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劉霂一邊忙著他們的信棧,一邊等著陳伯迴來。
聽說那位上差在街亭又呆了十多日,到處捉拿兇手,把整個鎮子折騰了一個遍,最終破案定論是城外的盜匪‘一隻箭’殺人越貨;至此,此案終於“告破”。
因街亭隻有州郡派下來的二百郡兵守護,剩下的就隻有一些稅兵、差役。
那上差說是要迴郡裏去搬兵來剿匪;實際是吃飽了、拿夠了,就準備開溜了;至於他說的調兵剿匪恐怕是沒幾人相信。
那‘一隻箭’是街亭地界上最大的一支匪患,常對往來客商進行打劫。
因人多勢眾,手上有二三百人兇惡之徒,官府幾次想剿滅他,掃除這個對交通要道的威脅都沒能成功。
最奇怪的就是每每官府大軍一來,這‘一隻箭’就遠遁而去,官府大軍一撤他又卷土重來,好像是提前知道一樣。
劉霂想能這樣準確地知道官府大軍的動向,絕不是一般的草莽匪寇。
那與引邊做對的縣城李家還有此地的馬家,都是被以私通盜匪的罪名或殺或流放的,再想想官府大軍的動向,竟被一股盜匪知道的清清楚楚。
這樣想來,與‘一隻箭’聯係的恐怕不會隻是引邊這樣的小人物,後麵肯定有大佬參與,要不然,官府大軍的情況能被人知道的那麽清楚就沒法解釋了。
引邊最多隻是中間一個傳信的,可他背後的大佬會是誰呢?
那另一個問題就來了,現在上麵派來的人說是‘一隻箭’殺了引邊,旁人也許會信,可那個引邊背後的人是絕不會相信的。
這事好像有點越鬧越大了。
轉眼那上差走了一個多月,再也沒見郡裏再有一絲剿匪的動靜。這也在劉霂他們的意料當中
轉眼已入深冬,很多商人都已往迴趕,想趕在過節前迴家見見父母親人,街上的行人都少了不少。
自古就是有錢沒錢也想迴家過年。
窗外下著鵝毛大雪
在信棧,劉霂等人閑來無事,正圍在火爐旁烤火聊天。
已迴來的陳伯說道“公子,我們臨涇的房舍都已收拾妥當,可以用了,老仆已將兩地之間的路線規劃好了,年初就可以先走一次這條路線試試。”
劉霂說道“好,過完年我們再招兩個夥計和你一道迴去,你帶他們走一次這條路。”
“公子,還是先別雇那麽多人了吧,咱們一切才剛開始,用錢的地方多著呢,老仆自己先跑幾次再說。”
“不可,阿伯,你迴去以後要留在臨涇城,在那裏執筆寫信,街亭這邊商賈來往眾多,我和王先生都留這邊,安定郡那邊就靠你了。”
“老仆領命,公子放心,老仆絕不負公子所托。”陳伯說完就去整理鋪麵去了。
“唉……”此時一旁的王召卻歎了口氣。
劉霂好奇問道“先生有心事。”
“無他,召早已無親人在世,也無可掛念,隻有一事存於心中多時想問公子。”
“先生有何指教,竟請直言,霂洗耳恭聽。”
“召問公子誌向何在,難道隻是為了錢財而沉寂於鋪麵之中、往來與商賈之間來了此一生嗎?”
“不然呢,現貪官汙吏當道,民無出頭之日,我又能奈何呢,還請先生賜教。”
“召深知公子絕非碌碌平庸、混世之輩,故此久未離去,是想跟隨公子能有一番作為,也不枉來這世間一遭。”
“先生為何如此確信,如霂確是碌碌無為之輩,先生豈不是要失望了,再說我現在潦倒過活什麽都不是。”
“如果真如公子所說,那日夜間公子就不會出城,更不該如此殺伐果斷,阻殺引邊。”
劉霂雙眉一挑,好奇問道“你是如何知道我出過城?”
