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牽馬


    進入敘府之前,南離提出先辦一件事,得到了璟新的讚同,以及隨征的楊展轄下幾名部將的不解。


    這件事就是參謁樊一蘅。


    樊一蘅自去歲秋議前自遵義返迴上川南,秋議後也未返迴遵義,而是將行轅設在了自己的家鄉,敘州府城宜賓。


    當初樊一蘅前往嘉定州時,據守遵義的王祥對於樊一蘅的離開可謂表麵戀戀不舍、內心歡欣雀躍——自此天高皇帝遠,山中無老虎而矣。


    秋議之後,李乾德留嘉定州,樊一蘅無處落腳,在家鄉父老的盛情相邀下,隻好返迴自家的家鄉。


    敘州被馬化豹蹂躪了八個月,城空無人,鄉野人相食。


    樊一蘅歸鄉後,引孚眾之望,整頓守備,招募流散,重組衙門,才稍稍恢複些人氣。


    更以七十之軀,會同家鄉的紳矜練兵儲糧,保衛鄉裏。


    今歲夏議時,南離盛邀樊一蘅往邛州駐節,卻被輕輕推過,南離也知,是近在咫尺的楊展也不願樊一蘅插手過多。


    好在樊一蘅歸鄉駐節後,各鎮軍閥也給老爺子麵子,很少有人會騷擾敘府,於是敘府百姓生計稍複,終於在屢遭明、清、西、賊各路兵燹輪番蹂躪後,過上了幾日安穩日子。


    敘州府相鄰嘉定州,名義上都是川陝總督的轄地,但樊一蘅這個川陝總督在全川基本是被徹底架空。


    好在也因他屢經戰亂、遭際家難之後早就看穿名利、心態淡泊,更不好弄權,雖憂心國是,卻也不再執著於過問諸鎮各自內部軍政事務,僅應父老之請,保守家鄉一隅而已。


    但是由此一來,反而與各路勳鎮的關係也保持了相當的和睦,當然這裏麵也含著勳鎮們對於老上司的尊重。


    南離的邛州自然不用說,崇尚義氣的楊展也是對樊一蘅保持著道義上相當的尊重,不過也隻能僅此而已了。


    但是到了敘州府境內,南離行軍宿營之餘,與百姓交通問訊之際,明顯感覺到了樊一蘅在家鄉的威望與號召力。


    相看各自營地後,兩路大軍皆紮營宜賓城外,各自距城二十裏三十裏。


    到南離與楊璟新進了宜賓縣城,在府城守備引領下來到樊家簡樸素雅的宅院,幽靜雅致卻門庭寥落,楊璟新親身去叩打門環,片刻才有老仆一人來應門。


    南離與璟新通報姓名,又奉上拜帖,沒得片刻樊一蘅帶領一名二十來歲的少年迎了出來。


    顯然得了通報和拜帖的樊一蘅非常意外,待在家仆的引領下見到南離與璟新,受了二人以後輩行的拜禮,才撫須欣然喟歎:


    “後生難得!”


