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幾天,某一日,陸英閑來無聊,與朱琳琳策馬踏青,向東遊玩。不知奔出幾十裏,來到一片池澤水塘,此地天然生成數千畝大小不一的水泊,泊中多有魚蝦鱉蟹之屬。
附近幾個村莊的百姓,天暖時節常來這裏捕撈些水產,以供三餐食用。陸英二人放開馬匹來到此處,卻見有十幾名打漁人被一幫豪奴驅趕鞭打,口中盡是咒罵恐嚇之語。
似乎是說這魚塘是誰家私產,旁人一律不得捕撈。
打漁人中有的十二三歲,顯是替父母出來做活;有的白發佝僂,可能隻是為了撈兩條魚給孫兒解饞。
陸英、朱琳琳不明原由,但見惡奴行兇,心中不平。
二人來至近前,問道:“你等光天化日之下,何故鞭打良人,不知道有王法嗎?”
那群惡奴見一個道士,一個富家千金上來強出頭,隻當是哪家的小娘子與道士在此私會,天真不諳世事,看到什麽都要管一管。
便有幾人口中調笑道:“小娘子,這白臉道士長得細皮嫩肉,你倆好好賞玩春光豈不美妙,管我等閑事作甚?”
有的說“這幫刁民可不是良人,小娘子閱人不多,莫要被有些好皮囊裝相騙了。”
還有的說“哈哈,這年頭道士、女郎幽會都不避人了嗎?不怕你家大人扒了道士皮。”
朱琳琳聽他們越說越難聽,不由怒從心起,驅馬上前揮起馬鞭便朝他們頭臉抽去。陸英忙緊隨其後,生怕她吃了虧。
朱琳琳一鞭抽下,當頭一人看她如此潑辣,驚叱一句,伸手便要將她拽下馬來,誰知那鞭迅疾如電,力道極準,啪的一下打在他額頭。
那人慘叫一聲,一頭栽倒在地,用手捂著頭,鮮血長流。
朱琳琳馬勢不停,鞭起鞭落,又有一人耳後頸部挨了一記,“哎呦”唿痛,抱頭鼠竄。其餘眾惡奴見此女頗有武藝,早跑開數十百步,口中叫罵不停,但卻無人敢上前。
陸英對那幫惡奴道:“你們誰是領頭的,出來迴句話!若是有理,我們絕不為難;若是無理,今日這事我定要管一管。”
人群中不情不願走出一人,四十多歲,短小肥胖,兩撇鼠須生在嘴上,鼻頭糟紅,眼窩發黑。一看便知平日裏酒色無節,沒少損公肥私。
那人上前幾步,離朱琳琳保持三十步距離,強作鎮定仰頭喊道:“你們是何方神聖,怎得如此蠻不講理?我等乃京口刁氏家仆,大老爺如今官拜廣州刺史,二老爺乃是曆陽縣令,三老爺在這晉陵郡乃至整個南徐州都是屈指可數的富家翁。
“這片水塘是我家私產,已在官府辦過文契,交過錢款,任何人不能擅自捕撈,否則便是盜竊。今日這些鄉民不聽攔阻,在此盜捕,難道不該驅趕嗎?你們不問青紅皂白便上前打人,可敢上公堂對簿?”
陸英笑道:“刁氏在京口雖富,但此地距京口尚有六七十裏,這大片山川湖澤,難道都被你們買下來不成?簡直就是信口開河!”
那惡奴又道:“你說得沒錯,此地所有山林、池塘、荒田、沼澤都已被我家買下。你信與不信幹我等何事?自可去官府打聽清楚。”
陸英暗暗心驚,這刁家好厚的財力,好大的氣魄。難怪昌明兄說無賴刁魁重賂了王國寶,得做曆陽縣令,原來真有偌大家產。
朱琳琳道:“就算這裏都是你家私產,百姓打幾尾魚,撈幾條蝦,充口腹饑餓有何過錯?你等怎能隨意鞭笞?這方圓百裏山川湖澤都被你家占為己有,叫此地百姓如何營生?”
