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虎有些疑惑的問道:“那公子你的意思是?”
劉霂看著王召,兩人從對方的眼中都理會了對方的想法,就是司馬預曾說過的事,“董太師已死,幾方人馬都在爭權,朝廷亂了,沒人再來管這臨涇城的事了。”
這也是為什麽如此大事的上書,朝廷居然充耳不聞,那是人家那邊顧不上這兒了。
折虎聽完兩人的談話興奮的說道:“那這樣豈不是更好,沒人管咱們,公子你這個代郡守,直接就把代字拿掉不就行了,直接做郡守大人那不更好。”
“不可,”王召第一個反對說道:“如果是這樣,那公子與之前叛亂的王國、北宮伯玉等人有何分別;自封郡守,那不成了亂臣賊子了嗎。”
就如韓遂、馬騰等人受了朝廷的招安才能從亂軍變成了官軍,這樣才是長久之道,如若不然,名不正、言不順,就會如王國、北宮伯玉一般很快就被人吞掉了。公子三思!”
“我明白先生說的,名不正、言不順,確實是個大問題,但我們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還望先生教我。”
王召思考了一會說道:“一個辦法就是像韓遂、馬騰等人那樣起兵與朝廷作對,打上幾仗立住了腳,接受朝廷的招安。”
“先生,我好歹也是漢室宗親,你讓我招兵買馬打朝廷啊?”
“也是,不太合適啊,無防,召還有一策,就是我們這次去長安一次,走有權人的門路,隻要把禮物備足,一個邊遠之地的郡守,想是能舍得給的。”
劉霂一聽他這意思又是買官,心中就無比的別扭:“王先生,軍師,我怎麽說也是一個漢室宗親,就是再是遠支,那我也是漢室宗親啊,又讓我花錢買官。
上次那個兵曹掾史就是買來的,這次我能堂堂正正的當迴官麽,能不買嗎??要不咱們還是聊聊招兵買馬打朝廷那事吧!”
王召趕忙說道:“公子玩笑了,召深知公子痛恨賣官鬻爵,但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再說這官是有錢都能買不假,但也得看買官的這個人,就比如大人你,買官就從來不是為了發財。
你上次買了個兵曹掾史,剿匪平賊,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咱們安定的百姓都在誇讚大人您腹有韜略、少年英武。現在小兒都有歌謠了,怎麽唱來著,對,這麽唱的:‘文刀劉、木上水、木旁水、來到安定萬物美!’
聽聽!大人你聽聽! 在下都覺得你這官買小了,像大人您這樣的,就應該買更大的官,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百姓受益。
哎呀!這是多大的功德啊!在下都想沾沾大人的福氣了!!”
聽到這些劉霂忍不住笑出了聲來,突然發現自己有些失態,幹咳了兩聲說道:“先生,就你最能解人心結,就這樣辦吧,有勞先生先行一步,我處理完手中急務就來,庫內所有東西先生可隨便取用,折虎,你帶幾名好手保護先生去長安,到時我們長安會合。”
“諾”
翌日,折虎護著王召出發去了長安。
劉霂接下來就是整軍,他不能讓這些隱患存在著,自己就去長安。
別自己在外忙活,自己後院卻起了火,那可就不好玩了。在外麵收獲再大無家可迴,那一切不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了。
而隱患最容易出現的地方就是軍隊,現在劉霂招募的五百新兵,已經初步訓練完成。
劉霂把他們與自己的三百老兵混編在一起,由老兵來擔任什長隊正、隊副等職,這樣組成起來就有了八百人之多。
而原來的郡兵,在司馬預圍攻官署時去了有兩百人,都是他最可靠的心腹,那些人戰死了一百多,剩下的都被抓了起來。
而現在剩下的這些還有一千人,劉霂知道,這些人雖算不上司馬預最心腹的手下,但很多軍官也算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親信,萬一趁著劉霂外出在城裏作亂,也是一個很有可能的事,不能不防。
劉霂讓段山、程鐵漢他們對這些人嚴格審查,凡是與司馬預過從甚密的,劉霂一律不敢用,不是疑心大,劉霂心想自己剛起家就這麽點家底,一個不小心就能給折騰沒了,這是真的傷不起啊!
