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那現在我們怎麽辦?”
劉備還未說話,張飛說道。
“二哥,當然是進攻了,我們應該趁著曹操荊州兵力空虛,一舉拿下麥城、當陽然後進攻襄陽城拿下整個荊州。”
關羽沒說話而是看了看劉備。
“劉備說道。
“進攻是要進攻,但不能不惜代價。”
“現在我大軍已經拿下江陵和荊南四郡,已有根基。”
“本來在桂陽想防禦孫策的進攻,現在孫策死了,我們迴過頭來繼續攻打曹操。”
“我們打仗流血我這侄兒躲在關中休養生息。”
現在他都封王了,也算在我們中山靖王這一支上光宗耀祖。”
現在的劉霂名利雙收,光躲在後麵當他的西涼王,那是不行的。”
“怎麽我也要讓他出出血再大力支援我們錢糧軍械才行。”
“那,大哥你說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這樣!”
“現在麥城的守軍有八千人,二弟你帶一萬兵馬在麥城外圍騷擾曹軍聲勢越大越好,我迴江陵給劉霂寫信要軍械錢糧!”
“等我們積蓄到一定勢力就拿下麥城、當陽等地。”
關中,長安!
剛剛從江東建業迴來的王召正在向劉霂匯報著江東的情況。
“王爺,從孫策死了以後,在太史慈一般孫策心腹將領的堅持下,現在的江東是周瑜、魯肅、孫權和老將程普四人輔佐少主孫紹。”
劉霂有些驚訝的問道。
“那孫權能同意嗎?”
“在孫策靈前孫權沒有變態,其實他不同意也沒辦法。”
“現在江東的軍權,一半在周瑜手中攥著,一半在程普、太史慈這幫老將手中攥著。”
“而政事則是由魯肅、張昭這些江東這些世家把控。”
“現在的孫權,江東現有實權的兩方武將不會聽命於他,世家大族也隻有一部分支持於他。”
“現在就算他不願意接受,他也沒能力翻盤。”
“再說孫策被周瑜門客殺死,本來就有人懷疑是他聯合周瑜幹的,近期他要有什麽動作,必會引火燒身。”
“這些年我們一直重點收集孫氏兄弟的情報。”
“臣發現孫權是個有大局,心思比其兄要深遠的一個人,現在這種局勢,他隻能順勢而為,不可能愚蠢的去冒險送死!”
劉霂點點頭。
“為然兄,你這個指揮使的情報是越做越好了,能提前多少年在周瑜身邊安排死士,關鍵時候產生奇效。”
“這樣一來江東局勢短時間之內不可能穩定,劉備的軍隊可以放心進攻曹操了。”
“這次你這個指揮使做的不錯。”
“臣不敢當王爺如此誇獎,這一切都是王爺多年安排,深謀遠慮、運籌得當,臣下隻是執行而已。”
“不必謙虛,做得好就是做得好,有功就是有功!”
“十人衛,自成立到現在已經有十四年了,密探、偵緝、刺殺、情報輸送已經非常熟練,用起來也越來越順手。”
“可好刀都有兩麵性,用不好容易傷到自己。”
“本王再想要不要趁著十人衛成熟穩健之際再培養一支情報機構,這樣也能與十人衛相輔相成,互相取長補短!”
“這樣為然兄你指揮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
劉霂看著王召慢慢的問道。
王召說道。
“不知主公想要成立多大的情報網,職業是什麽,名字定了嗎。”
劉霂麵色平靜的說道。
“我們已經有了十人衛這個成熟健全的情報網,也用不了再組建太大的情報機構。”
“範圍,隻負責長安內外和三輔之地的的偵緝、捉拿就是了,名字嘛,既然在長安,我想就叫內衛是了。”
“為然兄你覺得如何?”
王召說道。
“一切聽從王爺安排!”
“那好,內衛這個情報機構也交給你負責管理。”
王召聽到劉霂這樣說突然一下下跪說道。
“臣,不敢接令!”
“為何?”
“王爺,臣下已經掌管十人衛,就不能再接收內衛指揮使一職。”
“一則是因為十人衛的職責和大量情報工作已經讓臣分身乏術,臣實在忙不過來。”
“二則,內衛負責長安內外的偵緝、情報工作,涉及王府,這個人必須要王爺身邊的擔任更合適!”
