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足夠
南離此時還不知邛州因曹昌虎等人的返迴,而致媅媺將行邸鬧得雞飛狗跳,他這裏正忙著如何對付瀘州的馬應試。
這一迴的出征,南離未曾藏私,有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實戰來檢驗自己半年來的整軍成果。
而且實戰又是最好的練兵方法。
這一方麵在漢州的張翦實踐得最為成功。
漢州地處如今川北明清相爭的最前沿,清廷的四川巡撫李國英,率領轄下六路總兵:馬化豹、柏永馥、盧光祖、惠應詔、嚴自明、左驤,分鎮保寧府周邊。
據被擒生口的口供,被吳元龍引路襲敗的成都副將馬寧已經被調迴了漢中。
這些人馬看似不少,其實都是自全川各地退迴的疲兵餓將加殘兵敗將。
比如馬化豹、柏永馥是從敘永被餓迴來的,盧光祖是在重慶被打迴來的,其餘各路,號稱迴鎮保寧,解趙榮貴圍城,其實都是在川內各地呆不下去了。
迴鎮保寧後,殘破清兵蝟集成團,有了巡撫李國英統一調度,在西安南下的李國翰八旗支援下,就一舉擊破了名義上趙榮貴為首實際上互不統屬的各路明軍。
最終去歲臘月趙榮貴退迴龍安,其餘各部明軍袁韜,武大定等南竄重慶一帶,這才有了永曆二年戊子夏議時因李乾德撮合而演出來的那一出鬧劇。
明軍這邊西有龍安的趙榮貴,還有背靠茂州朱化龍,牽製著清兵主力,南麵就是南離派駐彭縣後前出漢州的崇義營,以及在樂至、安嶽、遂寧一帶與清兵拉鋸的楊展轄下總兵趙友鄢所部。
守住漢州後,彭縣有了屏障,崇義營便以南離建立的三義盟為基礎,補充了一批近千的精壯兵員,並且在彭縣知縣路弘蜀的組織下,建立了城兵、鄉兵兩級武裝。
這樣崇義一營三千餘眾加五千壯丁把漢州屏護下的彭縣、漢都、金堂打造的就如鐵桶一般,成為成都平原麵向清兵的第一道防線。
韓羽迴來之前,將鎮標偵騎留出一部在綿州,張翦本人就是個馬賊出身,使用遊兵偵騎如魚得水。
這樣在潼川、漢州一線,發現有小股清兵出城就要抓一把,還策應趙榮貴組織了一迴對綿州的主動出擊,在涪州被李占春擊敗的盧光祖又被他狠狠抄了一把。
這樣常年在潼川一線小規模戰事不斷,整個崇義營對於搏戰綠旗早就習以為常。
南離為了鍛煉部隊起見,通過教導司從大義、鐵勝兩營抽出一批管哨、小管隊級別的基層軍官,補入漢州崇義營,又把替換下來的軍官補迴大義、鐵勝營,這樣來迴輪換,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輪戰鍛煉,又可以充分分享對於清兵的戰鬥經驗。
如果不是這迴有征討王祥之舉,還正準備把大義、鐵勝兩營拉上去替換崇義營,實現部隊的輪換更替。
與綿州明軍崇義營不同,曆經整軍之後的邛州明軍兩營,南離有兩張最為得意的牌,一是西蜀銃,二是鐵騎、飛騎二司。
南離通過改良槍托,又結合交銃、鳥銃的各自優點,終於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川西特色的火槍,被大家一致命名為西蜀銃,或簡稱蜀銃,因為窮衝、川衝實在不好聽。
這種新的火槍,有從西洋火槍改良而來的交銃特色,威力大,發火可靠,又有明軍鳥銃的身管長、去得直的優勢,再加上經南離指點、章炬主導改良的銃床,射手使用更為貼心,更為切合實戰應用。
南離的鎮標雖仍稱標營,其實力已經遠遠大於一個戰營,被分為五司,近四千人。
原本的甲乙丙三司依舊各司行營近衛步兵、教導司示範操練、火器操練之職司,至於新建丁戊二司,則各稱鐵騎司、飛騎司。
因為新組建的兩司,都是用馬的。
丁司由吳元龍日常統帶教練,專司騎射劈砍教練,人數不多,二百有餘,用的都是挑出來的吐蕃戰馬河西大馬,人員都是全軍選出來有騎乘基礎的,出陣時則專隨南離行動。
戊司飛騎這一兵種的建立,還是因為茶馬古道的再次繁榮,為邛州帶來的馬匹。
茶馬古道販來的馬匹多種多樣,多的還是川滇小馬,也有一部分吐蕃戰馬。
張翦、吳元龍都懂馬,對於川滇小馬不大入眼,他們更願意用從清兵手中繳獲的口外大馬,尤其是河西馬。
但是南離見過天全騎兵,那些騎兵用的壓根就沒什麽大馬,還不是一樣的山間馳騁。
一年來邛州裏裏外外攢了一千來匹馬,堪用吐蕃戰馬隻有二百來匹。
大馬撥給由吳元龍組織的鎮標丁司專門訓練騎射、劈砍、陷陣突刺之類的,此外的多是川滇小馬,除了撥出二百多匹給急遞驛傳,還有各個衙署、錦衣衛西司,媅媺的儀仗侍衛,再去了補充各營塘馬探馬架梁馬,就剩了三百多匹堪用小馬。
小馬怎麽用,隻能做馬幫馱架子?