不光軍官,連兵士劉霂也挨個審查了一遍,凡是遊手好閑的無賴,偷奸耍滑的兵油子一律清掉。
就這樣經過一輪的清理,能留下的隻有四百多不到五百人。
這個數字讓劉霂有些吃驚,就算不合格的再多,也不能一下子來個腰斬吧。
一開始劉霂以為是段山他們這些人過於嚴苛了,所以才一下子就砍掉了這麽多人。
但經過劉霂自己看過一遍後,劉霂都覺得段山、程鐵漢他們不但不嚴苛反而是手下留情了,要是換自己來,恐怕連四百人都不到。
首先,這號稱是一千人的城防郡兵,實際隻有不到七百人,也就意味著這些年司馬預、司馬依兄弟一直在吃近四成的空餉,而且那剩下的六成兵士的軍餉還時有拖欠。
在官署時司馬預手上近百人去圍攻劉霂他們十幾人都沒能奈何的了劉霂他們,那還是司馬預的心腹兵將。
就現在這些郡兵的戰鬥力劉霂還真是不敢恭維。
就這樣劉霂最終留下了四百兵士,其他存在的三百人,劉霂讓軍需部給他們一次性多給結清了一年的軍餉,做對他們退出行伍的安家費。
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分解方式,有了這些錢,普通兵士就不會再鬧事,這些人的人心就聚不到一起了!
果然,本來那些人還眼帶怨恨等在軍營之中不肯走,當看到放進他們手裏的錢袋子時,這些怨恨也就不存在了。
因為他們本就是來當兵吃糧的。能一次給那麽多錢,還不用再當兵了,何樂而不為啊,大不了自己換個地方再混吃混喝罷了,反正現在有的是地方招兵。
就這樣人陸陸續續的都走了,隻剩下十幾個軍官模樣的人不想走,一直求著,看能不能留下,他們是過慣了這種不用打仗還能喝兵血享福的日子。
劉霂看著搖了搖頭,心想:“這樣的人,要看到過自己的兵在戰場怎樣打仗的,他們還會想留下嗎?恐怕跑的最快的就是他們。
現在讓他們走也是為他們好,就他們這樣真到打仗之時,畏戰不前可是要受軍法斬首的,現在走了迴去做點活計或小生意,總比到時候掉了腦袋好?”
劉霂看著王召,兩人從對方的眼中都理會了對方的想法,就是司馬預曾說過的事,“董太師已死,幾方人馬都在爭權,朝廷亂了,沒人再來管這臨涇城的事了。”
這也是為什麽如此大事的上書,朝廷居然充耳不聞,那是人家那邊顧不上這兒了。
折虎聽完兩人的談話興奮的說道:“那這樣豈不是更好,沒人管咱們,公子你這個代郡守,直接就把代字拿掉不就行了,直接做郡守大人那不更好。”
“不可,”王召第一個反對說道:“如果是這樣,那公子與之前叛亂的王國、北宮伯玉等人有何分別;自封郡守,那不成了亂臣賊子了嗎。”
就如韓遂、馬騰等人受了朝廷的招安才能從亂軍變成了官軍,這樣才是長久之道,如若不然,名不正、言不順,就會如王國、北宮伯玉一般很快就被人吞掉了。公子三思!”
“我明白先生說的,名不正、言不順,確實是個大問題,但我們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還望先生教我。”
王召思考了一會說道:“一個辦法就是像韓遂、馬騰等人那樣起兵與朝廷作對,打上幾仗立住了腳,接受朝廷的招安。”
“先生,我好歹也是漢室宗親,你讓我招兵買馬打朝廷啊?”
“也是,不太合適啊,無防,召還有一策,就是我們這次去長安一次,走有權人的門路,隻要把禮物備足,一個邊遠之地的郡守,想是能舍得給的。”
劉霂一聽他這意思又是買官,心中就無比的別扭:“王先生,軍師,我怎麽說也是一個漢室宗親,就是再是遠支,那我也是漢室宗親啊,又讓我花錢買官。
上次那個兵曹掾史就是買來的,這次我能堂堂正正的當迴官麽,能不買嗎??要不咱們還是聊聊招兵買馬打朝廷那事吧!”
