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霂趕緊解釋道:“阿英這可不是我帶迴來的,是大軍在打富平的時候有些個女子是那郡丞強買來的,有家的都迴家了,那幾個無處可去的就被帶迴了安定,看能安排什麽事做。”


    “不信你可以去問段山大哥,這事我就安排給他了,其他的我一概不知啊!”


    段英看著劉霂足有半盞茶的時間一聲沒吭就那麽盯著看,盯的劉霂心中都有些發毛。


    弄的劉霂連自己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麽對不起人家的事。


    最後段英隻是說了一句:“流娘的弟弟在外迴不來,沒有其他娘家人在這裏,等他出嫁那一日就從這裏走,我來做她娘家人。”


    劉霂說道:“我們,還有我,我們做她娘家人!”


    段英就像沒聽到一樣,說完就迴了房內。留下劉霂一人在院中隨風淩亂。


    龐德與流娘的親事並沒有按劉霂的心思進行大操大辦。


    龐德給出的解釋是一來兩人成親不想太過高調,二來戰事剛完到處都在用錢不宜鋪張,心誠事圓,不必過多在意表麵。


    龐德將流娘的話向劉霂一說,讓劉霂感動不已。


    能在自己大婚之時不計較門麵並且還主動提出低調節儉的女人可是真的不多啊。


    最主要也是劉霂現在是真的沒多少錢了,雖然現在有了鹽池還意外得了一處金礦,可用錢的地方也變多了啊,戰後要重建、傷亡兵士要撫恤,民政還要減輕處處都要用錢,做為安定的當家將領劉霂當然知道沒錢的難處。


    本來劉霂想的是自己第一個手下成親,自己這個主公怎麽也給不能太過吝嗇,都做好出次血的準備了。


    可人家流娘一句話就全都體諒了自己的難處,心說娶這樣一個懂事的女人你龐德是真的撿到寶了。


    接親當日,隻是馬車掛上紅布龐德在一眾好友同僚的陪同下把流娘接了去。


    眾人在一起熱鬧了一下。這婚事就算成了。


    在看著接親隊伍慢慢遠去的時候,看到段英那滿是羨慕的眼神,劉霂心說我的阿伯你可快些來吧,可就等著你給我提親娶老婆呢。


    龐德與流娘的婚事算是成了,隻是劉霂看到其家中低調的置辦心還是有些心酸。


    本來證婚人是讓王召來做的,但劉霂覺得在場麵上已經對不住兩位新人了,就臨時改了主意。


    原定的一位證婚人讓劉霂改成了五位,除王召外劉霂又拉上了法正、楊阜、李儒還有自己這個太守。


    笑說是為人家姑娘撐腰,你龐德要是以後敢欺負人家,這在坐的這幾位智商可都是超值在線的,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就這樣一對新人終成眷屬。


    接下來劉霂就是忙著整個安定郡官屬的文武官員商議兩郡的民生軍政事宜。


    安定郡經過戰事、征兵、清查田畝等事之後這段時間算是比較安定的,尤其是清查田畝之後收入及貿易官稅都大大增加。


    北地郡新歸邊貿、民生、田畝等等萬事等人去做,此人必須是要是善於民政及邊境商貿之事的人才能勝任。


    想來想去劉霂覺得隻有楊阜才能勝任此事,於是楊阜被任命為北地太守、顧鐵被任命為安定長史,徐行接任安定郡丞整肅郡事、平涼縣令尹奉被調任北地長史。


    一個有大局的楊阜再加一個敢衝敢打的尹奉,北地事可成!


    當然他們名義上是暫時代理職務,因為劉霂還沒有開府的權力,不能任命太守等地方大員。


    在商議好北地郡事後李儒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要向朝廷報功。


    李儒的說法是實力壯大,大人的地位也要提高。


    “大人,此次北地已在我軍掌控之下,大人您不能再僅僅是一個討寇校尉了,我們要上書朝廷為大人請功讓朝廷給大人更大的封賞才行。”


    這時其他人也跟著附議。


    可劉霂心中不太樂觀此做法,因為他已經收到長安密探頭領頭娃的來信。


    長安亂了,李傕郭汜已經開始內鬥,大有不整死對方不擺手的勁頭。


    兩人一個控製了天子,一個控製了百官,在這長安內外是大打出手了。


    就現在這樣誰還顧的上給一個地方軍閥封官許願啊。


    在劉霂說出了心中的疑惑後李儒卻有不同的看法。


    “大人,正是如此才對大人更為有利啊,您想現在兩人內鬥正狠的時候,都想有強有力的外援幫自己撐場麵,我安定軍已今非昔比,距離長安又不遠,絕對是雙方都想要拉攏的一支力量。”


    “他韓遂、馬騰為什麽能是一個鎮西將軍、一個征西將軍,他們憑什麽獲此高位,不也是因為手中有兵嗎,大人你又差哪兒了。”


    此時王召也出例說道:“大人,在下也覺得李副軍師說的及是,此時長安城內的兩方勢力都要極力拉攏像大人這樣的地方勢力,再說我們現在和上一次去長安走動可是不一樣了,您忘了咱們在長安城內也是有人的嗎。”


    王召說完就向上比了個手勢。


    劉霂眼前一亮,對啊!自己怎麽把他給忘了。


    賈詡、賈文和啊。


    為什麽稱此人為毒士呢。


    因為文和亂武就是他做的,要不是他出言勸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可能曆史真的會改寫。


    再有就是此人的眼光謀略決不輸與當時的頂級謀士郭嘉、沮授等輩。


    就說對天子的態度,當時全天下隻有三方勢力中的謀臣是持奉迎天子的態度。


    當時曹操手下的謀士毛玠建議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


    袁紹的手下謀士沮授也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


    而這最後一方就是賈詡向李傕提出的“奉國家以正天下”


    可惜的是隻有曹操一方聽從了此建議,成就一方霸業。


    其他兩方勢力卻慢慢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現在賈詡還在長安,有他在,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劉霂想到此處說道:“好,我現在就讓人寫奏書送去長安。”


    “不過除了要官之外,我想是不是還可以趁機南下,在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兵發長安啊!”


    “不可!!”李儒、法正、王召等人異口同聲說道。


    王召說道:“都勸過您幾次了,怎麽還沒忘了這茬啊,我們根基太小進攻長安現在不是時機!”


    劉霂尷尬的笑了兩聲:“嗯!那個我就是隨口一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大漢再起西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霂霖山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霂霖山寶並收藏三國之大漢再起西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