南離琢磨來去,靈機一動,我的兵是沒什麽好馬,但是可以用上好槍。
於是新造的蜀銃試射成功後,南離第一件事就是挑了一批略為有點基礎的,反正稍稍騎過馬的就成,最後隻要上馬不掉下來的也成,湊對湊對,就親自指揮著操起蜀銃訓練騎射機動。
席地闕最愛這個馬上射銃,那鬥雞眼在馬上瞄都不瞄,就可以甩狙,這個年代滑膛槍圓彈那感人的精度到他手裏簡直就是神器,因此其原統的弓手並入鎮標甲司步兵,他自己則被委為戊司飛騎千總。
沒三個月,南離就看出了效果,結果半年來邛州自行生產新造的不多蜀銃幾乎全部裝備戊司飛騎。
輪到陳登皞鐵勝營的射手隻能使用收集、繳獲而來的各種雜式弓弩、鳥銃。
鎮標原管火器的丙司還是專門操練各種火炮、火箭以及雜式火器的應用,紅夷炮的鑄造依舊艱難,還有許多工藝上的問題沒有達到南離的要求,因此經過改良的火箭依舊是目今南離的最愛。
幾番大戰小戰曆練下來,南離如今也理解透徹了,所謂陣法,其實就是後世戰術學所講的戰鬥隊形。
哨、隊、甲,對應的就是連、排、班,鴛鴦陣、小三才,就是後世班排戰術的線列、直列、前三角、後三角,區別就是這個年代正是冷熱兵器過渡的時代,火器效力範圍小,最後決戰殲敵的往往還是白兵肉搏,因此陣法更為密集,甚至人挨人。
但是為了減少火器殺傷,疏開隊形已經非常常見,因此才有了紀效的行為疏戰為密的總結。
戰術層麵即便到了營一級也都是目視範圍內的迴寰陣戰。
但是到了戰役甚至戰略的層麵,大範圍的調兵機動,攻守進退,示形造勢,隱真示假,扼控兵家必爭之地,等等戰略、戰役級別的行動,考驗的還是大兵團級別的指揮控製能力與戰略意識、戰役布局能力。
這就不是僅僅經過戰場廝殺,隻練武把操的丘八出身的將弁所具備的能力與意識。
這也是為什麽大明在帶兵將領之上必得設立督師的緣由。
本來文人出身的督撫應該還是具有為《孫子兵法》等兵書所養成的戰略意識和大局觀,以及對於戰略地理、兵要地誌的熟悉與掌握。
但是!
靠八股出身的科道正途有幾個會有意識的專門涉獵、培養自己的在科舉八股之外的用兵能力?