王召趕忙說道:“公子玩笑了,召深知公子痛恨賣官鬻爵,但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再說這官是有錢都能買不假,但也得看買官的這個人,就比如大人你,買官就從來不是為了發財。
你上次買了個兵曹掾史,剿匪平賊,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咱們安定的百姓都在誇讚大人您腹有韜略、少年英武。現在小兒都有歌謠了,怎麽唱來著,對,這麽唱的:‘文刀劉、木上水、木旁水、來到安定萬物美!’
聽聽!大人你聽聽! 在下都覺得你這官買小了,像大人您這樣的,就應該買更大的官,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百姓受益。
哎呀!這是多大的功德啊!在下都想沾沾大人的福氣了!!”
聽到這些劉霂忍不住笑出了聲來,突然發現自己有些失態,幹咳了兩聲說道:“先生,就你最能解人心結,就這樣辦吧,有勞先生先行一步,我處理完手中急務就來,庫內所有東西先生可隨便取用,折虎,你帶幾名好手保護先生去長安,到時我們長安會合。”
“諾”
翌日,折虎護著王召出發去了長安。
劉霂接下來就是整軍,他不能讓這些隱患存在著,自己就去長安。
別自己在外忙活,自己後院卻起了火,那可就不好玩了。在外麵收獲再大無家可迴,那一切不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了。
而隱患最容易出現的地方就是軍隊,現在劉霂招募的五百新兵,已經初步訓練完成。
劉霂把他們與自己的三百老兵混編在一起,由老兵來擔任什長隊正、隊副等職,這樣組成起來就有了八百人之多。
而原來的郡兵,在司馬預圍攻官署時去了有兩百人,都是他最可靠的心腹,那些人戰死了一百多,剩下的都被抓了起來。
而現在剩下的這些還有一千人,劉霂知道,這些人雖算不上司馬預最心腹的手下,但很多軍官也算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親信,萬一趁著劉霂外出在城裏作亂,也是一個很有可能的事,不能不防。
劉霂讓段山、程鐵漢他們對這些人嚴格審查,凡是與司馬預過從甚密的,劉霂一律不敢用,不是疑心大,劉霂心想自己剛起家就這麽點家底,一個不小心就能給折騰沒了,這是真的傷不起啊!
不光軍官,連兵士劉霂也挨個審查了一遍,凡是遊手好閑的無賴,偷奸耍滑的兵油子一律清掉。
就這樣經過一輪的清理,能留下的隻有四百多不到五百人。
這個數字讓劉霂有些吃驚,就算不合格的再多,也不能一下子來個腰斬吧。
一開始劉霂以為是段山他們這些人過於嚴苛了,所以才一下子就砍掉了這麽多人。
但經過劉霂自己看過一遍後,劉霂都覺得段山、程鐵漢他們不但不嚴苛反而是手下留情了,要是換自己來,恐怕連四百人都不到。
首先,這號稱是一千人的城防郡兵,實際隻有不到七百人,也就意味著這些年司馬預、司馬依兄弟一直在吃近四成的空餉,而且那剩下的六成兵士的軍餉還時有拖欠。
在官署時司馬預手上近百人去圍攻劉霂他們十幾人都沒能奈何的了劉霂他們,那還是司馬預的心腹兵將。
就現在這些郡兵的戰鬥力劉霂還真是不敢恭維。
就這樣劉霂最終留下了四百兵士,其他存在的三百人,劉霂讓軍需部給他們一次性多給結清了一年的軍餉,做對他們退出行伍的安家費。
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分解方式,有了這些錢,普通兵士就不會再鬧事,這些人的人心就聚不到一起了!
果然,本來那些人還眼帶怨恨等在軍營之中不肯走,當看到放進他們手裏的錢袋子時,這些怨恨也就不存在了。
因為他們本就是來當兵吃糧的。能一次給那麽多錢,還不用再當兵了,何樂而不為啊,大不了自己換個地方再混吃混喝罷了,反正現在有的是地方招兵。
就這樣人陸陸續續的都走了,隻剩下十幾個軍官模樣的人不想走,一直求著,看能不能留下,他們是過慣了這種不用打仗還能喝兵血享福的日子。
劉霂看著搖了搖頭,心想:“這樣的人,要看到過自己的兵在戰場怎樣打仗的,他們還會想留下嗎?恐怕跑的最快的就是他們。
現在讓他們走也是為他們好,就他們這樣真到打仗之時,畏戰不前可是要受軍法斬首的,現在走了迴去做點活計或小生意,總比到時候掉了腦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