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收落第的舉子或者其他書院畢業的讀書人?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也是最開始方書安就進行過思考的問題。

    經過一次次新發現以及一次次提煉之後,他已經有了套相對比較完整的方案。

    人才缺口最大的是新型火器的使用者們,但是,他們招進學院,安排進軍隊去打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後世共和國軍隊也是到新世紀開始後,才將大學生放進軍營,此前,一直是在各條線支援國家建設。

    此時的舉子,不管含金量怎樣,至少在人數上,可比後世大學生少得多,要是安排進軍營當火炮基層指揮官,那些言官能彈劾死經手的所有人。

    當然,除軍營外,其他地方也有大量需要有基礎科學素養之人。

    不說別處,就是現在各個工坊的帶頭人,仍舊是老匠人們。

    讓他們去將方書安或者朱由校設計出來的圖紙變成實物,問題不大。

    雖然偶爾也有將煙囪挖成井的故事,但是大多時候能用。

    而且二人現在沒有那麽多時間投入到具體某個事情的設計之中。

    再說,方書安不是什麽都精通,很多時候他提供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讓他去設計那些並不是多麽重要,卻又不可缺少的東西時候,絕對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整個西山工坊裏邊,除卻宋應星具備自己研發設計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匠人,便是按圖索驥之輩。

    所以說,方書安需要更多的學科帶頭人,起碼先將工坊的攤子接過來,成為具有將方書安的理念轉化為圖紙之人,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正交實驗或者單因素變量試驗,拿到可用的方案。

    在傳統讀書人眼裏,這都是匠人籍的卑賤活動,所以要說服人們進入此行業,也十分困難。

    不過麽,方書安既然想到困難,也已經提出來解決方案。

    若是讓他隻是畫圖設計,那可能就是個匠人,但是加上教書?

    那就馬上不同了,自古以來,科舉不中不要緊,也能成為教書育人的私塾教師,隻要給他們按上一個教師的名頭,馬上就改變了。

    所以說,後世大學裏邊的教授,不管多麽忙,都會安排教書育人的工作,畢竟隻從事實驗,在學術研究最開始的年代,並不是被人高看一眼的工作,尚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再一個,方書安的撒手鐧,就是監稅司。

    現在還不能大張旗鼓的去宣傳,若是被有心人察覺到,那就不好辦了。

    但是學習算學之後,可以先進入戶部、工部、兵部等需要基礎運算能力的部門,畢竟那些地方對於算學是剛需。

    此前,這些書記類的計算職位,也都是一些舉子在候缺,不過隻是吏員,所以並沒有形成多麽火爆的局麵。

    方書安培育出來的落第舉人,計算能力怎麽也比那些就知道八股文的士子強多了,隻要他們站住腳,以後就是機會。

    再一個,便是商業上的需求。

    不說其他,就是現在經手各家產業的帳房,已經累得要死要活,畢竟方書安下掀起來的產業,每天產生的流水都是海量數字。

    現在記賬方式,每高一個層次,賬務的數據便是幾何級上升,在沒有現代化記賬方式出現之前,帳房需要的人手和壓力實在是大。

    所以說,方書安會將經過學習速成之人,安排在各級帳房掌櫃之類的崗位上進行輪換,一旦他們能挑起大梁,那麽整個與方書安相關產業的賬務問題,就能極好的解決。

    記賬之外,規範新式財務體係以後,就是要開展銀行票號係統的建設了。

    現在,雖然各家商隊推出具有各種特色的運送錢財的方案,但是對於交通不發達的大明來說,實在是困難極了,就這還是大量采用白銀作為貨幣的前提下。

    如果還是和前代一樣才用緡錢,隨著日後交易額的興起,每日運錢產生的費用,就是十分可觀的一個數字。

    所以,著手打造金融行業,也是要列入日程的一項工作。

    至於具體的培養方案,自然也是結合共和國掃盲班以及普及化教育的方式進行。

    盡管後世共和國的教育飽受詬病,但是帶來的變化卻是難以估量的。

    眾所周知,共和國采取的流水化教育,沒有某些人眼中西方精英式教育來的香?

    但真相是什麽呢?

    正因為批量流水線化生產各種工程師,所以才能具備全世界最完善的工業化體係,有多重要?

    正是他們支撐了整個共和國的發展,人們一直在說人口紅利,什麽樣的人才能算人口紅利?

    是經過基礎教育以外,能掌握現代化社會一種或者多種生產技能,起碼進入流水線是個合格的工人,粘到基層管理崗位是個合格的基層管理。

    除了共和國之外人口最多的是三哥,三哥的人口紅利爆發了麽?

    並沒有,因為他們的人多,但是受教育程度根本不行。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與共和國比較工程師的數量?

    沒有,一個都沒有!

    光有人那不叫人口紅利,那叫人口負擔,隻有受過教育,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成為人口紅利。

    華夏民族數千年文明,早就養成勤勞的習慣,方書安將這些人培養之後,他們畢竟成為星星之火,為將來的燎原做準備。

    再說西方那一套精英教育是啥?

    不就是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的翻版?

    都說西方的教育是啟發為主,填鴨為輔,但是想想在科舉時代,不也是這樣子麽?

    如果沒有路,大部分人都是亂糟糟的走來走去,像是一群沒頭的鴨子一樣,在茫茫世界來迴折騰。

    最後,隻有幾個人可能會走到邊界外,成為新世界的發現者?

    大明需要這樣的發現者麽?需要!

    隻不過在眼下,並非是最合適的時機。

    那樣,太慢了,方書安不能等著,所以他需要一大批能執行改革的人群,等到時機成熟,再進行教育改革,針對天分突出之人進行個性化教育。

    一開始那樣幹,太過浪費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