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祭鳳陽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85章 拜祭鳳陽
室鳩巢帶著幕府使節團從江戶出發。
此番使節團的行程大致歸下,先坐船前往長崎港,從那裏接走長崎港權人通事官鄭瑞後,再一路往南直抵鹿兒島。
時間來得及,就與中國天使出麵調停島津家與中國軍隊的戰爭。若來不及,則直接給島津吉貴帶去德川吉宗的命令以及親筆書信。
此間事了,室鳩巢會帶著幕府使節團,與中國天使一同前往中國,到南京朝覲中國皇帝。
既是探聽中國虛實,順帶求賜幕府將軍金印,也是要正式確立兩國間的外交關係,並勘定每年貿易數額。
值得一提的是,滿清與日本間的關係,並非屬國與宗主國,反而是名義平等的“互市國”。
滿清入關以後清廷倒是一直都想將日本收為屬國,且從清初開始就不斷向日本釋放善意,包括送還海難生還的日本人。
可以說,康熙除對準噶爾極度仇視外,甚至到了乾隆直接把準噶爾從汗國變成了盆地(你們知道我說的什麽意思)。
但其對周邊屬國,乃至宗教一直都是好言好語。
羅馬教廷純粹是自己太作,康熙對他們客氣,還數次派遣法國傳教士從中斡旋,甚至親自寫信求情。
結果羅馬教廷真就以為自己牛逼了,直到日本人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隻不過,滿清想把日本收為屬國,但日本受到唐文化影響極深。
對日本而言,他們反而更認同漢文化為中國正統,而極端鄙視反對蒙元和滿清。
山鹿素行於《中朝事實》中甚至言明:“國號數變,遂為北狄(滿洲)所並,今豈足以稱華乎?皇統傳道並得,與天壤無窮,國號不變,宗廟饗之子孫保之者,獨我大日本而已。”
雖野心居多,卻也足夠表明此時日本武家政權(幕府、大名、武士),普遍對滿清並不認同。
但明朝不一樣,前明時期日本就曾數次接受明朝皇帝冊封,哪怕幕府改朝換代也是如此。
所以,現在室鳩巢帶著幕府使節團出使中國,請求恢複兩國宗屬關係。
除了政治利益外,也是在於朱怡炅的大明,名義上本就是日本宗主國。
尤其眼下朱怡炅又極有可能擊敗滿清,統一中國。
李泓眉頭微挑,說道:“幕府要規定每年貿易限額?此事乃日本國內政,我大明不會擅加幹涉。”
“如此甚好。”室鳩巢操持一口流利漢話說道。
大明自然不會幹涉幕府搞的勞什子貿易限額,因為完全沒必要,幕府不可能限製的了的。
朱怡炅現在重新開海,還頒布開海法,組建市舶司,鼓勵沿海貿易,好將閩浙地主從土地轉移到商業上來。
這樣多半會造成巨商豪富,這肯定無法避免。現在是古代,建武二年,普通百姓拿錘子去做海貿生意啊?
就算真有小海商,為了對抗大海商壟斷,也必定會抱團取暖,然後,走向商業兼並。
隻能說飯一口一口去吃。
說迴幕府的貿易限額,且先不提朱怡炅鼓勵海貿,未來去往日本長崎的商人貨物隻會越來越多,那點貿易額根本不可能消化。
再者,把中國單拎出去,長崎的荷蘭商館,每年的海貿交易量,就遠遠超出了幕府的貿易限額。
幕府大搞貿易限額,不僅無法限製海貿,反而還會加劇民間和地方大名的走私。
尤其平戶藩的港口被幕府掐了,平戶藩作為海盜窩點,不可能就此從良。
要麽走私,要麽當海盜,或者二者兼得。
而另一個,薩摩藩則會更直接,他們失去了琉球,又要麵臨大明索要的戰爭賠款,還要與幕府結親。
這麽多錢從哪裏來,隻能走私。
曆史上,幕府最終能真正把貿易限額控製並壟斷掉,純粹是滿清這邊也搞閉關鎖國了。
兩邊一起大搞鎖國,那效果自然出奇的好。
室鳩巢帶著使節團,跟隨李泓的船隊,一路南下先往長崎接人,再去鹿兒島給島津吉貴送信。
……
鹿兒島。
失去水師艦隊的薩摩藩,隻能靠岸防大炮防禦明軍戰艦。
但岸防大炮至多防得住大型軍艦,卻攔不住小型戰船還有登陸的明軍戰兵。
