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這不是怕不怕劉凡的問題。而是劉凡坐擁中樞,占據大義。吾等攻占漢中,已是不義。荊襄劉表看吾等不順眼,四麵楚歌之下,連民心都可能失去。請主公務必要慎重,在蜀地訓練精兵,等待時機。”


    張鬆向劉焉勸說道。


    “張公所言不錯,蜀地乃高祖龍興之地,霸業的始端,就在這裏開始。劉凡雖為丞相,但手段卑劣,不選天子而立,卻掌控文武,其心人人皆知。殿陛之上,不應是這種權臣,而如父親這種君子。但父親應該等待時機,待關東諸侯對劉凡不滿之時,策應關東諸侯,趕劉凡出洛陽,擁立新君,行周公之事,光佑吾漢室。”


    劉焉長子劉範向其說道。


    他的話,隱隱有和劉璋作對的意思。


    曆史上劉範在朝廷的時候就已經死了,根本沒有機會和劉璋爭奪世子之位。


    現在劉璋麵對的勁敵不單單是他三哥劉瑁,還有他大哥劉範,二哥劉延。


    “哈哈,吾兒甚得吾心也。”


    緊張的氣氛被劉範一句讚歎劉焉的話,瞬間緩和,劉焉撫須大笑。


    “報……,稟告主公,巴郡傳開急件,請主公過目。”


    就在這時,一名小校進入大堂,向劉焉稟告道。


    劉焉皺眉接過急件,打開閱覽。


    隻見急件之上寫著:


    子夏西河談論聖人,非人臣所為。公不見劉濞、劉戊之事,再衡量於己。


    劉焉手一顫,信件掉在身前的桌子上,勃然變色。


    “主公可有事情?”


    賈龍向劉焉問道。


    “吾想了一下,漢中暫且不可取。就按吾兒範的策略去做,等待時機。其餘主張攻取漢中的話,就不要再說了。”


    劉焉伸出手,向堂中文武示意道。


    劉璋欲言又止,又垂下頭,極為不甘心。


    ……


    青州,北海郡,即墨。


    一家酒肆之中,許多青州豪傑在裏麵談笑風生。


    這幾年大多數人都是輕俠劍客,閑來無事,聚集起來談論天下英雄。


    “子義不是說要在遼東躲避四五年嗎,怎麽才兩年就迴來了?”


    一名背著劍的青年,向一名剛坐下青年問道。


    這名剛坐下的青年名複姓太史,名為慈,字子義。


    身長七尺七寸,麵目方正,美須髯,雖然個子不是很高,但非常敦實雄壯。


    “男子漢,大丈夫,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吾一直待在遼東苟且偷生,度日如年。日月流逝,人生幾何?吾想迴家鄉尋找一個知己,做一番大事,更何況家中隻有老母一人自力更生,身為人子,實在是煎熬啊!”


    太史慈一聲歎息,正是最高的年紀,鬱鬱不得誌,才是最感歎的。


    太史慈還不到二十歲,就擔任東萊郡的曹吏。


    他不僅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而且還十分好學,常拜訪名士求之學問。所以少年時就被州郡看上。


    在中平年間之時,東萊郡太守府與青州刺使府之間有嫌隙糾紛,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結案的判決多以先讓有司知事者較有利。


    當時青州的奏章已先發去有司處,東萊郡守恐怕落後不利,於是求取可為使者的人。


    太史慈時年二十一歲,被選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達洛陽,先到公車門前等候,待見州吏亦至,才開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問州吏道:“君也是前來欲求通章的嗎?”


    州吏答道:“是的。”


    太史慈又問:“奏章在哪裏?”


    州吏道:“在車上。”


    太史慈便說:“奏章題署之處確然無誤嗎?可否取來一視。”


    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東萊人,便取出奏章相與。誰知太史慈先已藏刀於懷,取過州章,便提刀截而毀之。


    州吏看到後大驚高唿,叫道:“有人毀壞我的奏章!”


    太史慈便將州吏帶至車間,跟他說道:“假使你沒有取出奏章給我,我也不能將其損壞,我們的吉兇禍福恐怕都會相等無免,不見得隻有我獨受此罪。與其坐而待斃,不若我們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無謂受刑。”


    州吏疑惑地問:“你為本郡而毀壞我的奏章,已經成功,怎麽也要逃亡?”


    太史慈便道:“吾初時受本郡所遣,隻是負責來視察你們的州章是否已經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卻太過激烈,以致損毀公章。如今即使見還,恐怕亦會因此見受譴責刑罰,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於即日俱逃。但太史慈與州吏出城後,卻潛遁迴城通傳郡章,完成使命。


    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員往洛陽通章,但有司卻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複查察此案,於是州家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於世,但他亦成為州家所仇視的人物,為免受到無妄之災,乃避居於遼東。


    太史慈是一個孝子。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想老母獨自一人在家中,於心不安,遂渡海迴蓬萊。


    此時通過董卓亂政,十八路諸侯討董,州郡已經大變,太史慈也沒有怨家。


    北海郡孔融,雖然沒名聲,但太史慈覺得孔融並非他的伯樂。


    “吾也想投靠一方雄主,可惜沒有合適的機會!”


    負劍青年也是歎氣道。


    這時,鄰座有人說道:“諸位聽說了嗎?冀州的潘鳳,被袁紹脅迫,委身在其麾下。丞相竟然用兩座城池交換將潘鳳。真是令人羨慕,若人有能這樣待我,吾一定會為其肝腦塗地,上刀山,下火海。”


    “那潘鳳是冀州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吾等沒有潘鳳的本領。據說丞相麾下五虎上將是按照神勇排名,神勇前五者,號五虎上將。若吾有潘鳳的勇力,一定會投拜至丞相麾下。”


    又有一人接話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太史慈瞬間站起,開口說道:“北地的天將軍,這不正是大丈夫的歸宿嗎?五虎上將,吾太史慈難道沒有這種勇力?”


    兩城換一將的事情他第一次聽說。太史慈聽之熱血沸騰。


    他自信自己的勇力,能勝過潘鳳。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迴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迴春秋並收藏漢末之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