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孫策?”
劉霂重複問了一遍!
“對,殺了孫策!”
“王爺,江東世家林立雖說孫策統一了江東,可他還要依靠各世家的支持。
“所以,這幾年孫策一直在處理內政而沒有向外擴張,內部勢力不能統一是主要原因。”
“要不然依著孫策小霸王的脾氣誌向,早就北上進攻淮南了!”
“而反過來想,江東世家現在都靠孫策震著!”
“如果孫策出了意外,他的孩子都未成年,隻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弟弟,肯定短時間內控製不住局麵,江東肯定混亂!”
劉霂大腦在飛速旋轉,思考著王召說的話!
這個時候也不知怎麽了,按說孫策在好幾年前就應該被許貢的門客給暗殺了,可不知為什麽現在還在!
劉霂想,也許是自己的到來改變原來的曆史走向!
“這種事非同小可,必須一擊而中,沒有第二次機會,你有多大把握動手成功!”
“九成把握!”
“我們三衛這些年在江南一直收集孫策和他手下重臣的情報,對他的出行規律和脾氣秉性已經掌握!”
“那孫策脾氣火爆,性情剛烈,不聽人勸,每每出行輕車簡從,身邊護衛甲士很少。”
“如果籌劃得當,以死士突然偷襲成功幾率很大!”
劉霂說道!
“孫策是南方軍隊的主心骨,他一死局勢必定動蕩。”
“其弟孫權雖然聰慧,但孫策突然暴斃,就是內部穩定局勢也夠他忙一陣子的,更別說進攻劉備討要桂陽!”
劉霂想著,這也不失為一個破局的好辦法!
“指揮使,此事關係全局,事關重大,你親自跑一趟江南坐鎮,務必做成此事!”
“諾!明日一早屬下就動身前往江南!”
第二日!
劉霂坐在西涼王府的正廳內看著兩旁的一眾文武!
說是西涼王府,其實就是以前的征北將軍府換了塊牌匾罷了!
自從劉霂被天子封為西涼王之後,很多人建議在長安重新建造一座恢宏的西涼王府!以此彰顯西涼王的威風!!
就連預算都做好了!
劉霂一看嚇了一跳!
好家夥一座王府建造下來僅僅建築、庭院等就需要十一萬金黃金!
這還不包含家具、被褥衣物細軟、車馬、侍從。
這些要是都算下來,達到了驚人的三十萬金!
要說這個錢劉霂現在也拿的出來!
自從均田製開始落實後關中西涼的糧食早就夠用。
再加上這些年劉霂開通絲綢之路,整個大漢的絲綢、茶葉和各種工藝品通過關中為樞紐,現在都賣到中東以西去了!
現在在長安街頭市上不光能看到頭頂頭巾的人,有時劉霂候居然能看到金頭發藍眼睛的人!
商品的流通,一年年巨大的貨物流量給劉霂帶來了巨大的商稅收入!
劉霂再也不是剛起家那會,東拚西湊連死人都打主意的窮將軍了!
按老話說就是闊的很!
就連這次李儒要帶著摸金掘子兵去洛陽的邙碭山視察一下,劉霂都是讓摸金兵以探路繪製地圖為主!
為將來進攻曹操做準備,而且一再提醒李儒不許動帝王陵!
這要擱以前缺錢缺餉那會,劉霂可是管不了那麽多!
到現在李儒帶兵返迴以後劉霂直接停止了他們摸金兵的行動,並把他們改編成地質勘探部隊!
現在劉霂看著奏疏上寫著三十萬金那幾個字,直接駁迴修建西涼王府的提議!
為此,有的官員為了巴結諂媚劉霂,不斷上書請求劉霂同意修建西涼王府!
有的官員在議事時竟然以死威脅!
“王爺,你貴為西涼王,手握幾十萬雄兵,大漢十三州你掌握六州,怎麽還能這樣委屈自己住在一個簡陋的將軍府裏呢!”
“就算您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王妃和世子們著想啊!”
“今日您要不同意,臣就撞死在這大殿之上!”
那官員說著還真就作勢向著一個柱子撞去!
隻是被其他官員攔了下來!
在一片大臣的上奏聲中,劉霂一時竟真有那麽一個是該享受享受的感覺!
被大臣忽悠的有些輕飄飄的劉霂迴到王府內庭!