結果說了算的文臣看不起丘八狗屁不懂,老於戰陣的將弁看不起文臣瞎幾把指揮,於是用兵打仗的分歧、文武之間的矛盾便由此而生。
南離不算正牌指揮專業出身,更沒有經過高等軍事學府進行的戰略、戰役指揮的軍事教育,但是他有自己的法寶,本門祖師的最高指導思想——軍事辯證法,再加上他自己的天資,以及穿越造就的遠超同儕的時代眼光,在這個鼠輩橫行的時代,足夠了。
南離此時還不知邛州因曹昌虎等人的返迴,而致媅媺將行邸鬧得雞飛狗跳,他這裏正忙著如何對付瀘州的馬應試。
這一迴的出征,南離未曾藏私,有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實戰來檢驗自己半年來的整軍成果。
而且實戰又是最好的練兵方法。
這一方麵在漢州的張翦實踐得最為成功。
漢州地處如今川北明清相爭的最前沿,清廷的四川巡撫李國英,率領轄下六路總兵:馬化豹、柏永馥、盧光祖、惠應詔、嚴自明、左驤,分鎮保寧府周邊。
據被擒生口的口供,被吳元龍引路襲敗的成都副將馬寧已經被調迴了漢中。
這些人馬看似不少,其實都是自全川各地退迴的疲兵餓將加殘兵敗將。
比如馬化豹、柏永馥是從敘永被餓迴來的,盧光祖是在重慶被打迴來的,其餘各路,號稱迴鎮保寧,解趙榮貴圍城,其實都是在川內各地呆不下去了。
迴鎮保寧後,殘破清兵蝟集成團,有了巡撫李國英統一調度,在西安南下的李國翰八旗支援下,就一舉擊破了名義上趙榮貴為首實際上互不統屬的各路明軍。
最終去歲臘月趙榮貴退迴龍安,其餘各部明軍袁韜,武大定等南竄重慶一帶,這才有了永曆二年戊子夏議時因李乾德撮合而演出來的那一出鬧劇。
明軍這邊西有龍安的趙榮貴,還有背靠茂州朱化龍,牽製著清兵主力,南麵就是南離派駐彭縣後前出漢州的崇義營,以及在樂至、安嶽、遂寧一帶與清兵拉鋸的楊展轄下總兵趙友鄢所部。
守住漢州後,彭縣有了屏障,崇義營便以南離建立的三義盟為基礎,補充了一批近千的精壯兵員,並且在彭縣知縣路弘蜀的組織下,建立了城兵、鄉兵兩級武裝。
這樣崇義一營三千餘眾加五千壯丁把漢州屏護下的彭縣、漢都、金堂打造的就如鐵桶一般,成為成都平原麵向清兵的第一道防線。
韓羽迴來之前,將鎮標偵騎留出一部在綿州,張翦本人就是個馬賊出身,使用遊兵偵騎如魚得水。
這樣在潼川、漢州一線,發現有小股清兵出城就要抓一把,還策應趙榮貴組織了一迴對綿州的主動出擊,在涪州被李占春擊敗的盧光祖又被他狠狠抄了一把。
這樣常年在潼川一線小規模戰事不斷,整個崇義營對於搏戰綠旗早就習以為常。
南離為了鍛煉部隊起見,通過教導司從大義、鐵勝兩營抽出一批管哨、小管隊級別的基層軍官,補入漢州崇義營,又把替換下來的軍官補迴大義、鐵勝營,這樣來迴輪換,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輪戰鍛煉,又可以充分分享對於清兵的戰鬥經驗。
如果不是這迴有征討王祥之舉,還正準備把大義、鐵勝兩營拉上去替換崇義營,實現部隊的輪換更替。
與綿州明軍崇義營不同,曆經整軍之後的邛州明軍兩營,南離有兩張最為得意的牌,一是西蜀銃,二是鐵騎、飛騎二司。
南離通過改良槍托,又結合交銃、鳥銃的各自優點,終於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川西特色的火槍,被大家一致命名為西蜀銃,或簡稱蜀銃,因為窮衝、川衝實在不好聽。
這種新的火槍,有從西洋火槍改良而來的交銃特色,威力大,發火可靠,又有明軍鳥銃的身管長、去得直的優勢,再加上經南離指點、章炬主導改良的銃床,射手使用更為貼心,更為切合實戰應用。
南離的鎮標雖仍稱標營,其實力已經遠遠大於一個戰營,被分為五司,近四千人。
原本的甲乙丙三司依舊各司行營近衛步兵、教導司示範操練、火器操練之職司,至於新建丁戊二司,則各稱鐵騎司、飛騎司。
因為新組建的兩司,都是用馬的。
丁司由吳元龍日常統帶教練,專司騎射劈砍教練,人數不多,二百有餘,用的都是挑出來的吐蕃戰馬河西大馬,人員都是全軍選出來有騎乘基礎的,出陣時則專隨南離行動。
戊司飛騎這一兵種的建立,還是因為茶馬古道的再次繁榮,為邛州帶來的馬匹。
茶馬古道販來的馬匹多種多樣,多的還是川滇小馬,也有一部分吐蕃戰馬。
張翦、吳元龍都懂馬,對於川滇小馬不大入眼,他們更願意用從清兵手中繳獲的口外大馬,尤其是河西馬。
但是南離見過天全騎兵,那些騎兵用的壓根就沒什麽大馬,還不是一樣的山間馳騁。
一年來邛州裏裏外外攢了一千來匹馬,堪用吐蕃戰馬隻有二百來匹。
大馬撥給由吳元龍組織的鎮標丁司專門訓練騎射、劈砍、陷陣突刺之類的,此外的多是川滇小馬,除了撥出二百多匹給急遞驛傳,還有各個衙署、錦衣衛西司,媅媺的儀仗侍衛,再去了補充各營塘馬探馬架梁馬,就剩了三百多匹堪用小馬。
小馬怎麽用,隻能做馬幫馱架子?
