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彎府及台灣縣共轄戶籍十六萬有餘,台南鳳山縣轄八萬戶,台北諸羅縣亦轄七萬餘戶。


    這個人口分布,明顯是不合理的。隻是鳳山縣一地,轄區人口居然達到了府城加上台彎縣總和的一半,台北的諸羅縣同樣如此。


    鳳山縣還可以理解為地處台南,這裏大部是清廷靖海侯的田莊,所以百姓(農奴)數量多一些也正常。


    可台北大部都是山林地帶,諸羅縣的人口就顯得過於稠密了。僅靠諸羅縣那到處都是深山老林的地理條件,加一個縣治的行政區劃。


    既難以徹底消化這些人口,也難以實際控製。若不是台北深山更不好生存,加上台彎戶口大多都是內陸移民,且遷移時日普遍都不長。怕是這些人口早就躲進深山,成為山民逃戶了。


    可人家沒逃,不代表問題不需要解決。畢竟,這麽多無產無業的人口,又都聚集在台北這等山林密布,鞭長莫及的地域。


    這就是個幹柴堆子,一旦出現巨大的天災變故,就隨時都可能燒起來。


    不僅僅是諸羅縣,台南的鳳山縣也是一樣,甚至還更危險。諸羅縣動亂,隻是糜爛台北,鳳山縣動亂……上一個就成就了他朱大王。


    朱怡炅將自己的疑慮旋即對王禮等文臣托出,文官嘛,就是這種時刻這麽用的。


    而王禮也不愧為在台彎做官多年的地方大員,朱大王看出來的問題,他自然也看的出來。


    要不然,先前他也不會那般爽快的於大雨過後,帶領府城官僚親臨一線安撫災民,振奮人心。


    王禮一臉從容:“迴稟監國,對此疑難,臣有兩策可為解決。其一,於台北台南增設二縣,分戶齊民,穩定地方。其二,鼓勵百姓開墾新田,增加產出。如此,既可解決疑難,也可充實我大明糧食缺口。”


    “增設二縣?鼓勵開墾?”


    朱怡炅略微琢磨了兩句,示意王禮繼續說。


    王禮說:“稟監國,這增設二縣,可於鳳山縣以南,屏山以冬增設一縣,縣治以原來阿猴鎮為基,進行擴建重築。”


    “台北,則將諸羅縣之亢餘戶民,往鹿仔港遷移,增築新縣。如此,既可疏解鳳山諸羅兩縣之戶民壓力,也可南控下淡水,北勾上淡水,使台北台中台南連成一線。”


    “還可借此遷移分戶之機,以朝廷名義鼓勵百姓開墾,增加台彎屯田數量,以此緩解我大明糧食缺口,可謂一舉三得。”


    聽完王禮進言,朱怡炅頓時豁然明悟。王禮這法子,卻是通過增加行政區劃的形式,將原本稠密擁擠的百姓分流,同時又加強了地方控製力。


    且,還借著增設新縣的機會,鼓勵百姓開墾新田。既可填補大明目前的糧食缺口,還能使百姓忙於開墾,而無心想多餘雜事。


    更重要的是,於鹿仔港增設新縣,還在地理上,將台北台中台南勾連在了一起。如此,大明就不必因為距離遙遠,而對上淡水乃至於雞籠等戰略要地鞭長莫及了。


    王禮這番獻言,可謂深思熟慮,考慮到了方方麵麵,算得上是老成謀國之言了。


    朱怡炅思慮片刻,覺得確實沒啥問題,點頭說了句“可”。


    又隨口問道:“王卿既有腹稿,不知這新設二縣縣名可都定好了?”


    王禮說:“迴稟監國,這南方新縣既以阿猴為基,故縣名可定為阿猴。而北方新縣需新築,微臣鬥膽,定名彰化,以顯彰王化之意。”


    這給新縣起名還要順帶給朱大王拍個馬屁,屬實是不忘初心了。


    朱怡炅聽罷麵不改色,都做了這麽久大王了,這居移氣養移體的功夫他沒學會,但麵不改色的本事卻是已經玩的相當純熟了。


    “嗯……阿猴其名未免有些難登大雅,其既在屏山以東,不如就叫屏東縣如何?”


    王禮毫不遲疑:“監國英明!”


    “既如此,此事便這麽辦吧!下朝(散會)以後,給孤再上個關於設縣的奏本。”


    朱怡炅點頭,忽地又似是想起了什麽,開口問道:“對了,這台彎可有種植紅薯?”


    王禮這些文臣天天有事沒事就給他朱大王上奏什麽糧食缺口啥的,雖然沒人要求他朱大王裁軍,但這天天上奏發牢騷,也著實讓朱大王煩不勝煩。


    之所以設置秘書處,除卻公務太忙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把底下這幾個文臣寫的那些垃圾上奏給篩出去。


    “迴稟監國,由於那偽清敵酋之詔令攤派,這紅薯台彎倒有種植。可實際種植麵積卻不大,多是地方上為了應付交差而敷衍了事。”


    開口的卻是府同知梁文煊,王禮雖是知府,又是文臣之首,但也不能總他一個人說話啊!總得給其他人留些機會餘地才是。


    梁文煊這麽一說,朱怡炅便想起來了。確實,終清一朝,雖然都在極力推廣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種植。


    但即使到了清末,紅薯占據全國農業作物種植總麵積也沒有超過百分之五,老百姓還是在種水稻小麥。


    倒不是以前的紅薯產量不高,相反,紅薯產量比稻穀麥子高,是百姓都知道的。


    之所以推廣不開,前世朱怡炅也查過,就一個原因,清朝愛新覺羅家與明朝老朱家一個德行。


    老朱發行大明寶鈔當貨幣流通,卻拒絕以大明寶鈔充當稅收,清朝也一樣,推廣紅薯土豆,但收稅不能用紅薯土豆來交。


    這不是特麽扯淡嗎?


    老百姓是傻的,才去種紅薯。到時候交不上稅,全家都得被官府弄的家破人亡。


    朱怡炅想了想,開口說道:“既如此,這迴頭鼓勵百姓開墾之時,再加一條,凡是開墾出來的山地,今後一律改種紅薯。”


    “我大明朝廷不像偽清,今後亦可以紅薯抵夏秋兩稅,稅率不變,且願意主動耕種紅薯者,今後可免徭役。”


    說著,又補充道:“隻限山地劣田。”


    朱怡炅知道這紅薯確實是好作物,但終究隻能用於在糧食不夠的地方大麵積推廣。紅薯本身蛋白質含量低,吃多了還容易脹氣,作為糧食並不算是好糧。


    在山地以政令推廣一下就行了,反正山地貧瘠,也收不了多少水稻小麥,還不如種紅薯。


    “臣等領旨!”


    眾文臣紛紛拱手,並無意見。


    反正隻是山地推廣,隻要朱大王不發瘋了,讓那些平原地區也全部改種紅薯就行,而且這也確實可以改善大明的糧食缺口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霸道總裁胖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霸道總裁胖總並收藏康乾盛世,我吃定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