“其實無他,就是折虎小兄弟的唿嚕聲,平時一到黑夜過不了多久,召在隔壁就能聽到,可那一晚隻到後夜召才又聽到,而翌日召聽人說那引邊就再未出現在官寺,沒幾日就傳來了他的死訊;這些事情放在一起就不是簡單的巧合了。”
見劉霂沒有說話王召接著說道:“召隨公子不久,公子不敢對召以心事相托,召也能理解。自黃巾之亂開始,朝廷受於地方州府征兵之權,現今黃巾雖平,但天下已亂,遠說關東諸侯個個手握重兵不聽中央號令相互征伐;朝廷之中董太師以武弄權,與世家門閥爭權奪利,近處,則隻在隴右之地就有韓遂、馬騰等十多個大小軍閥武裝,劍拔弩張,相互爭搶地盤。此等亂世公子仍心中有日月之人,又怎能虛度光陰呢。”
劉霂看著外麵越下越大的大雪說道:“先生所說霂也曾聽說一二,但可惜我現在一無官職在身,二無兵將在手,三無地盤;隻有一皇族後裔的虛名,連一官寺小吏都不把這個放在眼裏,拿錢才能擺平;如之奈何?”
“公子不必為一時不順而氣餒,官貪吏兇自古大亂開始時更甚, 現公子最要緊的就是養精蓄銳、積攢實力;”
“如何養精蓄銳、積攢實力,先生可有辦法教我。”
王召緊了緊身上的長袍,雙手圍向火爐說道:“亂世以手中有兵為首要,有兵才能有地盤,而養兵最需錢糧,所以公子首先要積累財富,公子發展寫信送信之事,不失為一個來錢通道。”
“但公子隻發展賺取錢財之事,而不發展養兵之事,召以為大大不妥;”
“無錢糧支撐則無法聚兵,然有錢糧無兵,則如一肥肉放於野外,早晚被猛獸分食,引邊不就是最早看上公子錢財的猛獸嗎,以後隨著錢財的增多,公子遇到的猛獸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兇殘。”
王召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所以公子如要保住現在所有,兩種事情必須同步進行,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劉霂細想了一下說道:“先生所講甚是,隻是現在霂仍是一白身,私自養兵,官府發現會有大麻煩。”
“召剛才已說過了,官貪吏兇自古大亂開始時更甚,為何,乃是綱紀廢弛,無有力監管所至。”
“兵者,並非都是身穿甲胄才算兵,現下我們可以,以招募送信信差為名練其兵勇,對外就說押送信車防備盜匪山賊。公子再派人給官府送上禮金,料想就無人幹預了。”
劉霂心中一喜,這樣話,自己就就算無官職在身也能有自己的隊伍了,“此法真是高見,先生一席話令霂茅塞頓開。”
“公子過獎了,養兵僅僅隻是第一步。”
聽說那位上差在街亭又呆了十多日,到處捉拿兇手,把整個鎮子折騰了一個遍,最終破案定論是城外的盜匪‘一隻箭’殺人越貨;至此,此案終於“告破”。
因街亭隻有州郡派下來的二百郡兵守護,剩下的就隻有一些稅兵、差役。
那上差說是要迴郡裏去搬兵來剿匪;實際是吃飽了、拿夠了,就準備開溜了;至於他說的調兵剿匪恐怕是沒幾人相信。
那‘一隻箭’是街亭地界上最大的一支匪患,常對往來客商進行打劫。
因人多勢眾,手上有二三百人兇惡之徒,官府幾次想剿滅他,掃除這個對交通要道的威脅都沒能成功。
最奇怪的就是每每官府大軍一來,這‘一隻箭’就遠遁而去,官府大軍一撤他又卷土重來,好像是提前知道一樣。
劉霂想能這樣準確地知道官府大軍的動向,絕不是一般的草莽匪寇。
那與引邊做對的縣城李家還有此地的馬家,都是被以私通盜匪的罪名或殺或流放的,再想想官府大軍的動向,竟被一股盜匪知道的清清楚楚。
這樣想來,與‘一隻箭’聯係的恐怕不會隻是引邊這樣的小人物,後麵肯定有大佬參與,要不然,官府大軍的情況能被人知道的那麽清楚就沒法解釋了。
引邊最多隻是中間一個傳信的,可他背後的大佬會是誰呢?