明軍輕鬆擊潰了薩摩藩艦隊,對薩摩藩更加輕視。
雖說驕兵易敗,但那是在於雙方實力對等,至少也是相差不大的前提下。
明軍雖隻有戰兵兩千,卻有糖藥手雷錘、開花彈這兩樣劃時代火器。
而薩摩藩紙麵實力看似是七十七萬石大藩,在整個九洲島算是無敵的存在,還有個名義上的支藩佐土原藩。
紙麵軍隊絕對已經超過萬人,但這隻是紙麵數據,鹿兒島城的島津家本部武士足輕不過三千,還都不是明軍那種職責士兵。
餘下軍隊全部在各自薩摩藩的支藩分家那裏,這是日本武家政權層層架空的必然結果。
援兵什麽的完全不存在。
這源於島津吉貴的改革,由於島津吉貴、島津繼豐連續兩代庶子繼位。
這極大影響了島津吉貴家的統治,所以島津吉貴為了給兒子鋪路,故重新劃分了內部階級。
階級劃分意味著利益再分配,按曆史規律,肯定會有人不滿意,甚至是反對。
就連種子島家這種低級家族因為是島津吉貴的親信家臣,所以也被抬了一下。
其他島津分家,還有那些被強製分配利益的薩摩支藩自然更加不滿。唯一的好處就是,島津吉貴這個“本家”的地位提高了。
再者,此番來攻打薩摩藩的可是中國皇帝的大軍。
這意味著薩摩藩肯定打不贏,既然打不贏,那為何不保存實力,靜待戰況。
若是島津吉貴贏了,他們就出兵幫忙,事後島津吉貴也說不出什麽來。
要是島津吉貴輸了,那就更好了,島津吉貴更加不敢拿他們怎麽樣。
甚至於有些分家還想著,島津吉貴最好就這麽死在鹿兒島城,死在中國軍隊手上。
雖然還有個名義藩主島津繼豐,但島津繼豐長年患病,蝸居江戶城。
不管島津繼豐能不能迴來鹿兒島,其實問題已經不大。
如此各懷心思,薩摩藩敗局已定。
.......
淮南,鳳陽。
朱怡炅按著內閣那邊的行程安排,在禦營軍的保護下北上前往鳳陽府,拜祭大明皇陵。
這裏不是朱元璋他老人家的陵墓,而是明朝祖陵,曾經還被大西王張獻忠洗劫焚燒過一次。
到了滿清時期,這裏又被官府下令,強拆房舍,至乾隆年間,明皇陵便已不複存在,唯二碑(有字碑、無字碑)、石人石馬還在。
看著眼前雖經過修繕,卻還是能見著些許搶桑破敗的明皇陵,朱怡炅要說沒有感觸,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僅僅隻是感觸罷了,就如現代遊客見到名勝古跡一般。
一旁,見皇帝駐足半天也不進去,隨行官員還以為是對皇陵修繕不滿,連忙苦著臉請罪道:“陛下容稟,皇陵曆經戰亂,破敗太過嚴重,很多地方都已損毀不複存在,從各處調集石料建材翻修尚需時日……”
“無妨。”朱怡炅擺擺手,倒沒說什麽一切從簡的話。
這裏是明皇陵,政治意義大於實際價值,正如紫禁城一樣,慢慢修就可以了,大明每年也不缺這麽點修繕銀子。
進了皇陵,如同昔日告祭明孝陵一樣,禮部早已潤色準備好了念詞。
“大明仁祖皇帝(朱元璋他爸)在天之靈,子孫朱怡炅……”
一番略顯繁瑣莊重的祭拜憑吊,也沒去搞什麽大哭什麽的,主要是哭不出來。
旁邊的起居注官員隨即提筆記錄:“建武二年,帝謁陵,百官從之,以彰聖德。”
當朱怡炅按著流程祭拜完,都已經臨近天黑,朱怡炅拖著疲憊的身軀直接在鳳陽府城裏頭臨時下榻。
到了翌日。
朱怡炅才再度親臨準水前線,撫慰軍心。
無外乎“將士們辛苦了!”,“軍中夥食可還吃的慣?”,“可成家了?”雲雲。
雖主要是作秀,但朱怡炅能放得開架子,說的也多是家長裏短,全然沒有半點皇帝威嚴。
短短一天過去,與前線將士完全打成一片不可能,卻也讓這些軍中將士對皇帝莫名親近了不少。
軍隊裏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教育,實際見到皇帝又不一樣。
至少皇帝種地也並非是用的金鋤頭。
今天這波宣撫軍心隻是祭拜時的順帶操作,也不知道迴頭得誕生多少在軍隊裏吹牛“自己見過皇帝”,“與皇帝老子說過話”什麽的。
朱怡炅在鳳陽府待了有一個星期左右,中途還特意召見過楊恭一麵。
拜祭皇陵、宣撫前線結束,朱怡炅迴返南京。