“三則……!”
王召抬起頭來說道。
“三則,內衛應與十人衛互相牽製,方可防止尾大不掉,不應由同一個人同時擔任兩大情報機構的指揮使。”
劉霂擺擺手說道。
“這個為然兄放心,你是跟隨我最早的,對你我完全信任。”
“王爺信任臣下,臣感激不盡,可臣真的不敢接受內衛一職。”
“唉!好不勉強你了,但你要給本王推舉一個合適的人選,不許推脫。”
“臣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請王爺乾剛獨斷!”
最終在劉霂的“逼迫”下王召硬是沒有推薦一個人。
最後是被劉霂罵出去的。
出了王府,手下心腹不解的問王召。
“指揮使,您是王爺起家時的老人,王爺讓你接掌內衛這是多大的信任啊,您為何如此推辭惹王爺不快。”
王召一巴掌拍在那人頭上。
“我要真答應了那才是惹王爺不快,站在王爺這種高度,你以為是跟隨王爺起家的老人我就可以有恃無恐!”
“你沒聽王爺為這個機構起的名字嗎。”
“內衛!”
“這是你我能碰的!”
“權利不是這樣玩的,小子你好好學著吧。”
這是西涼王府內。
馬謖對著劉霂說道。
“王爺您是不是沒打算讓王指揮使接手內衛?”
“哦,為什麽這樣說?”
馬謖一歪腦袋。
“嗯,情報機構本身權利就淩駕於其他衙門之上,王指揮使已經是掌管了十人衛,如果再接收內衛,那以後就很有可能有尾大不掉的局麵。”
“成立內衛就是要兩衛互相輔助又互相製衡。”
“所以,內衛可以交到任何人手上就是不能交在王指揮使手上。”
劉霂說道。
“你聰明,可你知道我為什麽不放你出去獨當一麵嗎!”
“因為屬下年紀小,還要曆練。”
劉霂斜著眼看著馬謖!
“因為你太聰明,話太多!”
“要是王召、賈詡他們就不會把事情說破。”
“不拽著你點,你還真能把自己摔死!”
劉備還未說話,張飛說道。
“二哥,當然是進攻了,我們應該趁著曹操荊州兵力空虛,一舉拿下麥城、當陽然後進攻襄陽城拿下整個荊州。”
關羽沒說話而是看了看劉備。
“劉備說道。
“進攻是要進攻,但不能不惜代價。”
“現在我大軍已經拿下江陵和荊南四郡,已有根基。”
“本來在桂陽想防禦孫策的進攻,現在孫策死了,我們迴過頭來繼續攻打曹操。”
“我們打仗流血我這侄兒躲在關中休養生息。”
現在他都封王了,也算在我們中山靖王這一支上光宗耀祖。”
現在的劉霂名利雙收,光躲在後麵當他的西涼王,那是不行的。”
“怎麽我也要讓他出出血再大力支援我們錢糧軍械才行。”
“那,大哥你說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這樣!”
“現在麥城的守軍有八千人,二弟你帶一萬兵馬在麥城外圍騷擾曹軍聲勢越大越好,我迴江陵給劉霂寫信要軍械錢糧!”
“等我們積蓄到一定勢力就拿下麥城、當陽等地。”
關中,長安!
剛剛從江東建業迴來的王召正在向劉霂匯報著江東的情況。
“王爺,從孫策死了以後,在太史慈一般孫策心腹將領的堅持下,現在的江東是周瑜、魯肅、孫權和老將程普四人輔佐少主孫紹。”
劉霂有些驚訝的問道。
“那孫權能同意嗎?”
“在孫策靈前孫權沒有變態,其實他不同意也沒辦法。”
“現在江東的軍權,一半在周瑜手中攥著,一半在程普、太史慈這幫老將手中攥著。”
“而政事則是由魯肅、張昭這些江東這些世家把控。”
“現在的孫權,江東現有實權的兩方武將不會聽命於他,世家大族也隻有一部分支持於他。”
“現在就算他不願意接受,他也沒能力翻盤。”
“再說孫策被周瑜門客殺死,本來就有人懷疑是他聯合周瑜幹的,近期他要有什麽動作,必會引火燒身。”
“這些年我們一直重點收集孫氏兄弟的情報。”
“臣發現孫權是個有大局,心思比其兄要深遠的一個人,現在這種局勢,他隻能順勢而為,不可能愚蠢的去冒險送死!”
