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個好丹!有詩為證:
仙草壽果匯爐鼎,法陣性火助全功;
心細如絲來掌控,靈蛇白龍繞銅梁。
費盡波折多磨礪,煉成道家仙靈丹;
渾圓晶瑩寶光閃,白灰二色合陰陽。
纖指華柱複撥弄,宛若遊龍戲明珠;
璿天轉地滾宇宙,合道渾然自天成。
劉方將丹放在手心,細細賞玩,不禁眉開眼笑起來。這丹是他初次煉成的一枚靈丹,雖然隻有二品,確是他前所未有的突破。取得進步的這種心情總是能讓人開心、感動。
劉方歡歡喜喜將靈丹收入須彌戒,此次不忙吞服,等“太虛護心液”煉成,一同服用才有良效。
天已大發白肚皮,幾人收拾行囊繼續進軍西去。行罷多日,此時又值早春天氣,但見天地換新裝,且聞花草四野香,又聽鳥蟲齊鳴春,歡歡樂樂訴衷腸。
五人一馬走在山林草叢之間,自然是看不完的春景,賞不盡的風光。正行時,忽遇一條兩丈來寬的河流,那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
劉方在河岸遙望,見著河對岸柳蔭下麵停著一隻舫船,便大聲喊道:“船家,過來渡人過河!”
喊了幾聲,便見一老婦將船搖撥過來,嘻嘻笑笑地接幾人上了船。劉方識得,這河便就是傳說中女兒國境內的“子母河”了,是人吃了河中水,便就腹痛懷上胎。
幾人到了河對岸,老婦進了莊園。唐僧見水清覺口渴,便喚劉方。
劉方掂掂腰間葫蘆,已經空了,便道:“師公,葫蘆裏已經沒水了。”
唐僧便讓到河中打一缽來喝,劉方忙道:“師公,還且不要飲生水,等我去尋些涼白開來喝吧。”
說罷,劉方徑入婦人莊園裏取水,與那婦人討得一葫蘆水來,便往迴趕。可巧見這時,豬八戒抬著缽盂正在喝水,唐僧正手揩嘴角。
劉方暗道:“壞了。”唐僧見劉方迴來,便道:“我叫八戒在河中打了水喝了,這喝水還真是清冽甘甜,甚是解渴呢。”劉方無語,不過他兩人喝也喝了,也隻得這般了。
說完,幾人繼續往西趕路,不上半個時辰,唐僧、豬八戒二人盡皆腹痛起來,甚是疼痛難耐。眾人連忙找著一處農婦人家,且先安頓下來,再尋醫治良方。
農婦婆子嬉笑著迎著幾人進了屋子,便將飲子母河水,教人懷胎的實情如實相告。唐僧、豬八戒二人聞言,都叫苦不迭,落淚神傷。
不過,老婦立即告知了幾人的解決辦法。離此地正南不過三十裏地有一座“解陽山”,山中有一個“破兒洞”,洞裏有一眼“落胎泉”,吃一口泉水便能解了胎氣。
幾年前,解陽山來了個道人,號“如意真仙”,將破兒洞改作“聚仙庵”,把落胎泉護住不肯隨意與人,需要辦製禮品才能求得泉水。
孫悟空聞言,便安撫唐僧、豬八戒,立刻前去討泉水來。劉方趕緊道:“師尊,我跟你一起吧!”
孫悟空自然同意,有個幫襯更好,便叫沙僧在此地好好照看唐僧,就和劉方往聚仙庵去了。
劉方和孫悟空掠空疾行,便遠遠望見一座錦繡翠綠的山頭。那廂淡淡青雲繞,繁花錦簇團,澗泉碧落,鳥雁齊飛,猿啼鹿鳴,真是一處好風光!
劉方和孫悟空降落地麵,見著山中一處莊院,隱隱聽見悠遠淡雅的琴聲傳出。兩人進入其中,見著個老道人向其說明來意。
老道聽聞,便進入莊內,不多時和一個道家打扮的仙長出了門來,那人正是如意真仙,手持一根“如意鉤”。
如意真仙見著孫悟空怒氣衝衝,咬牙恨道:“我乃牛魔王兄弟,先前你將我侄兒紅孩兒給害了,我正沒處尋你報仇,你且自找上門,休想要得我泉水。”
“先生此言差矣,如今令侄隨著觀音菩薩,做善財童子,受了正果,與天同壽,怎得怪起我來?”孫悟空迴道。
“潑猢猻!少弄巧舌,我侄自在為王是好,還是與人為奴是好?吃我一鉤,若三合敵得過我,與你泉水;敵不過,且將你剁成肉醬,與我侄兒報仇!”
