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義,聽說你戰馬太多了?”

    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招唿著行禮眾人坐下,一邊看著劉光義,調侃道。

    顯然,對於眾將的監控,皇帝一刻也不能落下。

    “末將冒昧!”劉光義無奈地拜下。

    “既然戰馬太多,那就勻一些出來吧,其他的兄弟部隊,還有許多人沒有馬匹呢!”

    皇帝輕聲說道。

    一切繳獲要歸公,尤其是戰馬這樣的戰略性物資,更不能讓某一支部隊持有太多。

    劉光義知道逃不過這一次,就算不獻出戰馬,他也沒那麽多糧食來供養。

    一馬當三人,可不是假話。

    如今皇帝給他搭梯,他就順著下來,一旦應下的話,那些人反倒是要承他些許情麵。

    見劉光義點頭應下,李嘉心中頗為滿意,本來他不需要解釋的,但還是不由的說道:“近些時日以來,或者說自幽州城收複以來,參軍的漢兒越來越多,超過了萬人。”

    普通的民勇又怎麽上得戰場?

    劉光義心道。

    “朕本來不想收下,但這些人個個騎術了得,馬上挽弓射箭也是平常,隻要經過一番曆練,戰事,絕對能夠成為精兵。”

    皇帝不由得感慨道:“燕趙之地,果然是盛產精兵強將。”

    當然了,直接參軍的,許多人都是契丹人的馬奴,家奴,如今一朝解放,身無餘財,隻有參軍一路。

    與其讓那些地主豪強們收,還不如成為軍隊呢。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馬匹是不缺,但戰馬卻是缺的厲害。

    劉光義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這萬匹戰馬,就是又組建了一輕騎兵。

    “幽州既下,不過半月,許多文武百官,來自洛陽的,幽州的,都不斷地上書,要求追加尊號!”

    皇帝站起身,聲音洪亮,隻是情緒沒有那麽高興。

    眾將一時間隻能沉默以待。

    “如今這個時候,談什麽尊號?奪取了幽州城能算是打敗契丹人嗎?”

    “契丹人的十萬大軍,已經開始南下,離高枕無憂還遠著呢,許多人這幾日妄自高興,忘記了憂患,再繼續下去,等著被收屍嗎?”

    “臣等不敢——”眼見的皇帝語氣越來越重,眾將隻能拜下。

    過了一會兒,瞧著打壓住了軍中這股驕傲自滿的風氣,皇帝這才喘了口氣,不由得說道:“朕囑意,大軍北上營州,在榆關,與契丹人對陣——”

    眾將一時間議論紛紛,不一會兒就齊聲應下。

    顯然與去營州相比,還是幽州更為安穩妥當。

    不過,皇帝的威望現在如日中天,他們不敢反駁。

    不過,在這反駁的背後,聰明人看出了“對陣”二字的含義。

    顯然,皇帝並沒有對契丹人畢其一役的想法,而是見好就收,吃下幽雲這塊肥肉,就已經飽了,隻求好好守住即可。

    在這種情況下,數萬騎兵,外加十萬步卒,怎麽會守不住一座城池呢?

    這甚至比防守幽州還要穩妥。

    “陛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如果去往遼西,怕是糧草難以周轉!”

    李淮無奈的說道。

    如今,位於幽州的兵馬越來越多,河北,山東的軍都司兵馬,外加幽州本地的漢兵,李嘉也直接收下。

    當兵吃糧,人家也是為了生計,也是能體諒的。

    所以,除去營州的兩萬人,如今幽州的兵馬,突破到了十五萬。

    換句話來說,每個月所消耗的糧草,人吃馬嚼之下,至少要三十萬石。

    而滄州,儲存的糧食,不過是百萬石罷了,不過三月之耗,而若是去往營州,那麽,長途跋涉的運糧,管兩個月都難。

    長長的糧道,一旦有所閃失,大軍崩盤,隻在瞬間。

    聽聞這般話,眾將瞬間就心慌起來,如果糧草出了問題,不戰自潰,他們也就罷了,皇帝要是出了閃失,可就不妙。

    一時間,雖然反對的聲音沒有,但是議論聲卻突然大了許多,這是大家的間接的勸諫皇帝。

    麵對大家如此誠懇的麵孔,李嘉突然就笑了。

    這麽多年以來,雖然他一直在強調大海,甚至組建了海龍軍,但是許多人依舊以陸地思維行事。

    或者說在他們的腦海裏,並沒有大海的圖樣。

    想到這裏,李嘉拿出了一張渤海的地圖,也可以稱之為北海,手動繪畫,雖然粗糙,但大概的雛形還是有的。

    “這裏就是滄州——”李嘉指著天津下方大致的地域說道,然後又對著一旁的雞嘴部分,那裏寫著高麗二字。

    而在高麗的左邊,有一個島嶼,上書:江華島。

    “在這座島嶼上,有不少的駐軍,糧草輜重的中轉地,再下,就是濟州,金山二地,糧草可以輸送在這裏。”

    “從江華島到營州,行船不過兩三日,從滄州當營州,也大概如此。”

    說到這裏,李嘉不由得認真道:“海運,比陸地上的行走,會更快,更省力。”

    一時間,雖然反對的聲音沒有,但是議論聲卻突然大了許多,這是大家的間接的勸諫皇帝。

    麵對大家如此誠懇的麵孔,李嘉突然就笑了。

    這麽多年以來,雖然他一直在強調大海,甚至組建了海龍軍,但是許多人依舊以陸地思維行事。

    或者說在他們的腦海裏,並沒有大海的圖樣。

    想到這裏,李嘉拿出了一張渤海的地圖,也可以稱之為北海,手動繪畫,雖然粗糙,但大概的雛形還是有的。

    “這裏就是滄州——”李嘉指著天津下方大致的地域說道,然後又對著一旁的雞嘴部分,那裏寫著高麗二字。

    而在高麗的左邊,有一個島嶼,上書:江華島。

    “在這座島嶼上,有不少的駐軍,糧草輜重的中轉地,再下,就是濟州,金山二地,糧草可以輸送在這裏。”

    “從江華島到營州,行船不過兩三日,從滄州當營州,也大概如此。”

    說到這裏,李嘉不由得認真道:“海運,比陸地上的行走,會更快,更省力。”從江華島到營州,行船不過兩三日,從滄州當營州,也大概如此。”

    說到這裏,李嘉不由得認真道:“海運,比陸地上的行走,會更快,更省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徹二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徹二世並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