劉霂點點頭。
“為然兄,你這個指揮使的情報是越做越好了,能提前多少年在周瑜身邊安排死士,關鍵時候產生奇效。”
“這樣一來江東局勢短時間之內不可能穩定,劉備的軍隊可以放心進攻曹操了。”
“這次你這個指揮使做的不錯。”
“臣不敢當王爺如此誇獎,這一切都是王爺多年安排,深謀遠慮、運籌得當,臣下隻是執行而已。”
“不必謙虛,做得好就是做得好,有功就是有功!”
“十人衛,自成立到現在已經有十四年了,密探、偵緝、刺殺、情報輸送已經非常熟練,用起來也越來越順手。”
“可好刀都有兩麵性,用不好容易傷到自己。”
“本王再想要不要趁著十人衛成熟穩健之際再培養一支情報機構,這樣也能與十人衛相輔相成,互相取長補短!”
“這樣為然兄你指揮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
劉霂看著王召慢慢的問道。
王召說道。
“不知主公想要成立多大的情報網,職業是什麽,名字定了嗎。”
劉霂麵色平靜的說道。
“我們已經有了十人衛這個成熟健全的情報網,也用不了再組建太大的情報機構。”
“範圍,隻負責長安內外和三輔之地的的偵緝、捉拿就是了,名字嘛,既然在長安,我想就叫內衛是了。”
“為然兄你覺得如何?”
王召說道。
“一切聽從王爺安排!”
“那好,內衛這個情報機構也交給你負責管理。”
王召聽到劉霂這樣說突然一下下跪說道。
“臣,不敢接令!”
“為何?”
“王爺,臣下已經掌管十人衛,就不能再接收內衛指揮使一職。”
“一則是因為十人衛的職責和大量情報工作已經讓臣分身乏術,臣實在忙不過來。”
“二則,內衛負責長安內外的偵緝、情報工作,涉及王府,這個人必須要王爺身邊的擔任更合適!”
“三則……!”
王召抬起頭來說道。
“三則,內衛應與十人衛互相牽製,方可防止尾大不掉,不應由同一個人同時擔任兩大情報機構的指揮使。”
劉霂擺擺手說道。
“這個為然兄放心,你是跟隨我最早的,對你我完全信任。”
“王爺信任臣下,臣感激不盡,可臣真的不敢接受內衛一職。”
“唉!好不勉強你了,但你要給本王推舉一個合適的人選,不許推脫。”
“臣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請王爺乾剛獨斷!”
最終在劉霂的“逼迫”下王召硬是沒有推薦一個人。
最後是被劉霂罵出去的。
出了王府,手下心腹不解的問王召。
“指揮使,您是王爺起家時的老人,王爺讓你接掌內衛這是多大的信任啊,您為何如此推辭惹王爺不快。”
王召一巴掌拍在那人頭上。
“我要真答應了那才是惹王爺不快,站在王爺這種高度,你以為是跟隨王爺起家的老人我就可以有恃無恐!”
“你沒聽王爺為這個機構起的名字嗎。”
“內衛!”
“這是你我能碰的!”
“權利不是這樣玩的,小子你好好學著吧。”
這是西涼王府內。
馬謖對著劉霂說道。
“王爺您是不是沒打算讓王指揮使接手內衛?”
“哦,為什麽這樣說?”
馬謖一歪腦袋。
“嗯,情報機構本身權利就淩駕於其他衙門之上,王指揮使已經是掌管了十人衛,如果再接收內衛,那以後就很有可能有尾大不掉的局麵。”
“成立內衛就是要兩衛互相輔助又互相製衡。”
“所以,內衛可以交到任何人手上就是不能交在王指揮使手上。”
劉霂說道。
“你聰明,可你知道我為什麽不放你出去獨當一麵嗎!”
“因為屬下年紀小,還要曆練。”
劉霂斜著眼看著馬謖!
“因為你太聰明,話太多!”
“要是王召、賈詡他們就不會把事情說破。”
“不拽著你點,你還真能把自己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