民婦)(民女)恭迎縣令大人!”
縣太爺立馬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都起來吧!”
“謝大人!”
縣太爺看向紀大爺:“你就是紀開陽吧?”
紀大爺恭恭敬敬的迴答:“草民正是紀開陽,不知大人親自前來,所為何事?”
“本官今日前來是為罷免大灣村的裏正之職,順便重新選一名裏正上任。”
紀大爺一聽傻眼了,他不可思議的看向胡招娣。
胡招娣一臉淡笑,衝著他微微點頭。
紀大爺麻了,這丫頭是如何做到的?
昨晚她還說要讓他當裏正,結果今日縣太爺就親自上門了。
這丫頭神了啊!
胡招娣笑容得體,彎腰做出請的手勢:“大人一路趕來辛苦了,請移步到屋裏稍作歇息。”
縣太爺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姑娘應該就是侄子讚不絕口的胡姑娘。
見到自己這個縣太爺也不卑不亢,大方得體,絲毫不顯緊張拘束。
這姑娘一點兒也不像鄉下毫無見識的丫頭,反倒有些大家閨秀的氣質,卻又比大家閨秀剛毅。
果然是個特別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