說罷,如意真仙便跳出來和孫悟空戰到一起。真是好鬥!劉方在此地也是看的膽顫心驚!如意鉤有如蛇蠍亂刺,金箍棒似頭蟒龍穿梭,兩人爭鬥殺氣騰騰,雲霧翻滾,亂石炸飛。
瞧著瞧著,不多時,兩人打鬥到山門外去了,劉方隻顧暗暗笑了笑,來到莊裏落胎泉邊。老道人見劉方舉動,想要過來阻攔。劉方眼睛一橫,掣出七星劍,喝道:“識相的就滾開,不要自找無趣!”
老道似有些害怕,沒有上前,劉方拿著旁邊的吊桶,順利地打上一桶泉水來。得了泉水,劉方歡歡喜喜禦空飛走,見著孫悟空還在和道人爭鬥,趕緊喊道:“師父,徒兒已打到泉水了,趕緊迴吧。”
孫悟空見此也嗬嗬一樂,脫了戰鬥狀態,便跟同劉方匯合,徑至農婦家裏。兩人將此番經過跟唐僧等人一說。然後唐僧和豬八戒各飲了半盞泉水,咕嚕咕嚕一陣,大小便齊解,才算解了胎氣。
眾人在此地吃了齋飯,唐僧和豬八戒吃得多些,且算補補身子。稍作停歇,幾人繼續趕路。臨行前,老婦人對著劉方告道:“俊哥,你往前且要小心注意,國中年輕姑娘見著你怕是要抓狂的,一言不合就要上來跟你雲雨交合,假若不從,就要害你性命,割你身上的肉做香袋哩。”
劉方自是對此早有耳聞,也似有些憂心,便取出塊布兜將臉麵團團圍住,不然如此俊朗帥氣的麵容,給那些饑渴難耐女兒國中年輕女人見著,可真是有大麻煩了。
幾人行走不到四十裏遠近,便來到女兒國都城。這街上流水馬龍,買賣熱鬧,很是繁華。不過街上全竟是些女子,果然不愧“女兒國”之名。
街上走的、站的、攬客的、吆喝的,無論農士工商身份、亦或從事漁樵耕牧之人,全是女人,有老婦,少婦,少女。
她們或身著長裙短襖,或帶金銀首飾,那些年輕的生得姿色俏麗,腰肢綽約,一個個容貌有佳。
仙草壽果匯爐鼎,法陣性火助全功;
心細如絲來掌控,靈蛇白龍繞銅梁。
費盡波折多磨礪,煉成道家仙靈丹;
渾圓晶瑩寶光閃,白灰二色合陰陽。
纖指華柱複撥弄,宛若遊龍戲明珠;
璿天轉地滾宇宙,合道渾然自天成。
劉方將丹放在手心,細細賞玩,不禁眉開眼笑起來。這丹是他初次煉成的一枚靈丹,雖然隻有二品,確是他前所未有的突破。取得進步的這種心情總是能讓人開心、感動。
劉方歡歡喜喜將靈丹收入須彌戒,此次不忙吞服,等“太虛護心液”煉成,一同服用才有良效。
天已大發白肚皮,幾人收拾行囊繼續進軍西去。行罷多日,此時又值早春天氣,但見天地換新裝,且聞花草四野香,又聽鳥蟲齊鳴春,歡歡樂樂訴衷腸。
五人一馬走在山林草叢之間,自然是看不完的春景,賞不盡的風光。正行時,忽遇一條兩丈來寬的河流,那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
劉方在河岸遙望,見著河對岸柳蔭下麵停著一隻舫船,便大聲喊道:“船家,過來渡人過河!”
喊了幾聲,便見一老婦將船搖撥過來,嘻嘻笑笑地接幾人上了船。劉方識得,這河便就是傳說中女兒國境內的“子母河”了,是人吃了河中水,便就腹痛懷上胎。
幾人到了河對岸,老婦進了莊園。唐僧見水清覺口渴,便喚劉方。
劉方掂掂腰間葫蘆,已經空了,便道:“師公,葫蘆裏已經沒水了。”
唐僧便讓到河中打一缽來喝,劉方忙道:“師公,還且不要飲生水,等我去尋些涼白開來喝吧。”
說罷,劉方徑入婦人莊園裏取水,與那婦人討得一葫蘆水來,便往迴趕。可巧見這時,豬八戒抬著缽盂正在喝水,唐僧正手揩嘴角。
劉方暗道:“壞了。”唐僧見劉方迴來,便道:“我叫八戒在河中打了水喝了,這喝水還真是清冽甘甜,甚是解渴呢。”劉方無語,不過他兩人喝也喝了,也隻得這般了。
說完,幾人繼續往西趕路,不上半個時辰,唐僧、豬八戒二人盡皆腹痛起來,甚是疼痛難耐。眾人連忙找著一處農婦人家,且先安頓下來,再尋醫治良方。
農婦婆子嬉笑著迎著幾人進了屋子,便將飲子母河水,教人懷胎的實情如實相告。唐僧、豬八戒二人聞言,都叫苦不迭,落淚神傷。
不過,老婦立即告知了幾人的解決辦法。離此地正南不過三十裏地有一座“解陽山”,山中有一個“破兒洞”,洞裏有一眼“落胎泉”,吃一口泉水便能解了胎氣。
幾年前,解陽山來了個道人,號“如意真仙”,將破兒洞改作“聚仙庵”,把落胎泉護住不肯隨意與人,需要辦製禮品才能求得泉水。
孫悟空聞言,便安撫唐僧、豬八戒,立刻前去討泉水來。劉方趕緊道:“師尊,我跟你一起吧!”
