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離的做法在各路人馬毫無信義可言的南明時代,不管對於清還是明,更不消說西營、搖黃,幾乎是一種令人驚掉下巴的特立獨行,已經熟悉南離的張應興、陳登皞等人還好,降將吳元龍如今可是五體投地。


    南離剛宣講完畢下了台基,吳元龍就跟著屁股後麵獻寶討好:


    “元龍還有三匹好馬,欲獻與老爺。”


    “要你獻?”一眾兄弟對於吳元龍低三下四的無恥已經實在難耐,張翦先忍不住又罵起來。


    “你不是說獻馬,你的馬呢?”陳登皞粗中有細,大邑之戰他是首功,可一想進城後的前前後後,哪兒特麽見到一匹馬了?


    “在成都,成都……華陽縣衙,嘿嘿,都在縣衙那兒拴著呢。”


    “不我說你個龜兒子,有好馬你出兵怎不騎著?”


    “那不是沒糧嗎,我抵在了縣衙,換些糧食,才能帶兵出來。”


    最後陳登皞、張翦兩個你一句我一句把真相就套出來了——這吳元龍還真有幾匹好馬。


    當初乙酉年清兵大舉南下,劉澤清先逃後降,不想投清後淮安又被一股明軍攻破,他跟著馬化豹從淮安逃到了已經陷落於清、經曆了十日之屠後剛剛傳令封刀的揚州,便又被抽檢調往徽州一帶鎮壓抗清義軍,剛到池州一帶,被就地整編,隨馬化豹調往陝西,隨豪格大軍入川。


    入川後因他本就不屬淮上劉澤清的嫡係,在劉澤清部下時又不屬馬化豹管轄,在川陝清軍中自然爹不親娘不愛,馬化豹支使著他四出跑腿打糧,還以抽點精壯為名,找理由把額兵整給他減了一半。


    到馬化豹自帶本部標營隨肅王前往敘府後,就把他留在成都鎮守,成都的陝西副將馬寧半眼看不上小袁營出身的吳元龍,幾番意圖吞並,都被這小子推三阻四滑不留手地打太極了。


    從淮上出來時他這一部共兩千來人,本還有二百多匹馬,為了不至於餓死,有的殺來吃了,有的送與同鎮成都的陝西兵將來換糧,最後這三匹馬是他的心愛,真正的涼州大馬,實在舍不得殺掉,最後狠狠心送與同駐成都的陝西副將馬寧,換了這迴出兵的口糧。


    不過南離關心的是另一件事:


    “你們這些人火器不少?”


    “一路收集,撿的多,大明官軍愛用火器,我見了就撿著,兄弟們人越來越少,能不上去白兵就拿有響的家夥嚇唬嚇唬得了。這多西多了也就聽個響兒,不頂什麽大用。”


    “話是這麽說,不過你這些火器倒可令我好好瞧上一瞧。”


    南離這時也是第一迴見識了大明三百年以降的火器花式,吳元龍這一部各種雜式火器甚多,雖虧得南離的學識廣博但也算開了眼,把這年月該有的火器一次就認了個全。


    以南離的眼光來看,與麵對明代冷兵器的那種慎重不同,在這個時空裏,簡陋的條件下,一麵好藤牌、一把好短鑹都可令他驚喜,何況那些趁手的丈八長槍、花鋼腰刀。


    而與白兵冷器正相反的是,這些因為不通其理才被奉為神器的火器,在南離眼裏大體上都是垃圾,不是一件兩件是垃圾,都是!。


    三眼銃,這東西常見,南離他們本來就有,多是作為號炮使用。


    單眼快槍,南離覺得這東西屬於多此一舉,還不如三眼。


    虎蹲炮,這怎麽用?不就是個粗糙的防步兵定向雷?


