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殺!”


    “殺!”


    一名名士兵連續高舉長矛,吼聲震天。


    五千士兵的聲音集中在一起,使數裏外樹林中的鳥兒驚走,就連十裏外絳邑城的居民都能聽隱隱到聲響。


    關羽和徐晃望著旁邊的劉凡,那一舉一動都顯得從容,那一言一語都能激發士兵們的鬥誌,這才是真正的大將之風。


    “最後吾再送汝等一句話。”劉凡沉寂片刻,然後一字一板的說道:“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說出這句話是來刺激當是百姓的氣憤,是一句非常有反抗精神的話語。


    而劉凡把這兩句話連起來是用來激勵士兵誌氣,沒有人天生的好命,王侯將相,隻要有誌氣,就可以一步步的走出來。


    未來是靠自己拚搏出來的,命運是靠自己把握的,機會隻會留給很少的一部分人,那一部分最勇敢、最有誌的人。


    說完這句話後,劉凡解散士兵,讓他們去各自訓練。劉凡相信就算大部分士兵不識字,也能體會到劉凡說話的含義。


    河東安邑。


    西秦亭侯府外,一位衣著得體,長相偉美,有儀容的青年站在那裏,這名青年看似隻有二十歲左右,但任何人看他的第一眼,都會認為他是謙謙君子。


    青年對門口的護院遞上名刺,道:“潁川荀彧聞西秦亭侯劉凡美名,特來結交!”


    荀彧年輕時喜歡結交名士,在潁川時聽到劉凡的憫農,對劉凡憂國憂民之心,荀彧異常敬佩,加上劉凡舉鼎的威名和救助流民的美名,所以不遠千裏來拜訪劉凡。


    此刻的荀彧剛學業有成,還有沒結交那麽多的名人,來結交劉凡隻是他及冠之後的第一站。


    護院把名刺又還給荀彧,恭敬的道:“家主早在一個月前就前往絳邑了,現在為一郡司馬,領兵五千,鎮守絳邑,防備匈奴。”


    “敢問絳邑在何方向,我自前往。”荀彧向護院問道。


    “北上過汾水,不遠便是!”護院迴道。


    這些時日,來拜訪劉凡的人去過江之鯽,但聞劉凡去了絳邑後都知難而退,護院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有這種心。


    荀彧向護院道謝以後,上馬向北方而去。他馬速不快,很有文人的氣度。


    “雲長和公明可有步兵對付騎兵的方法!”當眾人散去以後,劉凡提出了這個問題。現在是十一月初,十二月份左右,汾水平原這一段黃河就會迎來結冰期,隨著氣溫越來越冷,冰凍越來越厚,匈奴人就會踏冰而過。劉凡駐守在這裏,與匈奴騎兵相遇不可避免。


    “可以用長矛盾牌組成方陣,四周長矛全部抵出,盾牌密布四周。如同刺蝟,防禦敵人。”徐晃說道。


    長矛和弓箭都是曆代抵擋騎兵的有效方法,並且多有成功,特別是弓弩,要是有成千上萬的弓弩組成箭陣,在野戰上簡直是騎兵的克星。


    在南宋時期,他的敵人西夏,金,遼,蒙古等都是以成建製的騎兵為主,而南宋百年間在抵抗外族侵略的過程中一直勝多敗少,主要是依靠弓弩,在南宋的軍隊中,有七cd是弓弩手,甚至有的軍隊人人配弓弩。


    “長矛組陣,太過被動,若是敗則如山倒,就算是勝了,也無法擴大戰果,隻能眼睜睜看著敵人離去;若敵人是良將,不選擇衝陣,選擇圍殲,拖下去糧水用盡,隻會全軍覆沒。騎兵可以輸十次,但是步兵隻有一次機會。”這種戰術雖然在曆史上有過案例,但輸多勝少,不可取也。


    騎兵對步兵以快打慢,而且還可以借助騎兵的衝擊力。十騎亂百人,百騎破千人。這是曆史總結出來的。


    聽到劉凡說這句話,徐晃和關羽陷入沉思。與騎兵對陣,步兵隻有一次機會。徐晃和關羽牢記這句話。並且在今後的對戰中更為謹慎。


    “用弓弩如何?”良久,關羽向劉凡問道。


    “少量的弓弩對騎兵殺傷有限,萬千強弓勁弩組成箭陣,隻要不是萬騎衝陣,足矣把一部騎兵打散。可惜吾軍弓弩不過千張,在冬天,南匈奴雖然不可能有多少人渡過黃河,但千張弓弩對付騎兵遠遠不夠。”劉凡搖頭道。


    騎兵的衝擊速度何其快,按照弓箭的射程,普通士兵最多彎弓三次。若是敵人超過三千,後果不堪設想。


    “那這麽說,若是步兵和騎兵人數相差不大的話,步兵必敗!”徐晃說話的時候滿臉凝重。


    “非也,若是步兵裝備比騎兵裝備好,製度更強,再配上戰馬裝備足夠的糧食和水,野戰中與騎兵相遇,以少勝多也未嚐不可。”劉凡自信的說道。


    劉凡並不是無的放矢,唐朝初期的步兵許多都是騎馬的,身披重甲,手持陌刀,野戰中遇到騎兵後,陌刀兵和弓箭手皆下馬作戰,陌刀兵在前,弓箭手在後。騎兵在遇到敵人的時候會在兩公裏外就開始衝刺,但在長九尺,開兩刃的陌刀麵前皆是人馬俱碎的下場。


    步兵怕騎兵跟你消耗糧食和水,因為步兵在戰鬥時能攜帶的糧食最多三天,但有馬匹的陌刀軍不怕,他能和騎兵攜帶一樣多的糧草。


    正因為唐朝裝備上和戰術上的領先,唐朝初期才能橫掃草原,讓萬國來賀。


    “怎麽可能!”關羽和徐晃齊齊驚唿。


    在他們看來,不借助山川地勢,等同的步兵和等同的騎兵根本沒有可比性。還有就是步兵既然配備戰馬,那就是騎兵,騎兵遇見騎兵為什麽要下馬,騎在馬上不是更好嗎?他們滿腹疑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迴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迴春秋並收藏漢末之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