這時陳伯給劉霂端來一盞熱茶!
“王爺,忙了一天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陳伯是劉霂落魄之時就跟隨他的家仆。
當時劉霂父親去世之後,有一老一少兩人跟隨在劉霂身邊!
小的就是折虎,現在已經是劉霂手下的大將,已經因戰功升任親軍將軍。
別看是個雜號將軍,這可實打實的是劉霂的心腹將領,掌管著劉霂的近衛軍!控製長安城防!
而另一位老的就是眼前這位陳伯!
父親去世時留給劉霂的仆人!
他在劉霂最危難落魄之時扮演起劉霂家長的角色!
現在陳伯是劉霂西涼王府的總管,主管王府大小事務。
不過,不是宮裏宦官那種總管。
劉霂不願讓人承受那種宦官太監酷刑!也不願再製造太監這樣的人。
所以西涼王府內院劉霂全部用的女侍從,甚至為此劉霂還培養了一批以青衣為首的女侍衛來填充宦官的空缺!
父親去世的早,在劉霂心中自己對陳伯的感情甚至比父親還要深很多!
看著眼前頭發已經完全花白的陳伯,劉霂接過茶盞!
“阿伯你的白頭發又多了!”
陳伯一笑!
“王爺都開始有白頭發了,老仆怎能不老!天地自然循環罷了!”
“嗬嗬嗬,你倒是看的開。”
劉霂每次心中有事猶豫不決的時候就總是會與陳伯說上幾句話!
也不是要陳伯說什麽,就是簡單聊幾句!
這能讓劉霂放鬆恢複冷靜!
喝了口茶劉霂突然問道!
“阿伯,我現在當上了西涼王,大家都在建議我大興土木建造一座與自己身份相符的輝煌西涼王府!”
“這事你怎麽看!”
陳伯說道!
“那老仆要直言!”
“坐下,說,我就是要阿伯直言。”
“當年王爺帶著我與折虎因路資不夠困於街亭,公子為人寫書信謀生戶糊口!”
“當時也隻不過是每日兩餐稀粥裹腹,甚至為了節省開銷,我們主仆三人同住一室土房!”
“這些王爺可還記得?”
劉霂重複問了一遍!
“對,殺了孫策!”
“王爺,江東世家林立雖說孫策統一了江東,可他還要依靠各世家的支持。
“所以,這幾年孫策一直在處理內政而沒有向外擴張,內部勢力不能統一是主要原因。”
“要不然依著孫策小霸王的脾氣誌向,早就北上進攻淮南了!”
“而反過來想,江東世家現在都靠孫策震著!”
“如果孫策出了意外,他的孩子都未成年,隻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弟弟,肯定短時間內控製不住局麵,江東肯定混亂!”
劉霂大腦在飛速旋轉,思考著王召說的話!
這個時候也不知怎麽了,按說孫策在好幾年前就應該被許貢的門客給暗殺了,可不知為什麽現在還在!
劉霂想,也許是自己的到來改變原來的曆史走向!
“這種事非同小可,必須一擊而中,沒有第二次機會,你有多大把握動手成功!”
“九成把握!”
“我們三衛這些年在江南一直收集孫策和他手下重臣的情報,對他的出行規律和脾氣秉性已經掌握!”
“那孫策脾氣火爆,性情剛烈,不聽人勸,每每出行輕車簡從,身邊護衛甲士很少。”
“如果籌劃得當,以死士突然偷襲成功幾率很大!”
劉霂說道!
“孫策是南方軍隊的主心骨,他一死局勢必定動蕩。”
“其弟孫權雖然聰慧,但孫策突然暴斃,就是內部穩定局勢也夠他忙一陣子的,更別說進攻劉備討要桂陽!”
劉霂想著,這也不失為一個破局的好辦法!
“指揮使,此事關係全局,事關重大,你親自跑一趟江南坐鎮,務必做成此事!”
“諾!明日一早屬下就動身前往江南!”
第二日!
劉霂坐在西涼王府的正廳內看著兩旁的一眾文武!
說是西涼王府,其實就是以前的征北將軍府換了塊牌匾罷了!
自從劉霂被天子封為西涼王之後,很多人建議在長安重新建造一座恢宏的西涼王府!以此彰顯西涼王的威風!!
就連預算都做好了!