    碗口銃,別說,這有些像飛雷沒良心炮,還有些迫擊炮的雛形,可以好生琢磨一番。


    小將軍炮,這就是加大的單眼銃。


    鳥銃,這東西值得琢磨,後世抗日的時候還能用,三百年後山裏還有獵人用這東西噴鐵砂打鳥。


    南離很看不上眼這些家夥什兒,可使用火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這幾件破爛火器,不夠用不說,壞了都沒人會修,還是得先恢複生產再說,邛、雅山中都有鐵礦,可是匠人不好找,他趙南離可不會打鐵。


    眼前立竿見影的事還是得先消化這些被俘後投誠的精壯,此事做得好了,也是為屬下諸將做個垂範。


    迴到破舊的縣衙中坐定,南離令人把吳大個子也傳了來,人齊後南離才說了一番話:


    “今日裏本鎮欲與大家說一件事,這件事說來容易做來難,涉及到你們每個人,還有每個人身邊的兄弟,這件事四個字,叫做——”


    “五湖四海!”


    “今日裏這位吳家兄弟說到馬的事……”


    “小的在此!”吳元龍“啪”地抱拳打躬應了一聲,倒把旁人嚇了一跳。


    “嗯,所謂人馬人馬,人在先馬在後。”


    “馬是咱們急需的畜力,可是人才是我們第一位要緊的事。”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來了。”


    “吳家兄弟說了他在清營中的事,”


    “小的在此!”吳元龍對於南離叫他做兄弟了真是感激涕零,他一定要表現出來,令南離知道。


    “好好好,這一件事提醒了我,我們今後大家都是同袍兄弟,來自五湖四海,須得勠力同心,並力一向。萬不可時時刻刻還要分一下,你是陝西的,我是四川的,他是湖廣的。”其實南離自己算陝西人,他就打個比方。


    “我們既然走到一起,既是誌同道合、不懼達虜的同袍,又是五湖四海齊聚的兄弟。”


    “今日被俘的兄弟分下去後,一樣是我們的同袍兄弟,萬不可如達虜將弁,不是同鄉、不是一個山頭出來的,就互相另眼相看。”


    南離說畢了,看看在座的幾位將領,眾人聽了互相看看,先後欠身拱手:


    “鎮帥之言有理嗦!”


    “末將領命。”


    “趙大哥說的對噻!”


    “趙大哥這般說了,你們兩川人不要對我們這陝西冷娃另眼相看!”


    “小的在此……”


    “你閉嘴!就特麽聽你聒噪了。”


    南離把手壓壓,令諸將坐下,繼續說道:


    “目前我們三營人馬,兵將還都是以鄉土地域為基,宗族血緣為係,長此以往,必然結成鄉黨、宗族,甚至認鄉親、拜把子。”


    陳登皞動動嘴要說話,南離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道:


    “我知道,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是古來的至理名言。你們互相認幹親、拜把子的我不禁止。”


    “但是,你們想想,我們隻有這三營人馬嗎?今後我們要擴軍,要恢複兩川,還要安定關中、湖廣,再有各路的兄弟加入怎麽辦?”


    “為了今後隊伍的長遠發展,各營之間的哨隊將官,須得依據戰力進行調配,士兵須得地域混雜為上。”


    “今後一段時日內,本鎮親掌此事。”


    見諸將紛紛點頭,南離才又道:


    “希冀此事會對你們每個人的帶兵觀念潛移默化,今後營中諸般日常事務,如需調配推廣,我會帶同你們諸將,已及哨隊以上將官,隨時就事議事,隨時調整教導。”


    “今後凡是涉及因地域引起的糾紛,一律由本鎮親自處置。”


    “我們這支軍隊,必須與別家不同,否則,連邛州都出不去!”


    “眾家兄弟,如果不懂這個道理,我們慢慢領會,隨時可來問我。”


    “小的在此!”吳元龍生怕南離忽略了他。


    “哦,吳家兄弟為例,以後就是我們一般的同袍兄弟,大家不可另眼相看!”


    “小的在此!大帥英明!”


    “日你娘滴,吵得太煩人,真格特麽欠揍!


    “不可!咱是兄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明離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雨聽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雨聽竹並收藏西明離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