那惡奴又道:“小姐講得好道理,我等隨意鞭笞百姓便是有罪,你隨意鞭笞我家奴仆又該怎論?”
朱琳琳氣得語結,一時不知如何對答。
陸英道:“官產還是私產我管不著,今天你們打也打了,總要做些補償,便讓這些鄉民帶魚獲迴家去吧。你們的人受了傷,我自賠償湯藥費。”
惡奴見事已至此,今日且莫吃眼前虧,大可往後再收拾這些刁民,便同意陸英所提,讓十幾個打漁人離開。
陸英扔下兩串錢,拉著朱琳琳迴馬離開。朱琳琳憤憤不平,還待再與其理論。陸英知空言無益,勸說她隨自己先走。
那幫惡奴欺軟怕硬,得了賠償,麵子上也算過得去,並未阻攔二人。
朱琳琳再無閑心遊玩,二人迴到湯山,陸英一路逗她說話,她卻自顧生氣,一句話也無。迴了別墅,朱琳琳看到繁華豪奢景象,更加增了幾分怒氣。
原先在長安時,隻道胡虜欺壓百姓,一心盼望官軍北伐,收複故土。那時可讓天下之人安居樂業,誰知到了江東,所見所聞,比北漢國有過之無不及。
公侯貴戚占據大片山野田地,日日奢華無度,普通百姓便是溫暖糊口都似奢望。就算吳國統一了北方,於百姓又有什麽好處,仍是一樣饑寒度日,一樣受盡盤剝。
她心中鬱結,賭氣今日便要迴家,陸英無奈,隻得陪她先返迴建鄴。
迴了京師,朱琳琳徑自往朱府去了。陸英信馬由韁,想起前些日子皇帝賜給自己的宅子,還沒去看過,便一路往龍場山而來。
此地西臨玄武湖,北倚紫金山,地勢開闊,居高臨下,是難得的風景勝地。陸英在宮中聽內侍講過地形位置,自己沿途尋上山來。
有一處位居半山的官宅,白牆青瓦,隨山起伏,門前有一對小狗大小的石獅,七八個鬈毛疙瘩,門額上懸掛一匾,上書“富春山居”四字,便是陸英的宅邸了。
這皇帝對自己當真不錯,竟把前朝一位民部侍郎的舊宅賞給了他。陸英暗暗感慨,我一個修道之人,想不到也能混上侍郎的宅子。雖然這侍郎因罪被族誅,但好歹這府邸修得考究。
陸英不似愚夫愚婦,講究風水,害怕晦氣,他上參天道,下證玄德,根本不在乎這些。
進到院中,早有一名侍從上前見禮,得知是自家主人,那中年男子忙報出姓名,領著陸英巡視一番。
他叫皇甫思,是皇莊禦園中的一名小管事,生在犯官之家,自幼籍沒為奴。皇甫思帶陸英向內走去,邊走邊介紹。先是仆役雜院,停放車馬等物。
後邊二進有五間軒廳,廊柱石階具備,左右有廂房三間。院中植有桃梨鬆柏石榴等樹木十餘株,磚石鋪地,打掃的幹幹淨淨。
第三進是主人居處,一棟雙層木樓,上下五間,兩廂有管事房、小廚房、家塾、賬房等。
第四進是內眷所居,外人不得輕入,皇甫思止步,目送陸英走進去。
內院有一群鶯鶯燕燕早在階下迎候,見到陸英齊齊下拜,口稱郎君。
陸英不禁暗暗感歎,做官真爽呀。連他這修道之士都差點淪陷在溫柔鄉中,何況凡夫俗子。
第五進院也是最後一進,原是千金小姐住處,陸英尚未成家,自然用不上。
東側是一座小花園,也有山泉魚池,花樹交映。西側是兩座獨院,雖小巧但頗整齊。
此處宅邸,比之公侯王府自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是侍郎家居,占地十來畝,諸事齊備,不知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安樂窩。
陸英在屋裏剛坐下,侍婢兩人奉上茗茶、點心。兩人為他摘冠更衣。其餘六人垂首緊張的站在麵前。
陸英笑道:“我乃修道之人,你們不必過於勤勉服侍,該做什麽就做自己的事情……我喜歡清靜,平時讀讀書,並無其餘嗜好,暫且退下吧。”
眾女婢聞言都施禮告退,隻有兩名著粉裙者仍侍立在側。陸英見她們二人服色不同,當是為首的丫頭。溫言道:“你們二位怎麽稱唿?”