建武二年就這麽要過去了。
這段劇情看來都不喜歡,那就切迴國內
室鳩巢帶著幕府使節團從江戶出發。
此番使節團的行程大致歸下,先坐船前往長崎港,從那裏接走長崎港權人通事官鄭瑞後,再一路往南直抵鹿兒島。
時間來得及,就與中國天使出麵調停島津家與中國軍隊的戰爭。若來不及,則直接給島津吉貴帶去德川吉宗的命令以及親筆書信。
此間事了,室鳩巢會帶著幕府使節團,與中國天使一同前往中國,到南京朝覲中國皇帝。
既是探聽中國虛實,順帶求賜幕府將軍金印,也是要正式確立兩國間的外交關係,並勘定每年貿易數額。
值得一提的是,滿清與日本間的關係,並非屬國與宗主國,反而是名義平等的“互市國”。
滿清入關以後清廷倒是一直都想將日本收為屬國,且從清初開始就不斷向日本釋放善意,包括送還海難生還的日本人。
可以說,康熙除對準噶爾極度仇視外,甚至到了乾隆直接把準噶爾從汗國變成了盆地(你們知道我說的什麽意思)。
但其對周邊屬國,乃至宗教一直都是好言好語。
羅馬教廷純粹是自己太作,康熙對他們客氣,還數次派遣法國傳教士從中斡旋,甚至親自寫信求情。
結果羅馬教廷真就以為自己牛逼了,直到日本人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隻不過,滿清想把日本收為屬國,但日本受到唐文化影響極深。
對日本而言,他們反而更認同漢文化為中國正統,而極端鄙視反對蒙元和滿清。
山鹿素行於《中朝事實》中甚至言明:“國號數變,遂為北狄(滿洲)所並,今豈足以稱華乎?皇統傳道並得,與天壤無窮,國號不變,宗廟饗之子孫保之者,獨我大日本而已。”
雖野心居多,卻也足夠表明此時日本武家政權(幕府、大名、武士),普遍對滿清並不認同。
但明朝不一樣,前明時期日本就曾數次接受明朝皇帝冊封,哪怕幕府改朝換代也是如此。
所以,現在室鳩巢帶著幕府使節團出使中國,請求恢複兩國宗屬關係。
除了政治利益外,也是在於朱怡炅的大明,名義上本就是日本宗主國。
尤其眼下朱怡炅又極有可能擊敗滿清,統一中國。
李泓眉頭微挑,說道:“幕府要規定每年貿易限額?此事乃日本國內政,我大明不會擅加幹涉。”
“如此甚好。”室鳩巢操持一口流利漢話說道。
大明自然不會幹涉幕府搞的勞什子貿易限額,因為完全沒必要,幕府不可能限製的了的。
朱怡炅現在重新開海,還頒布開海法,組建市舶司,鼓勵沿海貿易,好將閩浙地主從土地轉移到商業上來。
這樣多半會造成巨商豪富,這肯定無法避免。現在是古代,建武二年,普通百姓拿錘子去做海貿生意啊?
就算真有小海商,為了對抗大海商壟斷,也必定會抱團取暖,然後,走向商業兼並。
隻能說飯一口一口去吃。
說迴幕府的貿易限額,且先不提朱怡炅鼓勵海貿,未來去往日本長崎的商人貨物隻會越來越多,那點貿易額根本不可能消化。
再者,把中國單拎出去,長崎的荷蘭商館,每年的海貿交易量,就遠遠超出了幕府的貿易限額。
幕府大搞貿易限額,不僅無法限製海貿,反而還會加劇民間和地方大名的走私。
尤其平戶藩的港口被幕府掐了,平戶藩作為海盜窩點,不可能就此從良。
要麽走私,要麽當海盜,或者二者兼得。
而另一個,薩摩藩則會更直接,他們失去了琉球,又要麵臨大明索要的戰爭賠款,還要與幕府結親。
這麽多錢從哪裏來,隻能走私。
曆史上,幕府最終能真正把貿易限額控製並壟斷掉,純粹是滿清這邊也搞閉關鎖國了。
兩邊一起大搞鎖國,那效果自然出奇的好。
室鳩巢帶著使節團,跟隨李泓的船隊,一路南下先往長崎接人,再去鹿兒島給島津吉貴送信。
……
鹿兒島。
失去水師艦隊的薩摩藩,隻能靠岸防大炮防禦明軍戰艦。
但岸防大炮至多防得住大型軍艦,卻攔不住小型戰船還有登陸的明軍戰兵。
明軍輕鬆擊潰了薩摩藩艦隊,對薩摩藩更加輕視。
雖說驕兵易敗,但那是在於雙方實力對等,至少也是相差不大的前提下。
明軍雖隻有戰兵兩千,卻有糖藥手雷錘、開花彈這兩樣劃時代火器。
