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無需多言,本王信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以良臣之能,未來可期。


    以後還要多多倚仗汝之軍威,還得良臣為本王撐腰,汝乃吾之腰膽也。”


    宋構雖是醉醺醺的說出了這番話,韓世忠心裏麵跟吃了蜂蜜一樣甜,臉色紅潤,激動不已。


    董非也不由得高看了一眼韓世忠,原來在殿下的心中,這位同僚是如此的重要,以後更要好好結交了。


    緊接著,宋構又把目光看向了董非,詢問道:


    “這蘇杭的官場如何?本王欲置東南兩路於掌中,必先拿下蘇杭,子優可否替本王分析分析。”


    董非頓時明悟,這是王爺讓他分析一下局勢,順便說說情報。


    腦子飛快思考片刻,然後開口說道:


    “王爺,杭州府的情況並不複雜,不少名臣都在此處做過知府,名頭最大的當年有範仲淹範相公。


    這些年來,就數蔡京蔡相公和童貫童太尉混得風生水起。


    他們留有部分餘澤,杭州的官場還是會賣幾分麵子。


    除去他二人不提,如今動了勢頭最大的就是朱家父子。


    滿門都是顯貴官爵,十幾個知州知縣遍布東南,聽之任之。


    若不是下官這個職位來的突然,以前杭州知府也是他們那邊的人。


    至於第二大派係,就應該屬於杭州本土的士族。


    杭州判官崔務名為二把手,此人實則是杭州本地世家大族,也是本土官員的魁首,維係著本土官員的利益。


    第三個派係就是那些鎮守大監,還有各地的守備、團練、防禦使,以及朝廷外派的官員。


    這裏麵成分很亂,雖然說人數占據最多,但是心卻不齊。


    拿得出手的就三個人物,我,韓將軍,還有劉進劉公公。”


    董非說了許多,忍不住語氣一頓。


    然後又接著說道:


    “雖說楚王殿下來了之後,名義上成了三大派係之首,可若是想要掌握權力,還得一步步收迴權勢,打壓,拉攏,分化,或需要幾年的功夫才行。”


    韓世忠在旁邊安靜的聽著,他也並非什麽都不懂的粗鄙武夫,他也想著幫忙分析一下,或者補充一下董大人不妥之處。


    宋構笑道:


    “本王可沒有幾年的功夫,雖說官家許了三年之諾,可是我那位父皇耳根子比較軟。


    要是一年見不到成效,指不定東京那群人該怎麽編排本王呢,可本王非得在今年年節前狠狠打他們的臉。


    對付朱家,宜早不宜遲,應當快刀斬亂麻,要連根拔起,不給京城那位相爺反應的機會。”


    他還不清楚官家的信用,見小利而忘義,遇大事而惜身。


    對於宋構的吐槽官家,他二人也隻敢聽著不敢反駁,也不敢發表自己意見。


    宋構看二人沒有反應,就知道這個時代君威太重了,怪不得他們不敢跟著吐槽,隻好又說道:


    “除了朱家父子外,子優覺得哪些人該拉攏,哪些人該打壓,或是哪些人該分化呢?”


    董非笑意更深,這可是他的長處啊,他早就分析過了官場的形勢,趕緊把自己的見解說了出來,言道:


    “除去朱家父子之外,殿下最好拉攏的就是杭州本地士族,若是其他地方不該如此,反而應該打壓分化。


    可殿下手中有籌碼,自然可以將其拉攏。


    崔務平日裏淡泊名利,對他人都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這才成了士族的大家長。


    可人都是私心的,終究成不了聖人,他們崔家難道就不想更進一步?


    而鎮守太監劉進則是更好說話了,其實他們這種職位,很難再進一步,最大的樂趣就是撈銀子或者封蔭子孫。


    王爺給的利潤大過他們朱家父子,劉進就會倒向王爺這邊,反之亦然。”


    宋構突然想起在汴京些有趣事,笑道:


    “本王最喜歡的就是這些假正經,人呐,是最經不起試探的動物。


    曾幾何時,本王還以為那些大儒一心隻讀聖賢書,視金銀財寶,為阿陼之物。


    真要是閑情雅致,淡泊名利就不會做官,而是過著閑雲野鶴的生活。


    子優,良臣,你們覺得本王能用多少銀子砸暈這個判官呢?”


    二人都是聰明人,沒有接這個話茬。


    董非覺得這話有些太過了,害怕咱們殿下走上歧途,於是勸誡道:


    “他人品性如何,下官不敢評論,這世間不為五鬥米而折腰終為少數。


    這天下也不乏仁人誌士,有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豪言壯語。


    臣竊以為,殿下應當以正而行,以奇而勝,正奇結合方為大道。”


    宋構醞釀一下,正色道:


    “本王也不敢小覷天下英雄,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本王手段有些激烈著急,你等也莫要見怪,本王也隻能告罪一聲。


    不求爾等體諒,但本王是非功過,留與後人分說。


    隻是國富才能民強,民富才能國強,像朱家父子這般不體恤民力,肆意搜刮民間,這是在撅我大趙國的根基,根基若是被挖倒,北方強敵肆掠該如何處置?


    本王也在找雙全法,必先除掉朱家父子,以免重蹈方臘舊事。


    再有就是要增加海貿,顧全官家的臉麵,若是有海貿代替花石綱,便能大大減輕民力損耗。


    我大趙續命的法子可全在海上的,還請兩位助我。”


    董非消化了片刻,才把其中的信息消化幹淨。


    不過他卻有些迷茫,這也不怪他。


    大趙國的風向如此,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他才質疑楚王殿下對大趙居然如此悲觀。


    大趙國朝堂的風向如此,各地官員都在期盼那場十幾年的大戰落幕。


    大趙國北方的百年宿敵大梁國就要分崩離析,燕雲十六州看似唾手可得,隻待朝廷大軍殺到大梁國南京,我大趙便能拿迴北方屏障了,危機何在?


    董非不明白,韓世忠卻迴過味來了。


    他想起自己出發前,還是廣平郡王的宋構叮囑過,日後銀國和大趙國必有一戰。


    讓他在杭州一定要好好練出精兵,以待日後能夠與其一戰不落下風,甚至戰而勝之。


    韓世忠拍著胸脯說道:


    “他北方有鐵騎,我大趙亦有精銳,鐵甲銳士,以一敵十,殿下給俺留下的那批班底,末將必定練成精銳之師。”


    咱們楚王眯著眼睛惡狠狠說道:


    “好,那本王第一道命令,半年之內,兩浙路上下不許再瞧見強盜水匪湖賊,


    本王許你節製上下兵馬,多帶著新兵見血,事成之後,除去朝廷賞賜,本王另有厚賞。”


    “是!”


    董非明了,楚王打算來一招狠的震懾江南官場,殺雞給猴看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才不白並收藏逆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