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國子監,一片心曠神怡,讓李嘉仿佛迴到了幾千年後的學校。

    這裏房間林立而簡陋,教室寬敞而漏風,花草樹木很多,但同樣,讀書人也是極多的。

    對於國子學,太學等勳貴子弟,李嘉隻是草草地看了兩眼,就沒了興致。

    這群官二代們,怎麽可能忍受得住國子監的苦楚,冬天一來,立馬就跑迴來了家,美名其曰寒病假。

    所以,看了幾眼空曠無人。

    皇帝就直接去了門學,八百的俊逸秀才舉人,果然泰半都在。

    或頭懸梁而讀書,或站立走動,使得冰冷的腳暖和一點。

    有的桌前的粥,已經結成了冰,有的抱著硬邦邦地炊餅,舍不得放手,一邊看一邊啃食。

    皇帝如此大的儀仗,一到來,立馬就驚擾了這群讀書人。

    麵對皇帝,以及其身邊一個著王袍的少年,眾人哪裏不識趣。

    一個個激動萬分,臉色潮紅,嘴巴不斷地動著,就不知,也不敢喊出什麽。

    恭敬有禮,不敢逾越。

    讀書人的禮節,更加的充沛。

    皇帝頗為平靜,臉上帶著笑意,揮舞著手,看了看周邊的居室環境,隨即離去。

    剛走開,他不由得皺起眉頭,道:“國子監,每日與碳多少斤?”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忙不迭道:“監生每舍與碳三十斤。”

    “不可能!”

    皇帝搖搖頭,說道:“每舍雖然堆積了不少的石碳,但卻隻有兩個火盆,一個深些,一個淺些,顯然平日裏隻有一個火盆。”

    “三十斤的石碳,怎麽可能如此吝嗇?不外乎碳不足,隻能省點用了。”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瞬間汗如雨下,不敢爭辯:“微臣馭下不嚴,愧對陛下!”

    皇帝這樣的觀察入微,讓一眾的國子監官吏嚇了一跳。

    “你不是對不起我,而是對不起那些讀書人。”

    皇帝扭過頭,說道:“他們再不濟,也是地方的秀才舉人,百裏挑一的人才,而你們,卻隻照顧那些勳貴子弟,甚至克扣其炭火。”

    “何以育材?何以出才?”

    管中窺豹。

    光是監生白日酗酒,克扣炭火,令李嘉明白,這個國子監,已經爛了,崇權而欺弱,完全沒有了其設立的初衷。

    皇帝厭惡的看了一眼眾人,不由得直接離去。

    而李複沐,則輕輕迴頭,看著滿臉巴望的眾人,隻能隨著皇帝遠去。

    “父皇,他們還跪著呢!”

    “讓他們跪著!”

    看著其拉開了窗簾,李嘉不屑地說道:“這個時候,對他們的寬容,就是對那些讀書人的殘忍。”

    “國子監糜爛如斯,這群人就得背下這個鍋,跪著算什麽?”

    皇帝輕聲冷笑道:“他們當然知道我的手段,這個時候跪下來,希望我動一下憐憫之心,將他們寬恕。”

    “可,難道皇帝真是傻子嗎?或者說,他們以為我真的什麽都不明白?隻是有時候裝糊塗罷了!”

    一旁的李複沐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皇帝的話,極為深刻。

    “你猜猜,他們的結局如何?”

    李嘉不由得問道。

    “孩兒猜不出來!”李複沐哪裏敢瞎猜,隻能這麽做不知道。

    雷霆雨露,皇帝一言以決。

    重罪能輕判,輕罪也能重判。

    “哼!”李嘉沉聲道:“祭酒以下,有一個調查一個,凡是貪汙受賄者,要麽流放,要麽擼去官身。”

    區區的貪汙,竟然要處置那麽多人,而且還是僅次於死刑的流放,這讓李複沐深刻的意識到,皇帝對於貪汙,是多麽的憎惡。

    “你要記住,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聽幾條意見,無論是做什麽事都有好處。”

    李嘉不由得說道:“而且,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需要擁有細致的觀察力,管中窺豹。”

    “一個人的言語,動作,東西,乃至於親友,都能看出不少東西,你要多多學習才是。”

    “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那樣,區區火盆,再加上醉酒路邊的監生,就能看得出來,國子監的爛透。”

    “兒臣謹記!”李複沐大開眼界,忙不迭的應下。入了國子監,一片心曠神怡,讓李嘉仿佛迴到了幾千年後的學校。

    這裏房間林立而簡陋,教室寬敞而漏風,花草樹木很多,但同樣,讀書人也是極多的。

    對於國子學,太學等勳貴子弟,李嘉隻是草草地看了兩眼,就沒了興致。

    這群官二代們,怎麽可能忍受得住國子監的苦楚,冬天一來,立馬就跑迴來了家,美名其曰寒病假。

    所以,看了幾眼空曠無人。

    皇帝就直接去了門學,八百的俊逸秀才舉人,果然泰半都在。

    或頭懸梁而讀書,或站立走動,使得冰冷的腳暖和一點。

    有的桌前的粥,已經結成了冰,有的抱著硬邦邦地炊餅,舍不得放手,一邊看一邊啃食。

    皇帝如此大的儀仗,一到來,立馬就驚擾了這群讀書人。

    麵對皇帝,以及其身邊一個著王袍的少年,眾人哪裏不識趣。

    一個個激動萬分,臉色潮紅,嘴巴不斷地動著,就不知,也不敢喊出什麽。

    恭敬有禮,不敢逾越。

    讀書人的禮節,更加的充沛。

    皇帝頗為平靜,臉上帶著笑意,揮舞著手,看了看周邊的居室環境,隨即離去。

    剛走開,他不由得皺起眉頭,道:“國子監,每日與碳多少斤?”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忙不迭道:“監生每舍與碳三十斤。”

    “不可能!”

    皇帝搖搖頭,說道:“每舍雖然堆積了不少的石碳,但卻隻有兩個火盆,一個深些,一個淺些,顯然平日裏隻有一個火盆。”

    “三十斤的石碳,怎麽可能如此吝嗇?不外乎碳不足,隻能省點用了。”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瞬間汗如雨下,不敢爭辯:“微臣馭下不嚴,愧對陛下!”

    皇帝這樣的觀察入微,讓一眾的國子監官吏嚇了一跳。

    “你不是對不起我,而是對不起那些讀書人。”

    皇帝扭過頭,說道:“他們再不濟,也是地方的秀才舉人,百裏挑一的人才,而你們,卻隻照顧那些勳貴子弟,甚至克扣其炭火。”

    “何以育材?何以出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徹二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徹二世並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