而薩摩藩紙麵實力看似是七十七萬石大藩,在整個九洲島算是無敵的存在,還有個名義上的支藩佐土原藩。
紙麵軍隊絕對已經超過萬人,但這隻是紙麵數據,鹿兒島城的島津家本部武士足輕不過三千,還都不是明軍那種職責士兵。
餘下軍隊全部在各自薩摩藩的支藩分家那裏,這是日本武家政權層層架空的必然結果。
援兵什麽的完全不存在。
這源於島津吉貴的改革,由於島津吉貴、島津繼豐連續兩代庶子繼位。
這極大影響了島津吉貴家的統治,所以島津吉貴為了給兒子鋪路,故重新劃分了內部階級。
階級劃分意味著利益再分配,按曆史規律,肯定會有人不滿意,甚至是反對。
就連種子島家這種低級家族因為是島津吉貴的親信家臣,所以也被抬了一下。
其他島津分家,還有那些被強製分配利益的薩摩支藩自然更加不滿。唯一的好處就是,島津吉貴這個“本家”的地位提高了。
再者,此番來攻打薩摩藩的可是中國皇帝的大軍。
這意味著薩摩藩肯定打不贏,既然打不贏,那為何不保存實力,靜待戰況。
若是島津吉貴贏了,他們就出兵幫忙,事後島津吉貴也說不出什麽來。
要是島津吉貴輸了,那就更好了,島津吉貴更加不敢拿他們怎麽樣。
甚至於有些分家還想著,島津吉貴最好就這麽死在鹿兒島城,死在中國軍隊手上。
雖然還有個名義藩主島津繼豐,但島津繼豐長年患病,蝸居江戶城。
不管島津繼豐能不能迴來鹿兒島,其實問題已經不大。
如此各懷心思,薩摩藩敗局已定。
.......
淮南,鳳陽。
朱怡炅按著內閣那邊的行程安排,在禦營軍的保護下北上前往鳳陽府,拜祭大明皇陵。
這裏不是朱元璋他老人家的陵墓,而是明朝祖陵,曾經還被大西王張獻忠洗劫焚燒過一次。
到了滿清時期,這裏又被官府下令,強拆房舍,至乾隆年間,明皇陵便已不複存在,唯二碑(有字碑、無字碑)、石人石馬還在。
看著眼前雖經過修繕,卻還是能見著些許搶桑破敗的明皇陵,朱怡炅要說沒有感觸,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僅僅隻是感觸罷了,就如現代遊客見到名勝古跡一般。
一旁,見皇帝駐足半天也不進去,隨行官員還以為是對皇陵修繕不滿,連忙苦著臉請罪道:“陛下容稟,皇陵曆經戰亂,破敗太過嚴重,很多地方都已損毀不複存在,從各處調集石料建材翻修尚需時日……”
“無妨。”朱怡炅擺擺手,倒沒說什麽一切從簡的話。
這裏是明皇陵,政治意義大於實際價值,正如紫禁城一樣,慢慢修就可以了,大明每年也不缺這麽點修繕銀子。
進了皇陵,如同昔日告祭明孝陵一樣,禮部早已潤色準備好了念詞。
“大明仁祖皇帝(朱元璋他爸)在天之靈,子孫朱怡炅……”
一番略顯繁瑣莊重的祭拜憑吊,也沒去搞什麽大哭什麽的,主要是哭不出來。
旁邊的起居注官員隨即提筆記錄:“建武二年,帝謁陵,百官從之,以彰聖德。”
當朱怡炅按著流程祭拜完,都已經臨近天黑,朱怡炅拖著疲憊的身軀直接在鳳陽府城裏頭臨時下榻。
到了翌日。
朱怡炅才再度親臨準水前線,撫慰軍心。
無外乎“將士們辛苦了!”,“軍中夥食可還吃的慣?”,“可成家了?”雲雲。
雖主要是作秀,但朱怡炅能放得開架子,說的也多是家長裏短,全然沒有半點皇帝威嚴。
短短一天過去,與前線將士完全打成一片不可能,卻也讓這些軍中將士對皇帝莫名親近了不少。
軍隊裏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教育,實際見到皇帝又不一樣。
至少皇帝種地也並非是用的金鋤頭。
今天這波宣撫軍心隻是祭拜時的順帶操作,也不知道迴頭得誕生多少在軍隊裏吹牛“自己見過皇帝”,“與皇帝老子說過話”什麽的。
朱怡炅在鳳陽府待了有一個星期左右,中途還特意召見過楊恭一麵。
拜祭皇陵、宣撫前線結束,朱怡炅迴返南京。
建武二年就這麽要過去了。
這段劇情看來都不喜歡,那就切迴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