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底,高陽公主李淑的田莊裏那一千畝棉花也完成收獲了,在專業的種植人士的精心護理下,一共收獲了超過五十萬斤的棉花,這些棉花的衣分是40%左右,所以李正一共得了二十萬斤皮棉和三十萬斤棉籽。


    棉花種植專家告訴李正,這三十萬斤棉花種籽按每畝地密植一萬五千株,每畝大概需要七八斤種子計算,明年他大概需要開墾四萬畝土地才能把這些種子全部種下去。


    李正當即決定將這三十萬斤棉花種籽平分,待那一船辣椒到長安後就將這其中一半種子運迴樂浪國,交給張居正讓他明年種植,到時候就可以種植大量棉花讓平壤紡紗廠紡紗了。


    現在的平壤紡紗廠已經成長為擁有十期廠房,一共一萬三千多台珍妮機,一萬五千多名工人的大型紡紗廠了。


    現在李正沒有把羊毛做成衣服的技術,唐代可以做衣服的天然纖維主要就是麻(黃麻、苧麻)和絲(桑蠶絲、柞蠶絲)兩種,產量和保暖程度遠不如棉花,如果讓棉花提前數百年在東亞地區推廣,那麽很多老百姓在穿衣服方麵就會多一種選擇了。


    中國很早就已經有人用棉花做衣服了,最早用棉花織布的是海南島上的土著居民。大約成書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籍《尚書·禹貢》中說:“島夷卉服,厥篚織貝。”這裏所說的“島夷”,指海南島的居民;“卉服”,通常被認為是用棉布做的衣服。


    西漢時,亞洲棉經海南島傳至氣候溫暖的廣東、廣西和福建南部等地(當時通稱為“越布”),繼續向北推進卻經曆了漫長時間,直到宋代才推廣到長江流域。


    到了元朝,亞洲棉已在長江流域廣為種植了。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朝廷在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分別設置了專門機構──木棉提舉司,提倡植棉,並每年征收棉布10萬匹。可見,在這些地方,肯定已經大量種植棉花了。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強行推種棉花:“凡民田五畝到十畝,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植棉這才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想到這,李正把幾十萬斤的棉花種籽放在倉庫裏收好,放到明年開春他才準備再種棉花。


    至於剩下的二十萬斤皮棉,李正秘密打造了一小批的珍妮機,又買了二十個女奴,按一匹棉布十斤的重量先行製作兩萬匹棉布出來,準備趕在今年冬天先賺一筆快錢。


    忙乎完棉花的事情後,李正又陷入了鹹魚模式,除了照顧已經有了四個月身孕,肚子開始逐漸變大的金勝曼之外,每天他就是和新納的妾侍李圖曼廝混在一起,過上了沒羞沒燥的幸福生活。


    自從李正上一年中秋進宮向皇帝進貢了四個座鍾和二十個懷表之後,有些人一見到李正就打聽一下問他還有沒有多的,就連長孫無忌這些老貨也幾次旁敲側擊地暗示李正什麽時候賣這鍾表。


    到了八月初一,最新一期的《芙蓉園刊報》的廣告欄目裏刊登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八月初五早上十點,在芙蓉園新開的拍賣行裏,將會以價高者得的方式拍賣五十個座鍾和五百個懷表,拍賣金額大於生產成本即一百萬貫的部分扣掉商稅後的錢將全部用於興建書院,讓寒門子弟有機會讀書。


    當大家看到這則廣告時都是趨之若鶩,以往這鍾表除了李正這些樂浪人以外,整個長安就隻有二十五個鍾表,除了程咬金僥幸從李正手裏得到一個懷表之外就隻有李氏皇族才有。


    偏偏那程咬金十分討厭,常常有意無意地裝作看時間,次次都要從懷中掏出懷表出來炫耀一番,若不是他本來就是個瓦崗寨反賊出身,武功了得,就他那得瑟的樣子怕是早就被人套上麻袋痛扁一頓了。


    現在當他們知道終於有機會可以買到一個鍾表的時候,那歡喜的表情簡直是溢於言表,一個個長安城的勳貴世家、官僚地主們都迫不及待地盼望著八月初五的到來。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十分激動,他馬上去了立政殿要把這個消息分享給長孫皇後。


    “觀音婢,你看了最新一期的報紙了嗎?樂浪郡王要在芙蓉園開一個鍾表拍賣會,說要將拍賣金額超過一百萬貫的部分全部用來開辦貞觀書院哩。”


    長孫皇後自然也看了今天的報紙,她也對李正的義舉深感佩服,但她很快就發現了李世民話語中的錯誤,糾正道:“陛下,李郡王是說要建書院,但他並沒有說是貞觀書院呀?”


    李世民滿不在乎地說:“這還不簡單嗎?朕到時免了這次的商稅,把超過生產成本的拍賣金額全部用來修建書院,再親自給這個書院命名不就行了。”


    聽了李世民恬不知恥的話,長孫皇後白了這個喜大好功的皇帝一眼,說:“既然如此,不如到時候帶著幾個兒女一起去見識見識,看看這長安的大戶們有多瘋狂吧,臣妾聽說好多人為了買塊懷表,把埋在地裏的金銀都挖出來了,嗬嗬。”


    長孫皇後又想了一下,說:“陛下,宮中府庫裏有不少外邦或者是各州縣進獻的奢華但無實用之物,不如從裏麵也拿一些東西出來,在這個拍賣會裏一道賣出去,就當我們皇家捐款給樂浪郡王建書院吧。”


    李世民當然同意長孫皇後的安排,於是在八月初五的早上,李世民、長孫皇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長樂公主李麗質和高陽公主李漱都來了,並坐在了拍賣行裏麵最好的房間裏看熱鬧了。


    “父皇,你覺得這次李正哥哥能湊出多少錢來開辦書院呀?”一旁的李漱笑嘻嘻地問道。


    李世民捋了捋胡子,笑道:“朕肯定希望越多越好,到時候就可以建一個大一點的書院了。”


    隻見拍賣會館裏很快就坐滿了數百人了,清一色的都是文武百官,王公貴族和一眾世家代表,畢竟不想買一個懷表用來看時間啊!


    如果你不買一塊懷表掛在脖子上裝13那得多沒麵子,高官裏麵除了像魏征這些兩袖清風或者是像馬周一樣本來就窮的人之外,幾乎全都來了。


    尤其是程咬金些武將,在征伐吐穀渾的時候發了大財,今天也都來匯聚在這裏,他們對這杯表絕對是誌在必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覆滅高句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埔大神輝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埔大神輝哥並收藏大唐開局覆滅高句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