那二女齊聲道:“奴婢翠羽、戴菊。”
陸英笑道:“翠羽和戴菊應當都是飛鳥之名吧,甚是好聽!”
翠羽笑道:“郎君說的對。我等十人俱以小鳥為名,除了我二人還有黃鸝、喜鵲、百靈、鷺鷥、畫眉、鸚鵡、斑鳩、山椒。”
陸英見她年齡與段白靈兒相仿,活潑健談,不覺使人心情愉悅,又道:“我一時也分不清許多麵孔,不過這名字我是記下了。翠羽、戴菊,你們也下去吧,不必拘禮。”
二人奉命退下,陸英坐在室內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從小習慣了與師父為伴,不是隱居山林,便是在太傅府為客,雖說高官顯貴家家仆從如雲,但是自己有家有宅,還有奴仆侍女,卻是從未想過。
不知皇帝為何心血來潮,突然賜下宅子,又不許推辭,真令人感慨。難道自己命中注定修不成道,做不得神仙。
先是遇到了朱琳琳,因緣巧合,一念生根,揮之不去。現在又在京師做了官,有奴有婢,真像張家天師一般,享盡世間榮華,還世襲道宗之位。
陸英搖搖頭,並不欣喜這種境遇,但正如在廬山瀑下對慧遠大師所言:“不應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富貴名爵皆如過眼煙雲,自己何須放在心上。錦衣玉食也好,粗茶淡飯也好,隻要都不生分別之心,便無不同。山間修道也好,廟堂修道也罷,隻要常存清淨之心,便皆一般。
附近幾個村莊的百姓,天暖時節常來這裏捕撈些水產,以供三餐食用。陸英二人放開馬匹來到此處,卻見有十幾名打漁人被一幫豪奴驅趕鞭打,口中盡是咒罵恐嚇之語。
似乎是說這魚塘是誰家私產,旁人一律不得捕撈。
打漁人中有的十二三歲,顯是替父母出來做活;有的白發佝僂,可能隻是為了撈兩條魚給孫兒解饞。
陸英、朱琳琳不明原由,但見惡奴行兇,心中不平。
二人來至近前,問道:“你等光天化日之下,何故鞭打良人,不知道有王法嗎?”
那群惡奴見一個道士,一個富家千金上來強出頭,隻當是哪家的小娘子與道士在此私會,天真不諳世事,看到什麽都要管一管。
便有幾人口中調笑道:“小娘子,這白臉道士長得細皮嫩肉,你倆好好賞玩春光豈不美妙,管我等閑事作甚?”