那另一個問題就來了,現在上麵派來的人說是‘一隻箭’殺了引邊,旁人也許會信,可那個引邊背後的人是絕不會相信的。
這事好像有點越鬧越大了。
轉眼那上差走了一個多月,再也沒見郡裏再有一絲剿匪的動靜。這也在劉霂他們的意料當中
轉眼已入深冬,很多商人都已往迴趕,想趕在過節前迴家見見父母親人,街上的行人都少了不少。
自古就是有錢沒錢也想迴家過年。
窗外下著鵝毛大雪
在信棧,劉霂等人閑來無事,正圍在火爐旁烤火聊天。
已迴來的陳伯說道“公子,我們臨涇的房舍都已收拾妥當,可以用了,老仆已將兩地之間的路線規劃好了,年初就可以先走一次這條路線試試。”
劉霂說道“好,過完年我們再招兩個夥計和你一道迴去,你帶他們走一次這條路。”
“公子,還是先別雇那麽多人了吧,咱們一切才剛開始,用錢的地方多著呢,老仆自己先跑幾次再說。”
“不可,阿伯,你迴去以後要留在臨涇城,在那裏執筆寫信,街亭這邊商賈來往眾多,我和王先生都留這邊,安定郡那邊就靠你了。”
“老仆領命,公子放心,老仆絕不負公子所托。”陳伯說完就去整理鋪麵去了。
“唉……”此時一旁的王召卻歎了口氣。
劉霂好奇問道“先生有心事。”
“無他,召早已無親人在世,也無可掛念,隻有一事存於心中多時想問公子。”
“先生有何指教,竟請直言,霂洗耳恭聽。”
“召問公子誌向何在,難道隻是為了錢財而沉寂於鋪麵之中、往來與商賈之間來了此一生嗎?”
“不然呢,現貪官汙吏當道,民無出頭之日,我又能奈何呢,還請先生賜教。”
“召深知公子絕非碌碌平庸、混世之輩,故此久未離去,是想跟隨公子能有一番作為,也不枉來這世間一遭。”
“先生為何如此確信,如霂確是碌碌無為之輩,先生豈不是要失望了,再說我現在潦倒過活什麽都不是。”
“如果真如公子所說,那日夜間公子就不會出城,更不該如此殺伐果斷,阻殺引邊。”
劉霂雙眉一挑,好奇問道“你是如何知道我出過城?”
“其實無他,就是折虎小兄弟的唿嚕聲,平時一到黑夜過不了多久,召在隔壁就能聽到,可那一晚隻到後夜召才又聽到,而翌日召聽人說那引邊就再未出現在官寺,沒幾日就傳來了他的死訊;這些事情放在一起就不是簡單的巧合了。”
見劉霂沒有說話王召接著說道:“召隨公子不久,公子不敢對召以心事相托,召也能理解。自黃巾之亂開始,朝廷受於地方州府征兵之權,現今黃巾雖平,但天下已亂,遠說關東諸侯個個手握重兵不聽中央號令相互征伐;朝廷之中董太師以武弄權,與世家門閥爭權奪利,近處,則隻在隴右之地就有韓遂、馬騰等十多個大小軍閥武裝,劍拔弩張,相互爭搶地盤。此等亂世公子仍心中有日月之人,又怎能虛度光陰呢。”
劉霂看著外麵越下越大的大雪說道:“先生所說霂也曾聽說一二,但可惜我現在一無官職在身,二無兵將在手,三無地盤;隻有一皇族後裔的虛名,連一官寺小吏都不把這個放在眼裏,拿錢才能擺平;如之奈何?”
“公子不必為一時不順而氣餒,官貪吏兇自古大亂開始時更甚, 現公子最要緊的就是養精蓄銳、積攢實力;”
“如何養精蓄銳、積攢實力,先生可有辦法教我。”
王召緊了緊身上的長袍,雙手圍向火爐說道:“亂世以手中有兵為首要,有兵才能有地盤,而養兵最需錢糧,所以公子首先要積累財富,公子發展寫信送信之事,不失為一個來錢通道。”
“但公子隻發展賺取錢財之事,而不發展養兵之事,召以為大大不妥;”
“無錢糧支撐則無法聚兵,然有錢糧無兵,則如一肥肉放於野外,早晚被猛獸分食,引邊不就是最早看上公子錢財的猛獸嗎,以後隨著錢財的增多,公子遇到的猛獸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兇殘。”
王召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所以公子如要保住現在所有,兩種事情必須同步進行,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劉霂細想了一下說道:“先生所講甚是,隻是現在霂仍是一白身,私自養兵,官府發現會有大麻煩。”
“召剛才已說過了,官貪吏兇自古大亂開始時更甚,為何,乃是綱紀廢弛,無有力監管所至。”
“兵者,並非都是身穿甲胄才算兵,現下我們可以,以招募送信信差為名練其兵勇,對外就說押送信車防備盜匪山賊。公子再派人給官府送上禮金,料想就無人幹預了。”
劉霂心中一喜,這樣話,自己就就算無官職在身也能有自己的隊伍了,“此法真是高見,先生一席話令霂茅塞頓開。”
“公子過獎了,養兵僅僅隻是第一步。”