    跟著樊一蘅出迎的少年正是其長孫樊曙,待將南離、璟新迎進院子,樊一蘅便令孫兒率同家仆趕緊殺雞沽酒,款待南離一行。


    盡管南離與璟新不欲聲張,但守城的總督府開府中軍、屯務戎政彭明揚也得了信,因敘州如今知府未授,便隻會同宜賓的知縣應端秩,來此作陪。


    到這裏看到略顯破敗的門楣,凋零的人丁,南離問過樊曙才知,樊家本來人丁興旺,世代的官宦門第,功名士子甚多,如今卻落得人丁稀少、門楣凋零。


    樊一蘅之下三個兄弟,一若在西營破城時免難,今避居越溪,一荃、一蓉兩門皆破於兵燹,樊氏一族闔門死者三百餘人。


    在樊一蘅身邊,如今隻有長孫樊曙隨侍身畔。


    這一迴入城拜望,南離、璟新兩軍的部隊都在城外二十裏到三十裏處陸續下營,各自嚴約軍紀,二人隻帶了百十名護衛親隨,為的是盡量不使得消息過早泄漏到瀘衛那邊去。


    本也不打算在宜賓久留,二人卻不能推謝一位年過七旬老者的相留,於是一壇老酒,雞豚豆蕺,就在樊府留飯。


    飯後二人留下禮物挑子,就要趕緊辭行,樊一蘅執意相送到城關,在他的吩咐下,待宜賓的知縣、守備都各自迴轉了,樊一蘅才向這兩位青年才俊問道:


    “二位大軍何在?路過宜賓,可是為了去牽一匹馬?”


    南離與璟新對視一眼,心道果然人老成精,樊一蘅卻搖頭笑笑:


    “二位不必多心,老夫雖不曾自幼習學兵事,奈何趕鴨子上架,已隨行伍打滾多年,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川西聲望最著的兩位少年將軍同抵宜賓,來望老朽,又不談公事,這時又這般急行於色,隻能是大軍在外,錢邦芑有構下川南三鎮之心久矣,二位率兵而過,是往瀘衛去?”


    楊璟新隻好抱拳謝道:


    “老大人目光如炬,實是兵事在外,不能久留。”


    樊一蘅點點頭:“如此自不必客氣。”又轉向南離道:


    “你的《合敘永瀘赤諸鎮,共抗北虜疏》老夫看過了,”又向將要說話南離擺擺手,道:


    “是廣元伯專程派人秘抄後送來與我,請老夫參詳。你的心氣兒是好的,大方略也是好的,但如今的川蜀諸鎮,多視忠義為無物,說惟力是視也不為過,你二位少年將軍須防這些沙場老手使詐。”


    “錢禦史稱有密旨圖王馬,老大人如何看?”


    “嗬嗬,密旨密旨,人人都看了就不是密旨。”樊一蘅搖頭笑笑,顯是不以為然,最後隻能無奈地叮囑一番兩位青年才俊。


    “遵永民不聊生,勳鎮不奉朝廷詔命,與容藩僭越悖逆也隻相上下而已,人人皆知,合該討之。”


    “既然按臣有意,勳臣有心,老夫並無他意,隻願二位得勝之後踐行共抗北虜疏所言,興大義之師,行仁義之事。撫民救民,吊民伐罪,勿得害民。”


    “多謝老大人教誨!”這一迴南離、璟新竟是答得異口同聲。


    二人拜別樊一蘅,匆匆趕迴軍營,楊璟新向南離道:


    “大軍到此,今日宜賓逗留多時,隻恐蹤跡已泄,我意暫歇到日落時分,便即選點精銳,兼程急行,若軍行緩慢、就此遷延,馬應試必然有備。”


    “正該如此,弟與兄所見略同。”南離也覺正該如此,畢竟今日在樊府見的人多,有違璟新的初衷。


    兩人都無異議,當即按照事前商定的大略,擺開西川地理圖,商議各自進軍路線,商議畢了,便各自迴營短暫稍事歇息,便即點選精銳士馬,是夜兵分兩路,各自倍道兼程,直撲瀘衛。


    作者的話:百科指樊氏一門三百一十口為張獻忠部所屠,作者存疑。


    有載獻忠部破敘州,請一若赴蓉,一若托病,便即得脫。


    一荃、一蓉兩門被屠有嘉慶《宜賓縣誌》收康熙年進士樊澤達悼文為證。


    但是康熙年的進士他敢不說是張獻忠屠的?敢說大清屠城兵威?


    何況豪格入川,馬化豹守敘府八個月,靠吃人度日,誰逃得過去?


    錢海嶽先生十四冊《南明史》也僅載樊氏一門敘州破死難,難道隻張獻忠部破敘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明離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雨聽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雨聽竹並收藏西明離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