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原武夫奪位相比,李嘉的這場禪讓典禮顯得格外的隆重,而且步驟合乎禮節,有理有據。

    畢竟南漢以文治國已經數十年了,儒家最講究的,就是禮節,明尊卑,而趙匡胤那斯直接披著黃袍上位,何其草率?

    公元960年,南漢大寶三年,二月二日。

    這一天,天公作美,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大晴天,城裏城外的百姓們,早就得到了通知,一大早就來到了城外,見到了被禁軍重重包圍的受禪台。

    數千大軍齊整整地站立著,目不斜視,穿著特發的桂布,這種特別禦寒布料,在李嘉的關懷下,曆經兩年的發展,終於大成,第一批享受的人,就是禁軍。

    參加禪讓典禮的人數眾多,有數萬人之眾,除了南漢的公卿、武將等滿朝文武外,還有武平軍(湖南)、清源軍(閩),大理國,吳越國的使臣,以及南漢蠻寮各洞的洞主,場麵極其熱烈。

    李嘉早早的就站立在受禪台上,穿著裏三層,外三層的袞冕,但依舊被風吹的涼颼颼的。

    所謂的袞冕,其實就是書本上經常看到的秦始皇模樣。

    頭上戴著的,叫做冕,冕上垂的一串串的珠子,是用白玉珠串做成,共有十二旒,寬八寸,長一尺六寸,重量可達十斤以上。

    垂在耳旁的,是用黃綿所製的小球,懸於冠冕之上,以示不欲妄聽是非,導以玉簪。

    外麵披著黑衣,裏麵是淺紅色的裳,繡了十二章紋,上衣有八章: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裙子上繡有四種章紋:藻、粉米、黼(fu)、黻(fu);衣服的袖口、衣領都繡以升龍的章紋。

    其中日、月、星分別繪製在衣服的左、右肩和後衣領下,寓意天子肩挑日月、背負七星。

    這一套袞冕服從商周一直傳到了明朝,然後到了清初剃發易服後,就消失不見了。

    穿著這樣厚厚的一層層衣服,身上滿是珠寶,也難怪那些帝王需要人攙扶了,的確是非常重,且繁瑣,上一個廁所,得麻煩大半個時辰。

    同樣與他一般的,還有臉色蒼白,久不現世的劉鋹,他穿的衣服,與李嘉一模一樣,兩人同站立在高台上,不過,一高一低。

    高者,劉鋹也,麵色蒼白,微微顫抖。

    低者,李嘉也,神情自若,麵帶紅光。

    台下,站立著文武百官,隨著吉時已到,銅鍾被敲響,禮樂齊奏,文武百官以及李嘉瞬間跪下,而劉鋹手中拿著一張詔書。

    高站在台上,打開聖旨,劉鋹深吸了口氣,享受著這難得的跪拜,這才朗聲讀道:

    “朕在位三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複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複乎李氏。是以前王既樹神武之績,今王又光曜明德以應其期,是曆數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

    唐德未衰,其命昭昭。

    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天命在唐,故禪位於薛王,以複天命。”

    慢悠悠地讀完,李嘉昂首挺胸,闊步向前,將詔書接下,定神,麵對著文武百官。

    而劉鋹就被迫演練多次,早就下了台,跪拜在文武百官前麵,撅著屁股,伏在地上,不再言語,顫顫的,等候最終命運的到來。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大臣再次跪拜山唿,隨即又傳染至兩旁的士兵、百姓。

    一瞬間,所有人都跪下,隨之山唿,聲音悠長而不斷,時人以為神跡。

    “朕,受命於天,繼承大統——”

    李嘉看著跪拜的眾人,心中洶湧澎湃,享受著這萬人臣服的快感,入目的,滿滿都是人頭,無論是人傑還是匹夫,都在向自己臣服。

    這種感覺無以倫比,難以形容,震撼,驚喜,他深深地吸了口氣,用盡全身力氣,大聲道:

    “即日起,複國嶺南,國號為唐——”

    “萬歲,萬歲——”

    所有人盡情的呐喊著,用盡了吃奶的力氣。

    典禮還沒有完。

    隨後,首相鍾允章,從劉鋹的手中,拿過帝王六璽,然後轉交給李嘉。

    至於漢代的傳國玉璽,聽說還在中原。

    除了移交璽綬外,還要“燎祭天地、五嶽、四瀆”以此方式將曹魏受禪之事告知上蒼。

    燎就是通過焚燒薪柴、祭品來祭祀天地,縷縷白煙飄散在空中,好似真的在向天匯報一般。

    祭祀時,李嘉還需要親自向上蒼誦讀祭文:“皇帝臣嘉敢用玄牡昭告於皇天後土:漢曆四世,踐年四十有四,四海困窮,三綱不立,今續唐統,乃上繼天命,下承萬民……唯爾有神,尚饗永吉,兆民之望,祚於有唐世享!”。

    在向上蒼致祭時也要謙稱“臣嘉”,這也是古代帝王唯一自稱“臣某某”的場合這個場合。

    隨後,整個典禮才完畢,在群臣等簇擁下,李嘉坐上馬車,迴到了番禹臣,來到了南宮,一步步地登上了皇位。

    大臣們一個個的魚貫而入,穿著朝服,慢慢地又跪下了:“陛下聖壽無疆——”

    李嘉感慨萬千,有模有樣地開口說道:“平身。”眾人謝恩,分高低秩序在大殿上分列。

    就這樣坐在那,李嘉一時說不出話來,人生第一次坐在龍椅上麵,他仿佛陷進了一個黑洞,忽視了寶座周圍的一切擺設,忽略了殿上的所有事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心中突然湧現出萬丈豪情,一股氣勢,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自今日起,他就與人不同了。

    他感覺,自己的腳下不再是磚石,而且江山河流,是奔流的大河,也是高不可攀的山峰,還是一望無際的麥田,更是頭埋黃土北朝天的農民。

    李嘉感覺,似乎自己說一句話,就能改變萬千人的命運,娼女從良,乞丐暴富,惡人向善,都能在他的口中實現。

    自己已不再是渺小的凡人,確實是上天之子!所謂的穿越,就是上天的旨意,這不是天子又是什麽?

    一旁,劉鋹換了一臉蟒袍,跪在地上,心情還不錯。

    醞釀了許久,也沒人敢催,李嘉這才感慨道。

    “未曾想到,我大唐竟然還有光複之日,實乃上天庇佑,列祖列宗之福,今日禪位,真是惶恐——”

    話音剛落,諸臣再次山唿萬歲。

    “爾順從天命,顧從大局,雖有過錯,但難掩其功,朕自當善待,封越王,以封州三千戶為食邑,三子為侯!”

    “臣叩謝陛下隆恩!”劉鋹心中一喜,連忙拜服。

    一字王,又是三千戶食邑,還承諾未來三個兒子都是侯爵,從南朝到如今,數百年來,簡直是厚之又厚,劉鋹怎能不喜?

    “今朕承帝王之緒,其以大寶三年為神武元年,議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同律度量,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諸不當得赦,皆赦除之。”

    又是山唿萬歲。

    “政事堂可下發邸報,將‘鄭王’還政的消息傳到各地官府。”

    鍾允章、崔泉、張琮三人出列:“臣等遵旨!”

    就在這時,次相崔泉出列道:“老臣請奏陛下。今日二月初二,七天後是初九,可讓有司即刻準備,陛下正式登基大典可在初九舉行。”

    李嘉應允道:“就依崔相公所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徹二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徹二世並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