劉霂一看嚇了一跳!
好家夥一座王府建造下來僅僅建築、庭院等就需要十一萬金黃金!
這還不包含家具、被褥衣物細軟、車馬、侍從。
這些要是都算下來,達到了驚人的三十萬金!
要說這個錢劉霂現在也拿的出來!
自從均田製開始落實後關中西涼的糧食早就夠用。
再加上這些年劉霂開通絲綢之路,整個大漢的絲綢、茶葉和各種工藝品通過關中為樞紐,現在都賣到中東以西去了!
現在在長安街頭市上不光能看到頭頂頭巾的人,有時劉霂候居然能看到金頭發藍眼睛的人!
商品的流通,一年年巨大的貨物流量給劉霂帶來了巨大的商稅收入!
劉霂再也不是剛起家那會,東拚西湊連死人都打主意的窮將軍了!
按老話說就是闊的很!
就連這次李儒要帶著摸金掘子兵去洛陽的邙碭山視察一下,劉霂都是讓摸金兵以探路繪製地圖為主!
為將來進攻曹操做準備,而且一再提醒李儒不許動帝王陵!
這要擱以前缺錢缺餉那會,劉霂可是管不了那麽多!
到現在李儒帶兵返迴以後劉霂直接停止了他們摸金兵的行動,並把他們改編成地質勘探部隊!
現在劉霂看著奏疏上寫著三十萬金那幾個字,直接駁迴修建西涼王府的提議!
為此,有的官員為了巴結諂媚劉霂,不斷上書請求劉霂同意修建西涼王府!
有的官員在議事時竟然以死威脅!
“王爺,你貴為西涼王,手握幾十萬雄兵,大漢十三州你掌握六州,怎麽還能這樣委屈自己住在一個簡陋的將軍府裏呢!”
“就算您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王妃和世子們著想啊!”
“今日您要不同意,臣就撞死在這大殿之上!”
那官員說著還真就作勢向著一個柱子撞去!
隻是被其他官員攔了下來!
在一片大臣的上奏聲中,劉霂一時竟真有那麽一個是該享受享受的感覺!
被大臣忽悠的有些輕飄飄的劉霂迴到王府內庭!
這時陳伯給劉霂端來一盞熱茶!
“王爺,忙了一天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陳伯是劉霂落魄之時就跟隨他的家仆。
當時劉霂父親去世之後,有一老一少兩人跟隨在劉霂身邊!
小的就是折虎,現在已經是劉霂手下的大將,已經因戰功升任親軍將軍。
別看是個雜號將軍,這可實打實的是劉霂的心腹將領,掌管著劉霂的近衛軍!控製長安城防!
而另一位老的就是眼前這位陳伯!
父親去世時留給劉霂的仆人!
他在劉霂最危難落魄之時扮演起劉霂家長的角色!
現在陳伯是劉霂西涼王府的總管,主管王府大小事務。
不過,不是宮裏宦官那種總管。
劉霂不願讓人承受那種宦官太監酷刑!也不願再製造太監這樣的人。
所以西涼王府內院劉霂全部用的女侍從,甚至為此劉霂還培養了一批以青衣為首的女侍衛來填充宦官的空缺!
父親去世的早,在劉霂心中自己對陳伯的感情甚至比父親還要深很多!
看著眼前頭發已經完全花白的陳伯,劉霂接過茶盞!
“阿伯你的白頭發又多了!”
陳伯一笑!
“王爺都開始有白頭發了,老仆怎能不老!天地自然循環罷了!”
“嗬嗬嗬,你倒是看的開。”
劉霂每次心中有事猶豫不決的時候就總是會與陳伯說上幾句話!
也不是要陳伯說什麽,就是簡單聊幾句!
這能讓劉霂放鬆恢複冷靜!
喝了口茶劉霂突然問道!
“阿伯,我現在當上了西涼王,大家都在建議我大興土木建造一座與自己身份相符的輝煌西涼王府!”
“這事你怎麽看!”
陳伯說道!
“那老仆要直言!”
“坐下,說,我就是要阿伯直言。”
“當年王爺帶著我與折虎因路資不夠困於街亭,公子為人寫書信謀生戶糊口!”
“當時也隻不過是每日兩餐稀粥裹腹,甚至為了節省開銷,我們主仆三人同住一室土房!”
“這些王爺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