南離琢磨來去,靈機一動,我的兵是沒什麽好馬,但是可以用上好槍。
於是新造的蜀銃試射成功後,南離第一件事就是挑了一批略為有點基礎的,反正稍稍騎過馬的就成,最後隻要上馬不掉下來的也成,湊對湊對,就親自指揮著操起蜀銃訓練騎射機動。
席地闕最愛這個馬上射銃,那鬥雞眼在馬上瞄都不瞄,就可以甩狙,這個年代滑膛槍圓彈那感人的精度到他手裏簡直就是神器,因此其原統的弓手並入鎮標甲司步兵,他自己則被委為戊司飛騎千總。
沒三個月,南離就看出了效果,結果半年來邛州自行生產新造的不多蜀銃幾乎全部裝備戊司飛騎。
輪到陳登皞鐵勝營的射手隻能使用收集、繳獲而來的各種雜式弓弩、鳥銃。
鎮標原管火器的丙司還是專門操練各種火炮、火箭以及雜式火器的應用,紅夷炮的鑄造依舊艱難,還有許多工藝上的問題沒有達到南離的要求,因此經過改良的火箭依舊是目今南離的最愛。
幾番大戰小戰曆練下來,南離如今也理解透徹了,所謂陣法,其實就是後世戰術學所講的戰鬥隊形。
哨、隊、甲,對應的就是連、排、班,鴛鴦陣、小三才,就是後世班排戰術的線列、直列、前三角、後三角,區別就是這個年代正是冷熱兵器過渡的時代,火器效力範圍小,最後決戰殲敵的往往還是白兵肉搏,因此陣法更為密集,甚至人挨人。
但是為了減少火器殺傷,疏開隊形已經非常常見,因此才有了紀效的行為疏戰為密的總結。
戰術層麵即便到了營一級也都是目視範圍內的迴寰陣戰。
但是到了戰役甚至戰略的層麵,大範圍的調兵機動,攻守進退,示形造勢,隱真示假,扼控兵家必爭之地,等等戰略、戰役級別的行動,考驗的還是大兵團級別的指揮控製能力與戰略意識、戰役布局能力。
這就不是僅僅經過戰場廝殺,隻練武把操的丘八出身的將弁所具備的能力與意識。
這也是為什麽大明在帶兵將領之上必得設立督師的緣由。
本來文人出身的督撫應該還是具有為《孫子兵法》等兵書所養成的戰略意識和大局觀,以及對於戰略地理、兵要地誌的熟悉與掌握。
但是!
靠八股出身的科道正途有幾個會有意識的專門涉獵、培養自己的在科舉八股之外的用兵能力?
結果說了算的文臣看不起丘八狗屁不懂,老於戰陣的將弁看不起文臣瞎幾把指揮,於是用兵打仗的分歧、文武之間的矛盾便由此而生。
南離不算正牌指揮專業出身,更沒有經過高等軍事學府進行的戰略、戰役指揮的軍事教育,但是他有自己的法寶,本門祖師的最高指導思想——軍事辯證法,再加上他自己的天資,以及穿越造就的遠超同儕的時代眼光,在這個鼠輩橫行的時代,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