孫悟空自然同意,有個幫襯更好,便叫沙僧在此地好好照看唐僧,就和劉方往聚仙庵去了。
劉方和孫悟空掠空疾行,便遠遠望見一座錦繡翠綠的山頭。那廂淡淡青雲繞,繁花錦簇團,澗泉碧落,鳥雁齊飛,猿啼鹿鳴,真是一處好風光!
劉方和孫悟空降落地麵,見著山中一處莊院,隱隱聽見悠遠淡雅的琴聲傳出。兩人進入其中,見著個老道人向其說明來意。
老道聽聞,便進入莊內,不多時和一個道家打扮的仙長出了門來,那人正是如意真仙,手持一根“如意鉤”。
如意真仙見著孫悟空怒氣衝衝,咬牙恨道:“我乃牛魔王兄弟,先前你將我侄兒紅孩兒給害了,我正沒處尋你報仇,你且自找上門,休想要得我泉水。”
“先生此言差矣,如今令侄隨著觀音菩薩,做善財童子,受了正果,與天同壽,怎得怪起我來?”孫悟空迴道。
“潑猢猻!少弄巧舌,我侄自在為王是好,還是與人為奴是好?吃我一鉤,若三合敵得過我,與你泉水;敵不過,且將你剁成肉醬,與我侄兒報仇!”
說罷,如意真仙便跳出來和孫悟空戰到一起。真是好鬥!劉方在此地也是看的膽顫心驚!如意鉤有如蛇蠍亂刺,金箍棒似頭蟒龍穿梭,兩人爭鬥殺氣騰騰,雲霧翻滾,亂石炸飛。
瞧著瞧著,不多時,兩人打鬥到山門外去了,劉方隻顧暗暗笑了笑,來到莊裏落胎泉邊。老道人見劉方舉動,想要過來阻攔。劉方眼睛一橫,掣出七星劍,喝道:“識相的就滾開,不要自找無趣!”
老道似有些害怕,沒有上前,劉方拿著旁邊的吊桶,順利地打上一桶泉水來。得了泉水,劉方歡歡喜喜禦空飛走,見著孫悟空還在和道人爭鬥,趕緊喊道:“師父,徒兒已打到泉水了,趕緊迴吧。”
孫悟空見此也嗬嗬一樂,脫了戰鬥狀態,便跟同劉方匯合,徑至農婦家裏。兩人將此番經過跟唐僧等人一說。然後唐僧和豬八戒各飲了半盞泉水,咕嚕咕嚕一陣,大小便齊解,才算解了胎氣。
眾人在此地吃了齋飯,唐僧和豬八戒吃得多些,且算補補身子。稍作停歇,幾人繼續趕路。臨行前,老婦人對著劉方告道:“俊哥,你往前且要小心注意,國中年輕姑娘見著你怕是要抓狂的,一言不合就要上來跟你雲雨交合,假若不從,就要害你性命,割你身上的肉做香袋哩。”
劉方自是對此早有耳聞,也似有些憂心,便取出塊布兜將臉麵團團圍住,不然如此俊朗帥氣的麵容,給那些饑渴難耐女兒國中年輕女人見著,可真是有大麻煩了。
幾人行走不到四十裏遠近,便來到女兒國都城。這街上流水馬龍,買賣熱鬧,很是繁華。不過街上全竟是些女子,果然不愧“女兒國”之名。
街上走的、站的、攬客的、吆喝的,無論農士工商身份、亦或從事漁樵耕牧之人,全是女人,有老婦,少婦,少女。
她們或身著長裙短襖,或帶金銀首飾,那些年輕的生得姿色俏麗,腰肢綽約,一個個容貌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