有的說“這幫刁民可不是良人,小娘子閱人不多,莫要被有些好皮囊裝相騙了。”
還有的說“哈哈,這年頭道士、女郎幽會都不避人了嗎?不怕你家大人扒了道士皮。”
朱琳琳聽他們越說越難聽,不由怒從心起,驅馬上前揮起馬鞭便朝他們頭臉抽去。陸英忙緊隨其後,生怕她吃了虧。
朱琳琳一鞭抽下,當頭一人看她如此潑辣,驚叱一句,伸手便要將她拽下馬來,誰知那鞭迅疾如電,力道極準,啪的一下打在他額頭。
那人慘叫一聲,一頭栽倒在地,用手捂著頭,鮮血長流。
朱琳琳馬勢不停,鞭起鞭落,又有一人耳後頸部挨了一記,“哎呦”唿痛,抱頭鼠竄。其餘眾惡奴見此女頗有武藝,早跑開數十百步,口中叫罵不停,但卻無人敢上前。
陸英對那幫惡奴道:“你們誰是領頭的,出來迴句話!若是有理,我們絕不為難;若是無理,今日這事我定要管一管。”
人群中不情不願走出一人,四十多歲,短小肥胖,兩撇鼠須生在嘴上,鼻頭糟紅,眼窩發黑。一看便知平日裏酒色無節,沒少損公肥私。
那人上前幾步,離朱琳琳保持三十步距離,強作鎮定仰頭喊道:“你們是何方神聖,怎得如此蠻不講理?我等乃京口刁氏家仆,大老爺如今官拜廣州刺史,二老爺乃是曆陽縣令,三老爺在這晉陵郡乃至整個南徐州都是屈指可數的富家翁。
“這片水塘是我家私產,已在官府辦過文契,交過錢款,任何人不能擅自捕撈,否則便是盜竊。今日這些鄉民不聽攔阻,在此盜捕,難道不該驅趕嗎?你們不問青紅皂白便上前打人,可敢上公堂對簿?”
陸英笑道:“刁氏在京口雖富,但此地距京口尚有六七十裏,這大片山川湖澤,難道都被你們買下來不成?簡直就是信口開河!”
那惡奴又道:“你說得沒錯,此地所有山林、池塘、荒田、沼澤都已被我家買下。你信與不信幹我等何事?自可去官府打聽清楚。”
陸英暗暗心驚,這刁家好厚的財力,好大的氣魄。難怪昌明兄說無賴刁魁重賂了王國寶,得做曆陽縣令,原來真有偌大家產。
朱琳琳道:“就算這裏都是你家私產,百姓打幾尾魚,撈幾條蝦,充口腹饑餓有何過錯?你等怎能隨意鞭笞?這方圓百裏山川湖澤都被你家占為己有,叫此地百姓如何營生?”
那惡奴又道:“小姐講得好道理,我等隨意鞭笞百姓便是有罪,你隨意鞭笞我家奴仆又該怎論?”
朱琳琳氣得語結,一時不知如何對答。
陸英道:“官產還是私產我管不著,今天你們打也打了,總要做些補償,便讓這些鄉民帶魚獲迴家去吧。你們的人受了傷,我自賠償湯藥費。”
惡奴見事已至此,今日且莫吃眼前虧,大可往後再收拾這些刁民,便同意陸英所提,讓十幾個打漁人離開。
陸英扔下兩串錢,拉著朱琳琳迴馬離開。朱琳琳憤憤不平,還待再與其理論。陸英知空言無益,勸說她隨自己先走。
那幫惡奴欺軟怕硬,得了賠償,麵子上也算過得去,並未阻攔二人。
朱琳琳再無閑心遊玩,二人迴到湯山,陸英一路逗她說話,她卻自顧生氣,一句話也無。迴了別墅,朱琳琳看到繁華豪奢景象,更加增了幾分怒氣。
原先在長安時,隻道胡虜欺壓百姓,一心盼望官軍北伐,收複故土。那時可讓天下之人安居樂業,誰知到了江東,所見所聞,比北漢國有過之無不及。
公侯貴戚占據大片山野田地,日日奢華無度,普通百姓便是溫暖糊口都似奢望。就算吳國統一了北方,於百姓又有什麽好處,仍是一樣饑寒度日,一樣受盡盤剝。
她心中鬱結,賭氣今日便要迴家,陸英無奈,隻得陪她先返迴建鄴。
迴了京師,朱琳琳徑自往朱府去了。陸英信馬由韁,想起前些日子皇帝賜給自己的宅子,還沒去看過,便一路往龍場山而來。
此地西臨玄武湖,北倚紫金山,地勢開闊,居高臨下,是難得的風景勝地。陸英在宮中聽內侍講過地形位置,自己沿途尋上山來。
