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主公淳淳教誨,徐晃牢記於心。”徐晃眼睛濕潤了。


    父母生他養他,主公知他用他。


    劉凡的知遇之恩,堪比父母的養育之恩。


    徐晃心懷無盡的鬥誌,和劉辟帶領一千士兵,押送著糧草輜重,向昆陽而去。


    劉凡這邊,也整軍完畢,隨時準備出發。


    “黃太守,吾軍攜帶的糧草已經夠用三個月了,再多也不方便攜帶。城中還有數萬石糧食,潁川百姓若是有家用糧食不夠的,還望太守能扶持一把。”黃琬過來相送劉凡的時候,劉凡對黃琬拜托道。


    “那是必然,身為百姓父母官,吾怎麽能看著百姓受苦。”黃琬理所應當的說道。


    劉凡放心的點了點頭,黃琬的話毋庸置疑。他任豫州牧的時候政績為天下表。豫州的情況可是比潁川惡劣多了。更何況現在潁川已經相對安定了。


    三千步兵和兩千騎兵在劉凡的帶領下,隊列整齊的向東北而去。


    他們的第一站是長社城,然後往過陳留,過陳留之後直接到兗州濟陰郡。兗州離這裏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現在所有士兵都配上統一的盔甲兵器,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排成一條長龍向長社進發。


    這些盔甲兵器的置辦早在江即迴京的時候已經向劉宏稟報,劉凡在給劉宏的信上也有提到。


    朝廷自然不會吝嗇這五千套盔甲武器。


    盔甲武器在幾日前剛剛運到,有了盔甲,士兵們自身的防禦能力提升很多,關鍵時刻可以保住一條小命。


    潁川的百姓聽說劉凡要離開潁川。百姓們哭天喊地,留戀不舍。


    在陽翟縣不管是鄉野人家,還是城內居民都蟻集蜂擁的往一處為劉凡送行,形成了萬人空巷情景。


    劉凡所行的兩邊官道上幾乎人滿為患,許多人都站在官道外的野地上。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放眼望去,何止萬人?


    劉凡揮手,依依惜別。


    汝潁多大才,但這裏不是他立業的地方,因為潁川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他也不想把人生的幾年時間全部用在這裏。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他若有心,這潁川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就算過十年,他在潁川的聲望依然不減。”一名三十歲左右的清雅男子在人群中望著劉凡,自語道。


    清雅男子說得不錯,就算老一輩人去世,還有青年一輩,還有許多少年一輩,劉凡的美名已經在他們心中紮根。


    得民心者得天下,據說這句話是司馬懿臨終前對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說的。


    民心等於天下。曆代開國君主就算再狠辣無情,對百姓還是很仁慈的,至少表麵上是這樣。


    秦末楚漢爭霸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霸王項羽滅秦以後,據荊襄而王天下,但他隨便殺害諸侯,官吏,對百姓苛刻,連投降的四十萬秦軍都殺得一個不留,不聽範增之語,剛愎自用。


    反觀劉邦,雖然沒有項羽那種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但他愛惜民力,對人和善。攻占鹹陽項羽縱容士兵,但劉邦約法三章。在他沒有當上皇帝之前,十分看重人才。對於投降的士兵,願意留下就收編,不願意就放其迴家鄉。在與項羽的逐鹿中,敗多勝少的劉邦獲勝了,因為他得到了人心。不論是諸侯的心,還是士兵的心,亦或者是百姓的心。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在清雅男子的另一端,還有一個人望著劉凡,眼中異彩連連。


    他名趙岐,原名趙嘉,京兆人。他看起來有古稀之年。


    人活七十古來稀。在後世七十歲不算啥,但在漢朝,七十歲是長壽者,就算是見到天子也不用跪拜。


    漢末能活到七十多歲的非常少,就算活到了,基本上也是行將就木之人。但這個人,麵色紅潤,龍虎精神。看他精氣神,好像還能再活二十年。


    趙岐年輕時多才多藝,對經學有很深的研究。舉孝廉以後,在州郡任職。不僅廉潔,而且嫉惡如仇,令貪官汙吏懼怕。


    趙岐娶了大儒馬融的侄女為妻,但是卻不和馬融相見,因為他鄙夷馬融外戚的身份和奢侈的生活。


    當時外戚宦官輪換著把持朝政,以他的性格定是沒有生存的空間。得罪宦官之後,改嘉名岐逃往東海賣餅。


    賢相胡廣執政以後,因為恆帝劉誌殺掉外戚梁冀,得權,大赦天下。趙岐才應召迴歸,拜並州刺使。胡廣去世後,第二次黨錮之禍發生,趙岐被禁錮十幾年。隱居長江。


    黨錮之禍解除後,朝廷召趙岐為議郎,由於道路被黃巾占領,趙岐無法通行,所以遲遲沒有應朝廷征召。


    直到南陽黃巾退守宛城,劉凡肅清潁川。他才從荊襄趕往洛陽上任。今日正好路過潁川,聞劉凡出潁川,特隨百姓過來觀看。


    “如此風度,萬民敬仰。少年英雄也。”趙岐站在原地,但劉凡卻錯過他走好遠了。


    趙岐已經看不清劉凡麵容,甚至看不清背影。但他依舊站在原地。他慢慢閉上雙眼,迴想著劉凡一次次從他身前走過。迴想著周圍百姓的神情。他仿佛進入了天人合一之境,劉凡路過他前方的那一刻,被他深深的刻入腦海。


    好久,好久。從日出,到日落。趙岐睜開雙眼,微笑離去。


    不久以後,一副驚世的劉凡出潁川圖現世。


    趙岐還是漢末最出名的畫家之一。


    他畫出這幅圖以後,燒毀以前的所有書畫。因為那些書畫遠沒有劉凡出潁川圖這種意境。


    自從劉凡出潁川圖以後,他以後的畫再也達不到這種意境。


    就如東晉時期相聚蘭亭的故事一樣,王羲之、謝安等四十一人相聚蘭亭,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為此詩集作序。這就是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字的《蘭亭序》。


    王羲之當日將天時地利人和,發揮到極致,以一種玄妙的境界寫出蘭亭序。但事後,他親自執毫也不能仿出。


    趙岐亦是如此。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迴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迴春秋並收藏漢末之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