有一處位居半山的官宅,白牆青瓦,隨山起伏,門前有一對小狗大小的石獅,七八個鬈毛疙瘩,門額上懸掛一匾,上書“富春山居”四字,便是陸英的宅邸了。
這皇帝對自己當真不錯,竟把前朝一位民部侍郎的舊宅賞給了他。陸英暗暗感慨,我一個修道之人,想不到也能混上侍郎的宅子。雖然這侍郎因罪被族誅,但好歹這府邸修得考究。
陸英不似愚夫愚婦,講究風水,害怕晦氣,他上參天道,下證玄德,根本不在乎這些。
進到院中,早有一名侍從上前見禮,得知是自家主人,那中年男子忙報出姓名,領著陸英巡視一番。
他叫皇甫思,是皇莊禦園中的一名小管事,生在犯官之家,自幼籍沒為奴。皇甫思帶陸英向內走去,邊走邊介紹。先是仆役雜院,停放車馬等物。
後邊二進有五間軒廳,廊柱石階具備,左右有廂房三間。院中植有桃梨鬆柏石榴等樹木十餘株,磚石鋪地,打掃的幹幹淨淨。
第三進是主人居處,一棟雙層木樓,上下五間,兩廂有管事房、小廚房、家塾、賬房等。
第四進是內眷所居,外人不得輕入,皇甫思止步,目送陸英走進去。
內院有一群鶯鶯燕燕早在階下迎候,見到陸英齊齊下拜,口稱郎君。
陸英不禁暗暗感歎,做官真爽呀。連他這修道之士都差點淪陷在溫柔鄉中,何況凡夫俗子。
第五進院也是最後一進,原是千金小姐住處,陸英尚未成家,自然用不上。
東側是一座小花園,也有山泉魚池,花樹交映。西側是兩座獨院,雖小巧但頗整齊。
此處宅邸,比之公侯王府自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是侍郎家居,占地十來畝,諸事齊備,不知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安樂窩。
陸英在屋裏剛坐下,侍婢兩人奉上茗茶、點心。兩人為他摘冠更衣。其餘六人垂首緊張的站在麵前。
陸英笑道:“我乃修道之人,你們不必過於勤勉服侍,該做什麽就做自己的事情……我喜歡清靜,平時讀讀書,並無其餘嗜好,暫且退下吧。”
眾女婢聞言都施禮告退,隻有兩名著粉裙者仍侍立在側。陸英見她們二人服色不同,當是為首的丫頭。溫言道:“你們二位怎麽稱唿?”
那二女齊聲道:“奴婢翠羽、戴菊。”
陸英笑道:“翠羽和戴菊應當都是飛鳥之名吧,甚是好聽!”
翠羽笑道:“郎君說的對。我等十人俱以小鳥為名,除了我二人還有黃鸝、喜鵲、百靈、鷺鷥、畫眉、鸚鵡、斑鳩、山椒。”
陸英見她年齡與段白靈兒相仿,活潑健談,不覺使人心情愉悅,又道:“我一時也分不清許多麵孔,不過這名字我是記下了。翠羽、戴菊,你們也下去吧,不必拘禮。”
二人奉命退下,陸英坐在室內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從小習慣了與師父為伴,不是隱居山林,便是在太傅府為客,雖說高官顯貴家家仆從如雲,但是自己有家有宅,還有奴仆侍女,卻是從未想過。
不知皇帝為何心血來潮,突然賜下宅子,又不許推辭,真令人感慨。難道自己命中注定修不成道,做不得神仙。
先是遇到了朱琳琳,因緣巧合,一念生根,揮之不去。現在又在京師做了官,有奴有婢,真像張家天師一般,享盡世間榮華,還世襲道宗之位。
陸英搖搖頭,並不欣喜這種境遇,但正如在廬山瀑下對慧遠大師所言:“不應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富貴名爵皆如過眼煙雲,自己何須放在心上。錦衣玉食也好,粗茶淡飯也好,隻要都不生分別之心,便無不同。山間修道也好,廟堂修道也罷,隻要常存清淨之心,便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